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点击查看 发表于 2010-4-29 15:07:10

结庐古道不问年 刀耕墨施开寂寞——记书画篆刻家钟天铎先生

结庐古道不问年   刀耕墨施开寂寞—记书画篆刻家钟天铎先生

本刊记者:李浪木 付玉

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他从江南水乡来,带着墨香踏上美国的土地,曾在那里书写东方文化。
他是一个艺术家,在这个浮躁繁华的时代里,不求功名利禄,甘为艺术寂寞。
他精山水、人物、花鸟诸画科,擅书法篆刻,并尤长于鉴定书画文物。
他叫钟天铎,一位淡泊如水的画家。
他拥有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艺术世界:篆刻,书法,鉴赏,绘画,待我们细细品味……

篆刻:
少年意气,十年一剑

钟先生的篆刻之路缘于少年意气,但却始终坚持,一路走来,从未放弃,形成了古质清雅,大气沉着,不入俗流的品质。
其实,说到用心篆刻的缘由,是开始于一个小故事。当年钟先生年少好学,从游于吴中诸前辈间,书画皆小有成。一天,宋季丁先生激其曰:“儒子能作印否?”钟先生少年意气,捉刀即刻“海日楼”三字。宋季丁先生见之,惊而赞其古拙有滋,嘉许之甚,以为以他的天质秉性,必能在印坛有所作为。“海日楼”一印也是钟先生处女作,今复观之,古拙中不乏天趣。当时先生虽未治过一方印章,而学书已有多年,于篆刻寓目亦多,又见老辈伏案铁笔,临时急就竟能得其仿佛。
中国文字随着时间的绵延、空间上的发展,蕴涵了动人的多样风貌,在印面之内跌宕生姿,以一种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现出来,小小方寸之内充满了时间的古朴和空间的浑厚,虽几经更迭,仍能以温润的光泽、古雅的韵趣,引人玩味,这就是篆刻的艺术。
钟先生初学篆刻之时阅尽名家碑帖无数,日夜进行研究、分析,各种书体的渊源、历史背景、重要故事,中国文字的发展史与可能被忽略而不为人知的真实部分,他都反复推敲琢磨,精心地作着笔记。汲取古人之精华后,方提笔实践,他擅汉隶,爱其雄健沉浑、开合有度;他好甲骨文与大篆,一口气十余小时写得有源有宿,鲜活隽永。另外,行草、小楷等无一不精,可谓呕心沥血,十年磨一剑。
是的,篆刻家的作品与刻字铺师傅刻出的领工资用的印章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写”的,讲究章法篆法,后者是靠“描的”,并不计较章法篆法。不研究篆刻不讲究章法刻出的印必然十分僵板。
浮躁的时代,我们步履匆匆,奔向或盲目或遥远的目标,眼睛望着远方,停不了步,忘记了怎样回头欣赏古人留给我们的厚重文化,忽略了那沉淀了千年沧桑的文明,而钟先生,隐居于都市,在书斋中淡淡的独自耕耘,坚守着那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挚爱。

书法:
浑浑瀚瀚,自成丘壑

钟先生的书法,初学时广泛和持久的临摹学习汉以前的碑帖。他临习古人的作品,不仅向古人学习传统的技法、风格,更是一个对艺术的深悟的过程,往往对古人心领神会,不拘泥于点画的外在形似,更注重作品内在的籍蕴之妙。
钟先生的行草,是一种帖学的表现方式,求气韵,求笔势,求格调。但在书写的点画上,他放弃了一味的流畅,而是参用金石笔意,将这种流畅表现得含蓄而沉着,在结体上更注重碑刻篆隶中宏大气局的介入。正因为如此,他的行草作品给人一种相当“另类”的感觉,这种“另类”是融合帖和碑为一体,尤其是在动与静、拙与秀上做了全新的解构。他的作品在形式和风格上应该归于帖学,在书写和质量上则更倾向于碑,所以钟先生行草书法中的动与秀是在点画之内的。
林散之公见其作品,笔赞曰:“有境界,有魄力,浑浑瀚瀚,自成丘壑。”这决不是客套的表扬。应该说林公这个评语一方面是对其艺术方向的概括,另一方面也是给他的艺术取向与追求立定了极高的要求。数十年后,钟先生的作品已然与林公此语“名实相符”,不仅个人艺术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同时也给后学者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的学书之径。或许,当后人在讨论书法碑帖相合问题时,钟天铎先生的努力与实践必将为其研究者所不能忽视。

鉴赏:
阅尽珍品,谦逊质朴

20世纪80年代,钟先生在家乡苏州开了一家画店,那时候,他已经以书法上的杰出成绩享誉于京城书道,篆刻作品更是得到东瀛南洋藏家的青睐。这间深藏于闹市之中的画店,将时光倒流回了那中华五千年的漫长岁月,开启了钟先生对鉴赏的追求之路,十几年间他阅尽珍品真品无数,无论字画拓片、古瓷、铜器、还是玉石、古壶....他的双手沾了太多太多的高贵、富贵、清贵,自强的韧性使得他稳步攀升。
关于收藏鉴赏经历,这里还有许多让人称道的事情,他曾经与前辈争买一贴到与其交流切磋,最后成为忘年之交;他深受前辈的影响,在自己取得成绩之后,不忘对后辈的提携,让人心生敬佩。
1999年,移居美国。在异国的土地上他仍勤奋地实践、对比、思考,并不惜财资收藏流落的国外的中国艺术精品,精心鉴雅,深刻体会到中华文明在国际上的影响与碰撞,勇敢面对并承受着来自陌生环境的种种压力,人生的沧桑使得他的生活在传统艺术世界里得到了慰藉,他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绘画:
书画兼工,历久弥新

钟先生早在少年时代学习素描、水彩画,但是伴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痴迷,他发现这样的艺术其实并不是他所心仪的,“文革”开始以后,传统成了“文革”的对象,他却开始沉潜到传统之中,不断收集金石拓片以供研习。一面养成了收藏鉴赏的兴趣,一面又体古人之心,会古人之法,在实践中孜孜以求,从古代名帖中获得更多对传统的悟性,并且受到宋元画家的影响颇多。
钟先生的绘画形成于其书法篆刻之后,书画兼工,是中国书画史的一个重要传统,看到先生的第一幅水墨画,我就从他身上看到了这种以书入画的品质,书法、篆刻、诗词入画并自然的融合在一起,沉稳,厚重。
值得一提的是,其师从于著名画家唐云先生的时候,与其说是师生间的教与学,不如说是师徒间对于艺术的一种默契,那时候,唐先生从不指导天铎绘画技法,只给他无数自己的收藏,让其从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临摹学习,而往往天铎挑选出的作品,都是唐先生最为中意的。正是这种极高的鉴赏力也对其后来的绘画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钟先生少时即扬名吴中,中年蜚声海内外,却在艺术生涯最辉煌的时刻远渡美国,远离诸如功名利禄之类带来的诱惑,潜心研究书画篆刻。如今他重回故土,带回一颗经历了世事沧桑的赤子之心。钟先生是幸福的,少年时代曾幸运地受到吴中前辈吴琴荪、陈邦福、朱季海、蒋呤秋、朱犀园诸先生的厚爱与指导,长者的倾囊相授,于聪明善学的天铎而言无疑如鱼得水,使他打实了文学艺术素养的基础。后又受教于唐云先生,也曾是一段翰墨佳话,让人心生羡慕。如今他退居书斋,时常与友人对坐品茗,闲聊世事。他的幸福,是受惠于他的聪慧好学,以诚待人,不浮不作,淡泊名利。现实生活中,我们向往幸福,然而幸福往往在你追求幸福的匆匆脚步中失去,或是被自己的欲望所折磨,或是被生活所逼迫,来不及喘息和停泊,来不及品味自己爱的事物,其实幸福就在心灵欲望停下的一瞬间,让内心拥有一份所求的执着,让生命有一分闲暇的田园,让生活有一份轻松安逸,感受一份坦荡自然,悠然自我。钟先生正是能够摆脱世事的浮躁与繁华,探求一份无心之美,在我看来,他是幸福的,把眼前的名利看的清淡,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终能实现远大的目标,钟先生的深谙、智慧,在如水的淡泊中,自然的显现出来。

说话点击查看 发表于 2010-4-29 16:04:09

111

钟天铎艺术经历
  钟天铎,原名恩惠、恩蔚,曾用名钟洪、汉簃,号受斋、涂客、二可居士。1943年生于苏州,祖籍浙江吴兴。少时以足疾克励自强,即以素描、水彩画见称于吴中。稍长则致力于传统书画,精山水、人物、花鸟诸画科,并雅善书法篆刻,尤长于鉴定书画文物。尝从学于唐云,学识日益猛进,有声于海内外。绘事以写意韵为旨趣,常博涉诸家,转益多师,究心于青藤、白阳、八大、大涤子、蒲作英、吴缶庐诸家。画学用力尤勤,能入其堂奥,学而善变,俱能得其精义,机杼自出。篆刻融合古今,继承发展形成自家风格。书画、篆刻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展览,颇得时论好评。又曾应邀两度赴日本、三度赴新加坡进行艺术交流,其作品深得彼邦人士赞赏。已出版有《钟天铎书画作品集》(古吴轩出版社)、《受斋印谱》等。
  (1)1950年苏州市平直中心小学念书, 1957年毕业。
  (2)1951年八岁热爱绘画,自此把空余时间都花在绘画上,并立志长大当一名艺术家。
  (3)1955年被选入苏州少年之家绘画组,参加绘画训练。
  (4)1957年 小学毕业。考入苏州第一中学。初中念书。
  (5)1957年到1966年,一边打工,一面画画,自学素描4年余,水彩风景写生三年余。1964年在平江区文化馆美求组当组长。
  (6)1960年初中毕业,爱上了收集文物嗜好,至今兴趣特高。
  (7)1962年到1966年参加市里速写展、画展多次。
  (8)1966年进入苏州友谊印花厂设计室当设计员。同年得“方向性设计奖”,66年到78年文革动乱年代被莫须有罪名下放车间劳动,挨批斗、抄家、关押在“牛棚”一年余。(做漆工、电工、金工、车煤工、清洁工、勤杂工等),尽管受到非人待遇,业余仍坚持不懈研究中国书法、篆刻、碑帖等。
  (9)1977年调到苏州市第二织带厂工会。
  (10)1979年 筹办市青年书法印章研究小组(文革后第一个市级书法篆刻研究组)。
  (11)1980年借调,市文化馆书画组工作,在东园明轩举办、“曼翁、天铎书印展”,受到王任重副总理接见。
  (12)1981年借调到工人文化宫宣教科,筹建市工人书法篆刻研究小组。79年到81年三年中研读中国画,并开始创作,同年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得到好评。同年十一月得林散之奖赏。
  (13)1982年书法作品刊登在日本“以文”杂志。同年作为全国100名著名书家与日本100名书家联展“日中书道艺术交流展”。
  (14)1983年书法作品入选《全圆第一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纪念淮海战役35周年》,同时沈鹏撰文7月26日人民日报“文艺评论”《全国部分中青年书法作品展览》观后:文中本人名列第一。83年上海出版《书法》杂志中吴城撰《江山代有人才出》被列为书坛著名新秀。同时《书法》杂志又刊登本人草书作品。
  同年,本人被著名画家唐云收为弟子。
  (15)83年到85热心于市内书法、篆刻组织工作,同杭州西冷印社交流二次,与胡公石为首的银川书印会交流,与北京市书印会交流,与河南书印研究会交流。与上海青年书印研究会交流。
  (16)1985年。由于工作不对口,故辞职开办全国首家艺术家个体店《艺友室》,光明日报为此报道。
  (17)1986年,因日本“文书馆”邀请于3月~5月赴日本东京,为日本著名书家刻印,名声大振。书法作品入选《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并获得“优秀奖”。作品入选《全国中青年书法家22人集》,本人名列86年版日本《书道年鉴》。
  (18)1987年书法入选《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第二次东渡日本,7月21日在东京涩谷区《友人画廊》开
  《启功天铎书画展》,为时一星期,受到广泛好评。
  (19)1988年8月--9月赴新加坡,在乌节坊展览大厅举办个人书画篆刻展,《联合早晓报》董事经理黄锦西先生主持开幕式,同年篆刻入选《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
  本人录入:(1)中国书法家大辞典;(2)中国美术馆编《美术年鉴》; (3)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20)1990年第二次渡赴新加坡,与当地艺术家、内行、爱好者、收藏家交流切磋艺术。
  (21)1992年本人推为全国中青年十五名著名篆刻家之一,见重庆出版杜《当代中斟著名篆刻家作品精选》。
  (22)1989年--1993年在家潜心研究中国古代书画、古董鉴别。
  (23)1996年8月中央电枧台68期[人物写真]专栏拍摄“姑苏城里墨耕人”为我辛勤耕耘四十六年作一总结报道。至九月十七日到香港访友,同月二十三日飞抵新加坡作一个月的访亲探友,这是第三次处新加坡,访问期间被新加坡[妙华书画杜]聘为顾问。
  同年本人被聘为苏州首家拍卖公司--东方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中国画部顾问。
  (24)1997年-1998年本人被苏州工业品商场购物中心聘为苏州市古玩有限公司高级顾问董事、苏州吴门艺苑画廊高级顾问和副经理、苏州市吴门拍卖有限公司高级顾问,苏州市收藏家协会鉴定师。98年11月为东山国宾馆书写巨幅草书(40平方米)再次引起社会注目。
  (25)被聘为苏州竹缘堂高级顾问,苏州东山国宾馆名人画廊高级顾问。
  (26)1999年本人《祖国长青》被选入澳门回归画册并评为优秀奖(中国美协)主办。
  (27)1999年8月19日本人偕夫人移居美国,在纽约法拉盛居住。
  (28)2000年加入美国华人艺术家协会。
  (29)2002年作品入选“北美华裔美术家作品集”。
  (30)2004年本人发起纽约文物艺术品收藏协会。
  (31)2005年加入北美“美国东西方艺术院”。
(32)被聘2005年美国东方文化基金会博物馆中国艺术品收藏顾问。

钟天铎艺术网www.zhongtianduo.com

品墨 发表于 2010-4-29 16:52:32

当代书法论坛 发表于 2010-4-30 10:38:41

森豪正室 发表于 2010-4-30 20:54:4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结庐古道不问年 刀耕墨施开寂寞——记书画篆刻家钟天铎先生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