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列 发表于 2016-6-18 19:16:04

书法学习也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书法学习也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杨卫列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两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及企业发展时,他语重心长地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这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虽然,总理在报告中强调的不过是企业发展需要培育这种工匠精神,但我想,书法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首先,读帖、临帖就需要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读帖和临帖是书法学习的的不二法门,它与习书者终身相伴,如影随形。读帖是临帖的基础和前提,临帖是读帖的深入和外化。读帖和临帖相辅相成,相互制约。读帖的精准度如何,直接影响到临帖的精准度;临帖的精准度,也较客观地反映了读帖的精准度如何。而读帖和临帖的精准度又在一定程度上共同决定了习书者在书法之路上能够行走多远,也决定了其在书法艺术领域的修为将会有多深。倘若习书者读帖、临帖时不在精准上下功夫,而是浮于表面,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那么读帖、临帖便失去了意义,其结果必然是费时多,收效微,甚至于写了一辈子的字也只能在书法艺术的殿堂外徘徊,无法登堂入室。不过,读帖精准、临帖神似又决非一日之功,有时甚至还会觉得似近又远,这就需要习书者不断地、持久地、反复地观察、临习,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眼力,锤炼自己的手上功夫,精益求精。正如明代书法家解缙在《春雨杂述·书学评说》中说的那样:“描搨为先,傍摹次之。双钩映拟,功不可阙。对之仿之,如灯取影;填之补之,如鉴照形;合之符之,如瑞之于瑁也;比而似之,如睨伐柯;察而象之,详视而默记之,如七十子之学孔子也”;当感到“愈近而愈未近,愈至而愈未至”时,则“切磋之,琢磨之;待“治之已精”时,则更“益求其精”。这样,“一旦豁然贯通焉,忘情笔墨之间,和调心手之用,不知物我之有间,体合造化而生成之也,而后为能学书之至尔”。
同样,书法创作也需要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书法创作是书法学习的成果展示。书法创作中的精益求精,首先体现在作者对笔、纸、墨、砚以及作品形式等的选择上。虽然有人说,善书者不择笔,但估计谁也不能否认,书写工具和书写材料对作品的创作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尽管有人说,形式的选择与书写的艺术性不可相提并论,但大概谁也无法否认,不合适的形式一定会使作品失色,而合适的形式一定会让作品增光这样的基本事实。其次,体现在作者对书写内容的选择上。书法创作内容的选择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文化品位,甚至是价值取向。因此,精益求精的创作者在选择书写内容时一定会从对象、场合、主题、自身的情感表达以及艺术追求等诸多方面慎重考虑,而决不会随便拿过来一首诗、一阕词或一段文一抄了之,更不会抄写一些鄙俗不堪的文字。最后,体现在作者的创作过程中。创作的过程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常常是废纸三千也未必能得一二佳品,而作者那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正体现于此。那种信笔为体、聚墨成形、败笔满纸、肆意变形、刻意夸张、肢解汉字的所谓创作,那种错字、添字、落字、生造汉字以及内容颠倒、文辞不通、张冠李戴、常识缺失的所谓创作,都是缺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具体表现。他们的所谓创作,是对汉字的不尊重,是对文化的不尊重,是对艺术的不尊重。这样的所谓创作,只能是自欺欺人,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他人;既戕害了艺术,又贻害了社会。

春色满园 发表于 2016-6-19 10:43:4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书法学习也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