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列 发表于 2009-3-2 18:16:07

对当今书法批评的批评

版主难为啊。好长时间未写一字、未发一文了,甚是羞愧。为使自己的头衔不至于空设,不得已翻出11年前的旧文,敷衍塞责而已!


对当今书法批评的批评
  
杨卫列

  翻翻眼下各类书法报刊,发现冠之以“书法批评”的文章越来越多。然而,细细品味,又总觉其如意处甚少。现不揣浅陋,试述如下:

  一、概念含糊不清,让人无所适从

  当今书坛,对书法批评这一概念的理解似乎仍是一个莫衷一是的问题。这一点,从各类的书法报刊上刊登的文章可以大致知道。如鉴赏的文字,介绍老少名流的文章,对时下书风的议论,对书界评选机制的评说,对各种大赛、展览的论谈,以及书家的评传,书迹钩沉,凡此种种,似乎无一不可以归结到书法批评的旗下。书法批评的概念正越来越严重地泛化了。那么,究竟什么是书法批评呢?笔者才疏学浅,无意于也没有能力为之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窃以为,以下有关“文学批评”定义的引述对我们理解“书法批评”这一概念也许不无借鉴意义。
  “文学批评是批评家从特定的理论观点出发,在文学鉴赏的基础上,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包括文学风格,文学流派,文学思潮及文学运动等所做的理性思考和科学评价。”(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学理论教程》,孙耀煜等主编)文学批评如此,那么,书法批评呢?

  二、批评之言甚少,溢美之辞甚多

  批评之言甚少,溢美之辞甚多,这已经是当今书法批评见怪不怪的现象,评某位书家总说篆、隶、真、行、草、诸体皆工,也不论年龄大小,工夫深浅;说某家书风,又是通临诸体,取长补短,融为一炉,刚劲中寓婀娜,飘逸中沉雄,如此等等。即或有一点点所谓批评文字,也是假批评之名,行褒奖之实,让人觉得今日书坛真可谓大师遍地,精品迭出!其实,没有大师的时代才会大师遍地,精品迭出的时代也就无所谓真正的精品。此风长盛,无一利而有百害。对读者来说,由于其缺乏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评价,于造就高水平的读者队伍无益,对批评者来说,由于其极尽溢美之能事,于批评者自身的人格健全和形象建设无益;对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被批评者来说,它无异于“捧杀”,无益于书家的健康成长;而对整个书法批评界来说,它使书法批评的“批评”和“褒奖”的双重功能变为单一的“褒奖”,无益于书法批评的正常开展和提高。

  三、见叙不见评,见人不见物

  书法批评文章“见叙不见评,见人不见物”的现象在当今书法批评界似已司空见惯。这尤其突出的表现在“评某某的书法艺术”和“评某某的书法作品”这一类文章中。其实,此类文章,就其体裁而言,既为批评,理应属于论文的范畴。因此,写作中当然地应以议(即评论)为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既便有非要不可的叙述文字也应以少而精宜。否则,批评从何说起呢?就其题材而言,既为“评某某的书法艺术”或“评某某的书法作品”,那么,其写作内容理应围绕作品来进行,而决不应该是作品的作者本身。即使非要涉及作者不可,也应以少而精为宜。否则,便有文不对题之嫌。可是,当我们以此标准来纵观此类文章时,却不难发现事实正与之相反。文章的作者却津津乐道于作者的出身、家庭环境、修养、学识、师从、勤苦、交往、其师或其它名流对其的评价,等等。叙不可谓不多矣,只是没有了自己的意见。即使有,也无外乎秀逸,雄强,雅拙,金石气,书卷气等抽象得让人不可捉摸的名词述语的轮番轰炸,至于如何秀逸,如何雄强,稚拙、金石气、书卷气等见于何处,则不甚了了。

  四、人云亦云之评甚多,独出新意之评甚少

  我们认为,文章,尤其是批评文章,若只是拾人牙慧,不能独出新意不如不写,他人已有言,何来你饶舌?况且,这不仅浪费了读者的宝贵时间,而且也有损于自己的形象。但遗憾的是,当今的书法批评文章此类之作甚多,尤其是对古人作品的批评更是如此。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萧衍评王右军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一语的经常被引用。我真不明白,语言为什么一经出自古人或名家之口,无论正误如否,便一律是如此的颠扑不破呢?依我的浅见,“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给人更多的是一种壮美,而观右军书,我们感受更多的则其优美。倘若非要将其书与壮美联系在一起的话,那也只能是“秀劲”,而决不是“苍劲”。如此说来,还是阴柔之美大胜于阳刚之美。

  五、晦涩难懂之作甚多,通俗、有文彩之作甚少

       当今的书法批评文章,晦涩难懂之作甚多,通俗而有文彩之作甚少,已是不争的事实。其晦涩难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充分地引有古人的言论(不管有无必要,也不管能否以通俗之语替代),唯独缺少自己的语言;
  2、生吞活剥地引进西方的批评模式和批评语言;
  3、生造除自己甚到连自己也未必懂的词语和概念。
  读此类文章,味同嚼蜡,让人昏昏入睡,不知所云,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它们发誓让人看不懂。
  其实,无论是什么文章,通俗与文彩的讲究都是有必要的。对抽象性、说理性较强的批评文章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唯其通俗,才能拥有广大的读者;唯其有文彩,才能使读者爱看,从而最终发挥批评的引导作用。真诚的希望我们的书法批评文章多一些通俗和文彩,少一些晦涩和难懂。如此,则读者幸甚!书法批评幸甚!

[ 本帖最后由 杨卫列 于 2009-3-2 18:17 编辑 ]

森豪正室 发表于 2009-3-2 18:23:54

学习~~~

杨卫列 发表于 2009-3-2 18:44:14

原帖由 森豪正室 于 2009-3-2 18:23 发表 http://www.ddsfw.cn/images/common/back.gif
学习~~~

冷砚 发表于 2009-3-2 19:27:43



十一年前的旧文就如此厉害
老冷就更不敢发主帖了

吼吼

杨卫列 发表于 2009-3-2 20:17:40

原帖由 冷砚 于 2009-3-2 19:27 发表 http://www.ddsfw.cn/images/common/back.gif


十一年前的旧文就如此厉害
老冷就更不敢发主帖了

吼吼
冷兄过谦了!
这是我1997年发表在《中国钢笔书法》第三期上的旧文!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09-3-2 23:24:23

这样说来,以后我也不发文章了,见贤思齐,老杨的文章就是厉害,不敢再写了。

杨卫列 发表于 2009-3-3 09:15:02

原帖由 汲古斋主人 于 2009-3-2 23:24 发表 http://www.ddsfw.cn/images/common/back.gif
这样说来,以后我也不发文章了,见贤思齐,老杨的文章就是厉害,不敢再写了。
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岂能不写?

冷砚 发表于 2009-3-4 17:44:14

原帖由 杨卫列 于 2009-3-3 09:15 发表 http://www.ddsfw.cn/images/common/back.gif

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岂能不写?
汲古不写便会"憋得难受"
他肯定会精彩不断
都等着瞧好吧

杨卫列 发表于 2009-3-4 18:30:47

原帖由 冷砚 于 2009-3-4 17:44 发表 http://www.ddsfw.cn/images/common/back.gif

汲古不写便会"憋得难受"
他肯定会精彩不断
都等着瞧好吧
这简直是一定的,我相信!

冷砚 发表于 2009-3-9 20:04:46

再补两句:
书法批评是否尽如人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批评者
不是每个被批评者都渴望得到批评
更多的人是希望得到肯定和吹捧
于是
批评不尽如人意也就不足为怪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对当今书法批评的批评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