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艺院 发表于 2016-1-25 10:02:04

郭中堂中国书法理论 《笔砚昭文》连载系列之十一

本帖最后由 国学艺院 于 2016-1-25 10:43 编辑


                                       郭中堂中国书法理论
                        《笔砚昭文》连载系列之十一
               
《笔砚昭文》全书十二万字,共三卷。
卷一,笔法与技法;
卷二,力法与心法;
卷三,道法与神法。
由当代著名书法理论家、书法艺术家、人文历史学家 ----- 郭中堂先生历时十年承著,三年修改而编撰完成。
由《笔砚昭文》一书创立了系统完整的中国书法理论体系,填补了中国书法理论体系几千年来的空白。
-------------------------
郭中堂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之
书法十大不二法门:
一立德,二积学,三习帖,四练功,五逆锋,六用气,七结构,八章法,九修炼,十远游

                                                
                        太极原理----即笔法原理
                     -----兼谈艺术一元论的宇宙观

    太极原理,是书法动、静相间的原理本因。是宇宙物质运动存在的基本常态,太极原理展示的是一个渐进式的时间过程,而不是爆发性的突变过程。渐变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常态,突变才是一种变态,天体星辰的基本常态运行是圆运动,太极运动就是圆运动。
   圆运动是动、静相间的渐变形成,按现代力学的运动原理分析,力的圆运动可以是无数多的直线(线段)的积分形成的圆。直线是圆的微分,圆是直线的积分,成圆的直线与直线都是由静态的转角连接的,圆是一个无穷的直线积分体。而小直线与小直线其转度的链接处存在一个瞬间的静态,太极原理认为只有小直线则为直冲式的动态,而每次直冲运动的中间存在一个静态。那么圆运动,是由直冲式的动态小直线和转度的静态相加而成的。这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宇宙和客观圆运动道理。
    这种动、静相间的道理是宇宙普遍存在的基本状态。太极就是对这种状态的描述术语。太极的运动是阴阳相间的渐变状态,而这种渐变状态是宇宙万物一切方式的普遍状态,老子的阴阳鱼就是一种图示, 这种图示的描述状态就有一种为: 静退动进, 动退静进, 静动互换互变的本理。
   因而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渐变式的状态,这种渐变式的状态就构成了宇宙以渐变式的时空存在。这是一种宇宙时空的自在本原。这种本原支配着宇宙中任何事态的基本状况,宇宙无不是在这种天理玄机下而持恒。由此,事物的发生-----成长-----消亡,就存在了一个时空过程。恒星体自身的核运动,太阳的发热发光的核裂变,都是一个渐变的持续过程,循序渐进。
    而就是这种渐变的持续过程构成了宇宙时空持续性的时空玄理。所以宇宙在持恒中是没有质的突然发生,也没有突然中断、突然终止的,这种宇宙的原理就是道家的太极境界。
这种太极是中国文化中智慧界定宇宙的一切遵循原则,笔者并认为没有在这个原则之外的宇宙体和宇宙时空,在人类之外的时空同样存在这种普遍性原则。
   太极就是宇宙的客观真理,就是一切天物的自然状态和自在原则。也就是宇宙间必须被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这种基本的原则在宇宙、自然界、人类社会等的一切方面都存在和进行着。
书法作为一种宇宙的玄理运动,它反映的是宇宙的最高玄理,这种玄理依存的就是-----太极。
    一句话,书法的力学运动就是太极的运动,书法用笔的一切笔理无不体现着太极之理。太极之理在运笔上的直接表述就是动静相成;对运笔笔理的直接描述就是合阴阳、合太极、合道德的渐进过程。而不是没有收敛的不可控的直冲,特别是对收笔处体现的尤为重要。古人笔法讲,收笔要有盼顾、要有回锋、要有收意蓄存的可控性。道理就在于此,运笔只所以盼顾回锋,从高境中认识,收笔不是星体事物毁灭消失,而是转入下一个运动方式。书法中的太极是无处不在、无处不存、无处不长的宇境大理的守真存实。这里讲太极是因为,太极就是笔理,就是书理,《笔砚昭文》的宗旨是:书法家首先是宇宙真理家。必须首先树立以一元论为中心的宇宙真理观,理在先笔在后,是以理贯笔而不是以笔代理,理是理,笔是笔,树理在先运笔在后,理是纲笔是目,以纲带目,让从高境的理再进入高境的笔,并要将中国书法的人文高境阐述清楚,这是本书注重深度阐述法理的一切目的。
    书法中的那种失去控制的横冲直闯和用笔的无顾的放射性直线用笔,被视为与宇理相悖的笔理,与宇理相悖的笔法被视为败笔。因为那是背天理、背太极的用笔,是书家之大忌。这里指的是无备力的不可控,有备力可控的横冲直闯运笔将是高境的大手笔。书法的高境就是要建立理性认识,创造符合宇宙大理下有备力可控的横冲直闯,这种在高理下的运笔才将是高境的大手笔。
观察一个书家书法笔法的成熟,往往可以从一个大的收笔处观察其境界、就是这个道理。是为以一窥全、一笔蕴理、一字含道是也。这种笔理贯穿于书法的一切笔划中,且贯穿于书法的始终。
这种笔理蕴含寓意着宇宙大理,在人类社会的人文事理就是:凡事留有余地,不能做绝。(宇宙凡事,上事结果将入下一事,没有上一事的回展则是一种绝灭。)
    这种大理贯穿于宇宙的一切事物中,千差万别的事物其理是一致的。宇宙间没有双重的理,宇宙的大理统领着宇宙,高于一切。因而,理是相同的、相通的。(太极中阴阳鱼的互变) 理是普世的,任何事情到高境时理是相通的,通常讲书画同渊道理如此也,只是在不同层次不同事物中表现的状态不同。动静相间的笔理是书法的普遍之笔理,王羲之笔法就是太极笔法。这里讲的就是书法笔法、笔理,笔法原理。这是书法笔法中至上的本理,是书法的核心理论。这也是王羲之笔法的原理,是王羲之笔法的本理,王羲之笔法的原理就是太极原理。
    我所讲的笔法原理,与王羲之笔法的原理是一致的。我的用笔原理与王羲之用笔原理也是一致的,其原理的归宗都出于太极原理。太极原理与宇宙原理是一致的,直达宇宙本理。王羲之本人没有说他的笔法是太极笔法,这是笔者的研究结论叫法,有关其他人太极笔法的叫法早已有之。但观古今书家真正合太极笔道的,恐怕王羲之之外人数不多,王羲之下来就是张芝的线条,张芝的线条硬度和精度都非常高,其它先贤认识到了的未必就做得到。现代人对书法的论述己有太极笔法之说,学理就是这样,殊途同归可以达到至理,统一真理,就像生存于太阳系的生物,没有那一种能脱离太阳元点的。真理的原点也是向中心,由此千差万别的宇宙同样归于统一性。宇宙的统一性决定了宇理的统一性,宇理的统一性决定了书理的统一性,书理的统一性決定了笔理的统一性,同样宇理统一性决定了书法审美的统一性。因为宇理的统一性决定了人们感应接纳的同一性,感应接纳宇宙的统一信息场,是宇宙间万物的共性,地球上有常人能不接纳水和空气的吗,如果不接纳当会自行消失。
故太极之理就是宇宙之理,王羲之笔法、昭文用的笔法就是直达宇宙之理。
    书法在实践中则:运用原理各自表叙,各人的书法都是在同理下的各种表现和各自的心里状态。世界的本理性决定着世界的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决定着书法审美的一宇性。一宇性说明,人们对书法中美的东西和丑的状态的感知是相通的,相近的。不管宇宙中物质或人群带的正负性同与不同,但都依存宇宙的一元,否则就消失,一元说明对宇宙统一性感知的同一性。现代社会的艺术多元性,其实是各种表现形式,每种表现不是宇宙本原之原,实际是在宇宙一元下的不同形式,应当叫艺术的多员性,它的表现原本归结在一元论上,人类的审美最终都是归结在宇宙一元论上,因为宇宙的表现都是从一元开始,一切的归结同在一元论上,不能把太极的阴阳鱼掰开来分二元,在哲学上也都讲一元论,要么是物质一元论,要么是精神一元论。世界是多样的,但是一元的,书法艺术是多员性下的一元论,书法的审美标准也是一元论,这是书法的宇宙观。
                                                                                       

                                             书法的中心论

   书法的多元性不能是无中心论,多元性才使事物千姿百态,世界是多元的,太阳糸就有九元,但有太阳统领,总一元叫太阳糸,多元性要有中心统领,要有大一元之宇宙观,宇宙万物在每一个层面上都是大一统的,这是宇宙大道,是书法人文精神的大境。阴阳五行,四象八卦,出于一道也。天、地、人虽有上中下三分,但整体天地人合一,中心一元是书法的人文世界观。
    古人云“天无二日,人无二主”, 人事如天文,书法含天法。 书法的多员素性不能是无中心论,多员素性使事物千姿百态,书法的中心论就是一元论观,这是书法的基本哲学世界观。是书法天地人合一的天人观,哲学讲一元论,书法也是一元论。
      

                                                            


以下是《笔砚昭文》
作者常用的工具书主要部分

《现代汉语词典》1982年第一版1印
《康熙字典》四册本 1978年版
《中华大字典》上 下册 1978年版
《说文解字》约1983年版
《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册本》1982年第一版1印
中国书法系列丛书,秦汉-----清末全套书,
约2004后陆续陆购入

于佑任《标准草书》
从1983年开始
前后二十年间用掉了约五本

《中国历代书法家 草字汇》
约1983年版,1984年购入

         

         
















-





--------------------





                                       

                                                
例编
郭中堂中国书法理论同时发往全国各论坛
郭中堂书法与书法理论也可进入百度捜索
《笔砚昭文》有六万字六年前就在本人官网,
学书者可进网自学,其余六万字因版权暂未公开。
欣赏郭中堂先生更多书法作品可移步:
郭中堂书法网
www.guozhongtang.com


2016.1.24编发




长安艺院 发表于 2016-1-27 23:21:37

本帖最后由 长安艺院 于 2016-1-27 23:25 编辑

西安碑林群 发表于 2016-1-29 11:12:38

弘扬国粹

关陇书派 发表于 2016-1-31 22:21:1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郭中堂中国书法理论 《笔砚昭文》连载系列之十一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