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斌 发表于 2008-12-3 20:14:58

献给二届草书展的鲜花和砖头

献给二届草书展的鲜花与砖头


文/吴永斌


    题记:二届草书展11月29日开幕了,但因为网络媒体报道曾出现“草书门”而在网络上是出奇的平静,29日晚上八点,我在去火车站之前想在网络上找点开幕的信息,但网络上却是出奇的沉寂,若是以前的国展或单项展、甚至商业展,开幕式的下午就有网友在网站争发信息了,但这次没有,直到晚上20:22中国书法家论坛才有“半百叟”的信息,注定本次草书展将显示出与以前各项展览的不同之处。

    30日上午10点,我来到了邯郸博物馆,从邯郸火车站到博物馆应当才4公里左右的距离,但如29日的网络一样,坐着的士到了中华北大街的区政府都感觉不到二届草书展在这座文化名城、成语典故之都开幕的半点气息,直到司机提示博物馆就在邯郸区政府斜对面,这才看到展览的横幅与标志,接下来的两天,我基本呆在展馆里,因为是孤寂一人独赴邯郸,所以有了些思考,便定了这么个题目。

       11月29日上午9:00时,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河北省文联、邯郸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河北省书法家协会、邯郸市文联承办的全国第二届草书作品展览在邯郸市博物馆隆重开幕。中国文联 、中国书协、河北省文联、邯郸市委市政政府等各级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出席了开幕式。笔者于11月30日至12月1日两天呆在展馆,再次与中国书协的展览亲密接触,较之以前各项展览,邯郸的二届草书展似乎都有自己的烙印,有正面也有负面,且以网络语言的“鲜花”与“砖头”概之吧。

       邯郸,一个孕育出女娲文化、赵文化、成语典故文化、梦文化等独特的十大文化脉系的古城,举办了2008年的全国第二届草书展,我们书者理应感谢邯郸人为展览付出的贡献和热情,所以,笔者要给它先上鲜花。

       鲜花之一:为作者服务的人文情怀

       自2000年来笔者先后参观过八届中青展、八届九届国展、首届行草书展、二届兰亭奖,但此次草书展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无疑是最好的一次(不知是否因为我第二天才到的原因),工作人员不但耐心的帮助笔者找名字与证书,还解释了收藏费发放问题,并请笔者在大厅免费复印身份证,虽然就是这么一个细节,但这之前的首届行草书展回答是“你们去问中国书协”口气异常生硬,九届国展的回答是“不知道!”同样硬梆梆,这次等自己弄清楚了,工作人员反而解释了,这说明承办方提前考虑到了这细节,这不得不说明是承办方对作者的一种人文关怀。

       鲜花之二:免门票,惠于作者,引更多的爱好者

       这也是笔者04年参观国展以来见到的第一次免门票的展览。这几年的国展获奖入展作者可凭请柬免费进一次,但作者从全国各地赶到主办城市,看一次往往是不够的,所以很多作者不得不当天下午以后重新购票。而对更多爱好者和普通市民而言,书法展览不是演唱会和体育比赛,在他们兴趣还不是很强烈的大环境下,是我们怎么花心思把他们请进展厅,而门票绝对是一道铁门,把更多的市民堵在了展厅之外。但此次草书展第一次取消了门票,让更多的市民能在空闲、下班之余随意的进入展厅谈论、比划、诵读,从而接受书法艺术的熏陶,这不正是书法进万家吗?

       鲜花之三:赠送《墨舞神飞--草书论集》

       在一切同经济利益挂钩、在草书的继承与发展需要正确理论引导的大环境下,草书专业会员会可以说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将委员的论文、论点、心得编印成集、刻成光盘免费赠送给每一位入展作者,这无疑是给无数草书作者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料,将此次展览的学术含量提高了一个档次。草书专业委员会无疑给其他各项书体专业开了先河和率先做出了垂范。

       每一个展览都有遗憾的地方,而二届草书展似乎表现的尤为突出,除了评选时闹出的“草书门”外,笔者也要通过两天在展厅的亲密接触给它抛上几块砖头。

       砖头之一:开展日期通知不及时

       每一次国展都是书法界人士的节日,大家期待着一同观展、讨论、交流、叙旧,但因为各自都有自己的工作与事业,需要提前安排才能确定是否现场参观。然而直至11月中旬笔者打电话到组委会,工作人员居然还不能确定,经请示后回答应该是11月29日,且不给作者邮寄观展通知,因为没有文字通知或请谏让笔者就此事向单位请假还费了不少口舌。而在10月底之前网上更是流传着多个展览开幕的日期,让众多书友一头雾水。

       砖头之二:宣传不到位、场馆布置不大气

       一个地级城市,尤其是在文化名城、成语典故之都举办全国草书展当属一次良好机遇,承办方应多想办法向市民宣传草书展,吸引更多的市民观展,营造邯郸的书法文化大餐。但遗憾的是进入了中华北大街都看到任何标志,博物馆附近的很多市民、出租车都不知有草书展。而场馆的布置方面则更显小气,400多副作品密密麻麻挤在一楼,装裱、布展没任何特色,在宣传和布展上,广州的九届国展和合肥的兰亭奖则为承办城市做出了表率。

       砖头之三:草书展更名?   

       草书展从征稿启事发布以来一直“全国第二届草书艺术大展” 的全称见诸于各大平面、网路媒体,可等到29日开幕那天,所有的到场者才发现展览名称变成了“阳光杯--全国第二届草书艺术大展” ,突然加了“阳光杯”三个字,其中究竟何因?

       砖头之四:二届草书展演变成过庭弟子展?

       12月1日下午,笔者在展厅做了一个粗略统计,写孙过庭《书谱》获奖者有10人,且是一二三等奖均有,整个展厅加其他各种将书谱写大或写小者的作品加起来近110余幅,占了整个作品的四分之一,千人一面之现象一览无余。唐代的孙过庭是否想过在他去世一千三百多年后,学他草书在全国草书专业展览中获奖入展人数如此之众?这是孙过庭的荣耀?这是当代书者自由取法的选择?

       砖头之五:劣作何以入展?

       每次展览均有东道主现象和水平差者入展,二届草书展也不例外,但这里不谈东道主现象这个老话题。但山东一作者投的一幅由6个平尺斗方接成的横幅入展了,而征稿启事投稿要求第六条中明确注明“书法作品尺寸横竖不超过八尺,全部为竖式。本届草书大展不收册页。”,册页确实拒收了,但横式的却且仅收了这么一件。那么是不是这幅作品写得特别优秀呢?笔者在展厅对这幅作品进行了拜读,惊奇发现除了线条弱、草法不规范外,第二小块王维《渡荆门送别》诗最后一句“万里送行舟”居然掉了,且整幅作品没一个印章,可称本届草书展最牛作品了。这最牛作品是怎样入展的呢?

       二届草书展即将结束,它当代草书发展中起的推动作用肯定是存在的,只是这个推动的力度有多大?对中国书协以后主办各项展览提供了多少有益的经验与教训将有待书法界组织部门与广大书者一同总结。



[ 本帖最后由 吴永斌 于 2008-12-10 07:19 编辑 ]

吴永斌 发表于 2008-12-3 20:21:24

这是展厅里最牛的一幅作品
不但是征稿启事中拒收的横批
而且。。。。
大家自己看吧

[ 本帖最后由 吴永斌 于 2008-12-3 21:01 编辑 ]

李贵阳 发表于 2008-12-3 20:42:13

你琢磨的真好!到位。

王亚航 发表于 2008-12-3 21:25:16

彭双龙 发表于 2008-12-3 21:44:24

吴老师说的到位,中肯。虽然未去现场,但通过图片就感觉到作品参差不齐,有几幅不懂用笔,使转不清楚,明显市级的水平作品也入展了。令人瞠目。

吴老师水平好,善于思考,佩服!

[ 本帖最后由 彭双龙 于 2008-12-3 21:48 编辑 ]

彭双龙 发表于 2008-12-3 21:47:21

此贴可以作为一个引子,开个专贴,不管是“鲜花”还是“砖头”,一起来,唯有这样的讨论,才能促进大家的思考和交流!相信主办承办方能接受鲜花,也会接收善意的砖头。

李贵阳 发表于 2008-12-3 21:53:21

双龙好建议!顶!!

[ 本帖最后由 彭双龙 于 2008-12-3 21:56 编辑 ]

黄景春 发表于 2008-12-3 21:55:20

我在现场时就对这件作品也起了疑问

彭双龙 发表于 2008-12-3 21:57:53

原帖由 李贵阳 于 2008-12-3 21:53 发表 http://www.ddsfw.cn/images/common/back.gif
双龙好建议!顶!!

呵呵,已经置顶了,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讨论。

看到哥哥作品了,学习又学习啊!
不过感觉若拿你最近的章草作品去,能得奖啊!

彭双龙 发表于 2008-12-3 21:59:36

原帖由 黄景春 于 2008-12-3 21:55 发表 http://www.ddsfw.cn/images/common/back.gif
我在现场时就对这件作品也起了疑问

这幅作品还算好一点的。我从网上看到还有比这副水平还低的。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献给二届草书展的鲜花和砖头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