宾南 发表于 2008-7-21 16:00:56

网络三闻人 访谈潘良桢

这是以前看到的一些访谈内容,
供大家阅览。

[ 本帖最后由 宾南 于 2008-7-21 16:37 编辑 ]

宾南 发表于 2008-7-21 16:02:27

超脱凡俗的学人气质
——潘良桢老师印象


天生书呆子


       有的人朝夕接触,却不能给人深刻印象,有的人一面之缘,给人的印象却终生难以忘却,潘良桢老师就是这种能给人留下终生印象的学人。

       从上海回来已经半月了,与潘师交谈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尽管潘师知道书呆子有爱写的毛病,一再叮嘱不要写他,我还是忍不住要写出来,我想写出来至少能给我们这些年轻学子一点人生启示。

       在书房里,在堆积如山的哲学、文学、历史、艺术书丛中,我仔细端详了敬仰已久的潘良桢老师。尽管面容比《中国书法》刊登的二届中青展获奖者介绍的那幅获奖照片显得苍老一些,但三个小时时间里潘老师温文尔雅,谦和睿智,一派大家风范,具有一种超尘的气质。

       这是在当代书家、学者里极少见的气质,一种耐人寻味的气质。我边听潘老师谈学问和艺术,边研究年近花甲的潘老师的为什么能具有这种超尘气质。几天后我终于明白,潘老师的气质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从学问中来,生活磨砺中来。

       他的学问是绝对可以称得上渊博二字。几个小时的时间,哲学、法律、历史、文学、考据、鉴定、书法等等知识他都在不经意中信手拈来,而且不显得驳杂无序,而是融会贯通,浑然一体。尤其难得的是,与常见寻章摘句掉书袋的学究不同,我明显感觉到他的学问里似乎具有与众不同的深度和高度,不人云亦云,往往出人意料。通过了解他的专业和学术背景,我明白了原来统领和贯穿他学术思想的主线,这就是哲学观和历史观,正是哲学的辨证深邃和历史的沧桑宏阔使他能够对社会、学问和艺术具有先知先觉般的洞察,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深度和高度,他的谈吐才能扣人心弦,令人豁然开朗,具有非凡的魅力。

       我又感觉他的气质和魅力似乎不仅仅是从学问中来,他言谈中总在不经意处流露出一种沧桑感慨,这又是很多常人不具备的。这种沧桑感慨源于他的经历和磨难。97年,当他在学术、艺术如日中天的时候,不幸被病魔击中,病魔使他几年不能从事学术和艺术,甚至难以读书和写字。一个视书和笔为生命的学者、书法家,当被剥夺读和写的权利的时候,剩下的恐怕只有带着痛苦和折磨对人生、学问和艺术进行长期的思考了。我相信这种痛苦和思考必定会触动他的生命意识的觉醒,使他的学术思考由用脑思考变成用心思考,这种思考必使他的学问凝练、升华为一种带有生命体验的思想,这就象把渊博的学问的放在生命体验里进行长期淬火,经过淬火之后他的学问、气质和品格必然超凡脱俗。

       我深深的被潘老师这种学问和磨难铸造的学人气质所倾倒、折服。孟子云,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大病初愈后,潘老师发表的文章、作品已经不同凡响,我相信,随着他身体的进一步康复,他一定为书坛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大磨难成就大艺术,大学问成就大艺术,让我们为潘老师生命、学问与艺术获得重生而祝福!

宾南 发表于 2008-7-21 16:04:54

秋风夜雨访潘师

作者:山居读易生


       在上海交大连着培训了两天,关了两天,灌了两天,心里却一直惦记着要去拜访潘良桢老师。九月十日中午,和潘师通了电话,约好时间。潘师在电话那头邀我吃饭,我开始有点不好意思,想毕竟才第一次上门。潘师说了一句:“来吃晚饭,可以聊得时间更长些。”下午四点,培训结束。我再打电话给潘师,笑着说:“那我就过来吃晚饭,不客气了。”

      出门时,上海的天气又开始下起雨来。我心想时间过得这么快,又到了秋天了。换了两路地铁,到汶水东路时,天色已暗。等了五分种,一个的也打不到,又不辨南北东西。正好来了一两摩托车问我去哪里。我是向来不坐这种交通工具的,但想着要赶时间,一问不过两站路,于是就上车。冒雨忽忽驶了五分钟,来到潘师居住的小区门口,正在问门卫具体楼幢,一把雨伞撑了过来。抬头一看,原来潘师已经等在小区门口多时。一下子驱走了秋雨带来的寒意。

      进门,潘师母热情出来招呼,现实中的潘师母比照片中的略略清秀些。潘师引我入了书房。书房堆满了书,放着一把竹椅和沙发,是七、八十年代常见的那种,墙上挂着王蘧常先生和陆俨少先生的书法,还有一幅躲在门后,那是潘师自己的作品。我很喜欢书房的氛围,随意堆放,随手可拿。虽是第一次走入,但却非常熟悉。

       我和潘师的缘分,要追溯到去年夏天。那时侯,书法江湖刚刚开办不久,在一班老枪的努力之下,渐渐有了一些人气。那时候,我们正在酝酿专家工作室的事情。我原本是一个书法圈外人。让我接触并走进书法圈中的,是书法网络。其实,我并不长于书法,只是喜欢。用我老婆的话说,我是“理论上一套套,手底下的活儿不行。”其实,我所说的书法“理论”,实际上是传统哲学的一点“发挥”而已。因为,书法和中国哲学是相通的。我在进入书法网络之前,苦研周易大概已有三年,工作上也没什么大的进展,有些无聊和郁闷。论坛正好给我和别人打笔战的场地,过过笔瘾,排遣寂寞,顺便也验验这些年读书的成果。种种机缘凑在了一起,开始和牛子搞书法江湖。

      潘师的文章,在书法江湖之前读过一些,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是讲“团体书法”的。我还经常拿着这个观点和同事们说,我们单位的团体书法头头是谁,我们村的团体书法头头是谁等等,大家都笑着点头。牛子那时候已经离开上海,打长途电话不方便。邀请潘师的任务落在了我的头上。我记得一开始是通过管城守卒转达的,拟了一个精心推敲的短信发给管城。潘师开始显得有些犹豫。我知道这个想法之后,从管城那里要来了潘师的电话,心想,还是直接打电话吧。

       三国中的诸葛孔明出山,刘玄德是三请而后有隆中之对,和盘托出三分天下战略的构想。请潘师恰好也是三次,而当初为什么犹豫,直到这次造访,潘师才沉吟告我。潘师的人生经历,曲折而无奈。曲折的是,在大历史的背景下,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渺小的,于是个人的经历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那是整整一代人的悲剧。而潘师秀颖特出的文华和口才,有时候却变成了刺了别人眼睛的光线。无奈的是,潘师正当盛年,却因病长期在家休养,始终没有在风云变幻的中国书坛聚焦,过早地成为了“隐士”。但潘师并没有屈服于病。在病中,硬是“挤”出了一篇篇很有份量、见解独到的学术性文章,令人尊敬。昨天晚上,我手捧潘师《王羲之传论》读到半夜,那种缜密的考据推断,倾注强烈个性和情感的文字再一次深深打动了我。我读得不仅仅只是一本书,而是读到了书背后的作者的人生。

       文字本身是有力量的。但这年头,学术被人亵渎,泡沫成了时尚。很少有人用一种信仰来支撑自己写作,文字的力量渐渐被垃圾所淹没,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然而,信仰、诚心、感情灌注的文字的力量,象被大石压着的小草,曲折向上,在寂寞一角生机勃勃,春意盎然。这是悲哀中的力量,绝望中的希望。中国的文化,薪火相传,不绝于缕,却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尽管潘师没有进入镁光灯照耀下的书坛舞台中心,但在网络时代来临的时候,却不知不觉地站在了时代的潮头。在十几年前,甚至数年前,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因病低调的中年学者,一个差一点被人遗忘的书家,能贴近网络如此之近。记得当初邀请潘师,一个令他犹豫的理由是:不会打字。我说:“没关系的,慢慢来。我原本也不习惯电脑写作。几年下来,要我现在离开电脑,反而不习惯了。”也许是我们的热情令潘师感动,也许是冲口而出的话语触及了潘师坚毅的个性。潘师终于答应了。当我今天再一次点开潘良桢先生工作室时,点开潘师的网络书评集粹时,却让我多了一层肃然起敬的感觉。

      同时,我想到了当今的中国书法界。网络早已深入人心,但在书法界,反映依然迟钝。有一种流行说法是,会写字的不上网,上网的不会写字。话语中流露出复杂的因子。现在看来,“上网的不会写字”这个观点,从此可以休矣!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更多“会写字”的人加入书法网络,也许有一天,所有的人都将被网络所包围,网络成为了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到那一天,想离开网络也难啊。

       潘师通过书法江湖,不断和书法网络“亲密接触”。他发了大量精彩的书法图片,有创作,更有大量临作,有一些是最新实践创作的,我们可以通过屏幕闻到淡淡的墨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书法中不断勤勉精进的潘师。潘师还不厌其繁耐心地回答网友的问题,直接指点那些书法爱好者,还走入各个版块栏目,和大家直接交流,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和蔼可亲没有架子的潘师。网络让潘师变年轻,江湖因潘师而添彩。

       在潘师家里的一晚,似乎并没有感觉到时间的存在。四、五个小时,弹指而过。聊天的范围很广,生活、书法、师友、网络等等。他展示给我看的那个长卷行书,确实让我震惊:高古、老辣,浓枯相宜,酣畅淋漓。潘师手头还有一些尚待整理、没有发表的文章,我也希望能做些工作,早些发表。行文至此,忽然想起了黄庭坚的《寄黄几复》诗: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

       在现代,“寄雁传书”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但是,那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感情,怕是真不容易找了。我戒酒三年了,但在潘师家里,在书房如坐春风,有师母一手好菜,不开戒也难。

                                       山居草于上海淮海西路一网吧内
                                          2004年9月12日

宾南 发表于 2008-7-21 16:06:11

知有清名在公议
--拜访潘良桢先生小记


王克己


       书读人愈讷,以前还好,现在总觉得自己在表达上有些许障碍,不须说的就尽量避免,所以发的帖子也就少了。但上周六拜访潘良桢先生,事关重要,不写不快。

       今年七月末我来上海,与荒坡兄携手同游上博,先完成了一个心愿。安顿了一个多月,一切顺当后,拜访潘先生的条件也成熟了。

       先生近来忙复旦百年校庆的事情,少有闲暇,况身体不宜劳累,所以拜访须择适当日期。择期过程以及路上的周折暂且绕过,从我进先生门说起。

       大约十点半我到先生门前的车站,照先生吩咐,原地不动,拨了电话。三五分钟后,看见先生微笑着走过来,手持一对玉石球,步履从容,就是印象中那个样子。先生身旁一人,初看面熟,再看一眼,我便激动的肯定,那人是归舟兄!原本的紧张和忐忑刹那间被亲切和温情所淹没,我几乎本能地快步上前,双手握着先生和舟兄,一连串的问好然后开心地笑,一路都在笑。

       进门的时候,潘师母已经在等我们了,她亲切地招呼我们进了先生的书房。这个书房就是我们多次在网上看到的那个书房,沙发上面的横幅,“似兰斯馨”四个字这次看得格外真切。我和舟兄坐在沙发上,先生坐在对面的藤椅上。我摸了摸沙发的靠垫,很软和,想想牛子坐过、山居坐过,还有来的每一个朋友都坐过,今天我坐着,感觉格外舒适。先生书房里面全是书,柜子里是书不消说,桌子上是书,沙发的一半是书,茶几上是书,地上是书,虽然空间有点狭促,不过我们写字所向往的那种难以琢磨的气息和氛围,在这里清晰得能被感知。由于书太多,王蘧常先生的条幅只能看到一半,放有陆俨少先生横幅的玻璃框靠在书堆上,潘先生自己的一件精品隶书轴挂在门后,一大摞书顶着门,也未能见全豹。

       潘师母在准备午饭,先生拿给舟兄和我看近来的日课,厚厚一摞郑文公碑以及一个我没有听过的汉碑。先生说每天一张,我估摸了一下,大概有个把月了,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始终如一,不弱不燥。暗地将先生的努力和自己洋洋得意的临习态度比照一下,出了一身冷汗。

       中饭很丰盛,是潘师母精心准备的,还有年庄兄寄来的南京盐水鸭,特地多吃了两块,味道很不错。

       午饭后舟兄要先走了,这次不期而遇很让人高兴,但是时间很短,未能详谈,却是遗憾的。舟兄走后,先生和我在书房又坐了一会,为我讲书林旧事,谈书法,谈历史,谈美学,相对网上打字的简练,现实中先生相当健谈,精神也很好。谈到兴起时,先生拿来一本王羲之传论送给我读,并认真写下“王同志惠存,乙酉仲秋良桢持赠”两行字,我认为这是对我的鼓励,很兴奋。

       两点多钟,考虑到先生需要休息,我起身准备告辞了,走之前,留下我此次拜访的礼物,点心一盒,镇尺一对。

       写到这里,算是告一个段落。先生送我上车后,一路上我都在想啊想,有些是有思路的,有些干脆自己也不知道飞到哪里去。当年林散之先生曾拜访黄宾翁,网上又见石开先生拜访散翁的小文,语多美妙。这些大家我虽然不敢去比,但是就拜访名家大家而言,算是文人雅事。到今天,现代人的关系有些变化,能如潘先生一样易于亲近,让普通学子生信心,并有登门拜访的勇气,很少见了。

       书法小道,但是任何小道,不入门不知其深邃,只有在其中的人才感觉是天宽地阔的。借鉴于往事,我们的思路只能是越来越明白,一个大家,毁誉参半才算正常,当世无毁则身后无誉,潘先生的字也是如此,我们在网上也看到了好坏两方面的评论,这个是对头的。但是有一点,我们看的很清楚的,很多号称名家大家都比不上的,就是先生书当得起清质二字,换句话说,就是有气息,字内有物,有气息就有生命,就有身后不被埋没的资本,我想这也是先生网上得众望的一个重要原因。

       先生今日无富贵,时在清中病中,不幸亦大幸。未能闻达显赫是不幸,但是能存清质却是大幸,若早年富贵,笔下未必有今日气息,由此可见人生得失,真真难以确切算计。老蚌怀珠,其过程必然是痛苦的,其结果是耀眼的,这个过程,如果说真有人是甘于贫淡,默默无闻,那是不可能的,那样的话徐文长就不会有明珠无处卖的悲愤,散翁也不会有年过花甲还不为世人所识的感叹,正因为有不平,所以才能于艺一道苦苦执着,不做放弃想,否则,无有执着,知难而退,或者知难而变,今日艺术史上就要少几个大人物了。

       很多事情,只有到身后才能显得明白,这也是让人痛心而无可奈何的事情。先生是我拜访的第一位大家,过去很多人由于和名家的短暂相处,就能获得质得飞跃,我想这个本身和书法技巧关系不大,比方清道人就请张大千看戏,所传授的并不在笔画之间。所以我想这种拜访,作为后辈获得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感召和艺术趣味上的导引,我也希望以后字能写得好一点。

       在这之前,我读过一副清人对联,“知有清名在公议,更将何物污灵台”,拜访先生后,突然想起来了

夜语风荷 发表于 2008-7-21 16:25:12

学习!辛苦了!

杨之 发表于 2008-7-21 17:18:48

欢迎宾南兄光临当代书法网!

冰山雪莲 发表于 2008-7-21 20:44:42

欢迎光临!辛苦了

宾南 发表于 2008-7-21 21:32:40

来给潘老师的栏目,
增加一些内容。。。

白贵峰 发表于 2008-7-21 23:43:58

张立宇 发表于 2008-7-22 10:36:04

好文章,确实能受到启示。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网络三闻人 访谈潘良桢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