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 发表于 2014-5-10 23:09:36

古稀新声——张海书法展
时间:2014.05.10
地点:河南省博物院

老徐 发表于 2014-5-10 23:10:15

古稀新声——张海书法展
时间:2014.05.10
地点:河南省博物院

老徐 发表于 2014-5-10 23:10:58

本帖最后由 老徐 于 2014-5-11 13:27 编辑

古稀新声——张海书法展
时间:2014.05.10
地点:河南省博物院
嘉宾致辞

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先生致辞



在“古稀新声”张海书法展上的讲话 文化部副部长董伟 各位领导,各位艺术家,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张海同志在他的家乡河南举办“古稀新声”个人书法展,是书法界的一件盛事,也是文化艺术界的一件盛事!文化部作为主办单位之一,谨向光临今天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同志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在书法艺术领域有许多颇具影响的创新成就。早在三十年前,他就以独具特色的草隶在书法界引起轰动,后来他的小字行草书曾获得全国奖。近年来,他的破锋行草书又引起书法界的广泛关注,好评如潮。他立足传统,传承经典,不断创新,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和时代的正大气象。张海同志虽已逾古稀,但仍然没有停止探索创新的脚步,在短短数年间,创作一批具有新意令人吃惊的佳作,值得年轻的艺术家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对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广大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要坚持“继承、发扬、创新、提高”创作理念,不断推出新作,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其中,书法艺术的表现十分突出。书法艺术不但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而且深受周边国家乃至世界各国的欢迎,在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张海同志早年曾在群艺馆工作过十多年,现在仍然担任国家画院院委、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的艺术顾问,为文化部系统的学科建设作出了贡献。张海同志历来热心公益,这次又向河南博物院捐赠十件力作,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作品一定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想。这个光荣的使命势必落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肩上,书法家是这个队伍的重要成员,责任重大,责无旁贷。我们希望,广大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积极进取,深入传统,锐意创新,努力打造当代的艺术经典,为实现文化强国的伟大梦想贡献自己的力量!祝展览圆满成功!

老徐 发表于 2014-5-10 23:11:14

本帖最后由 老徐 于 2014-5-11 13:34 编辑

古稀新声——张海书法展
时间:2014.05.10
地点:河南省博物院

嘉宾致辞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致辞



在“古稀新声”张海书法展上的讲话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今天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在这东风和煦、鲜花如海的五月,“古稀新声——张海书法展”在这里隆重开幕了!我谨代表河南省委宣传部向出席展览开幕式的所有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张海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张海先生曾长期担任河南书法界和文艺界的领导职务,为河南文艺事业尤其是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任期间,河南由一个书法相对落后的省份一跃成为全国公认的书法大省,书写了当代书坛的发展奇迹。张海先生具有超乎常人的超前思维和战略眼光,在刚刚实行改革开放、书法尚处在复兴初期,就提出了振兴河南书法的教育战略、人才战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一系列措施,从而使河南的书法水平迅速提高,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河南成为书法大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一位老领导曾讲过:用对一个人,就可能成就一个事业。河南用对了张海,于是成就了河南的书法事业。建国六十周年的时候,河南评选出建国以来的六十位代表人物,张海先生名列其中,这是对张海先生最好的肯定。张海先生既是一位优秀的文艺工作领导者,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书坛大家。他的“草隶”在书法界引起关注,他的小字行草获得全国最高奖。近年来,他在多种书体上都有新的探索,不断引起书界的热议。这次张海先生以其进入古稀之年以来的新作,按他自己的说法,是向家乡人民汇报,和书法同道们分享创新求索的甘苦。张海先生不断创新求索,献身书法艺术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学习的。张海先生有着很强的问题意识,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他先后提出了“让我们沉下去”、“代表作意识”、“创新一厘米论”、“学书三问”等一系列具有很强针对性的观点。任职中国书协主席以来,又发表了多篇文章,针对当代书坛面临的问题提出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观点,深得书法界的好评。张海先生这次“古稀新声”书法展,必将对河南书法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把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捐赠给河南博物院,充分表明张海先生对家乡人民的一腔挚爱。我们希望河南的艺术家都能像张海先生一样,热爱家乡、奉献人民,以出色的艺术成果回报社会,为河南文艺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祝展览取得圆满成功!祝领导和来宾身体健康,事业兴旺发达!谢谢大家!



老徐 发表于 2014-5-10 23:12:18

本帖最后由 老徐 于 2014-5-11 14:05 编辑

古稀新声——张海书法展
时间:2014.05.10
地点:河南省博物院


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陈洪武先生代表中国书协致辞



在“古稀新声――张海书法展”开幕式上的讲话2014年5月10日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洪武尊敬的 陈宗兴副主席                   尊敬的赵实书记: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书法界的各位同仁,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古稀新声――张海书法展” 今天隆重开幕了。这是书法界的一件盛事,也是文艺界的一件盛事。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向出席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嘉宾以及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向张海先生表示衷心的祝贺!   “古稀新声”书法展,是张海先生继“创造力的实现”、“岁月如歌”书法展之后,推出的又一批精品力作,也是他久久以来意欲回报家乡父老的一份深情厚意,充分体现了古稀之年的张海先生锲而不舍、志在超越的创造精神,再一次以实际行动和创作实力为当代书坛树立了标杆和榜样。张海先生在书法艺术的漫漫长路上,一以贯之,上下求索,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执着与热情,高蹈时代精神,续写人文情怀。他的书法扎根深厚的传统土壤,含英咀华,融通创新,形成了卓然独立的“张海风格”。他的隶书以汉碑、简帛、草法相参的浑融之境和浓郁的写意风神,彰显出端庄峭拔、劲健雄强的正大气象。他的行草书老辣纵横,超迈自然,变化万殊,充溢着一种奇崛浪漫的盛世文心。他的楷书在魏碑的朴茂中流泻出行书的灵动,篆书则又以飘逸的用笔,如风而行。正是这种容纳古今的气度和通会求新的探索精神,使他的书法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张海先生在创作之余,勤于思考。他的书法思想深刻敏锐,每每切中时代最前沿的创作热点和核心问题。其“一厘米”理论、“代表作”理论、“精品意识 ”、“经典意识”等论述,在书法界引起强烈反响与共鸣,对深化当代书法创作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张海先生不仅是一位书法大家,还是一位卓越的书法组织者。他曾立足于底蕴深厚的中原大地,率领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书家,在传统中开掘,在墨海中弄潮,逐渐形成了大气、沉雄、厚重的“中原书风”而独领风骚。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以来,张海先生团结带领主席团,与中国书协分党组一道,积极进取,创新有为,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当代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中宣部、中国文联的充分肯定和书法界的广泛好评。尤其令人敬重的是,张海先生在古稀之年,仍保持着淳朴平和的文人本色和昂扬向上的创作活力。他自称“人老书未老”,故而壮心不已,老而弥坚,不断精进;他乐善好施,屡屡捐资书法事业,大办提携后辈,却一向淡泊如水;他挚爱养育他的中原热土,对家乡父老一往情深,对师长朋友念念不忘。张海先生努力将“立德、立功、立艺”完美地镕铸在一起,堪为广大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学习的典范。最后,预祝展览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老徐 发表于 2014-5-10 23:12:32

本帖最后由 老徐 于 2014-5-11 14:06 编辑

古稀新声——张海书法展
时间:2014.05.10
地点:河南省博物院
开幕式上,张海先生向河南省博物院捐赠10件精品力作


老徐 发表于 2014-5-10 23:12:48

古稀新声——张海书法展
时间:2014.05.10
地点:河南省博物院

老徐 发表于 2014-5-10 23:17:16

本帖最后由 老徐 于 2014-5-11 14:07 编辑

古稀新声——张海书法展
时间:2014.05.10
地点: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省博物院领导为张海先生颁发收藏证书


老徐 发表于 2014-5-10 23:18:12

古稀新声——张海书法展
时间:2014.05.10
地点: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省博物院领导为张海先生颁发收藏证书

老徐 发表于 2014-5-10 23:20:49

本帖最后由 老徐 于 2014-5-11 14:14 编辑

古稀新声——张海书法展
时间:2014.05.10
地点:河南省博物院


张海先生致答谢词——寄语河南父老乡亲



在“古稀新声”张海书法展上的答辞 张海 尊敬的陈宗兴副主席、尊敬的董伟部长、赵实书记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朋友们、同道们: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可以说是百感交集,难以名状。刚才,中国文联、文化部、省委宣传部和中国书协的领导热情洋溢、充满殷切希望的讲话令我久久不能平静。说心里话,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只有一个非常朴素的想法,那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是这么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想法,推着我一步步走到今天,这其中的原因,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在对的时候,对的地方,遇到了对的人。伟大的时代,给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每位艺术家都可以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充分施展聪明才智,我只是众多寻梦艺术家中的一员。我自小受到深厚中原文化的滋养,河南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我的家乡洛阳又是魏碑的圣地。我在这种历史文化环境中长大,留下了太多难忘的美好记忆。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名家云集,高手如林。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上,使我获益匪浅。几十年来,不论是在河南,还是在北京,一路走来,遇到过那么多心胸宽广、知人善任的领导和同事、朋友。为此,在这里我谨向数十年来一直关心、支持、帮助、提携我的各位领导,向一起工作打拼的同道、同事、朋友,向远道而来的港、澳、台书界同行和出席今天参加开幕式的所有朋友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昨天,会慢慢忘记;今天,也终将成为记忆;至于明天,那是一个梦想,美好而神秘。对于我来说,艺术探索之路还有千里万里,然而人生的时光却所剩无几。但我请大家相信:不论何时何地,自己对社会、对时代、对领导和朋友的感恩之情永远铭记在心里,对艺术的热情、对创新的求索和脚步永不停息!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朋友们!这次“古稀新声”书法展,虽然主观上希望做得更好些,但难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我衷心地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同事、老朋友多多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使我不断进步。再次谢谢大家!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老徐报道】古稀新声——张海书法展在郑州隆重开幕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