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论坛 发表于 2009-3-23 11:23:40

周汝昌:欧体真功讲砚田

周汝昌:欧体真功讲砚田
     我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喜欢书法,书法之中最喜爱、最敬重的是欧阳询正楷书,因此,时常留意天下擅长欧体楷书的书法家。我是一个乡村寒士,限于见闻,所知不广,心下总觉得精于欧楷者似不甚多,未免是一件憾事。有人会问:你也写字,还有专着,最尊奉的是书圣王右军,这大家皆知;怎么今天忽然又说你最爱的、求之不可多得的却是欧楷,此为何故?请你解说一下如何?我答:这很简单,我重欧楷其实就是竭尽可能地追寻右军的书法。右军书法痕迹如今传世的不论是唐摹、石刻、法帖、集书……却是行草书了,正楷几乎成了凤毛麟角。据说,六朝时代梁武帝最爱右军书,把天下所有王书网罗罄尽,金玉装裱,分门别类,蔚为大观。可是,当陈破梁时,梁武帝一把大火把这些平生聚集的无价珍宝整个烧毁,悲叹道:「文武之道,今夕尽矣!」从此,天下再不见右军真书的半点痕迹。那么,我们追求书圣楷法的学习者,欲学行草,范本甚多;而欲求真楷的间接传本,就只有一条渠道,这就是欧阳询的楷书遗迹。北宋大书法家米襄阳评欧书时,特别标明:「真到内室」,这是何意呢?就是说若论真书(真书即楷书)那么只有欧阳询学到了、达到了右军的法度、精神,这是一个最好的证据;既然如此,我为了寻求右军楷书的遗法就必然要想尽一切办法学习欧楷。刚才说过,多年来我遍求天下精于欧楷者,没想到正如唱京戏的道白所说:「远在天边,近在当前」。原来,精于欧楷的名家就在我的故乡天津卫,他的大名是田蕴章先生,身为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

 我刚才说过,天下学各体书法者,为数不可胜举,而独独擅欧体正书者少,若问此又何故?答案只有一个:难。问者又进一步追诘:此难又在何处?我答:那难处可不止一端,你得具备很多条件:第一,你需要有足够的腕力,否则你表现不出欧楷的那种美学特色。我的老师顾随先生是上世纪北方一大书家,我问他:您的学书大致线路如何?他答:草书且不说,正书我本来是从欧楷入手,欧书用笔变化最为丰富,学起来很难琢磨,然而还得有天赋的腕力,因我腕弱学欧楷就觉得吃力,难到好处,于是我才改学褚书。这一席话对我的启发引导的作用十分重要,而深有所悟。原来,唐初四大书家号称:欧、虞、褚、薛(请注意,虞名位原在欧之上,为什么反列欧下呢?这就是汉语四声的奥妙,常人不知讲究;他的次序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所以如果排四个人的名次是以四声为次,而不是单据他的年龄名位。例如,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也正是如此,例子太多,今不枝蔓),褚遂良书法家雅称褚河南(原是学欧书的弟子),他早期的书迹如《孟法师碑》其楷书笔法原保存着欧书的很多特点,后来,才运化形成了他自己更成熟的特有风格。我说这些,用意仍然只有一点,通过顾先生的话,你可以悟到学褚书看来比欧法更多变化──我所谓褚书又比欧书笔法更多变化者,是说两大名家比较起来,笔法变化在形迹上表现出来的更为明显,而欧笔的变化隐含在内是不易察觉的,孰不知学褚较学欧反而容易多了。千言万语我是说,我在故乡突然发现了欧体楷书名家田蕴章先生不觉喜出望外,这是一位真正的书法家,我仍借用米襄阳的话,我看他的书法成就可以说是「真到内室」──内室者是指王右军的又一变称。我这篇短文题作「欧体真功说砚田」,这个真是双关语,欧指真书正楷,又指田先生的真实不虚的功力,我觉得这个「真」字才是我们理解中华书法艺术史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关键词。然后,我把文房四宝之砚,比做耕耘之田,这个比喻修辞由来已久了,但我又特别用它正是为又一双关语,这个田又兼指田蕴章先生的贵姓高名。我和田先生的书法之缘是与田先生并无晤面的机会,就转烦亲戚替我求田先生书写了一幅佳作,其内容是一首我的九十自述律诗:

  年少风华比并难,何期伏枥笑衰残。

     平生志业归文史,一味情肠怨恕宽。

     借玉通灵深有愧,为芹辛苦岂无欢。

     良桐与我同焦处,珍重朱弦忍亦弹。

     这幅楷书装裱好有近四米长,是田先生的力作,他素来也不肯为人书写这样的巨幅,因此,我特别感念他的高情盛谊。田先生不但是在书法实践上功力过人,而且着述丰富,有《九成宫礼泉铭探源》、《欧楷解析》、《田序欧阳询楷书兰亭记》等等大作,在天津电视台、因特网上都有专门的书法讲座,给芸芸学子带来学术知识和艺术营养。

     我幼年十五岁以前,没有离开过父亲身边。父亲在故乡那一带小有书名,求者甚多,而我就是父亲的小书童,研墨、抻纸,条幅、春联、对联、四扇屏、《朱子治家格言》等等。应该提一句的是,父亲还善「榜书」,既给商号题大匾额。当时并无放大的技术,一律是用特大斗笔,也称大抓笔,只见他抓起斗笔不加思索,毫无迟疑之态,三个大字一气呵成,笔笔到位,绝无弱处,更无败笔,当晾在平地看还不见奇特,等到刻成悬起来,那气概才充分显露出来,令人感觉真是不同凡响。他这种榜书的真功夫来自何处?正是欧公示范,并无后世俗书的夹杂成份。再说父亲还是赶上过清代末年科考的人,他必须还得会写考卷的楷书,而清代考卷书人人皆知,讲的是:欧、颜、柳、赵,而真正能写欧书考卷的只有清代最初顺、康时期的举人,稍后比如到雍、干时代写欧楷考卷的人就越来越少了,绝大部分都是颜鲁公、柳公权、赵子昂这些人的面貌气质了;从这一角度来审视书法史也可以看到中国书法史上欧楷之珍贵不是一个人的爱好、感情问题。所以,归根到柢,本篇拙文要表明的就是故乡天津卫高等学府有了田蕴章先生这样一位欧体真功的名书家,真是地方文化领域上的光彩,而通过他来沟通古今由欧书正楷而上溯右军的风貌、笔法,就成为一项更大的书法成就。我这样说不是空话,只举一例,你今天看到的欧书正楷的方笔硬尖(硬尖者有棱有角的方肩)完全是从右军那儿得来的,证据就在你看唐摹传本《兰亭序》中,「因记所托」的「因」,「向之所欣」的「向」,这两个重笔掩盖字以及「游目骋怀」的「目」等,这几处特有的侧笔尖法是何等的赫赫夺目,这种方折尖法在右军之前的楷书大家钟繇笔下就是无法找到的,明白了此点,书法之道思过半矣!(来源:香港文汇报 )

森豪正室 发表于 2009-3-24 20:43:03

学习~~~

老魏 发表于 2009-6-2 08:57:59

汝南 发表于 2009-6-2 09:02:4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周汝昌:欧体真功讲砚田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