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报书画天地 发表于 2014-5-13 15:31:28

读庄随感——与物为春 ■斯舜威

本帖最后由 书法报书画天地 于 2014-5-13 15:45 编辑



                                        与物为春                                                ■   斯舜威                                 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                                           ——《庄子·德充符第五》         庄子提倡的道德标准是混同自然、齐一生死、漠然无为。“与物为春”,正是庄子这一理论的体现。      世人往往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因而很重视人的外貌。庄子仍然是通过肢体残缺而道德完美的典型来说明问题。鲁国被处刑砍去了脚趾的叔山无趾,用脚跟走路去见孔子。孔子一见面就教训他:“你不小心被处刑罚而落得了如此下场,现在哪里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挽救。”叔山无趾则回答说:“我确实因为不懂世故而丢掉了脚趾,但我的心中,还有比脚趾更尊贵的东西,那就是道德,这才是我必须竭力保全的。”后来叔山无趾对老聃说,原来以为孔子是至人,哪里知道他的见识却远远没有达到。他只不过是竭力追求奇异的名声以闻名于天下,却不知道这种做法对至人而言是一种桎梏。老聃说,你为什么不用死生是相通的、可与不可是相通的这一道理去解开他的桎梏呢?叔山无趾说,孔子违反天性必将受到惩罚,哪里还可救药。       接着庄子又举了哀骀它的例子。鲁哀公对孔子说:卫国的哀骀它奇丑无比,然而,男人和他相处,因思慕钦佩而不愿离开;女子见到他,竟宁可做他的妾而不愿做别人的夫人,反复请求而不罢休。可是他并没有倡导立说,知识也相当局限。鲁国没有宰相,我把国家委托给他,他也不在乎,漠不关心像拒绝一样,简直让我感到没有人和我共同以国家为欢乐了,他是何等样人啊!       孔子说:“今哀骀它未言而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惟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孔子承认,哀骀它之所以有如此魅力,在于他是才性完美,道德不体现在外貌上。       鲁哀公问:“何谓才全?”       孔子回答道: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这些事物的变化,都是天命的运行,实在不可知,只能任之由之,不值得以此扰乱心性的和顺。因而,“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谓才全”。也就是说,所谓才全,是:日夜相连,从不间断,人应该随物更生,变得像春天一样有生气,与外界接触而从心里反映四时的变化,随物而变。       由此看来,道德的最高境界是适应自然,与物和顺。其实质,依然是“无为”。       有道德的人,是“才全而不外形”,世上凡俗之人,却往往“有诸内必形于外”,很重视人的外貌。哀骀它之所以比孔子高明,也在于他的和顺无为,在于他的外貌虽亏而内心完美。而孔子则一见到哀骀它就只注意他的残缺的肢体,而忽略了他的内心,相比之下,孔子就黯然失色了。       不管庄子的观点是否消极,但我还是非常喜欢“与物为春”的。与物为春,意味着把自己看成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实际上,确实是大自然的一份子。但是许多人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凌驾于大自然之上,相信人定胜天,于是平添许多优越感,做出许多傻事来。如果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的一份子,如同普通小草或者树木一样,随着四时的变化而变化,合乎自然地生长,如此则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心平气和,平静地面对。领悟了这一点,活着就会平和许多。

书法报书画天地 发表于 2014-5-13 15:46:18

谢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庄随感——与物为春 ■斯舜威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