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列 发表于 2009-5-9 19:46:23

关于“红包评论”

关于“红包评论”


杨卫列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艺术评论界有一个大致“红包评论”的市场“潜规则”:以千字计算,写一篇评论文章,“关系户”至少500元,无关系者1000元至2000元。当然,这个标准仅仅指一般评论家,如果要找知名艺术评论家写评论则更高,最高的可达千字万元。(摘自2009年3月21日《美术报》朱同的《书坛画界的“红包评论”问题》一文)
  评论与“红包”本无甚关联,但现在它们却居然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评论成了“红包评论”。其中的是是非非,一言难尽。
  一、为什么会有“红包评论”?
  “红包评论”自古有之,于今为烈。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是与评论家无法摆脱复杂的人际关系有关。评论家也是人,也跟大家一样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被种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包围,他们也有自己的亲朋好友、师长领导。一旦自己的亲朋好友或师长领导提出要求或替他人提出要求,让自己给写篇评论,捧捧场,评论家还真的不好拒绝。拒绝吧,违背人情,伤害对方;答应吧,顺应人情,伤害自己。思来想去,权衡再三,最终还是不得不答应下来,勉力为之。同样,书画家也是人,也跟大家一样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也同样处于种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他也会想,既然评论家已经答应给我写评论了,本着礼尚往来的仪节,我也总该意思意思吧。于是,送过去一个“红包”,“红包评论”就此产生。
  其二是与评论家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关。在古代中国,文人大多清高,耻于言利,唯恐自己的身上沾染了铜臭气。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人已经不再耻于言利,有的甚至公开言利,因为他们更信奉古人的这一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书画家这样认为,评论家也同样抱有这种看法。正因为彼此双方都有这样的共识,“红包评论”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在书画家看来,评论家为自己撰写评论,付出了他们的劳动;付出了劳动,当然应该获取相应的报酬。而在评论家看来,我给你写评论,我付出了自己的劳动;我付出了自己的劳动,获取相应的报酬自然无可厚非。
  其三是与评论家的处境和付出不成正比有关。在当今书画界,评论家的处境十分尴尬,对书画家进行有胆有识、客观公正的评论,不但难以受到书画家的欢迎,而且也常常被书画报刊拒之门外。难以受到书画家的欢迎,是因为我们很多书画家都有这样的一个共同的心理:喜听媚语,而不好诤言;常常被书画报刊拒之门外,是因为书画报刊领导担心这种评论会给自己的报刊带来一些不必要麻烦。因此,评论家有胆有识、客观公正的书画评论很多时候连发表的去处都难以寻觅,更别说赚取可观的稿费了。退一步说,就算是能发表了,那稿费也仅仅是象征性的,与评论家的付出根本不成正比。因为,好的评论家写就一篇好的书画评论并不是拍拍脑袋那么容易的事,为了对书画家负责、对报刊负责、对读者负责和对自己负责,他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搜集书画家的相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比较,然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并力求客观公正。这其中的甘苦,谁人能知?谁人能解?而当评论家的辛苦劳动不被理解时,评论家转而为“红包”写作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四是与评论家难以坚守独立的批评品格有关。独立的批评品格,是做好一个评论家必须具备的品格;但独立的批评品格却又是最难坚持的。偶尔坚持一次也许不算艰难,始终如一的坚持则殊为不易;让一个评论家坚持也许不算艰难,让所有的评论家都来坚持则殊为不易。更何况,评论家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也要衣食住行,他也会受到人情的干扰,他也会受到金钱的诱惑,因此,当“红包”出现时,没有绝对定力的人,想要坚守独立的批评品格恐怕是很艰难的。特别是在当今书坛,在有胆有识、客观公正的书画评论普遍不受欢迎、不被理解的情境下,这种坚守便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评论家不能坚守独立的批评品格,转向“红包评论”,固然有评论家自身的原因,更有更深层的社会原因。
  二、“红包评论”的实质
  “红包评论”虽也有可能出现有胆有识、客观公正的书画佳评,比如,当书画家是真正的、出类拔萃的高手时;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红包评论”虽曰评论,却只有评论之名,而无评论之实。因此,从整体上来说,“红包评论”已经远离了评论的特质,其实质就是谀人。
  评论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是实事求是,是客观公正。“红包评论”无法做到这一点。从“红包”的施受方,即书画家这方来说,他给你拿“红包”,让你给他写评论,往往不是为了倾听什么你对他的客观公正的批评的。也就是说,客观公正的评论不是人家所期待的。那么,书画家内心的真正期待会是什么呢?就一般常情而言,显而易见,是想借助你手中的笔为他锦上添花,以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为他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从“红包”接受方,即评论家的角度来说,要做到评论的客观公正简直是不可能的。中国有句俗语: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红包评论”者也是难以跳出这一怪圈的。试想啊,你若拿了对方的“红包”,却仍傻乎乎的直言不讳,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而不是借评论之名,行吹捧之实,人家凭什么给你“红包”!因此,从你决定接受或拿了人家书画家“红包”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别无选择,你只能按照人家书画家的期望去做,去完成你谀人的使命。
  三、“红包评论”的危害
  “红包评论”是一种谀人的评论,其危害甚大。
  其一是极易导致评论家丧失独立的批评品格。独立的批评品格是成就公正客观的评论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要保持独立的批评品格,就必须从拒绝“红包”做起。评论家一旦受到金钱的诱惑,决定接受或已经接受对方的“红包”,就必然会受到对方金钱的挟制,这时候,想要再保持独立的批评品格简直是比登天还难。于是,剩下的就只能是揣摩对方的心思,满足对方的期望,所谓的“我手写我心”也无异于天方夜谭。
  其二是极易导致书画评论批评功能的丧失。批评功能是书画评论的最重要的功能,但这种功能可能因“红包评论”的出现,而丧失殆尽。这决非危言耸听。打开书画报刊,吹捧文章充斥其间,书画评论成了书画表扬的代名词,就是重要的明证。当然,造成书画评论批评功能的丧失,其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红包”对书画批评的介入不能说不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其三是不利于书画家的成长、进步。由于“红包评论”是一种谀人的评论,这种评论多阿谀之辞,乏公正客观。这样的东西多了,久而久之,必然会使书画家飘飘然,无法正确的认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找不准自己努力的方向,从而势必会影响到书画家的进一步成长和进步。
  其四是不利于书画爱好者审美能力的提高。提高书画爱好者的审美能力是书画评论家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提高书画爱好者审美能力呢?关键的一点,就是给书画爱好者提供有胆有识、客观公正的优秀评论文章,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但“红包评论”非但不能达到这一目的,相反,它还会模糊书画爱好者的双眼,误导书画爱好者,让他们分不清是非好坏美丑。
  四、“红包评论”与书画家鬻书鬻画同情同理吗?
  近来,有一种观点颇有市场。这种观点认为,评论家写“红包评论”与书画家鬻书鬻画同情同理。果真如此吗?我以为,这二者虽形似而实非。说其形似,是指不管是评论家给书画家写“红包评论”,还是书画家鬻书鬻画,这其中都有他们付出的艰辛劳动,都有商品交换行为。说其实非,是指评论家给书画家写“红包评论”与书画家鬻书鬻画有根本的区别。其根本的区别有以下三点:一是书画家鬻书鬻画基本上不会影响到书画家人格独立;而评论家给书画家写“红包评论”则极易导致其丧失独立的批评品格。二是书画家鬻书鬻画时,必然是尽心尽力,力求为购买者提供自己的最好水平的作品;而评论家给书画家写“红包评论”虽也尽心尽力,但写出来的评论往往是在抬轿子,难以做到客观公正,这样的评论当然算不上好的评论。三是书画家鬻书鬻画涉及的是买卖双方,即书画家和收藏者,基本上不涉及第三方,因此,鬻书鬻画的书画家只要对收藏者负责,让其满意就足够了。而要做到这一点,只要书画家尽心尽力,就决非什么难事。但评论家给书画家写“红包评论”就不同了,其涉及的不仅仅是书画家和评论家,而且还涉及到第三方,即书画爱好者和收藏者。因为,书画家之所以要请评论家为自己写作“红包评论”,其目的决不是要将评论家为自己写作的“红包评论”藏之深山;相反,他是要将评论家为自己写作的“红包评论”广而告之的,以期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对书画爱好者和收藏者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从而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从理论上说,评论家给书画家写“红包评论”就决不能仅仅只对书画家负责,更要对书画爱好者和收藏者负责。但在实际写作中,让写作“红包评论”的评论家同时做到这两个负责,那简直是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认为评论家写作“红包评论”与书画家鬻书鬻画同情同理是无法让人信服的。因为,这种观点只看到了外在的表象,而没有探究到表象背后的实质。如果说,非要找出“红包评论”与什么同情同理的话,我倒觉得,评论家给书画家写作“红包评论”与影视明星为一些商家的产品作形象代言人有颇多相似之处。

刘山红 发表于 2009-5-9 20:06:03

切中时弊,美文

[ 本帖最后由 刘山红 于 2009-5-9 20:07 编辑 ]

森豪正室 发表于 2009-5-10 00:37:12

田方 发表于 2009-5-10 09:21:58

评论家如沦为鼓手、轿手,则如书坛的脓包被上了健康的标签,这是十分可怕的。

杨卫列 发表于 2009-5-11 10:50:56

原帖由 田方 于 2009-5-10 09:21 发表 http://www.ddsfw.cn/images/common/back.gif
评论家如沦为鼓手、轿手,则如书坛的脓包被上了健康的标签,这是十分可怕的。
田兄所言极是!

田方 发表于 2009-5-14 09:53:06

可悲的是,如今轿手、鼓手太多了。

沐云堂 发表于 2009-5-16 22:42:36

呵呵,没人不喜欢

顶牛 发表于 2009-5-24 20:59:04

什么东西都要挂上“钱”!这个社会到底还存在多少真正纯洁高尚的东西呢。













福利彩票预测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红包评论”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