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秋紫砂 发表于 2014-8-22 10:30:23

【蒋秋吟谈书法】——汉字概说

本帖最后由 吟秋紫砂 于 2014-8-22 10:30 编辑

      写书法首先就是写汉字,汉字是书法的载体。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为满足日益复杂的实际需要,在原始的画画、结绳、记事的基础上共同创造并逐步成熟起来,便形成了汉文字。
      一、汉字的造字方法,一般说有以下四种      (一)象形:象形就是用线条描摹实物的形状。      (二)指事:指事就是利用抽象符号或在象形字基础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示语言中的词。      (三)会意:会意就是指意义上可能发生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联的字拼合在一起,使人从中体会出新的意义来。例如“日”“月”为“明”,双“木”为“林”。      (四)形声:形声是指用形和声两部分拼合的方法来造字,所谓“形”即形旁,形符,表意;所谓“声”即声旁,音符,表音。      例如“湖”字“氵”(即“水”),表示这个字的意义与水有关,是形旁;“胡”表示这个字的读音,是声旁。      形声字的产生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由表意向表音方向发展了一步,为汉字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二、汉字的结构      汉字的形体指的是汉字书写形式和印刷形式,即手写体和印刷体。手写体主要是指行书和楷书,楷书形体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笔画      笔画指的是组成汉字的点和线。写字时,由落笔到抬笔,就叫做一笔或一画。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横、竖、撇、捺、提、折、钩。      (二)偏旁      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些最基本的地位组成。这种构字的基本单位叫偏旁。      (三)部位      部位是指偏旁在汉字中的位置。偏旁和偏旁拼搭成字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有一定规矩的。这就是必须的方块形为原则。也就是说,不论有几个偏旁,以及这些偏旁各处在什么位置,作    为一个总体,要求不越出一个方格,所以汉字又称方块字。      汉字的部位系统有以下几种基本格式:      上下部位(如:旦、丝)、左右部位(如:相、赴)、内外部位(如:困、围)、交叉连接部位(如:手、册、为)。      (四)笔顺      要写好字,还要注意笔顺。笔顺就是写字时笔画先后的顺序。了解笔顺的规则,可以准确的安排笔画,也有助于提高写字的速度。汉字的笔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规则:      先上后下,如:昌、立、空;先上后下,如:昌、立、空;先左后右,如:比、杯、报;先外后内,如:同、月、肉;先横后竖,如:丰、干、开;先撇后捺,如:人、交、又;先中间后两边,如:小、水、永;先进后关,如:固、围、目。
      三、汉字形体的演变      从汉字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看,经历了由繁到简的演变。这种变化表现在字体和字形两方面。      字体的变化是指汉字在字形特点和书写风格上的变化,字形的变化是指一个汉字的外形变化。      汉字的字体演变过程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即古文字阶段和隶楷阶段。
      1、古文字阶段      古文字阶段起自商代,终于秦代。在古文字阶段,主要的字体是:      (1)甲骨文:是指用刀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汉字。甲骨文主要是殷商时代的遗物。      (2)金文:是指铸或刻在金属器物上的文字,又称“金鼎文”。金文是西周时代的遗物,脱胎于甲骨文。      (3)篆书:在甲骨文和金文里,一个字有多种写法,线的粗细也不均匀。秦统一全国后实行“书同文”,即每一个字规定一种写法,统一后的字体称为小篆。相对而言,大篆是小篆前身,篆书的得名是从写法上来的。
      2、隶楷阶段      隶楷阶段起自汉代,一直延续至今。隶书在秦朝时已初步形成。到了汉代,隶书取代了小篆而成为主要字体,汉字发展就进入了隶楷阶段。隶楷阶段的汉字字体演变主要出现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1)隶书:秦代在通行小篆的同时,已有了隶书。到了汉代,隶书成为主要通行字体。在汉字字体演变过程中,篆书演变为隶书是一次主要的变革。隶书一方面打破了篆书结构,字形趋于简化;另一方面又把篆书弯曲的线条变为平直,由此引起了汉字字体的变化,成为有一定笔画顺序,便于书写的汉字。      (2)草书:在隶书的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跟后来的草书相似的草率写法。草书就是这些新的草率写法的基础上形成的,草书的形成在汉代。从东晋开始,为了当时的新体草书相区别,称汉代草书为章草,称新体草书为今草。      (3)行书:东汉晚期创造了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和今草之间的一种字体。行书没有严格的书写规则。写得规整些,接近楷书的称为“真行”或“行楷”;写得放纵些,草书味道浓的称“行草”。行书不拘不放,笔画连绵,字字独立。      (4)楷书:楷书的“楷”字当楷模讲。楷书的原意就是可以作为楷模的字,并非某种字体的专名。      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钟繇,其楷书的字体脱胎于行书。他在一些比较郑重的场合,把字写得比行书更端庄些,就形成了最初的楷书。
      王羲之,王献之父亲的某些楷书,在钟繇楷书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显得更美化。
      南北朝以后,楷书成为主要字体。由于钟、王、楷书脱胎于行书,在结构和笔法上都有些不够庄重的地方。因此南北朝时有人对钟、王楷书进行了改造,直到唐代欧阳询才完成这一改造工作。楷书通行后,汉字字体就没有大的改变了。
      (二)字形的主要变化      字形的变化与字体变化密切相关,如由甲骨文、金文向隶书转变的过程中,除了字体发生变化外,字形也简化了。同时在字体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时,字形也发生了变化。
      一类是字形的简化,一类是字形繁化。
      我们通过以上对汉字的概说,初步了解了汉字的产生、造字的方法、汉字的结构、汉字的演变,为今后学习书法打下了基础。

蒋秋吟书法作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蒋秋吟谈书法】——汉字概说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