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 发表于 2013-6-12 00:18:18

张焉如书法学术研讨会在洛阳举行
时间:2013年6月11日 地点:洛阳市东山宾馆
中国书协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刘宗超先生发言

老徐 发表于 2013-6-12 00:21:26

张焉如书法学术研讨会在洛阳举行
时间:2013年6月11日 地点:洛阳市东山宾馆

陕西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刘思凯先生发言




道不自器   日新其业          ——关于张焉如书法探索实践及其相关问题                      刘思凯 与当下书法发展以及艺术审美探寻的总体格局而言,张焉如先生以其独特的艺术判断,与对碑体书法的认知与解读,进而在属于自我笔墨语言与形式构成中所展现出的带有造像意蕴的水墨书写与书法意像,无疑成为当代书坛一则颇具关注力的典型个案与独特现象。                  一德国现代文化哲学家李凯尔德认为: “一切文化产物都是具有价值的”,“价值的实质在于它的有意义性,而不是在于它的事实性”。那么,作为一种事实存在的文化产物,张焉如先生的书法探索及其实践的价值与意义则是显见的,亦是独立的。首先,张焉如书法探索及其实践在其主导理念与精神内力上彰显出一种潜在的书法“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费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势头,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同时,他又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世界里独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适应和其它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同守则”。那么,依次来观照张焉如先生的书法探索及其实践,则不难发现,作为当代书坛一位颇具实力的青年书法家,张焉如的书法人生是伴随着当代书法复兴运动兴起的步伐而启程,并随着当代书法的发展而逐步壮大。长期而丰富的书法生活使其在对书法文化的历史、特色以及发展趋势渐渐形成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在其修为提升的心路历程上呈现出两翼并举的基本态势。一方面在对传统书法笔墨、技法与书写趣味进行着坚韧的磨砺提升的基础上,对其经典碑帖精神内蕴地极度吮吸与攫取;而另一方面又对当代人无法回避的书法大展、大赛、展厅文化,以及以西方艺术理念和图式解构为内核的偏离书法本体而所谓的“创新”思潮的影响和冲击进行着深度的审视与辨析。然而,在其自我精神的高处,却始终恒持着一种对传统书法长期的、人文的、经典的文化美的坚守,与现代文化状态下书法文化及其艺术审美转型的深度思考。也就是说在张焉如的身上既存活着文化断裂带上成长起来的当代书法青年所特有的对传统文化精神与艺术审美元素修复所带来的无限幸运,又有着新的时代审美要求与文化特质所裹挟而来的无尽尴尬。那么,作为以文化而存在的书法艺术,面对当代社会文化语境,到底该怎样发展?是一昧墨守古人,还是不断创新,便成为检测当代书家独立思想意识与价值判断的首要问题和关键所在。而这些在张焉如的内心都有着较为清晰、冷静、而又理性的思考和处理。他在认真分析中国书法发展历程及其精神内蕴,辨析当代书法探索发展的正负面效应,吸纳借鉴前沿艺术理论成果与时代审美诉求的基础上,在其认识理路上实现了由“审父”到“审己”的视觉转换,并逐步形成了遵循书法本体规定,顺应时代审美需求,将空间张力、笔墨情趣、与形式追求有序地融入民族文化艺术那种特有的温润墨色与优美的线条之中,以“陌生”化的形式构成切入当代书法艺术审美主流形态的主导理念与书法文化艺术观。此其一。其二,张焉如书法探索实践集中体现着对书法创新发展的精神内核——“道”与“观念”的准确把握与深度体悟。唐司空图云:“道不自器,与之圆方”。刘勰《文心雕龙》亦有:“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望今制奇,参古定法”之说。其核心在于强调作为艺术而存在的诗与文应顺时应势,择机而变。惟有变,则通、则久。那么,与书法则更不例外。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在“书写汉字”与“汉字书写”的本体规定下书法观念的演变发展史。所谓“笔墨当随时代”与“用笔千古不易”便是最为精辟的阐释与概括。而张焉如的书法探索与实践正是抓住了这一关捩,并在自我书法的进取意识和态度上逐步形成了从书法发展的精神内核出发,以对传统书法文化的“守正”继承,与对汉字、书写、笔墨、情趣与意态的追求为根基,不断寻求一条传统与当代创新意识相融合的最佳路径,以创生出具有东方艺术审美特质与时代审美需求所共同接受的当代书法艺术形态的基本理路。因而,在其笔下无论是以王铎大草为基调的汪洋恣肆的率性书写,还是具有魏晋风度的行草书的适意畅达,拟或是以格调高古,笔法精到,结体灵动,妙趣横生的小楷书作,全然表现出他在对传统书法本体规定性与书写范式有序继承,同时又对书法艺术构成形式与书写方式进行着大胆地推进。尤其是在以碑体书法为主体的书写语言与造像意味的形式营造中,更体现出对“道”与“变”文化内涵的深刻感悟与把握。表现在:一是在其审美指向上,由传统书法对“法”的坚守,转向了对主体情感“意”的表达,实现了由“法度”向“意境”的转换;二是在其文化视域上由传统书法的“诗意书写”转向了对时代审美的综合审视,以满足当代人对“看”的需求;三是在其语言形式上,突破了传统书写范式时空转换与情感畅达模式的拘囿,并在多种审美诉求与艺术特征的互通融合中,实现了自我书法主导观念的转型与建构,进而成为当代书坛探索发展一路颇具个性的“这一个”。其次,张焉如书法探索及其实践的自我定位与艺术追求,彰显出其独立的文化艺术思想力与审美价值判断贡布里希指出:“艺术的范畴是由文化决定的”。而书法的民族文化核心地位以及以汉字书写为主体的艺术表征,必然决定着在为人们提供审美经验传递的同时,也为思想的交流与主体文化艺术审美拓展出巨大的自由空间。张焉如书法探索及其实践的整体形态,以及整合、超越传统书法书写技巧、笔墨表现与推进方式的文化定位和价值追求上所呈现出的那些带有根本性、原创性和挑战性的思想火花与价值因子,则全系演绎出其独立的文化思想判断力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指向。一是,在其书法文化认识与自我定位上,他不是对传统书法文化内涵与表现方式的简单因袭和挪用,而是在一种自我批判的立场中对当代书法创新途径与现状所做的文化反思之后的自我建构。在这里,我们既看不到当代书坛流行跟风的形式趋同,又没有尊古、泥古与墨守传统的自我离场,更没有以诸多“主义”,“现象”与“派别”为掩饰而消解、颠覆书法文化内涵与古典艺术气息的精神固疾,溢荡其中的则是在对书法文化传统的深度开掘,以及对当下书法探索发展现状理性辨析后独辟蹊径的自我抉择与超越。 二是,在其审美价值追求上,体现着张焉如对当下社会文化艺术主流意识转换的自我判定,以及对形式创新的极度关切。毫无疑问,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中那种优美的田园式的生活情趣,东方艺术精神中那份宁静的、闲适的心境,自由书写的状态,以及以“中和”为主体的文化哲学观是书法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基础。但是,随着当代社会文化的现代性转型,以及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必然使包括书法家在内的当代人的生活境遇与思想状态受到冲击干扰而发生新的流变。尽管一大批有识之士对书法艺术诗意书写的内在品质与笔墨情趣进行着呼唤与救赎,以期得到恢复与再现,但客观上由于社会文化基础的变迁而难显其昔日风采,代之而来的则是在以“快”为特征的社会文化语境下,人们对款式、形象、色彩与形式构成等感官因素的追逐,并以此而成为时代审美的一大看点。而张焉如正是敏锐的扑捉到这一点,并依此不断构筑属于自我的书法语言的艺术指向。在其对联书法作品中的字体选用与组合,横幅书作中匠心独运的章法布局,造像意味书作中的所呈现出的水墨与笔法的合理处置,色彩与绘画的有机融通,以及整体精神氤氲的营造、则全然折射出其对书法形式探索的大胆推进,并在视觉价值取向上呈现出立体主义的感觉。三是,在其书法语言自我建构的生发点上,张焉如的书法探索与实践具有着开放的艺术视野,以及对汉字书写特质的坚守与拓殖。就其主导意识来看,张焉如的书法艺术观念是开放的、自由的。他是在遵循传统书法文化要素与笔墨语言技巧的同时,广泛吸纳借鉴着绘画、雕塑、造像以及其它艺术语言与表现方式的合理要素,并在其广度上不断走向深入的。因而,其笔墨情趣与表现形式既有着传统文人书法的内在品格,又有着西方艺术理念与现代书法的鲜活成份,并在自我审美判断作用下得到了有效提升。然而。在其生发点上,却又是地地道道的汉字书写。是以汉字发展不同阶段的书写形态为依托,在求新求变的内力驱使中将甲骨、金文、帛书、以及摩崖、碑体书体的结构与书写特征,有机的融入造像意味的形式构成之中,并通过空间的分割、挪移、穿插以及笔法、技巧和水墨意蕴的巧妙处理,而展现的一种新的书写状态。但在本质上还是对中国书法内在品质的坚守,是以“破坏”的方式来构建属于自己独特笔墨语言和书法风貌的智慧抉择与整合超越,诠释和展示的是其主体文化精神的主导定力。四是,在其笔墨构成与书写方式的精神指向上,张焉如的书法探索及其实践集中透射出以典雅为内核的审美追求。《文心雕龙》云:“典雅者,熔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寒山诗云:“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显然,典雅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情怀为内源的具有经典性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指向,是中国书法文人精神和诗意品质的体现。而张焉如其笔下呈现出的那种“雅而不奇”的书写范式与笔墨情形,正是从经典书家、经典作品一路的儒道精神情怀与自我内心审美意趣中走来,其优雅的情调、润和的笔墨与新颖的形式营造所表达的雅逸志趣与品格追求的精神导向,定当不言自表。 二    当然,张焉如的书法探索实践还尚处于正在进行中。在今后的历程中如若能再添加一些诗意书写的帖学意味与情感畅达的内在特质,并在书法文化自觉意识与审美判断的提升中得以不断固化,也许对未来书法文化艺术身份的确认发挥一份积极地推助作用。然而,作为一种现象与个案,张焉如的书法探索及其实践毕竟是独立的、个体的。但是,由此而关涉到当代书法发展及其艺术审美转换的相关问题,却不得不给予必要的关注。   1、面对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以及艺术审美价值多元并存的现实境遇,作为书法文化主体的书法家,该如何在其核心理念与价值建构中,正确面对并妥善处理书法本体、文化主体,以及创作主体之间的关系。即,面对书法传统审美与中国经验,该怎样对书法文化做出自我解读和艺术表达;该以怎样的文化立场梳理出书法艺术的文化身份与审美经验,进而在未来书法文化发展的主流形态中得以确立,将是当代书法艺术家与理论研究者一个无法回避,并予以明确回答的时代性课题。   2、面对当下书坛重笔墨、重技法,轻内涵、轻质感的现实存在,作为创作主体的书法艺术家,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书法的文化内涵与审美诉求之间的内在关系。即,该确立怎样的书法文化艺术立场,以达到书法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并以学术研究引领当代书法艺术健康、有序发展,则是直接关系到未来书法文化的核心地位,以及保持民族精神载体生命力的根本问题。3、在当代艺术审美满足“看”的需求与“快”的节奏面前,作为中国文化精神内核的书法艺术,该如何处理文化守成与艺术创新的关系问题。即在主体意识与探索实践的文化定位与生发点上该建立怎样的文化态度与艺术观念,既能实现中国书法文化精神与民族审美经典内涵意蕴的传承,又能合理引进、吸纳、融合新的文化艺术理念与形式要素,进而在自我意识的关照下形成新的书法艺术语言与笔墨表现,则是对当代书法文化艺术思想力与独立艺术审美价值判断的直接考量。4、站在书法艺术审美价值转换与形式创新的立场上,当代书法艺术语言建构该以怎样的艺术文化视野与价值取向,从其它姊妹艺术和西方艺术理念中吸收鲜活的艺术生命因子与精神要素,并与当代社会文化思想,书法艺术本质要求有机融合;该怎样在时代审美共识的框架之内把空间张力、笔墨情趣、色彩与形式变化融入本民族的那种温润的墨色、线条的质感之中,并慢慢地形成一种属于时代的、本体的审美价值判断,将是未来书法发展的一个时代性问题,需要所有艺术家为之思考和探索,并从个体创造的边缘立场走向集体经验的中心立场。5、作为当代书法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论研究与书法批评,该以怎样的文化态度置身于当代书法主流形态之中,并以高度的学术性,深刻的思想性与独立的审美判断力,对当代书法现象做出发展的、公正的、科学的价值指领性的阐释、解读与确认;该以怎样的艺术视觉发现并揭示出蕴含其中的价值理念与艺术品格,将是保持书法批评与学术研究鲜活生命力与责任担当的根本体现。 也许,当这些问题得以真正澄清的时候,也正是推进当代书法发展,进而实现未来书法文化身份历史性确认与审美价值转换之际,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也就自然具有了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老徐 发表于 2013-6-12 00:21:58

张焉如书法学术研讨会在洛阳举行
时间:2013年6月11日 地点:洛阳市东山宾馆
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书协学术委员会主任、当代书法网总版主胡湛先生发言




    魏骨唐韵笔墨妙 远取诸物意象新               ——张焉如书法印象 □胡湛   打开网络搜寻张焉如书法,我们会发现他是一名进入新世纪以来频频登临国展舞台的实力派新锐书法家。再细观其作品,不禁让人感到惊讶:他既擅长质朴淳厚的《爨宝子》、雄浑刚建的北碑造像墓志及唐代惊讶灵动的墓志和褚遂良清瘦灵动的小楷,还擅长二王、孙过庭《书谱》一类的小草、王铎一类的大草。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以现代审美意识还原书法的生发的元典意象美作品,清新、远古,稚拙、优雅,似篆籀、似象形字,有篆隶楷笔法,又有流美之草情线条,更似现代西方抽象画,其中精心营构画面构成,巧施印,融入诸多书画印元素。这是张焉如在遍学诸体,融汇书画印及西方现代美术审美观念及技法后的大胆创造。有人说他是全才,有人说他是怪才、鬼才,总之是才情横溢,笔墨惊世。纵观张焉如的书法,他带给我们诸多的感受与启示。一、魏骨唐韵,楷法精妙张焉如身处洛阳,自然深受龙门石窟造像及题记北碑艺术熏染,其又为新安县千唐志斋博物馆副馆长,这天时地利的因缘使其便利地接近魏碑唐志,加其勤研与颖悟,自然得其骨髓神韵。 张焉如的魏楷作品,不似清人赵之谦的颜底魏面,不似张裕钊的以一些外方内圆北碑特征自造新范,不似于右任的行书化改造,也不似今人孙伯翔的于碑碑端楷中强糅枯墨行书笔法,他的魏楷是原汁原味的继承。观其魏楷作品,仿佛听见两千年前石工的劈凿声,其让我们感到石窟造像的森严,也感受到山野石质的苍茫、幽深自然之气。同类《爨宝子》的化用,那稚拙的线条刀痕笔触,仿佛成为石质纹路。以笔带刀,以墨韵表达石刻的质感,原汁原味地表现碑楷之美,再结合当代展厅的书作表现形式,他向书坛展示了一种魏楷书法创作的新趋向。如五条幅《兰亭序》之拼贴、饰印等,都是魏楷保持北碑原汁原味,又具当代展示和审美形式的成功尝试。张焉如楷书面世的另一面貌是褚遂良清瘦楷书。其用笔之灵动散淡和结字之倚侧活脱,自有吸收千唐志斋唐墓志的精妙处。可以说张焉如的褚意楷书更活更秀逸,更具静中寓动的写意性。这应是时代审美影响的结果。然则,当代华夏日益走向伟大复兴,唐楷的端庄、中正、肃穆,正大气象庙堂上之美也许是当代书坛所亟需深挖表现之书风和审美风尚。 以张焉如之楷法功力,我想,如果对此能够有所认识,也许还会取得别样为世人称道的魏唐结合正楷作品和风貌。二、纵横捭阖,大草流风张焉如绝对是一位才子型书家。它不仅楷书写的地道,而且小草、大草都挥洒自如。其小草显然从《十七帖》和《书谱》而来。在气息上灵动、活波、散淡。为了保持这种小草书的精雅,张焉如都是采用斗方或其它方形小幅拼贴式。这是时下书坛最流行二王一路书作表现形式。反映了作者的敏锐,与紧贴时代。张焉如的大草则多为条幅整幅巨挂。千年来最有影响力的河南籍草书大家王铎自是其主要师法典范。王铎与魏碑是河南中原书风的重要基石。而且分属正草两个方面,正好形成互补。张焉如很好地继承了中原书风的这两个传统,以此奠定了其深厚的根基。其在用墨上,涨浓润淡枯并用。以润淡墨为多,浓重墨居少。且以节奏布置,在轴线组合上强化摆动变化形式,形成律动视觉效果。笔墨或许尚可更趋老辣,但其气脉贯通,神采飞扬,已至情动形言、自由挥洒之境。三、远取诸物,意象生发仅仅以上成就,张焉如已可频频登场书坛各大展赛舞台,成为颇有建树书家了。但真正使书坛和社会人士所惊叹的,不是这些,而是其以西方现代美术审美之观念,以中国书法生成原理“远取诸物”的方式大胆作意象书法的创造。前面所说的一切,不过都是一些功课的准备而已。张焉如的惊世骇俗的意象书法是其对传统书法进行最大的投入、钻研、锤炼之后对中国书法表现形态的深层挖掘和全新开拓。这种意象书法象远古的草虫篆,又像西方的抽象画。其或兼而有之。对这些书作的欣赏一时让人难以下嘴。我想要真正解读认识与评价张焉如的创新书法,也许有必要从中国书法艺术的生成原理及西方现代美术审美思潮等方面做一梳理。《易经 系辞下传》曰:“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则谈论八卦形成的《易经》语,实际也反映了中国汉字及书写——书法的生成原理。也就是说华夏先祖在创造文字书写文字时,是以观察自然万物(远取诸物)和自身人文(近取诸身)现象进行提炼概括的。中国书法的发展演变实际也是以这种对自然和人的观察提炼赋予运用的。现在人们熟知的书体为篆隶楷行草五种,而在早期的书体演变过程中是有许多丰富样式的。北朝王愔《古今文字志目》即列36种书。其中即有象形篆、科斗篆,又有鸟书、垂露书、倒韭书等。其显然是观察和模拟概括自然界事物,远取诸物而来。至唐尚有张旭观公孙大年舞剑器而悟草书笔法、颜真卿以屋漏痕、怀素观夏云奇峰多变幻、惊蛇入草等而悟笔法。至宋尚有黄庭坚观群丁拔棹,作书如得江山之助。但至赵孟頫以为“用笔千古不已”,一味师古。中国书法从此完全进入临帖师古内部自我传衍时代。当代书法繁荣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毅然是攥在象牙塔内凿古董,中国书法的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的“远取诸物”传统仍不得重拾与发扬。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忽见张焉如或如山水、或如草木、或如风云的意向书发,着实让我们耳目一新。我们观张焉如条幅《春兰秋菊》,其“春”的上部借用篆书笔法,呈新发芽之春草状势,墨色的滋润,更显春意盎然,生机勃发。“云移溪树浸书幌,风送岩泉润墨池”联,亦为同样表现手法。“云”的三横做圆笔飘浮状;“移”左右侧均衍为背势游离样;“溪”的左右变形为碎石散落,中间的空白仿佛清澈溪水;“树”则俨然三丛树木;“书”字也变为一樽塔松。他的多条长文意象书作,更是由一些草、石、山、云、水等简易线形组成。如此种种,其是否把我们带回了远古时代先人创造汉字与其书协的书法艺术元典时代。八十年代曾受西方文化影响产生过所谓的现代书法,但那是以保留书法的笔墨视觉效果,抛弃和弱化汉字可读性为手段的。其结果自然是越出书法的边界,成为非中国书法之笔墨艺术。既保留汉字书写,又吸收东西方现代的视觉表现形式,这是以民族文化的责任心守候中国文化艺术前提下的创新探索。张焉如的《心经》系列,也许受过邱振中《百家姓》运用传统书法表现一种文化意蕴的现代书法创作的影响。文字线条变为画面素描的点划元素,成段文字无行无列,又交叉堆砌,只有外轮廓仿佛呈现块面的视觉效果,一些印章的点缀,浅墨色细小款跋的补衬,使书作在整体形式上成为一种形式构成美,成为一种生动的视觉美术。《爨宝子》《龙门二十品》《千唐志斋》墓志,诸多的线条都幻化为碎石铺路。这其中自然有西方现代美术审美思想波普化、形式构成的渗透体现。以开放之胸襟与眼光看张焉如的创作探索,既有传统,又有现代;既是先锋的,也是传统书法元素。张焉如终于打造出一种独特的崭新书法风貌。观张焉如意向书法,是我们确实感到它的另类。但他又不脱甚至更接近书法艺术的而原本属性,它的出现时我们麻木的程式化书法思维和创作状态获得惊醒与思考:以此我们是否可以打开一种全新、生动、生趣、奇异而亮丽的一是天空?抑或其是否会象现代书法一样,只是昙花一现?中国书法是“技进于道”的人格迹化艺术。其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需要丰富多样的探索与表现,更需要提炼、简洁。《易经》所谓“简易之旨”,亦即此也。聪明剔透的张焉如,在经历了上述崇古拟古、师法经典、和如山水画草意象性创新探索,是否也当向形式简化,内在意蕴深厚、风格鲜明上作“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提高?张焉如书法是当代书法的一个个案,但颇具典型特征和启发意义。以上所言仅为本人的点滴认识思考,或存偏颇或谬误,谨此愿与张焉如先生和书坛方家交流并就教。                                     胡湛 2013年6月8日稿

老徐 发表于 2013-6-12 00:22:22

张焉如书法学术研讨会在洛阳举行
时间:2013年6月11日 地点:洛阳市东山宾馆
山西省书协理事、河南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杨天才先生发言




反叛与创新
—— 观张焉如“造像书”随感
杨天才(松庵)


当代书法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书法创作曾贴过许多眼花缭乱的学术标签,如现代书法、书法主义、学院派书法、民间书法等等。近一个时期,河南书家张焉如的创作以及“造像书”的探索,也逐渐被书坛所关注。“造像书”这个名称,是张爱国先生最早提出的。他称张焉如此类书法风格的探索是:“非字非画、亦字亦画、非古非今、亦古亦今。非字而富有书法点画的厚重、苍茫及意味;非画而有造型的具象与抽象;非古而有传统的深厚滋养;非今而有当代艺术的独特新意。”对于“造像书”的形成,张爱国先生主要归纳为三条:一是得益于作者有北碑造像底子;二是充分借鉴吸取了绘画的构图意识,将书法作品作一完整的“图像”来塑造;三是融合书写与造像——以书写来造像,以造像来带领书写。笔墨当随时代。图像文化在不断地改变着当代人对艺术、文化的欣赏心理与欣赏方式。如何在当下社会语境中对书法的传统形式进行重组与重新建构,张焉如开始思索如何加大书法的视觉观看内容,增强作品的视觉快感与震撼力,开始在书法创作中借鉴美术的设计与制作手段。这种探索,实质上关涉到书法表现手法与书法笔墨空间的拓展。应该说,在急切寻求新观念、新思潮、新表现的当下,张焉如“造像书”的探索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从另外一个层面讲,他的“造像书”的探索,也存在着“书写性”的弱化和装饰性强化的先天性不足。这“一弱”、“一强”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书法以文字为载体,汉字是书法的对象和物质支撑。书写性是中国的汉字书写得以成为艺术的本源,也是书法艺术的一个根本构成要素。正是实用因素强化了书写性,从而促使书法艺术最终得以形成,书写性也自然成为书法的一种本质的规定性。“造像书”尝试以绘画的手法来改造、装饰汉字。这样的做法使得书法非字非画、亦字亦画,书画莫辨,实际上是消解了作为书法的对象和载体的汉字。将汉字作为绘画题材来处理,淡化汉字内容,片面追求装饰性,其实也就消解了书法的根基,偏离了书法的本质属性。书法史上出现过的装饰性书体,从龙凤鸟虫篆书到飞白书,从游丝书到近代的新魏体等都由于过度追求装饰性而失落了书写性,也因此注定了它们必然要淡出书法舞台的宿命。从“造像书”本身的创作实践而言,在创作中追求点画质感与结字形态的装饰性,其对传统创作理念与方法有所突破,在用墨上,借鉴国画中的“浓、淡、润、枯”等水墨技法在拓展书法的新表现空间,或涨墨、或浓墨、或淡墨,增强墨色的多种分解变化,在形式上增强美术化的视觉效果。我个人认为,“造像书”创作还处在一种自发的经验性的探索阶段,还未进行过理论上的深入探讨。其艺术创造性和文化内涵也有待提升。继承与创新的对立统一,是一个时代的书法存在本体即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书法实践;继承与创新的对立、冲突,反映了书法创作的创新要求;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则反映了书法实践要素(主体、客体、技法、材质)的历史承续性。我衷心希望张焉如“造像书”的探索,能以史为鉴,正视继承与创新创作规律,在书法创新与书写性之间找准平衡点,在书法内涵与形式构成找准融汇点,在创作中一边继承传统,一边又在继承上反叛传统,传统既限制着书法反叛传统,同时又支持着书法创新,在这一复杂的过程中,实现“否定之否定”的扬弃。   

老徐 发表于 2013-6-12 00:22:48

张焉如书法学术研讨会在洛阳举行
时间:2013年6月11日 地点:洛阳市东山宾馆
河南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杨正民




张焉如造像书浅读杨政民洛阳为九朝古都,历史上长期处于中国文化的腹心地带,不同时代的文化在这片大地上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其中北朝时期的魏碑书刻以及与之伴生的造像艺术一直延续到盛唐时期,堪称这一时期文化艺术的双璧,留给后人丰厚的文化遗产。焉如生于斯土,酷爱碑刻,浸淫其中,深耕不辍,使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光芒,他的“造像书”给读者以新的激动,不能不引起人们新的思索。楷书从南北朝经隋至唐朝的欧、虞、褚、薛、颜、柳以后,几乎已经发展完备,形成了固定的范式。一方面为以后的书法发展立下了规范,时至今日人们临习书法也多从楷书起步,而习楷必须从颜、柳、欧、赵开始。但另一方面楷书的规范化,也封杀了创造的空间,一千多年来,虽有不同的创造大家,如宋四家、赵佶、赵孟頫、清朝的黄自元、现代的启功等大师,也都是“各用古法损益”,对楷书在各自的风格上进行强化。自兹而后,楷书便没有了千姿百态、烂漫天真的气象。而上溯书法史,不难发现,在某一个书体突变成型的前期,往往是书法发展环境比较宽松,书家的探索意识比较强烈的时期。比如,在秦统一六国以前,各国文字并行天下,这在实用功能上的确不便于识读和交流,但从艺术的角度,则不失为一个书法创新的全盛时代,只是为适应政治的需要进行“书同文”,李斯在秦大篆的基础上,统一形成了以后的小篆,小篆具有整饰之美,但少了变化的美感。再如,隶书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逐渐摆脱了扁方和波磔的特点,向着方整的楷书和带有波磔的魏碑体转化。而魏碑书体的形成,又一次打开了创新之门。它不像楷书在结体上那样规整,笔画上那样规范,保留了隶书的波磔笔意和结体上的适性随意,从现今看到的大量魏碑石刻和传世拓本中可以明显地感受这一点。康有为说:“唐言结构,宋尚意态,六朝碑各体皆备”,有的拘谨拙陋,质朴自然,有的飞逸奇浑,骨高气逸。焉如生于魏碑的故乡,供职于千唐志斋,自幼与魏碑造像艺术为伴,耳濡目染,相近成习,因而与魏碑结下情缘,应是比较自然的事情。焉如应是在书法道路上肯下笨功夫、深功夫的书家。观其书,扑面而来的是完整的块面艺术感受,使人一望而知,那是从石刻造像而来,但又不是造像拓片,而是清晰的造像书写——“造像书”。平面造像成为其书法整体章法的基础,如没有对造像艺术的深刻把握,是不能娴熟构图的,块面整体布局则可能显得别扭和生涩,就会给人不和谐的感觉。当然构成其艺术整体的基本材料还是魏碑书的一笔一划,一字一行,正像一座房子的一砖一石,都经过了焉如的精心打磨,刻意雕琢,字里行间,透着奇异的匠心。特别是作为楷书的魏碑书体,笔画的精致到位,既是基本的要求,也是成败的关键。焉如应是灵感奇异、勇于新变敢于突破的书家。他的书法难度很大,几乎是给自己出难题,找别扭。他的书法既有非常纯熟的魏碑书刻的技术支撑,又有大篆、鸟虫篆、甲骨文、汉印的汇集和有机融入,有的字看起来就是直接取材上古陶器上的象形图画,亦书亦画,颇见情趣。他的造像画面,用一个个魏碑书体堆叠布局而成,那些字在他的驱使下,像一个个士兵,有时站成整齐的方队,有时又似在婉转曲折中行进,有的长,有的短,有的方,有的圆,有的直立,有的偃卧,有的浓而重,有的淡而浅,可品可鉴,可赏可玩,内涵非常丰富。焉如造像书为书法积极融入现代审美提供了新的启示,打开了新的想像空间。现代书法主要以展厅为存在形式,而“展厅效应”可以引起一时的轰动,但书法决不能仅仅局限在敞亮的展厅供爱好书法的人作一次性的集中“消费”,书法的生命力应该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间,必须主动寻找与书法的姊妹艺术共生共长的环境和机会,创造存在和发展的良好生态,因时因地展示独特的文字魅力,不因现代传媒和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而缺位和失语。焉如的造像书是一次积极的创新尝试。焉如造像书画艺术,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视角享受,我们应该感谢他,支持他,鼓励他,相信他会在这条孤独的艺术之路上大胆探索,取得更大的成功。                   2013年3月16日于中州六和居

老徐 发表于 2013-6-12 00:23:32

张焉如书法学术研讨会在洛阳举行
时间:2013年6月11日 地点:洛阳市东山宾馆
河南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常亚钧




一种书法语言形式的新尝试                         ——常亚钧与焉如先生素未谋面,拜读其书法篆刻作品集方知其就事于洛阳千唐志斋。天下皆知洛阳有著名的龙门石刻和千唐志斋,作为一个书法追求者一生中能得书法圣地之一之熏陶足矣,何况焉如先生熊掌和鱼二美兼得。欣赏张焉如的书法作品遂被其独特的风格所震撼,应当说这是一种崭新的书法语言表现形式。它呈现给你面前的仿佛是一幅幅鲜活的抽象图案,我第一感觉甚至想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楼、堂、馆、所建筑中常见的一种水磨地坪,既像乱石铺路,又像繁星点点,看似杂乱无章,实则独具匠心。这是一种集约化的充满“怪味”的书法审美之呈现。在创作中张焉如突出了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以点代线,化聚为散。中国传统书法被公认为是一种点线艺术,从创作角度讲,点和线是书法造型的核心和基本要素。但一般线比点更突出,甚至更重要,更耐人寻味,因此,线是书法创作矛盾的主体。有些学者甚至认为书法是线的表现艺术,从某种程度说是不过分的。但张焉如在创作中却有意识地弱化了线的动能,极端扩大了点的表现范畴,每一字、每一行、每一幅作品都离不开“点”的烘托、渲染、点缀,真可谓是千点并施,其态各异。这里的线反而退居到书法创作的次要位置。书写的连贯性、时间性被打乱了,因此整体书法的节奏感是静穆的,成为一种纯乎雕塑的审美式样。同时,张焉如又进一步消解了传统书法的结构范式,化内聚为外散、化整体为支离、化完美为破碎,“散”、“点”、“乱”遂成为书法审美表现的核心视域。但张焉如在这种表面的,“拙”中存有一种“巧”,在这种颠覆传统的大刀阔斧中似乎还清醒地保持着一种书法传统集体无意识下可识、可读的基本法则。他必然在这种大幅度的探索中为评者们留下一个历史的伏笔:不要以为作者以前没有传统。二、以笔代刀,茂密洞达。从创作中不难看出作者深厚的碑学功底。洛阳张焉如却对小爨情有独钟,他的这种变异的碑体书法无疑是从爨体之中化出的梦幻之作。张焉如是一位资深的刻手,当然领会“以刀代笔”和“以笔代刀”的双重意味。碑学语言加上篆刻图式,二者融通生发,一方面表现出刻画般的金石气息,圭角显露但沿边并不显得利锐和光滑,是那种稍有毛涩、凸现石质性的触摸感。因此,单就繁多的“点”就已经表现出了一种浑厚来。另外,篆刻家一般讲究茂密和通透,或外紧内松,或内散而外合,整幅作品仿佛是一方篆刻,茂密而洞达,整体感甚至可以位移,这可能是作者有意识追求的一种艺术效果。三、集合时尚和传统元素,游离于书法中心与边缘之间。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中国书法坛刮起了一股现代主义的创作思潮。但是这些作品因为脱离了书法的本质范畴,或者像绘画,或者背离了汉字,造了书法的反,革了书法的命,因此,多数人并不认同它们是地道的中国书法。张焉如肯定明白这一点,如果走出书法创作的边界线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后果。他在创作中一方面注重发挥自己抽象的创造潜能,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传统书法元素如碑学的线质特征、篆刻学的空间意识、帖学的书写性,还有当代视觉艺术的凝视原理如造像图章及中国画的背景等等,这些审美元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审美感受。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张焉如是一个正在徘徊于书法边缘的探索者。如果说在他的碑体书法中尚可看出他那依稀尚存的传统般谨慎操守的话,那么在另外一类作品中就已经显得毫无顾忌,似乎走得有些偏远了。总之,通观张焉如的书法探索无疑是有益的,他会带给我们一些良好的启示。当然这些尝试不能说是完美无缺的,不可挑剔的。有人说打破了书法的魔咒,我不赞同这类观点。中国书法永远都不会是魔,只是你不要把它妖魔化就行。书法蕴藏了文化就会入道,否则便会坠入魔,因此任何时候书法都不能脱离文化的陶染,书家都不能忽视最终要以书法形式来表现人的主体精神,否则一切图有创新的表现都将是毫无意义的。        2013年5月19日于悟斋

老徐 发表于 2013-6-12 00:24:02

张焉如书法学术研讨会在洛阳举行
时间:2013年6月11日 地点:洛阳市东山宾馆
河南省书协副主席、焦作市书协主席米闹

老徐 发表于 2013-6-12 00:24:26

张焉如书法学术研讨会在洛阳举行
时间:2013年6月11日 地点:洛阳市东山宾馆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张爱国

老徐 发表于 2013-6-12 00:24:50

张焉如书法学术研讨会在洛阳举行
时间:2013年6月11日 地点:洛阳市东山宾馆


老徐 发表于 2013-6-12 00:25:19

张焉如书法学术研讨会在洛阳举行
时间:2013年6月11日 地点:洛阳市东山宾馆
青年书法家张青山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查看完整版本: 【老徐报道】张焉如书法学术研讨会在洛阳举行(优质回帖赠斋号、作品集)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