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论坛 发表于 2008-12-25 15:19:29

书法·金融·民族文化

书法·金融·民族文化
  在繁忙工作之余练习书法,且20多年未间断,这在普通大众中亦不多见,遑论浮华躁动的金融圈了。但李文华却认为,坚持练习书法并不是负累,每日午休时间练字和出差时在飞机上临摹字帖,是同样快乐的事。在他眼中,书法并非只是一项业余爱好,而是可以澄心性、养情操、普惠国人的民族文化基本内容。

  真正开始练习书法是在大学一入学的时候。小时候曾经梦想考美术学院,立志当个画家,为此还着实下了不少功夫,练素描、画速写、学色 彩、习白描等等。记得上初三的时候,学校教我们美术的一位老师为赶制一幅油画,一连个把月关在工作室里,出来时人已是蓬头垢面形如乞丐。老师画的什么没记住,但画家决意是不想当了,毅然就皈依了高考大军。可是从小学到初中除了画画就没正经学习过文化课,印象里只有美术课不是优就是百分。没别的办法,只有从头开始,除了完成当天的学习之外,每天还要补习前面的知识。最终结果还不错,一下子考上了旗(县)里一中的“尖子班”,平时学习非常紧张,高中的几年就再也没拿起过画笔。  

  上了大学,觉得画画丢了十分可惜,就想再拣起来,可是画画又太费时间,于是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练字。从此每天中午利用午休的时间写一寸见方的大字,少则四个,多则几十个,天天写,雷打不动。坚持下来真有效果,练习了半年之后,参加学校的书法比赛居然获得了一个三等奖,倍受鼓舞。那时候买不起宣纸,平时就用旧报纸在水里浸泡后晾干,竟可得宣纸般效果。后来,无论是在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读书还是之后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学习书法。书法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个书法的业余爱好者,这些年边学习也边有不少感想,写几点与大家探讨。  

  金融与书法

  在我们中国金融业里,很早就有写好字的传统和职业要求。我去过山西平遥日升昌票号,让人十分感叹的是票号留下的票据、密押、账簿、记事等上面书写的文字可堪称珍品,见后使人驻足而流连忘返。这些金融先人不仅克服重重困难提出了“汇通天下”,在金融事业上具有恢宏的气魄,而且透过其书写的文字,前辈们严谨邃密的职业精神和优秀的文字功底清晰可见。

  上大学的时候到银行里实习,看见柜台里员工写的数码非常优美,十个阿拉伯 数字经她们写出来就宛如艺术品,真是大开眼界,这么简单的事情居然能做得这么精彩。可能有人会说,我们现在进步了,都用上电脑了先进了不用写字了,当然用不着重视书写了。我看也不尽然。我在日本富士银行(现已合并成瑞穗银行)工作研修的时候,发现银行里面行员的字写得普遍很好,行员每人都有一个刻着姓的小圆形印章(我也有一个),一般是楷书字,大家处理完文件签完意见就在指定位置盖上自己红色的名章,整个文件就像一件书法作品,非常美观。在富士银行里,不论是主管还是员工,大家都很在意自己写的字,力图给别人留个好印象。行员们聊起来说,一是小时候家长和学校老师要求严,二是入职后大家都很在意,特别是上司也很看重行员写的字,所以必须要写好。有的员工自己还上书道班学习书法。我有时写几幅字送给银行里熟悉的朋友,他们都高兴不已。我的房东还在我临回国前,把我写给他的字裱好,拿在手里专门跟我合个影,留作纪念。回来后觉得我们这样的氛围要差一些了。

  道口书香

  有时候在大学里跟同学们聊写字,不少学生说平时忙没时间练写字。且不说现在大学里学习能忙到什么程度,其实学习用功与练练字,跟培养点什么其它生活情趣并不矛盾。

  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念书的时候,在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着手组织了研究生 部第一届书法、美术、摄影展。原以为研究生部人少,有特长的同学不会很多,担心组织不起来,但等收集完作品的时候真是喜出望外,同学们提供的作品多得整个饭厅、礼堂都挂不完,而且水平还很高。像大师姐李宏的钢笔书法;同班朱从玖的钢笔书法,包成柱、金峻峰的石刻印章,王庆超假期游历祖国山川所见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百余幅摄影作品,杨红、邢华的国画和油画;还有我们后几届的同学,如尹先龙、余路明的书法、篆刻等等,金俊峰、先龙、路明他们给我刻的印章我到现在都在用。众多同学的作品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展览一结束,同学们都争相收藏作品。我收藏了几幅道口同学写的字,有时拿出来翻阅翻阅,纸都发黄了,但字的光彩依然。

  研究生部各位老师的字写得更是颇有特色,像刘鸿儒老师、甘培根老师、黄永鉴老师、吕拓老师等,字不但写得好,特色也鲜明。另外王文甫老师还是位书法家,平日里给了同学们不少指点,对同学们办书画展更是鼎立支持。想起来,五道口研究生部的书香气氛还真是相当浓郁。五道口同学们的学习成绩那是不用说的,个个是学习高手,更可贵的是同学们又都非常有文采。后来又举办了第二届五道口书画展,更是盛况空前。

  临毕业前,甘培根老师对我说:文华,给学校留几件作品吧!并且专门为我准备了一间办公室写字、画画用。后来我为母校留下的字画均挂在了研究生部外宾室里,每逢刘鸿儒老师、甘培根老师在五道口会见外宾时,总是给外宾介绍说,这是我们学生的作品。想起来令自己自豪不已,也真的非常荣幸。甘老师去年离世了,谨向甘老师献上一份永远的追忆。愿五道口的创建者们培育的常青藤——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永远焕发着无尽的芬芳。

  倡导国学

  据说在海外,人家有种区分中国人是大陆来的还是台湾、香港来的方法,就是看写字。字写得歪歪扭扭不成个儿的,不用说,十有八九是大陆来的。字写得不错,又是繁体字,一定是从台湾来的。这种认识人的方式不一定准确,但也反映了一点海外对大陆文化教育的看法。

  出差乘坐过几次新加坡航空公司的航 班,乘务员的国语说得非常好,在登记乘客用餐 时,偶然发现乘务员的汉字写得也很好。我很好奇,跑到后面工作间与乘务员聊天,我问她们的字是不是写得都很好,她们异口同声地说:没有啦!我请她们每人写几个字看看,她们一边写一边不好意思地说,哎呀,写得不好!写得不好!拿过她们写的字,我有些惊异,汉字写得还真不错。惊异之余还有点儿酸溜溜的感觉——就好像丢了东西被别人拣到了又不能要回来。也明知道这样的感觉不对,都是华人同宗同源本应如此,不过是人家做得好罢了。但是我们守着本源却没有做好。

  作为中国人就应认真写好汉字。现在邻居、朋友常在周末、假日带着小孩学英语班,我总笑谈不如带孩子学学书法,把字写完整,写好看。根据自己的体会,外语这东西集中时间学,少则半年,多则一年下来就基本能用,从小学到大一直学外语,一是浪费时间,二是把我们中国人应有的东西都丢掉了,把孩子培养成了“黄香蕉”,当然不是当家长们的初衷。

  现在大学毕业生汉字写得普遍不好实在令人忧虑,反映了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教育十分薄弱。国语、国学教育薄弱所带来的影响还令人无法作出评估,但这肯定不是件好事情。今几天看到一则消息,教育部要求高校要向所有学生开设语文课,我想应该加一条,还要在大中学校开设必修的书法课。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兴建国学院受人注目,81岁的红学家冯其庸先生领衔接旗领导国学院,令人振奋,使人敬叹;央视“百家讲坛”倍受人追崇,反映了国人对古典文化的渴望,也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愿国学不仅仅是在大学,在中学、小学乃至幼儿园也要生根发芽,而书写汉字应作为国学基础之基础在国人中发扬开来,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同时得到强化。不论有多么强大的经济实力,文化的灭失都意味着民族的消亡。到那时,我们的口袋里虽然都装满了钱财,满口说的是英文,写的是英文,人家和我们自己还会记得我们是谁吗?(来源:《当代金融家》作者:文/李文华   )

当代书法论坛 发表于 2008-12-25 15:21:12

体会和感想

  体会和感想
  文/李文华
  书法是艺术?

  我常给朋友同事们说,书法固然是艺术,但书法首先不是艺术。有人讲书法,上来就说书法是门艺术,我坚决反对。把书法完全提升为艺术,就变得高不可攀,成了少数人的事情,而对于中国人来说,掌握书法的基本要求——写好汉字,却是一件最平常不过的事。只有在这个大众化的基础上,才会涌现出更多更优秀的书法家。

  写完整的字

  写好字首先要把汉字的零部件写完整。很多人字写得不好,总结起来,第一个通病就是没有把汉字的零部件写完整。点、横、竖、撇、捺、钩等是汉字基本零部件,有的写出字来不是丢失笔划就是笔划用得不对,每个字都是残次品,通篇下来,这字就可想而知了。不论是用钢笔还是用毛笔,笔划写规范是首要的。

  识古人写字

  学习书法要了解古人如何写字,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样才能看懂字帖,临写好字帖,书法才有长进。现在书法方面的论著比以前有很大进步,关于用笔、用墨、用纸方法的介绍讲得很清楚到位,像启功先生、邱振中先生、熊秉明先生、孙晓云女士等人的书法论著,翻阅一下会有不少收获。

  以前练书法走了不少弯路。像碑与贴的区别,练碑拓字时,总写不成锋利的笔划,不懂得石碑拓书是刀刻字,与原贴字有较大差异;又如中锋之意,一直以为是笔在笔划中间直立行走就行,其实是在运笔时笔锋要铺开运行才是中锋;过去老师常讲使用毛笔要提顿,唯独没有人会讲毛笔的旋转,因此也就根本看不懂古人的行书、草书字帖。过去的书法教学实在是有很大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经历了文革之后出现的文化断代。书法是非常讲究亲传口授的,可是文革中那些掌握书法技术 和文化信息的人均被打倒,生存难保,根本谈不上教书育人。这些年书法的普及效果就不能使人乐观,缺少文化传承恐怕是重要原因之一。

  遵师学艺,追求文采

  要学好书法,除了读写古人碑帖之外,最好找一位书法老师。我来天津工作不久便拜见了津门著名书法家尹连城先生,向尹先生请教更感获益匪浅。尹先生常讲起他的老师吴玉如老先生的话:多读书,慢写字。前人非常重视书法,但视文采诗词水平为第一要旨,不但字写得好,诗赋更好才倍得推崇。其实练习书法助人修身养性,不是指什么练书法的“气功”效应,而是指歌以咏志、以书写意来抒发人的情怀,使人心境升华,文学修养得到提高。历史上哪一个书法家都不 是专门写字的,首先都是文采绝佳,其次才是字如神工。从古人那里有学不尽的财富,我们实在没有理由漠视前人留下的灿烂辉煌的文化宝库。

  过“三关”

  学书法最好 是过“三关”:第一是自己一关,写好的字自己好好看一看,总结总结,再放一下,过些日子拿出来再看看,仔细揣摩,自己会发现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二关是“老师关”,自己满意的字请老师看一看,给予指点,不仅受启发,长进也快。第三关是“观众关”,参加些书展活动、笔友会等,听听专家和书友的意见是非常有益的事情,反馈回来的讯息也很宝贵,对自己书法的提高也会有很大影响。但话说回来,这三关,哪一个都很难过,甚至说都是不可逾越的。首先自己的鉴赏能力、认识能力就是在不断提高的,做到自己满意就不那么容易。但这正是书法大幅长进、快速进步的好方法。

  精炼与丰富的统一

  常听人说练写字难,仔细听听大都是说自己毅力不够。练字需要坚持,而且要平时皆书法,练字时候怎么写平时就怎么写,练字时一码事、平时写又是另外一回事,字就很难练好,这是个基本要求。我的体会是练好书法的难点在于书法的精炼,就是说用“简单”的线条表现丰富的内容。曾有一说,练十年能出一个画家,但出不了一个书法家。当然出画家也很难。这意思是说在艺术层面,书法表现手法精炼简约,所表现的内容却非常丰富,但这两者高度和谐一致绝非易事,这和诗、词、曲、赋、写意画等可以说是同样的道理。我国古代的文章、诗歌、词曲等都是文辞精炼,用字不多,但表现的内容却极为丰富,书法与这些艺术文化形式一脉相承。

  书法学习没有止境,也是乐趣无穷的一件事情。由书法学习作引导可以展开学习和了解更丰富多彩的内容,除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外,金石、诗、词、历史等自然也要涉猎。我练写字的时间前前后后也不短了,但字始终也没练好。原因自然是功夫不到,另外是走的弯路太多,浪费了不少时间。好在只是作为一个情趣,好也罢不好也把,坚持下来总是有些收获,祝愿更多的朋友写得一手好字,并在书法学习中获得无穷快乐!

  (作者为中国民生银行天津分行副行长,零售业务总监,经济学博士)

偷闲居士 发表于 2008-12-25 16:36:36

森豪正室 发表于 2009-1-9 23:28:2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书法·金融·民族文化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