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之 发表于 2013-4-11 15:23:12

浙江之最
浙绍兴镜湖新区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江最大的绕城高速:在建绍兴绕城160公里
浙江最大的城市三环线:在建绍兴三环73公里
浙江最有高度和人气的商务区:绍兴迪荡CBD
浙江底蕴最深厚之城、浙学发源地:绍兴
浙江来源:江水东至会稽山阴为浙江。——《说文》

杨之 发表于 2013-4-11 15:23:55

海湾都市
绍兴地理位置绝佳,江海交汇,随着跨海大桥即将通车,十二五期间着力构建绍兴都市圈,成为有重大影响力的海湾大都市。
通江达海:绍兴底蕴深厚,地理位置极其优越,有绍兴港,且离周边各大港口(上海港等)等距,是极其理想的物流交通中转集聚地,工作生活的优选之地。
金融中心:绍兴上市公司50家以上,打造金融聚
风华绍兴(16张)集区。
工业实力:绍兴工业产值过万亿,发力新兴产业、IT信息产业。
滨海新城:航空产业基地、物流港、总部经济、动漫城等。
城市中心:镜湖新区投资2282亿快速崛起。
交通枢纽:绍兴跨海大桥连通京沪浙闽粤、构筑十字交通枢纽。
曹娥江大闸:中国第一河口大闸,淡水资源优势,观潮胜地。
商贸中心:建设25个城市综合体,提升软实力。
旅游中心:打造国务院定位的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开发全城游。
富豪中心:全地区城镇人均收入和亿万富豪数量均位居中国前八。

杨之 发表于 2013-4-11 15:25:00

浙江新商都源远流长
绍兴境内建于夏代的“侯城”即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城市建筑,此后建造了春秋的“蠡城”,隋朝的罗城,宋城等,在中国建筑史上均有较高地位。新时代的绍兴城建,被评为最佳天际线之一,注重商务品质。
商务商圈
迪荡
浙江新商都(8张)CBD(天际中心288米,浙北第一高楼)
滨海CBD (总部经济区 在建)
镜湖CBD(湖泊+总部经济+金融区+商业区 在建)
古城RBD(中兴路办公区,人民路金融区)
解放路商圈(古城区繁华商街,金帝银泰城)
迪荡新商圈(百盛+世茂+湖滨新天地,浙江最大的一站式购物

杨之 发表于 2013-4-11 15:26:59

中华第一大都会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绍兴至今已有约8000年历史。越国古都建于公元前490年,距今已有2500年。
绍兴是夏朝开国之都,春秋越国首都,魏晋第一大都市、隋唐东南第一都、吴越东都、宋朝皇都和南明首都,几千年来一直是大都会,数度中华第一大都会。会稽山阴也就是绍兴。
夏禹帝朝会万国于绍兴,春秋时期,在绍兴建立越国,成为春秋五霸,疆域包括山东东南部,江苏、安徽的南部,江西东部和浙江福建等。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定江南,
绍兴历史(12张)降越君,以越地置会稽郡,推行郡尉分治模式,怕越国复兴而尉治山阴(因会稽郡是边防大镇,尉治更重要),史载“东南一尉,西北一侯”。东汉129年,吴郡从会稽郡独立出来,会稽郡仍治山阴(今绍兴),由汉至晋,会稽郡辖浙闽两省,治山阴。魏晋时期,会稽为华夏中心,中国第一大都市。以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新宁、晋安、建安八郡置东扬州,任东扬州刺史,州治山阴,统辖今浙江福建两省;隋唐作为东南第一都和东南沿海地区最为重要的中心城市,隋代的吴州总管府、唐代的越州总管府、越州都督府、观察使、节度使司一直驻在越州城,管越、睦、衢、婺、杭、台、明、温、荣、闽10州,辖今浙江福建两省。
五代设越州大都督府和东都,驻山阴,管越、睦、衢、婺、台、明、处、温、闽九州;北宋设两浙路、越州大都督府,镇东军节度,大观元年,升为帅府,驻山阴,管越、衢、婺、台、明、处、温七州。宋建炎四年(1130),高宗建都绍兴,绍兴府成为宋朝政治经济中心,治山阴会稽,管越、衢、婺、台、明、处、温七州;辖山阴、会稽、诸暨、萧山、余姚、上虞、嵊县、新昌8县。元改称绍兴路。明清复为绍兴府。民国24年设绍兴行政督察区。1949年设绍兴专区,1983年设省辖绍兴市。
小黄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 考古人员在绍兴甘霖镇小黄山,发现了小黄山文化遗址。从出土文物推断,早在10000—8000年以前,小黄山的先民就开始了定居生活,采集、狩猎所得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大量陶器的出土,使小黄山文化独具考古价值。
绍兴地处东南沿海,是我国古代越民族的生息之地,古越文明的中心。专家们普遍认为,东起东海,西至浙西皖东,北到江淮,南达闽粤的辽阔区域,都受到古代越文明的辐射和影响,古越文明的范围涵盖上述地区。
舜会百官、禹会诸侯发生在绍兴,古人曰:“越,舜禹之邦也。古有三圣,越兼其二焉。”《史记》“夏本纪”记载: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又载:禹会万国诸候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大禹在会稽成立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是夏朝开国大典之地,并把天下分成九州,九州的扬州东南到海滨,中心在会稽。会稽山,华夏第一仙峰,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李斯立石刻颂秦德,这就是著名的“会稽刻石”,又见东南之地有王者之气,因此掘剡山而泄王气。
华夏历史对山脉的崇拜,始于会稽山。《吕氏春秋·有始》和《淮南子·地形》,尊会稽为中华九大名山之首。会稽山是一座开创了中国王朝历史的名山,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众多诗文佳作。公祭大禹陵作为国家级祭典,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杨之 发表于 2013-4-11 15:28:20

公元前490年,越国大夫范蠡受命兴建越国都城。范蠡兴建山阴大城。后人赞绍兴城得山水之利,能攻易守,堪称古代城建史上的经典之作。其后吴越争霸,阖闾阵亡,夫差报仇,句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一雪前耻,越灭吴,拓地至江淮,疆域包括山东东南部,江苏、安徽的南部,江西东部和浙江福建等,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王侯将相,文种范蠡,越国的奋发图强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继舜禹之邦后,会稽再度名扬华夏。
秦皇一统天下,偕丞相李斯东巡绍兴,留下“会稽刻石”,汉朝,绍兴有“东南一尉西北一候”之称,东南重镇,建成八百里镜湖水利工程,城市高速发展,迅速成为南方大都市,中国青瓷CHINA的发源地、南方商业和手工业中心、全国重要的铸镜中心,瓷器中心,麻织中心,高官辈出。
魏晋时期,会稽贵族云集,成为中华第一大都会,开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经济文化盛世、古典美学第一城,有全国最发达的商品经济,豪会稽第一大都市
奢的庄园,号为天下繁剧,相当于今天的北京+上海,中国军政经济文化商业时尚中心和绢、米、纸等物品的交易中心,整个中国最有魅力的城市,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门阀政治朝代,实际权力被世家大族掌控,凌驾于皇权之上,栖居会稽的门阀士族人物,在政治上极具影响。晋元帝赞“今之会稽,昔之关中”。
当时的会稽,是整个晋朝最大的明星聚居地,有着呼风唤雨的号召力,类似于今天的北京。史载:“晋迁江左,衣冠之盛,咸萃于越”。梁祝传说形成于会稽第一大都市,开创中国古典美学史、书画艺术史、旅游史,玄学、佛经翻译、诗歌创新、山水文化等,风靡整个中国、主导着中世纪数百年的思维方式、美学宗旨,至今无超越者。历代画家持续不断的描绘兰亭盛会图卷,多达上百种,是中国两张开创历史、影响深远的图卷之一(兰亭盛会图、清明上河图)。
自魏晋以来,会稽大兴,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又得运河之终点,在隋唐,仍是国际性的大都会和全国重要的经济商业中心、东南第一大都市。大运河的开通也是为了方便对前朝经济中心会稽的控制,会稽又是华夏圣都、繁华甲天下,《资治通鉴》记载隋炀帝欲东巡经济中心会稽,效法夏禹、秦皇的故事。
隋朝越国公杨素,以越州系其封邑,将郡城修至周围45里,名曰罗城。唐睿宗710-711年,“遂作越州都督,统察闽、杭、婺、衢、睦、温、抚、台等八州长吏已下,率东南第一都
由部按。守越州[都督府]都督”。算入越州,越府当统察九州。 隋唐越州为50万人以上的几个一线城市之一,六郡雄藩、冠盖东南,王者之城、佛学仙都,是全国丝绸中心、陶瓷中心、纸业中心等,产业实力雄厚,“绍兴制造”远销海外,是海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发源地,连接内地与海外交通的中枢节点,作为手工业和重要的商业中心,冶金业、高级丝织品业、青瓷业、造纸业、制盐业、造船业、外贸业均兴盛一时,因经济发达,各地草市甚多,城中商旅往来,络绎不绝,皇甫政形容“城中富商来集,大陈伎乐,百万之众,鼎沸惊闹”,唐朝中期后,绍兴成为经济最发达地区,关系着全国的经济盛衰,在唐末被称为“雄剧之藩”,杜甫形容“越罗蜀锦金粟尺”,孙逖曰“会稽,海之西镇,国之东门,都会蕃育,膏肆兼倍“;杜牧赞“茧税鱼盐,衣食半天下”;崔元翰更称越州“铜盐材竹之货殖,舟车包篚之委输,固已被四方而盈二都”,是唐朝后期最重要的赋税来源和经济中心。
唐代越州城作为东南沿海地区最为重要的中心城市,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地位。越州繁雄奢华,商贾云集、名流汇集,作为综合性大都会,园林数量、唐诗数量、名流数量均为唐代三甲,也是宗教中心之一,越州与长安之间的往来,是南北两个佛教中心之间的一种交融,回纥的摩尼寺在绍兴建立、日本数度来绍兴求佛法,越州都督府在唐代后期成为向入唐求法的日本僧人核发路证、过所的地方高层权力机构之一。唐朝宰相元稹,一再夸赞越州城市的繁华,写下“会稽天下本无俦”的诗句来赞美绍兴。诗仙李白百余首诗赞美绍兴,占其诗歌总数1/10,为最多的城市,写下传世名作《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其他400多位诗人如杜甫、元稹、孟浩然、刘禹锡等,在绍兴留下几千首宝贵的诗作,号召力惟长安洛阳可比。
从五代的吴越国东府,到北绍兴第一大都市
宋的大都督府,越州“其地襟海带江,方制千里,实东南一大都会”,始终位居综合一线城市。宋高宗赵构建炎三年(1129)十月来到越州,以州治为行宫,建都绍兴,绍兴成为宋朝政治、经济中心,寄托中兴国统之意,绍兴作为帝王的陵寝所在,皇家大族的重要聚居地,城中有天庆宫、天长观、大理寺、宫学等皇室重要建筑,也是全国文化出版中心,其地位高出其他各府,设安抚使、提点刑狱使、提举常平使等路级机构。在朝廷当时宣布的40个“大邑”中,绍兴名列其首。大中祥符年间20万户,嘉泰1201年达到27万多户,宋代后期绍兴府人口继续增长超过百万人,城内设96坊、城内外20多个集市,全国最大城市、诞生中国第一座城市立交桥。每年正月十五的灯市,“傍十数郡及海外商贾皆集,玉帛、珠犀、名香、珍药、组绣、髹藤之器,山积云委,眩耀人目;法书、名画、钟鼎、彝器、玩好、奇物,亦间出焉”。
明清绍兴经济方面仍是浙江数一数二、江南地区的富庶城市。明弘治间韩国学者崔溥《漂海录》记载明代绍兴府城"其阛阓之繁,人物之盛,三倍于宁波",仍为全国十大城市,绍兴府城两附郭县人口高达265万。1790年朝廷绘制大运河全图《九省运河泉源水利情形图》,绍兴是中国大运河的南端,表明在全国城市中的地位。康熙南巡图、乾隆南巡图都有绍兴。明清绍兴是全国文化思想中心,明末文艺复兴的萌芽在绍兴产生,徐渭、王冕、陈洪绶、王守仁、刘宗周等等,在曲艺、绘画、诗词、文学、思想界等领域都有重要代表人物出现。
昏睡百年,龙的子孙在猛然间醒来。风雨如磐,山河破碎。在风起云涌的革命斗争中,绍兴人民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徐锡麟、秋瑾、陶成章,史称辛亥三杰,他们轰轰烈烈的斗争事迹,见证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绍兴的光复会,是这个时代中了不起的盛举。蔡元培、马寅初、陈建功、竺可桢……大师叠出。
绍兴现存大禹陵、宋六陵两个帝陵区,还有印山越国王陵,东吴孙坚墓、吴越钱王墓等,彰显了绍兴的历史地位、中华象征。秦始皇不远千里来会稽、祭大禹,对这座兼有“天子之气”和“霸王之气”的会稽表示敬意;历代重量级名人赞颂绍兴可谓多不胜数,详见绍兴诗词一栏。

申屠子樵 发表于 2013-4-11 20:42:04

老爸:   昨天可是您的生日 ,   蛋糕也没顾上吃   ,就匆匆往机场赶,回来咱们再补哦。

申屠卫政 发表于 2013-4-12 00:45:13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开幕式

4月11日下午3点半兰亭奖盛大开幕


申屠卫政 发表于 2013-4-12 00:45:40

申屠卫政 发表于 2013-4-12 00:46:13

申屠卫政 发表于 2013-4-12 00:47:04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开幕颁奖晚会及展览开幕式全纪录(含评委、获奖、入展全部作品)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