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列 发表于 2009-12-8 17:03:24

当代缺少书法家!

当代缺少书法家!

杨卫列

       近日,当代书法网掀起了一场网络辩论,辩论是由孟会祥先生的一篇文章《当代中国书法缺什么》一文引起的。包括孟先生在内的正方认为当代中国书法缺少书法家,而以汲古斋主人为主辩的反方则认为当代中国书法不缺少书法家。那么,当代中国书法究竟是否缺书法家呢?愚以为,要对这一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书法家;如果连这一问题都莫衷一是,那么,讨论当代中国书法是否缺书法家,便失去了意义。
  那么,什么是书法家呢?我的观点是,书法家至少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一、有高超的技法和深厚的功力。
  二、为世人所承认的独特个性、风格。
  三、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
  四、有较高的道德素养。
  第一点是书法家之所以成为书法家的前提;第二点是书法家之所以成为书法家的关键;第三点是书法家之所以区别于写字匠的重要依据;第四点是书法家之所以赢得敬重的重要条件。此四者互相依存,彼此补充,共同构成了书法家的重要内涵。
  如果以上所言不谬,那么,我以为,孟先生说当代中国书法缺少书法家并不为过。下面我们依照上述四点一一分析之:
  首先谈“有高超的技法和深厚的功力”。我们承认,当代中国书法当然不乏有高超的技法和深厚的功力的书者。但这一比例究竟有多少?我想每一个对当代书坛有些了解的人都不难得出结论,这就是当代的书者,绝大多数其技法水平和功力都难以望古人之项背。且不说,钟繇、王羲之、张旭等,我们今日的书者难以企及;就是古时的一些不以书法著名的文人,甚至“民国年间的那些政府办事员、教员、医生、账房先生,绝不以能书自矜者,他们日常工作的书迹,是处皆有,今日持有书法家协会会员证的人”(孟会祥先生语),又有几人敢与之PK一番呢?再说啦,当代书坛之所以整日呼吁书者浸淫古帖,向古人学习,还不是因为当代书者书法技巧和功力的普遍缺失。如果当代书坛的书者绝大多数都有高超的技法和深厚的功力,那么这种呼吁还有什么意义和必要?
  其次谈“为世人所承认的独特个性、风格”。一个书者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风格就已经不易,要被世人承认就更不容易。纵观当代中国书坛,拥有自己独特的书写个性和风格的寥若晨星,绝大多数书者只是临摹者,他们的书写个性和风格远未形成,更别说独特了,更别说被世人承认了。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把今日的书者与古代的书法家作一比较,便一目了然。比如,一看到古代书家的作品,即便不标明作者,我们也不难辨出;而一到当代所谓的书家这儿,任其多么著名,我们除了知道他是什么身份,获过什么奖,入过什么展之外,对于其作品信息便一片茫然。为什么如此呢?一言以蔽之,缺少为世人所承认的能代表自己独特个性、风格的代表作而已。当然,当代中国书坛,也有一些书者风格独特,但他们的独特风格即便是在当代,也很难被世人普遍承认;至于300年后就更难说了。比如,朱关田先生的行书,刘炳森先生的隶书。更有一些风格独特者是以所谓的独特风格来掩饰书写技巧和功力的缺失,因而他们除了孤芳自赏,还是孤芳自赏。
  再次谈“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说当代中国书坛的书者,缺乏较高的文化修养,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代的所谓书法家几乎没有给人印象深刻的以原创文字为书写内容的书法作品,他们所书写的无非是那些唐诗、宋词、元曲和古代散文、书论而已,而且很多时候不是“远上寒山”,便是“朝发白帝”,读之让人生厌。二是不懂所抄诗文联的内涵,缺乏基本的文化常识,只会一抄了之。于是,上联与下联颠倒者有之,漏抄、错抄而自己浑然不觉者有之,张冠李戴者有之。三是缺乏基本的文字学知识,别字、错字屡见不鲜,且一错再错。比如不知“后”与“後”、“云”与“雲”、“鐘”与“鍾”、“斗”与“鬥”、“谷”与“穀”等的区别。更有甚者,随意肢解汉字、组合汉字,随意添笔、减笔,不仅不汗颜,还美其名曰“艺术”,真让人可发一叹!至于说到当代书者的艺术素养,我觉得实在是不敢恭维,特别是在艺术创新方面。艺术贵在创新,书法也应如此。但是,当代的书者又有多少人敢于创新呢?不说大家也知道。当代的书者多是不敢越古人构筑的藩篱半步的,他们只知道继承,以为继承便是一切。殊不知,对艺术而言,没有创新便没有超越,没有创新便没有生命。当然,也有极少数力求创新者,但他们或将创新与继承传统对立起来,让创新成为空中楼阁;或以丑为美,以病态为美,欲创而不知创。
  最后谈“有较高的道德素养”。书法家是“家”;既然是“家”,就不能标准太低;否则,遍地是“家”,便也无“家”。而“有较高的道德素养”便是限制“家”过于泛滥的一个重要条件;没有它,“家”便难以赢得世人的敬重。但是,当代中国书坛的所谓书法家们的整体道德素养如何呢?这个确实很难回答。因为道德素养比较抽象,不熟悉对方更是无从判断;况且,道德评判还有模糊性,差异性。但从当代社会道德水平整体滑坡的这一事实来看,说当代中国书坛的所谓书法家们的道德素养仍需要极大的提升,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况且,当代中国书坛,不讲道德者已不在少数。比如,一些书者为了名利,不是甘于寂寞,锤炼技巧、丰富修养,而是不择手段,或抄袭,或请人代笔;或攀附名人,或攀附权贵;或行贿评委,或接受贿赂;或红包评论,沦为鼓手;或拉帮结派,打击异己;或违反规则,肆意妄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书坛缺少“有高超的技法和深厚的功力”的书者,缺少“为世人所承认的独特个性、风格”的书者,缺少“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的书者,只有在“有较高的道德素养”这一点上还算是差强人意。总览四个方面,孟先生所言,愚以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 本帖最后由 杨卫列 于 2009-12-8 17:30 编辑 ]

森豪正室 发表于 2009-12-8 19:36:23

学习!·~~~···

汝南 发表于 2009-12-8 20:55:27

逆 耳

书心堂主人 发表于 2009-12-9 08:36:22

赞同

陈基忠 发表于 2009-12-9 10:43:37

一、有高超的技法和深厚的功力。
  二、为世人所承认的独特个性、风格。
  三、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
  四、有较高的道德素养。

同意杨兄的观点 ,当代具有独特个性、风格的书家寥若晨星。而四者皆缺的所谓书法家却大有人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代缺少书法家!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