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方 发表于 2009-3-1 01:38:34

大师的名号岂能随便加封-------从文老先生年龄等遭质疑谈起

大师的名号岂能随便加封
——从文老先生年龄等遭质疑谈起
田方

近些年来活跃于文化界的文怀沙老先生因年龄、国学大师等真假 问题遭学者李辉撰文质疑。一时间媒体及读者或褒或贬、或赞或弹莫衷一是,闹得沸沸扬扬。说实话,对这样一位如夕阳西下的老者遭遇如此的麻烦和尴尬,宽厚者都会为之恻隐。文老先生何至以如此被推到是是非非的风口浪尖上?笔者以为,都是大师名号惹的祸。
假如,文老先生没有“国学大师”、“楚辞泰斗”的名号,以一位文化学者的身份活跃于访谈室、演讲台,尽可以如老顽童般的诙谐风趣且不时张扬一下个性,怎么也不会让人介怀。如能谦和待人,低调行事,就更相安无事了。但是,有了“大师”、“泰斗”之类的名号就不一样了。你被人敬仰,也遭人嫉妒;你被人拥戴,也遭人构陷;你引人注目,也就被人审视。“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嘛,谁让你是名人呢?
何况,这是一个伪大师帽子满天飞,假货防不胜防,社会诚信严重缺失的年代。人们对大师类名号本来就心存疑虑或反感,文老先生遭人质疑是很自然的了。
就以书法界来说,近些年来,“精英”、“名家”、“大师”是越来越多了。这些名号,有的是赤裸裸的自封;有的是半推半就地被封;还有的高明隐蔽一些:相互封;更有机智者,给自己的老师或领导递上“大师”的高帽,自己就成了“大师”的门生,假以时日,“大师”的门生起码也该位列“名家”了。如此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名号自封也好,被封或互相封也罢,人们看重的当然不仅仅是名号,而是名号带来的真金白银。前几年有学者分析“书画热”现象:经商的、当官的、三教九流、十行八业 ,只要拿过几枝毛笔,沾过几年丹青,就想往书画圈钻。原因很多,其中主要的是名利心理驱动。在这个圈子里,只要你脸皮厚、善钻营、关系多、敢包装,就能出人头地,以最廉价的成本(包括脑、体力付出)、最小的风险擢取最大的利益。书协高层换届为什么挤破脑袋争位置?就因为一旦坐上了某个位置,作品的价格立马上去,金钱滚滚而来,比那些冒着坐牢甚至掉脑袋风险的贪官安稳多了。此说似有偏颇,但这些现象暴露出来的假书家、假名家、假艺术却是真的。此类人事,与一把胡子、二把板斧张牙舞爪、劫人钱财的李鬼无甚差别。不同的是:李鬼被李逵一板斧破了原形,而当今书法圈的“李鬼”还在志满意得舞文弄墨糊弄人。假作真时真亦假。不公平的是:那些谦和慎独、有真才实学的书家,只能在茫然和无奈中坚守自己的良知底线,守护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文老先生是真大师,还是伪大师,历史会自有公断。笔者虽同情文老翁的处境,却也赞赏李辉先生的质疑精神。在当今“假货”横行的年代,李学者没有如笔者之辈见怪不怪的麻木,而是出于良知与公义,高扬批评的武器,这起码可以给真正的造假者一种敲打、一种儆戒。那些自封、被封或互封“大师”类名号的人当三思:名头越响,可能越臭;爬得越高,摔得越惨。高处不胜寒,还是脚踏实地做人做学问为好。(2009.2.21)

渐悟斋 发表于 2009-3-1 05:40:28

寒清居主人 发表于 2009-3-1 10:25:08

"还是脚踏实地的做人做学问为好",支持.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09-3-1 11:07:40

史亚辉 发表于 2009-3-1 11:10:46

孙合理 发表于 2009-3-1 14:01:11

爱德华 发表于 2009-3-1 16:27:47

书法大师们,赶快检点一下自己有没有“假”的地方吧,别再在书法界也出一个“李辉”来跟你们“死掐”。别说没有提醒啦!

连山客 发表于 2009-3-1 18:08:43

天山牧人 发表于 2009-3-1 21:55:50

           自称是大家
           秃笔划泥沙
           不辩兰亭面
           敢把白鹅抓
            
            哈哈哈  

冷砚 发表于 2009-3-2 19:15:29

在此下个论断:
活着时被称之为"大师"的书画家
十有八九是表面镀金的泥胎
前来供奉者多是虚情假意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大师的名号岂能随便加封-------从文老先生年龄等遭质疑谈起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