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 发表于 2014-6-22 10:30:46

步履寻幽——申屠卫政书画作品展
6月21日   中国水墨艺术馆

老徐 发表于 2014-6-22 10:31:15

步履寻幽——申屠卫政书画作品展
6月21日   中国水墨艺术馆

老徐 发表于 2014-6-22 10:32:38

步履寻幽——申屠卫政书画作品展
6月21日   中国水墨艺术馆
研讨会

老徐 发表于 2014-6-22 10:33:32

步履寻幽——申屠卫政书画作品展
6月21日   中国水墨艺术馆
研讨会

老徐 发表于 2014-6-22 10:34:48

步履寻幽——申屠卫政书画作品展
6月21日   中国水墨艺术馆
研讨会

老徐 发表于 2014-6-22 10:38:25

步履寻幽——申屠卫政书画作品展
6月21日   中国水墨艺术馆
研讨会

马啸:受申屠兄的委托我来主持,主持活动不是很熟悉,有点怯场。我介绍一下今天出席这个研讨会的嘉宾。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秘书长陈洪武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李松老师。蔡大礼先生。傅春蘅先生,杨之先生,韩启超先生,汪根发先生,杨中良先生,朱培尔先生,曾翔先生,王光明先生,刘琦女士。郭秋林先生,崔学路老师。申屠卫政先生是跟我年纪差不多的一位书法探索者,他的艺术里程跟我们六十年代的人都差不多,我本人是1962年,他是1964年,那个时候刚刚中国文艺复兴的一个起点,我们刚刚站在那个起点上来回对着中国整个艺术,对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复兴有一种崇高的向往,怀着这个向往投入到艺术里来。到现在为止他这个成长经历也正是我们中国当代文化复兴的经历。所以今天这个展览虽然规模不是很大,场面不是轰轰烈烈,但是这个展览可以看到他一个人走过来的里程。当然他不可能把每一个细节都展示给我们,更多的是他这几年,可能是二十一世纪之后的中国人对这种文化的进一步觉悟觉醒之后的这段经历,以前好像不是这个路子,这样的感觉。所以我们今天在这里看他这样的展览,然后研讨这个艺术,我相信这样的一个研讨活动不仅是对他个人有帮助,对个人的发展有所帮助,而且是对我们周围乃至于中国许许多多热爱这个艺术的,不仅是书法,可能是热爱绘画,热爱篆刻以及其他相关领域艺术的这些人,可能都会产生影响。

老徐 发表于 2014-6-22 10:40:16

步履寻幽——申屠卫政书画作品展
6月21日   中国水墨艺术馆
研讨会

李松:说说申屠。刚才书画频道约我搞了一段采访,那个说的比较详细,时间关系这里我不说太多。我对申屠很欣赏,就说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他在书法圈里的这个玩法,我认识他是从我们网上,后来通过杨之。我欣赏他两点,第一个,他在资料上面太厉害了,我可以肯定的说目前国内像他这个年龄的对于古代书法遗存的收集整理归纳,我的感觉上,跟他比好像没有人干得过他,不信可以亮亮东西。搞书法这个东西,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的话不行。所以这么多年来他积累东西干什么?他研究他发表等等等等,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我欣赏他这个。第二个,他写的字,我怎么肯定他呢?就是有个性,有想法,现在这个年头尤其写行草的人,方向目标不是追求,是展览,展览刮什么风就开始往哪跑,展览什么东西好卖就开始鼓动,一看谁获奖了就奔谁去了,我怎么能获奖啊,都是这个。现在舆论上对这个好像也挺有微词,写出字来盖个名字简直不分你我,古人曾经就批评过这个,东晋诗人互相讨染(音),今天呢?今天的世人们互相染的厉害,不仅是主动染被动染,反正是染的厉害。今天我看了申屠这个展览以后,我感觉就是这样走才能走的远,避开这个锋芒,否则的话怎么走不被人认知,不被人认可。申屠年纪不是很大,虽然头发少点,我有一句爱和年轻朋友聊的,书法这事是看老不看小的事,唱歌跳舞看小时候就行了,书法这个事看老不看小,什么时候等你头发还少,抬头纹像搓板一样,你还能保持这种对艺术上的敏感度以及追求的旺盛精力那才好。最后一句话,我说我我很看好你,祝贺你。

老徐 发表于 2014-6-22 10:41:38

步履寻幽——申屠卫政书画作品展
6月21日   中国水墨艺术馆
研讨会
陈洪武:申屠卫政是老朋友了,他对我有很多影响,我特别喜欢他的为人,他比较朴厚,做事不伸张,特别愿意帮助别人,特别是做媒体的,本来就是一个辛苦的事情,他没有借用媒体来增加自己的喧哗,而是静静的做自己的事情,而且越做越深,这个展览真的让我很惊讶,无论是绘画、书法、印章,全面展示了他个人的才华。在这个炎炎的夏日当中给我们以诗的这种感染,谢谢申屠卫政兄。我喜爱他的书法主要是喜欢他那种比较冷峻那样一种风格,他将魏碑的那种险绝通过他自己的解读把它呈现出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再加上他对于右任的独特理解,加上他对谢无量的一种把握,所以他写的从容,而且又很生大,很难得,和当代的时空拉开了距离。我刚才看到他写心经,一开始看到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像蝇头小楷那样,然后用行书去表达,又那么的充合、协调,而且很饱满,把心经的那种静表达出来,很难得,无论是大和小,他都把自己这样一个独特的人生感悟能够融入在笔下。我相信申屠卫政兄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谋划自己的气象,涵养自己的这种风格,路会走的越来越远,越来越高。

老徐 发表于 2014-6-22 10:42:30

步履寻幽——申屠卫政书画作品展
6月21日   中国水墨艺术馆
研讨会
蔡大礼:对申屠接触时间很久,我印象中申屠一直就是个媒体人,感觉很多活动都能见到他,但是真正深入聊到书法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今天看到他的这个展览也感觉挺吃惊的,因为以前我了解的,我印象里的书法,也是比较流行的那种类型,我接触的面比较广,可能跟你搞媒体有关,你接触的信息比较多,看的展览比较多,可能潜移默化中对你自己的书风就有影响,所以也属于比较流行的那一类。今天这个展览看了以后我感觉跟现在整个书坛一个大的风潮一样,大家都在回归,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大家都热过之后,都膨胀过之后,都沸腾过之后,也慢慢静下来了,慢慢发现了书法里有一些真正好的东西,真正古人的东西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所以都慢慢开始沉静了。我觉得以前写的很火爆的人现在都开始收了。所以申屠这个展览我觉得很反映这么一个特点。再就是全面,涉及的面很广,各个书体,还有画、印,都能搞,这挺不简单的。而且品格也很高,我觉得如果说咱们这一代人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也是六十年代的人,开始我以为你是七零后,我刚才还和傅老师说申屠卫政肯定是七零后,但是一看简历居然也是我们六十年代的人,我们六十年代的人经历是差不多的,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很多的曲折和变动,从我们的经历来讲正好经过十年动乱之后一个大的变动阶段,在这种环境下,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接触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接触了书法。所以说我觉得我们这代人最缺的是文化的环境和文化的背景,当然这个断层是不太好弥补的,毕竟经历了五四,经历了文革,这个断层已经形成了。缺了这个之后,再一个缺的是基本功和作业量,这个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和古人相比,因为我们这个事是日常生活中不用的。所以这个缺陷是致命的,我觉得可能我的问题更严重,在这方面有可能有些问题想不到,但是由于作业量上不去达不到。这个问题咱们可以共勉,在这方面自己有意识的加强磨练和要求,争取在技法上,在能力上,更进一步的增加一些信念,可能还会有更大的突破。再次祝贺申屠卫政先生。

老徐 发表于 2014-6-22 10:43:33

步履寻幽——申屠卫政书画作品展
6月21日   中国水墨艺术馆
研讨会

傅春蘅:首先祝贺申屠兄,跟申屠兄结识有年了,还真不知道他平时还能抽出时间写出这么多这么好的作品,天南海北的到处跑,反而跟我的工作性质类似,我是搞技术的,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消停下来,仍然在外面还有一些业务上的事在折腾。申屠作为媒体人很忙,把时间都奉献给大家了,所以他能够搞出这么多作品,我觉得确实是挺不容易的事,跟他本人的悟性有关,确实悟性到了。我从去年开始把浮躁的心放下来,写一写小楷,看了申屠的作品,他在这方面也是非常能够很细腻的表达,用小字来表达自己另一面,不光是有大的东西,展览看着很抢眼,小字也能够很认真很扎实的走下去。从他这个年龄,我觉得确实他是大有可为的,前景会更好,真的要到了我这个年龄绝对是一个大家,是一个高手。特别祝贺申屠兄在今后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查看完整版本: “步履寻幽——申屠卫政书画作品展”在京开幕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