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华 发表于 2010-7-25 08:06:17

常去汉经过黄石,去黄石也就一小时路程,对黄石书法常常留意,几年前去黄石开会和武穴实小的几位老师约见了永斌兄,甚好!那次相见虽匆匆,却总挂在我怀(给我们写的墨宝还在实小老师那里不给我,要过多次都说下次给我,看来以后要多个心眼了)。永斌兄笔法精致,用笔爽健劲挺,深得二王精髓。老由在今年元旦于仙姑山得见,握笔独特,用笔洒脱豪放,气势磅礴!此次展览再次欣赏二位好友的风采!祝贺展览成功!永斌兄给十五位参展书家的解说很有意思!学习了

怡情怡志 发表于 2010-7-25 21:10:31

祝贺祝贺!!
      对于15位先生书法展览的大作,在最近一期的书法报上已经赏读,今有幸在网上全方位欣赏、学习,很是欣慰和佩服。展览的15位书家作品真、行、草、隶、篆、篆刻一应俱全,或秉承魏晋风流,或吸收明清精髓,或汲取汉唐雄风,或专攻行草,或勤于楷书,或诸体皆擅,同时也融入当今时代书法艺术取向,因而作品各具风格,各有千秋,体现出各自书风和艺术追求及价值取向,不愧湖北书坛的中坚力量。在生活节奏日趋繁杂的时代,在黄石这样一个城市有如此水平的书家汇聚一堂,很是惊诧和感叹。焦文清、李由的草书挥洒自如、跌宕起伏,尤其对笔墨的驾驭能力让人由衷的惊叹,将功力、才情、气势与性情有机地表达出来,让人倍感钦佩;汪敦银先生的楷书曾在《中国书法家论坛》隆重介绍,引起不小的震动,至今仍然记忆犹新;程文忠、吴永斌、焦龙春行草深得魏晋尤其二王精髓,将魏晋书风演绎得淋漓尽致,飘逸、洒脱、自然、雅致;王荣则兼具二王与米颠之势,腕下功夫,可见一斑。陈伟、朱宇华吸收明清诸家之长尤其对王觉斯用工尤深,颇具觉斯风范;凌强、陈伟的隶书则充分吸收了汉隶精髓,典雅厚重。程友桥的篆刻和篆书则充分吸收秦汉印及篆书之风神,刀法纯熟,篆法工整,章法多变。其他几位书家的作品也很具功力和才情。
   以上是个人赏读各位书家展览作品的肤浅认识,不当之处,请莞尔一笑,权当胡说。
   祝福   各位书家   书艺精进!!更上层楼!!!
    如蒙厚爱惠赠各位作品集以时时赏读、学习,当不胜感激!!!
511515 广东省 清远市 新城东7号区 金科楼F401冯光永

怡情怡志 发表于 2010-7-25 21:10:40

祝贺祝贺!!
      对于15位先生书法展览的大作,在最近一期的书法报上已经赏读,今有幸在网上全方位欣赏、学习,很是欣慰和佩服。展览的15位书家作品真、行、草、隶、篆、篆刻一应俱全,或秉承魏晋风流,或吸收明清精髓,或汲取汉唐雄风,或专攻行草,或勤于楷书,或诸体皆擅,同时也融入当今时代书法艺术取向,因而作品各具风格,各有千秋,体现出各自书风和艺术追求及价值取向,不愧湖北书坛的中坚力量。在生活节奏日趋繁杂的时代,在黄石这样一个城市有如此水平的书家汇聚一堂,很是惊诧和感叹。焦文清、李由的草书挥洒自如、跌宕起伏,尤其对笔墨的驾驭能力让人由衷的惊叹,将功力、才情、气势与性情有机地表达出来,让人倍感钦佩;汪敦银先生的楷书曾在《中国书法家论坛》隆重介绍,引起不小的震动,至今仍然记忆犹新;程文忠、吴永斌、焦龙春行草深得魏晋尤其二王精髓,将魏晋书风演绎得淋漓尽致,飘逸、洒脱、自然、雅致;王荣则兼具二王与米颠之势,腕下功夫,可见一斑。陈伟、朱宇华吸收明清诸家之长尤其对王觉斯用工尤深,颇具觉斯风范;凌强、陈伟的隶书则充分吸收了汉隶精髓,典雅厚重。程友桥的篆刻和篆书则充分吸收秦汉印及篆书之风神,刀法纯熟,篆法工整,章法多变。其他几位书家的作品也很具功力和才情。
   以上是个人赏读各位书家展览作品的肤浅认识,不当之处,请莞尔一笑,权当胡说。
   祝福   各位书家   书艺精进!!更上层楼!!!
    如蒙厚爱惠赠各位作品集以时时赏读、学习,当不胜感激!!!
511515 广东省 清远市 新城东7号区 金科楼F401冯光永

云山楼主 发表于 2010-7-26 12:10:28


      首先祝贺 墨问——湖北青年代表书家接力展·黄石15人作品展圆满成功!
    湖北自古是人文荟萃之地,有很好的书法基础,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这次,湖北省青年代表书家市(州)接力展“墨问”黄石15人展,充分展示了黄石书家的实力和水平,既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和艺术上的享受,又给我们带来了湖北书法家们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
    这次黄石15人作品展,黄石的书法才俊一展书艺,各具风采,可谓是在书坛又一次亮剑。黄石书坛才俊的艺术追求,虽然以二王、魏晋神韵为多,但能各具风范,独显个性,有的丰腴雄浑,气象博大。有的温润雅致,精彩耐品。还有的神采潇洒,飘逸宕荡。" 和而不同 "是他们能频频取得硕果的原委。对于一个地域之书风,能有如此高之境界,不能不让人佩服。
    纵观展出作品,真、行、草、隶、篆,一应俱全,应有尽有,凸显个人风格与艺术追求,各具千秋,或秉承魏晋遗韵,或得明清精髓,或汇汉唐雄风,不少古代经典的影子,二王,张旭,怀素,黄庭坚,王铎等大师的书法艺术得到重新的演绎,也让我们看到了当今书坛对书法艺术的传承和继承。书家们虽各有风貌,但其共同之处是无论用笔、结体、草法、墨法、章法都饶有趣味,粗看之有大刀阔斧,恣肆张扬的气概,细品却又觉温文尔雅,灵动飘逸,格调清新。欣赏这些作品,如饮美酒,其乐无穷,作品中既有古人的精神,亦有近人的影响,更多的是流露出个人的性情和才情,作品古风弥漫,新意迭出,洒脱舒畅,凝练踏实,飞扬自然,潇洒自如。衷心祝愿黄石的青年书法家能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就。
    求赐作品集学习欣赏,谢谢!



------------------------------------------------------------------------------
321100   浙江省兰溪市教育局寿建刚    电话13706897290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北兰亭书友会创始会员    [入展中国书协展览12次 ]

吴永斌 发表于 2010-8-16 22:01:44

谢谢各位的回帖,优秀回帖已于昨天下午寄出作品集,并给相关书友发了短信,请查收!

xiejichang 发表于 2010-8-18 16:19:51

祝墨问---湖北青年代表书家接力展•黄石15人展圆满成功!!
余卫国先生书法线条清奇古朴、厚重,结体奇险率意,变幻灵动,欹正相生,收放有节。章法平实朴素,流畅的笔势与涩滞的笔触相生相济,整体的书写节奏非常强烈。
汪敦银先生小楷笔健墨沉,疏密有致,变化自然,方圆兼济,气韵流畅,且整篇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顾盼照应,字浑然一体,点线的细节上精心安排,笔墨起止转折交待得非常清楚,笔路清晰可辨,书写过程中稳重自信,手下之笔运用自如,小巧中见大气、秀媚舒展,沉着遵正、妙趣横生,韵味十足、风度翩翩,不刻板不做作!
程友桥先生篆书圆润流畅,筋骨内含,挺秀停匀,沉健朴茂。治印布局讲究,章法谨严,刀法娴熟精湛,如行笔运墨,在方寸之间从容不迫进行艺术的耕耘。
蔡克能先生作品远看汪洋恣肆,跌宕多姿,充满动感,细观其结字用笔,朴茂醇雅,刚劲内蕴,秀劲兼善,既有起、往、提、按、转以,又能协调和谐,并无张扬之状。
余建明先生的行书追宗晋唐神韵,如行云流水,文静中透着雅气。作品洒脱舒畅,劲挺俊美。风格气息上侧重于对秀逸典雅的追求,充分发挥用笔技巧娴熟优势的同时,更注重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使作品在表现意境和精致上十分和谐。
李由先生作品行书线条比较有厚度,显得既扎实,又灵动。自然融会笔端,整体势态变得甚为雄强。字的结构处理和笔法的运用上也颇为精准到位,细微处更具耐看性。
雷白平作品结构跌宕起伏,摇曳多姿,即有豪放之气,又蕴含温文尔雅的书卷之风。
焦文清作品气息高古,俊逸闲雅,气定神闲,不激不戾,风规自远。用笔方圆互动,骨力内蕴,阴阳相谐,颇见功力
程文忠先生书作笔墨酣畅淋漓,用笔狂放不羁, 是激情的表达,线条的舞蹈, 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
王荣女士作品精谨流丽中时见散淡萧疏,颇具魏晋之风。
凌强先生隶书古朴端庄,线条厚实,用笔灵活,字势动静相宜,有自然之趣。
陈伟先生 作品用墨技巧娴熟,气韵生动;字体大小穿插,疏密有致,点划变化丰富,方圆兼济,动静相熔, 激情澎湃, 狂放不羁.线条流转而优美,结构狂放而随心。
吴永斌先生作品以二王为皈依,精研笔法,笔画起止、映带、提按、一板一眼、无不中规中矩、不激不厉、胜似闲庭信步,技法十分纯熟,散发出的清雅和浓厚的书卷气,尤为难得!
朱宇华先生作品以米出,结构跌宕起伏,摇曳多姿,即有豪放之气,又蕴含温文尔雅的书卷之风。
焦龙春先生草书用笔干净利落,意韵湿润超逸,格调高古空灵,那疏宕雅致的韵味,舒卷飘逸的情趣,气度安详,已深入传统经典作品之中,结合自己的感受,畅叙幽怀,挥写性情。

愿参展各位书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求作品集一册学习!
132500吉林省蛟河市实验小学 谢吉昌
电话:13894282599

张胜华 发表于 2010-8-22 15:22:33

谢谢永斌兄!作品集收到!再次学习!

冰山雪莲 发表于 2012-1-9 14:46:46

当代书法论坛 发表于 2012-4-17 19:54:57

冰山雪莲 发表于 2012-4-23 21:59:13

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查看完整版本: 墨问---湖北青年代表书家接力展•黄石15人展(优秀回帖赠送作品集)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