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09-6-5 10:19:10

汲古斋主人品读中青年20家——刘灿铭

                               汲古斋主人品读中青年20家——刘灿铭



    在90年代刘灿铭先生就出名了,印象最深的是95年6届中青展石开先生对其的点评,很有趣。刘灿铭先生的书法作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看了能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使人过目不忘。

    前一段时间,刘先生又把人的眼球吸引了一次,师从国美的王冬龄先生取得了博士学位,并且成功的举办了书法展。

    刘先生的作品我认为最近一段时间是2种书体写得多一点,一个是楷书,一个是大草。也就是2个极端,一个是工,一个是写。可刘先生的作品风格从2003年开始就有了变化,把其赖以成名的刘氏行草书加以了很大的变化,风格的突变,给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书友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要梳理好这些风格的渐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说说刘灿铭先生的楷书,基本上就是西晋写经一路,书体介于隶书向楷书变化的过程中。楷书其实比起其它书体要稍微好写一点,因它对字法的要求略微低一点,在情趣上也没有草书的表现力强,但楷书也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流于浮华,流于熟甜,这是楷书要注意的问题。看刘先生的楷书作品,给我最大的体会是淡,雅,静。在刘灿铭先生的写经楷书作品中,我们看不到甜,熟。看到的是轻灵,纯净,细腻的书风,我注意到刘先生有意为之的弱化了楷书中的一些技术层面的东西。重复的笔法,重复的技法比比皆是。说明什么,说明刘灿铭先生现在对于书法技法层面上的东西已经是目空一切了,他现在更加关注是作品中蕴含的情趣,蕴含的精神,蕴含的学识,蕴含的品德,蕴含的宗教文化,蕴含他对这个传统艺术的理解。傅山说过:“宁拙毋巧,宁丑毋媚”用在刘灿铭先生的楷书上是很符合的,刘先生的楷书是精神层面的表现,是有法到无法的表现,是其对书法不雕饰,不造作,不虚伪的创作观点的最好诠释。

   刘灿铭先生最近的行草书和以前的书风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字于字的相对的独立,没有过多的牵挂,看到刘灿铭先生的行草书作品,给我一种平和,安逸,轻松的书风,笔法也趋于圆转,线条更加的生辣,虽然有一些墨色的变化,但视觉的冲击力已经没有以前明显了,刘先生自己2003年说过:“【我的书法】风格是苍劲爽健,古拙厚重,中侧锋为主,有时侧锋为主,纵横驰骋,方折为主,圆转为辅,结体求奇而不肆,求古而不怪,不流不俗”。在墨色,墨韵的处理上可以说在90年代初刘先生已经是走在许多书家的前面。我们再看看最近的行草书风,有过去气势上的风樯阵马,水银泻地,但线条就是中锋为主,侧锋已经很少了。以圆转为主,方折已经很少了。看刘灿铭先生的行草书,我脑海里就2个字:天趣。刘先生对书写的技法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理解,由原先的“始知真放在精微”,到现在不囿成法而极富天趣的意味,远远脱离了浅层次的审美追求,不重复自己,不断丰富自己的书法艺术语言,这样的书家我佩服。

   刘灿铭先生的大草最近写得很多很受书友的关注。结体上不在计较于中宫收紧,分布均匀,现在的大草有股张力要往外爆发,甚至已经突破了汉字的一些固有的造型。许多的线条写来生拙,稚趣,如孩童的天真烂漫,书写时就是老笔纷飞,不在注重点画,线条,章法的有机结合。而我看看最近刘先生的大草作品有万丈豪情于笔端,没有了过多的修饰,线条简单而且干净,郁郁乎有文人气,没有匪气,霸气,江湖气,寒酸气,我推崇。

   其实还是要回到前面谈到问题,就是现在的刘灿铭先生他的创作思想就是越来越不注意技法了,无法胜有法,关注精神层面的意趣多一点,把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注入了笔端,在线条中书写出来,要表现自己的心灵和性情,表现出一种闲庭漫步,没有约束,没有拘束,没有牵绊的自由世界,下笔唯我独大的心境。套用古人方智的一句话就是:“奇者不为法缚,千变万化也。”

   凤凰涅槃要的是勇气和决心,我佩服刘先生的变法是超越自我,不固步自封,勇于挑战的对艺术无止境的追求和探索,无论时人,后人评价刘先生是否可以在当今书坛可以留名,但这种精神,这种置死地而后生的精神非常人可以做到,向刘先生致敬。

   但任何东西都有二面性,就刘先生的楷书来说,我认为过多忽略了技术层面的东西,过多的相同的笔法,过多雷同线条使得作品的可读性降低,同时也失去了写经一路原有的轻松,随意,自然,爽利的特点,如何有机把握好这是刘先生还要研究的问题。

   大草也有这样的问题,把明清徐渭,傅山一路和写经一路的揉合整饬,有了自己的特点,但把玩的东西也随之变少,书法艺术就是此消彼长,如何戴着脚镣跳桑巴舞,还要没有牵挂是绝顶高手要去解决的问题,刘先生就是这样的高手。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09-6-5 10:20:03

刘灿铭艺术简介
刘灿铭,1963年生,江苏靖江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博士,师从王冬龄教授。原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化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现代书法研究院院长、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全国青联委员、江苏省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民盟江苏省委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志愿者协会常务理事。作品入选“全国第五、六、七、八届书法篆刻展”,其中第五届获“全国奖”;作品入选“全国第四、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其中第四、六届获奖;作品参加“第一、二、三届流行书风展”。主办多次个人书法展及网络展,作品多次被中南海、江苏省美术馆等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多次被专业报刊及新闻媒体专题介绍。出版有《刘灿铭书法集》、《刘灿铭书法艺术》、《当代中青年书法名家字帖——刘灿铭行草书千字文》、《书法艺术教程》、《中国艺术家——刘灿铭》、《刘灿铭小楷六祖坛经卷》、《Experimental Calligraphy Research》、《刘灿铭小楷金刚经卷》等。1996年获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文艺“特殊成果奖”;2002年获第八届“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2002年获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2005年获南京市文学艺术政府奖;2006年获江苏省委宣传部“五个一批”人才;2007年获得江苏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2008年获《中国书法》杂志社中青年书法家学术提名;2009年获《中国书画》杂志提名“江苏省十大青年书法家”。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09-6-5 10:20:46

书风圆润,笔简意长,少了几许霸气,多了几分书卷气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09-6-5 10:21:07

11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09-6-5 10:21:25

11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09-6-5 10:22:04

我喜欢的刘先生的行草书风格,满纸烟云,视觉效果太美妙,刘灿铭先生的看家本领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09-6-5 10:23:02

这幅作品线条略显单薄,墨色也比较单一,看多了有视觉疲劳效果,我不是很喜欢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09-6-5 10:23:24

111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09-6-5 10:56:26

老辣,生拙,古朴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09-6-5 10:57:13

111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汲古斋主人品读中青年20家——刘灿铭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