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之 发表于 2014-1-2 18:58:10

【满目崇高无杂声】王祥之山水画作品网络展

本帖最后由 杨之 于 2014-1-2 18:59 编辑





满目崇高无杂声——王祥之山水画作品网络展




王祥之先生艺术简介
王祥之,1941年3月生,河北省乐亭县人。自幼喜爱书画,儿童时代从《芥子园画谱》入手学画。1958年进入部队院校专注军事,四十一年军旅生涯,但书画之心不泯,暗恋书画并时时做些功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曾为一家杂志社创作插图、题图,出版了《王祥之插图题图选》。后主攻书法,待书法功力渐厚,则转攻国画。注重传统,揣摩名作和走进大自然是其学画的基本途径。国画创作以山水、花鸟为主,技法擅小写意,兼画工笔草虫,画风清新典雅,极富生活气息。王先生在诗歌、书法及古文字领域均有较高造诣,诗歌出版有《紫月庵诗草》,书法四体皆工,然以隶书最著,创“祥隶”书风并被收入中国电脑字库。古文字研究方面出版有《图解汉字起源》一书。丰厚的学识,提高了其审美情趣,涵养了其国画创作。近几年,先后出版了《王祥之国画作品选》、《王祥之画鹰》、《王祥之山水画作品选》等。社会职务:北京芥子园画院                         副院长中国诗歌学会                           会员中国楹联学会                           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四届               理事中外民间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             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常务理事中国优秀民族建筑遗产评审工作委员会 评审委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                     顾问等职

杨之 发表于 2014-1-2 19:00:29






满目崇高无杂声
——王祥之山水画解 王白桥 其实只要略略关注中国的山水画,就会发现很有意思的一些事实:比如对于具象山水的取舍,一些过于奇巧的山水往往并不摄入画中,究其原因我以为不在古人造型能力的不能逮,而在于山水景物的取舍,实在于这景象是否符合心底冲淡虚和的审美标准。但这样极端以修养为目的的创作也往往带来它的弊端:记得友人曾经赠送我清末日本所出美术年鉴,西洋扶桑的美术作品异彩纷呈,而我国的山水画惟冲淡虚和马首是瞻,奄奄一息,了无生机,真叫人发出老大中国的感慨。所以不得不说到平衡的问题,世间的道理,甚多在于平衡,所谓过犹不及。比如笔端山水的徜徉必须和修为发生相当的关系,但是一切山峦湖海,收于眼底,乃至说得更加重一点,收于人生的旅程中,也必然生发现场的感慨,这感慨究竟是顺应它,还是扼杀它呢?也或者在于呼应中求境界要高明许多吧?这样的意思在我,纯属浮想,不过对于王祥之先生来说,就是切实的体验了。他走过的河山多。而且呢,更有意思的是,还以自己的擘窠大字,为河山增色——他的许多书法作品,镌刻于山峦之上,雄奇瑰丽,非常壮观。那么从个人心理的体验来说,物我的融合,是更加深刻,更加真切了。这是从外的方面,从内的方面来说,很年轻就参军,熏陶很重;另外,浸淫于传统文化,亦极注重个人的修为。这些,最终就表现为:远离纷争是非,不作琐小的、狭隘的争执;对于大象,对于壮美,有痴迷和向往。这个,也正好和河山的本性相沟通呼应,笔底的兴味自然涌出。他和山水有一个呼应。对于我来说,和这些作品,也有一些呼应。具体来说,就是这样的山水,也有自己游历乃至居留过的。那么他笔底的和我心底的,可以拿出来做一个对照。首先要说的,自然是泰山。从大处说,中国的文化,不能不说到泰山,由泰山就会想到秦皇汉武一类的事;从小处说,是我曾经在很小的时候在泰山半腰住了很久,有一种接近故乡般亲切的感情。那么祥之先生笔底的泰山呢?我看了的感觉,一个是亲切——因为他笔底那暗红色的南天门的宫墙:在我的印象里,泰山的寺院都是这等暗色的墙壁,厚实、沉稳,因此觉得亲切。但也有陌生的地方——居留在山中,不觉险峻,只觉得安然。但是先生的画面中,南天门却是高高矗立,云彩飞来,直似超越人间。这样的感觉我不熟悉,但是确实和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体验相近。这时候主观的意识就出来了,而且合乎先生追寻壮美、浑厚的本意,物我交融,又叫熟悉这景致的人觉得有亲切处,可以算成功的佳作。他的书法从根本上来说,属于碑学体系,下了很大的功夫,也自然对朝夕面对的汉碑心生亲近,于是游历至于甘肃成县西峡时,自己也觉得欢喜:“志趣喜汉隶,幸此游西峡。飞瀑来天际,古栈悬山崖。攀到摩崖处,心潮入汉家。”在我看来,这是完整的游记,故事、自己的心情都说得很明白,落实到画面里,栈道、山崖、簇拥的游客,都几乎带着天真的心描绘了。看画面中的红男绿女,我有时不免想:其中一位也许就是先生自己吧?仰面看山壁,内心震动喜悦,觉得幸福——在这里山水还是磅礴壮观的,但是那微观中喜悦共鸣的心,也一样明明白白。诗人,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之分。落实到书画家呢?大概也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分别,自然并不绝对,侧重不同而已。就王祥之先生来说,毫无疑问,无论是做人的诚厚,还是艺术的踏实笃定,都还侧重于现实主义,犹如诗效老杜也。他画山水,有记游的心,也有行万里路,开拓心胸的志趣,所以他的山水,具体实景的特点很多,甚至自家曾经题写,镌刻于山石的书法:比如“风拂瑶台”也摄入画面之中,成为醒目的风景。说到这里想到一句题外话,就是不很远的时候,有一回到西湖去,进了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云云,包括细节的介绍,洋洋洒洒千言,都是电脑字库中的祥隶镌刻而成,于是在略显陌生的西湖景区,宛如有一位故人般,很亲切。话题扯远了,带住,回头说这实景的记录,仅仅是记录吗?当然不是,作者的眼睛在焉。就像东山魁夷一本书的书名所表达的意绪:“我游历的河山”那样,“我”虽然不像浪漫主义的作者那样横空出世,但切实的追寻还是明确存在的,无论沉厚的线条,沉稳磅礴的块面,还是总体来说较深入的色系,和对壮美的追求,对美的理解都有莫大的关系。进一步的体会,也或者在先生题画的句子中可以寻觅到:“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他画八达岭,逶迤长城,雄踞山峦:“一条巨龙锁群山,千座箭楼接雄关。”他的心底,是走过一切曲折道路后的光明境地,所以他画岳阳楼,看到的是:“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画白鹿洞书院,思接千载,感慨曰:“江南多才俊,缘在此山中。”这敦厚欢喜的心境实在是随处可见,比如画乌苏里江畔,是看见渔家的人情之美,渔人相呼:“昨夜沽得红粱酒,隔船呼取共品赏。”画山村喜雨,是两个小孩儿在梯田中振臂跳跃欢呼。目下国中流行一个词叫做正能量,祥之先生的山水画,可以说有深层次含蓄的正能量,也有一眼可见叫人顿生欢喜的正能量。这样组合起来,也就是先生创作乃至修身的特色,或者说立身的基础了。这和古人从方向上来说,没有区别,区别在于哪里呢?我觉得是到了清末绘画的末流时,修为变成抽象的概念性的东西。而对于王祥之先生来说,这就是每天的生活,每次的行迹乃至生命的潜流,这一切统一起来就是他活生生的艺术。而山水画,作为中国文人修身物化的核心产物,正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2013年5、6月于澄庐

杨之 发表于 2014-1-2 19:02:57


【满目崇高无杂声】
王祥之先生山水画作品网络展




杨之 发表于 2014-1-2 19:03:22


【满目崇高无杂声】
王祥之先生山水画作品网络展


杨之 发表于 2014-1-2 19:03:47


【满目崇高无杂声】
王祥之先生山水画作品网络展


杨之 发表于 2014-1-2 19:04:09


【满目崇高无杂声】
王祥之先生山水画作品网络展


杨之 发表于 2014-1-2 19:04:46


【满目崇高无杂声】
王祥之先生山水画作品网络展


杨之 发表于 2014-1-2 19:05:05


【满目崇高无杂声】
王祥之先生山水画作品网络展


杨之 发表于 2014-1-2 19:05:25


【满目崇高无杂声】
王祥之先生山水画作品网络展


杨之 发表于 2014-1-2 19:05:43


【满目崇高无杂声】
王祥之先生山水画作品网络展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满目崇高无杂声】王祥之山水画作品网络展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