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10-1-12 16:50:48

深刻学习张海主席就书法热点问题的访谈




                深刻学习张海主席就书法热点问题的访谈


    刚刚看到《书法导报》王荣生主编就书法的热点采访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文中张海先生总结了他这一届中书协的工作,谈得东西很多,文字也不少,我作为一个中书协的粉丝,有积极上进心的有为青年,认真学习和触摸了张海主席的文字以后,有了一些感觉和联想【不涉及版权吧】。

一:关于班子的问题

   在回答王荣生先生提问时,张海主席谈了这些年他对当今书法走向问题的一些思考,发表了几篇在全国书法届引起轰动的大文,同时还化大力气谈论了中书协班子的组成结构和程序。【其实张海主席不说我们也知道一些组织机构】。张海主席在文章中还谈到他在中书协的作用,意思就是“事实上作为协会的负责人,并不要求你门门精通,协会主席团成员都是各方面的专家,各分管一个方面,而自己应该多为大家提供方便,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实际上我这也只是做一点基础工作,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如果该关心的不去关心,不该关心的到处插手,就会挫伤其他人的积极性,工作也搞不好。再说大家也不能处处事事要求我必是第一,我也做不到。在许多方面我不如其他许多同志,但是我自己可能在某一方面有特长。众人拾柴火焰高,关键是如何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这段话让我首先对张主席的为人我很是佩服。我作为一个网络写手,天天泡在网络上,也关注着一些网友对中书协一些评价,也很关注网友和书家对中书协张海主席的评价。许多人都说张海主席就是一个聋子的耳朵——摆设。一句话,好多网友对张主席的工作不满,认为张主席在中书协的位置上没有作为,对张海主席的期望值还是很高的。我开始也是这样的认为,因为张主席在河南省做书协主席时,把河南的书法推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高手辈出,新人不断。可是到了中书协怎么就没有举措和大的动作了,除了几篇大文以后没有什么大事可以给我们网友更加深刻的印象。看了张海主席的这段话和关于中书协班子的组成结构后,我若有所思。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下张海主席在中书协主席的位置上是不作为还是制度使他无法作为,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思考的。当然我就是一个小书法爱好者,班子里的事不是我们可以知道和想象的,但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张海主席在河南作为很大,而到了中书协就是变成了一个勤务兵,后勤部长,为什么?是不是真的如张海文章中说的,还是在中书协工作中有牵扯,有隐情,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张海主席在中书协干了好多默默基础工作,而没有刚开始上任中书协主席时大刀阔斧改革的一些发言和一些轰轰烈烈对中书协活动的变革。

   有时我也在想是不是张海主席真的不作为吗?最近我看到网络关于3届兰亭奖终身成就奖的一些批评,风口浪尖上的主要人物是林岫老师,林岫老师提出了兰亭终身成就奖不是评选“工作成绩奖”。后来在平顶山颁奖时,名单由10人还变成了4人,为什么?许多人欢呼雀跃,说是网络批评和监督的胜利。呵呵!有这么高兴吗?在网络我们批评中书协关门评选国展是历史的倒退,中书协有没有把大门打开。还有人说是林岫老师的功劳,确实,没有林岫老师的反对和直言,大家恐怕还不知道这件事的原委,但仅凭林岫老师一人之力,我表示怀疑。我在网络还看到一句话说张海主席开始对终身成就奖也是有看法的,注意张海主席也存在不同意见,据我推测,如果这件事没有张海主席,那终身成就奖10人历史不会改写,当然我这是推测,网友们也可以想想有没有道理。可惜啊,最近我天天去锻炼身体,也想在80岁时中书协兰亭终身成就奖扩军,我也可以分一杯羹,现在看来悬了。

二:展览问题

      每年展览过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大家还是有微词的,频繁的比赛使一些书法家觉得很疲惫,现在书法家都是为了展览而书写,更加不要想出时代的精品了。我一直以为领导是不知道的或者是知道没有措施的,看了张主席的发言我知道原来领导是知道的。对于扶持西部地区,和老年书法家的展览我认为应该是支持的,但又是青年展,又是隶书展,又是妇女展,还有扇面展,等等,有按年龄的,有按装裱形式的,有按性别的,还有按书体的,还有什么纪念意义的展览,还有几年一届的国展和兰亭,你说是好是坏,张海主席说是好坏各半,毁誉各半,但我确实认为是多了,现在多到兰亭奖都已经稀释了。国展的权威性现在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神圣了,张海主席只是对老年展和西部展有了个说明,而对别的展览没有更加具体谈谈想法和指导意见。

三:国展的评选

   张海主席说:“评审工作中,实行组织和评审两权分离,是书协各项展赛评审工作实践的重大突破,受到书法界高度赞扬。在机制运行中,保证作品取舍大权掌握在评委手中,同时成立监审组监督评选过程,任何个人都无法改变集体选择,是评选成功的关键。组织权和评审权分开之后,客观上切实保证了展览公平、公开、公正,受到全国书家的欢迎和好评。”说这一段话的时候,我估计张主席肯定也知道书法网络的网友肯定是不能同意的,因为这个国展评选是书法网络批评最厉害的。

      我估计张主席自己也知道,目前书协最大的批评声就是来自于展览评选的不公。代笔事件的无法杜绝,网络监督的被取消,使得书法网络对国展的评选充满了怀疑,对其公正性有了很大疑问,对国展的权威对国展的黑幕到了小道消息漫天飞舞,道听途说比比皆是的地步。可能张海主席在国展评选过程中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们可以看到报道基本上每一届国展张主席都亲自到现场去指导和检查工作,这是在以前历任主席都没有过的情况,可为什么还是批评声不断了,看来中书协和网络媒体2个方面都要好好思考一下,当9届国展的蜜月期过了,难道中书协展览部和书法网络媒体句一定要走向离婚和对攻吗?究竟是谁的问题·········

四:关于书法之乡、书法名城、书法名山的评选和书法进万家

      最近网络上讨论的很热闹,对于这个问题由于自己不了解事情的原委,不了解事情的真相所以无发言权。但就这件事来说我还是支持的,这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在张主席的发言中我看到二个亮点:“一是不能把命名当作终极目的,为书法名城而“名城”,为书法之乡而“之乡”。应该把命名的过程作为促进本地区书法发展的过程。不能一报就批,一批就授,一授了之。要严格按照条件考察,哪些方面够,哪些方面不够,实事求是地指出,像申报文化遗产那样认真对待,不能做表面文章”。说明张海主席不是摆设,他看来对这些评选的弊端还是了然于心的,也有想法。二:“通过不断实践,不断完善,把这项工作做好。同时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不给当地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参与的人员应该廉洁自律,防止不正之风使命名变味”。看来张海主席对于评选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是了解的,还是有要求的。

   但这件事真的如张海主席的想法和要求去做的吗,还是做了离张海主席的要求还有距离,历史和时间可以给我们一个标准答案。

五:对这一届工作的总结

   基本上张海主席没有谈他个人,呵呵,不愧为领导,谈的都是集体的智慧和集体做的工作。如果要是我来给张海主席做一个总结和评分,我认为张海主席可以打80分,因为张海主席在中书协这一届是做了许多基础工作,而且是默默的做了许多的基础工作,不宣扬,不炫耀,不容易。我曾经参加了一次张海主席在南京的展览报道,我也听到了若干书家或者爱好者对张海主席的评价,可以说没有人【包括和他意见相左的同志】说他不好,就是有意见也是对工作中的意见,也是工作中的不同看法,对于他的为人,做事都是肯定的,特别是网络出现了不同声音,出现了批评张海主席声音时,没有出现威胁封网,威胁查处的动作,难得。


   那为什么要扣20分了,1是因为在他任期里没有和书法网络搞好关系,中书协和网友的矛盾愈演愈烈,没有做到和谐。2:国展的权威和中书协的权威在张海主席这一届面临了最大的信任危机。

    好了不写了,网络就是快餐,写多了没有看,就此搁笔,欢迎指导,也欢迎张海主席什么时候搞个书法在线回答提问,那是我绝对期望的,因为网友的问题肯定比王荣生主编尖锐,那才有看头,期待有这么一天。

河南卢键 发表于 2010-1-12 18:49:21

张海主席或中书协应该组织一次与网友对话。沟通无限,广大网友都是明白人。

森豪正室 发表于 2010-1-13 18:25:08

当代书法论坛 发表于 2012-10-9 09:32:0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刻学习张海主席就书法热点问题的访谈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