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云堂 发表于 2010-7-30 21:35:10

三绝辽东第一流---高其佩书画选辑





沐云堂按:
    高其佩(1660-1734),辽宁铁岭人,清代著名画家,指头画派创始人。官至刑部右侍郎。清雍正年间曾入内府,为宫廷画师,与蒋廷锡友善。扬州八怪之李鱓曾师从高氏学画,郑板桥亦心师高氏。今将高氏书画作品图片呈上,期各位朋友共赏。


沐云堂 发表于 2010-7-30 21:56:55

扬州八怪的李鱓、高凤瀚是他的弟子;

扬州八怪的郑板桥说:“平生爱学高司寇且园先生书法,而且园实出于坡公,故坡公书为吾远祖也。坡书肥厚短悍,不得其秀,恐至于蠢。故又学山谷书,飘飘有欹侧之势。”

沐云堂 发表于 2010-7-30 21:59:41

洒墨写幽抱磊落抒平生

---高其佩及其书法艺术
梁继
(此文发表于2005年《书法赏评》杂志)



      东北历史上,文艺之兴盛,莫过于清代。清王朝始创于东北,清统治者,历来称东北为“龙兴之地”。清政权定鼎北京之后,仍把盛京作为留都。清代的东北出现了许多有成就书法家、画家和文学家。他们之中有的人既是诗人又书法家,或者既是书法家也是画家。被称为“三绝辽东第一流”的高其佩,则是诗﹑书﹑画兼优的代表人物。

    一、高其佩其人
    高其佩(1660-1734),铁岭人(今辽宁省铁岭市),字韦之,号且园,又号南村,别号且道人﹑山海关外人﹑创匠等。高其佩出生宦家,父兄、伯叔,均居显爵。其父天爵,官江西建昌知府,死于清初三藩之一的闽藩耿精忠之乱。康熙四十年(1701年),高其佩承父荫出任安徽宿州知州。两年以后,内迁工部员外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外放公巡浙江温州道,后在署盐运使任中,因亏盐而丢官。《指头画说》中记载“在此期间,画家声誉日隆,求画者接踵而来,应接不暇,他又不肯拂人之意,势必画债日多”。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高其佩重入仁途,出任四川分巡川南永宁道。康熙五十九年(1702年)升任四川按察使。雍正元年(1723年)又内迁光禄寺封卿,九月晋升刑部右侍郎。第二年晋升镶红旗汉军都统。雍正三年(1725年)审理严士俊盐茶舞弊一案,事涉封疆大吏,秉公处理,不予宽假,铁面无私,声震京兆。雍正五年(1727年)又被革职。从此以后,脱离了官海风波,过他的无官一身轻的赋闲的晚年生活。这时,他的指画声誉已远播朝鲜。雍正八年(1730年)得到清统治者的诏令,指头画家高其佩进入圆明园的“如意馆”为宫延内部作画。雍正十二年(1734年)卒于京城。

    高其佩擅长以指作画,成就影响亦大,堪为中国手指画开宗派的创始人。

    关于高其佩为指头画的创始人,时人多有评述,虽然多出于家人和亲属,但也可从中略知大概。据清人甘运源题其伯父怀园士调先生的《指头画歌》云:“国朝指画创世见,作者高公(其佩)继我公(士调)”,已指出高其佩是指头画创始人。高其佩之子高纲在高其佩的画上跋“精神鬼神通,创法古今独”句,裔孙高华也在题同一幅画中有跋语“依古以来,画未能以指作者,有之,自先大父恪公始”。更有高其佩的外甥李世倬题《岁朝图》“指头蘸墨肇自少司寇且园舅氏,古无有人也”。

    从高其佩经常用的闲章“因笔有痕故舍之”,和在画作《独骑看出图》上自题“指头点墨,每于甲肉相半处,自成睛睫,洵飞毫颖所能为者,然若有意为之,亦莫能得”。之跋语,可视为他作指画的依据。

    高其佩以指作画,成为标新立异,别具一格的权舆,当之无愧。他勤于绘事,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指头画,并受到大家的推崇而风行全国,从而开创了清初画坛中一个独特的新兴画派。

    二、高其佩的书法
    高其佩的艺术才华出众,能诗、工书画,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评其书逸品上,清张庚《画徵录》亦称高其佩“工书画”。高其佩的指画清、奇、简淡、浑厚,而神韵尤在指墨之外,其艺术成就,对后世影响很大。“扬州八怪”中的李鱓得到他的传授,黄慎、高凤翰等也都爱到他画风的薰陶。就书法而言,高其佩的书法虽然没有他的指头画那么有影响,但亦功力浑厚,境界超迈,在清代前期堪为名手,只是为画名所掩不为人知罢了。

    目前所见高其佩的书法墨迹不多,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行书题画诗屏、行书题画诗轴、行书宋人语录轴,上海博物馆藏的行书斗方和行书诗卷等是颇有代表性的作品,可见其书法风格及承传特征。

    关于高其佩的书法,清人有这样的评价:

    高其佩的侄孙高秉在《指头画说》中说:“公中年小楷学种王,风神简远,气味醇厚。榜书可敌朱文公家香泉太守。自谓不及。世人鲜知之者,盖因指头画名重一时也。”
高其佩的裔孙高华在高其佩所作的《柳莺图》题跋云:“我公诗文古词,不在秦汉之下;书法纯似晋人,画固其余绪也。”
    郑燮《行书论书轴》中言:“平生爱学高司寇且园先生书法,而且园实出于坡公,故坡公书为吾远祖也。坡书肥厚短悍,不得其秀,恐至于蠢。故又学山谷书,飘飘有欹侧之势”。

    透过时人的评价,我们可以知道高其佩曾于魏晋和宋人下过很深功夫。而高其佩的自作诗又告诉我们,他兼取魏晋、颜真卿、黄山谷、米海岳。全诗是这样的:“笔号兰亭赏,墨属程君房。颜帖日临摹,进境在相忘。初凭笔向背,归正复纵狂。耳外与世静,肘际承心强。气将海岳撼,初若山谷藏。柔乃健之极,拙是巧之方。恍人隐高语,大夫贵忠良。”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高其佩的书法是走了这样的一条道路:从魏晋到颜真卿到苏轼、黄庭坚、米芾,互为融会。我们不妨在他的作品体会一下他的学书过程。

    最能代表高其佩书法境界的是他的十二幅题画诗屏,诗屏为纸本,纵210厘米,横63.7厘米,大字行书。诗屏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在“道人机构久阑珊”七言题画诗轴中,用笔浑厚确乎有颜真卿的痕迹,而在意态上则自由飞动,多见宋人笔意。此外的“春园蹄鸟日纷纷”轴和“江上西风几夜狂”、“天设津梁自有意”轴笔意多放,似乎有宋人黄庭坚、米芾之风。然其线条酣畅则逊色米芾,线条的伸展处亦不及山谷。其放势亦未臻淋漓尽致之境。与先贤比,还是有差距的。在《行书宋人语录》轴中依然以颜真卿为根基,多见苏轼和黄庭坚的气息。

    高秉说“公用印章于书画,必与画中意相合,如临古帖用不敢有己见,非我所能为者” 。由此可知,高其佩临书还是忠于原帖的,惜其临书之作,今已不见。而从以上墨迹来看,高其佩对颜真卿的学习确实应该是“颜帖日临摹”,而颇有心得,但对米芾、黄山谷的借鉴,还未全然得到要领。

    言高其佩书法有魏晋风度,可在他的一些画作题跋中找到了答案。如《柳莺图》的“其佩”款、《菊花鸡冠花图》的“铁岭高其佩”款、《鱼舟鸬鹚图》中“鸬鹚坡忠于人,未可以蠢然物虑之也”款,及《竚见经纶图》款、《独骑看山图》长款等,气息醇厚,可见魏晋流风。而《钟馗变相画册》的跋语可见以颜真卿和魏晋行草书相融合的意趣。高秉说:“公中年小行楷渐近自然,每多得静气。”还是十分允当的。

    从这些墨迹的比较来看,高其佩的画跋书法比之行草轴和条屏更见高度,似乎也可以这样认为,他在魏晋的心得,应该比他对颜真卿及宋代苏、黄、米的心得要深入的多。当然这也许是书写方式不同而造成的,画跋之书多小字,书写时也多自然随意。而其行书轴在书写时的心态还是有些用意了。

    高秉在《指头画说》中谈到高其佩“指能写拳可书额,曾为某相国书“勺庭”二字。后以指书高(讳名)拳书五字,不数十年,先石堂叔以一金得之,今尤存焉” 。虽然我们今天不可能知道其“拳书”之风格,但其独创性,亦如其指头画一样,是有其深远意义在的。

    高其佩的书法就其本人而言,纯为画之余事。清人王应奎在《柳南随笔》中记高其佩的事迹时写到:“留心绘事,能以指头为之,别开生面,为前人所未有,艺苑推为绝技。……自称画第一、书法次之、诗又次之,而办事又次之,被称为‘高更次’”。书法本是余事,他对书法的认识如何,至少在文字上留存很少,今可资借鉴者还是高其佩的题画诗:“笔号兰亭赏,墨属程君房。颜帖日临摹,进境在相忘。初凭笔向背,归正复纵狂。耳外与世静,肘际承心强。气将海岳撼,初若山谷藏。柔乃健之极,拙是巧之方。恍人隐高语,大夫贵忠良。”其中的“初凭笔向背,归正复纵狂”之论同孙过庭的“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是有其相通之处的。而“归正复纵狂”,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最终平正之后的随心挥洒。“柔乃健之极,拙是巧之方”则论述了柔与刚,拙和巧的关系,并指出二者实际上是融合在一起的,所论至当。

    高其佩处于清康熙、雍正年间,由于帝王喜欢董其昌的书法,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此时朝野多尚董其昌书法,一时而为风气。但我们看高其佩的书法却决无一点董其昌的影子。高其佩在京城为官,还于雍正年间入大内做御用画师。能突破当时的风气,自抒怀抱,还是值得探讨的。
    高秉在《指头画说》中说:“公目空千古,气雄万夫”。可见高其佩在性情上不是中规中矩的人。他的性格中有更多的个性因素,这也应该是他以指头作书,以拳指作书的根源所在吧!
    另外,高其佩不是通过科举入仕,而是蒙父荫做官的。他做官的时间是康熙四十年,其时他已经四十一岁。应试必须具备的“官楷”,想来高其佩应该不是十分用心的。也正是他四十一年来他一直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也没有在朝廷为官,他不必受当时科举习气和朝廷流行风气的影响。故尔能“从容顾盼意何宽”,而最终“无边春色满长安”了。
高其佩为官后,多数时间在外做官或者停职在家。只有康熙四十二年至康熙四十五年,雍正元年至雍正五年,入京为官。雍正八年入圆明园做御用画家,到雍正十二年去世为止。高其佩总计在京城十三年。十三年的时间应该不算短,作为画家和书家,留下的墨迹也应该不少。但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不多的高其佩的书法作品和绘画中的题跋墨迹,虽然多以行草书为之,但全无董其昌的痕迹。高其佩虽然为官于朝廷,却不与他人相同,亦步亦趋学于董其昌,这种行为也是符合他独立、创造的性格。
    高其佩对同时代和后人的影响主要在他的绘画。
    东北籍的画家从其学画的有其子高子璥,其孙高秉,外甥李世倬(字天章,后来成了“虞山画派”画家),外甥朱伦瀚,及铁岭人甘士调、甘时然、甘运生、甘运洪诸兄弟,还有满洲人荣晋、魁伦、耆令、瑛宝,广宁傅雯等东北画家,这些画家均受高其佩的指画影响,形成了较大的指画创作阵容,其中朱伦瀚可称这一画派的次师。张庚说朱伦瀚指画是“得其舅氏高且园之法,一邱一壑虽奇自正。设色冲淡而气厚,喜作巨障。近时指画甚众,要以伦瀚为优”。

    此外,扬州八怪中的李鱓(1686--1762)、高凤瀚(1683--1748)二人从高其佩学过画,他们也多次以指作画,如李鱓在其《花鸟蔬果》册页《花卉》页上题曰:“只愁六月湖堤上,杨柳清风睡杀人,临高司寇意。”;在《指墨蕉鹅图》中有“乾隆十一年春月,复堂李鱓醉后,指墨作于平山草堂”。而高凤瀚则于雍正四年(1726)八月,被雍正皇帝召见于圆明园。他在北京期间,正值高其佩被革职在家,高凤瀚前去拜访高其佩,师生从此结缘。

    就书法的影响而言,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述清一代书人为五品,曰神品、妙品、能品、逸品、佳品。高其佩行书为逸品上。张庚《画徵录》亦称高其佩“工书画”。
郑板桥(1693--1765)在其画跋中说:“此吾画之取法书也。至吾作书又往往取沈石田( 周) 、徐文长、高其佩之画,以为笔法。” 郑板桥自云书法从高其佩的画作中取法,他同时又说:“平生爱学高司寇且园先生书法,而且园实出于坡公,故坡公书为吾远祖也”。看来高其佩的书法和绘画对郑板桥都有很大的影响。
   
    三、高其佩的生年和籍贯

    关于高其佩的生年和籍贯学界观点颇不一致。

    关于高其佩的卒年诸说皆为1734年(雍正十二年),而关于高氏生年从掌握的资料看概有二种,一为1672年生(康熙十一年)活了63岁;一为1660年(顺治17年)活了75岁。依据掌握的资料看,我们认为高其佩的生年当是1660年。据高其佩的侄孙高秉《指头画说》中所载:“……公目空千古,气雄万夫,而年近七秩犹悬眼镜临抚古人,何患不惊世耶……”。《指头画说》中又说:“……求画者无虚日积纸约四五十番,辄先一日磨墨,自己至酉成之,约计月两次可百幅。岁可千幅,自弱冠至七旬,不下六万幅。千古莫能与京,而足迹将遍天下。……”。高其佩的儿子高纲在高其佩《柳莺图》的题跋中有“迨年愈古稀,承昭御园宿;《天空海阔图》、《风雨归舟图》,至今秘阁藏,宸翰昭品目。”高其佩奉诏到圆明园作画的时间是雍正八年(1730),也就是说雍正八年时高其佩已经近70岁了。

    据以上,高其佩生年为1660年,1672年系错误。

    另外关于高其佩的籍贯亦有两说,一为辽阳,一为铁岭。问题的产生大概缘于高其佩的画作题名。他的画作有题“铁岭高其佩”,亦偶尔题名“襄平高其佩”。

    依所据的资料看,高其佩的籍贯应该是铁岭。

    高其佩在自己的多幅作品中的题款自称“铁岭高其佩”。如《菊花鸡冠花图》、《墨竹图》、《独骑看山图》、《松鹰图》、《蕉荫双鹤图》、《春江凫鹭图》、《怒容钟馗图》等均如此,又如在上面介绍的高其佩行书诗屏中的,有高其佩自衿印“铁岭高七郎”;其二,清李在亭在《在亭丛书》中说:“以指为画,始于高铁岭使君韦之,凡人物禽兽草虫,不假思索,骈指点黟,顷刻数十幅,随意飞动,无不绝人”。其三,高其佩的学生李鱓在自题《墨竹图》诗中说:“吾乡禹之鼎,鼎足高铁岭”。

    而言高其佩籍贯为辽阳的籍贯大概是对署名“襄平高其佩”的错误理解,以为“襄平高其佩”即是“辽阳高其佩”。

    根据史料记载,铁岭、辽阳、辽西、河北丰润都叫过襄平。根据《辽史》、《金史》和清代《铁岭县志》记载,现今铁岭城南的大汛河古城被命名为“襄平”,这与《史记》、《水经注》所记录的襄平县故城完全一致。因此,所谓的“著籍襄平”应该就是“著籍铁岭”。又据康熙间所修《盛京通志》考定,清代襄平为铁岭。清代铁岭籍文人多以铁岭乃襄平古郡为荣,而将名字署于作品中。《尚史》作者自署“襄平李锴”,高其佩也偶尔自署“襄平高其佩”,皆是佐证。

    依以上可知高其佩籍贯为铁岭无疑。

沐云堂 发表于 2010-7-30 22:02:20

高其佩诗歌选辑

(一)
天设津梁自有意,山开怀抱岂无心?
等闲未许人轻到,不独知音在一琴。
(二)
池荒刻刻叫虾蟆,满长浮萍没藕花;
几个瘦鱼荚萍里,直如宦海作人家。
(三)
江上西风几夜狂,西风才住月昏黄;
画中意趣愁中味,梦里关河醉里乡。
(四)
也类胭脂画牡丹,画时日出已三竿,
原来花在扶桑国,不许人家带月看。
(五)
江汉宗支一夕抛,烟霞道路百峰交;
秦时旧有居人在,今剩仙人老鹤巢。
(六)
流去不期山忽断,仰看常怪水无跟;
骑踪歇处亭如帽,目炬冲开石裂门。
(七)
荒衙才能释肩回,怪见辛夷五月开;
八大山人曾有画,雪中开出向蓬莱。
(八)
春国啼鸟日纷纷,入画枝头偶不群;
尚欲画定高格树,一时指下起烟云。
(九)
镜里本无物留滞,云中常许鹤孤飞;
世情远处心知广,眼界空时道公微。
(十)
墨沈代天行大道,扇头因物见心胸;
饥馋切处思盘验,雷雨来时看化龙。
(十一)
风云堆里机神战,道义门中黠鬼忙;
破履踏来千岫缩,空天惊见一人长。
(十二)
道人机构久阑跚,蹋墨翻风热泪潜;
两立不齐朋友路,一行叫破弟兄关。
以上为画家高其佩《题画诗十二首》抄自墨迹。其中第九首,重见于辽宁省博物馆所行书立幅;第十二首后两句,重见于《雁行图》中;第六首重见于题《山涧孤亭图》。(其中字有残缺)
(十三)
入岁风雷多,今始天宇睛,携客叩禅关,
曳杖溪上行。老鹳作寒语,野水回春声。
洒墨写幽抱,磊落抒平生。万翠暗浮几,
激射斜阳明。愿为山中人,薄田事躬耕。
(十四)
吾画以吾手,甲肉掌背俱,手落尚无物,
物成手却无。人甫具两睫,便见以瞳珠;
情性本万殊,所事因相符。贵之料弗慕,
贱之宁受呼。易老在用智,不老缘甚愚。
于我画可见,非我手可摹。
(十五)
笔号兰亭赏,墨属程君房,颜帖日临摹,
进境在相忘。初凭笔向背,归正复纵狂。
耳外与世静,肘际承心强。气将海岳撼,
初苦山谷藏。柔乃健之极,拙是巧之方;
恍人隐告语,大夫贵忠良。
以上第十三至第十五首,抄自《熙朝雅颂集》卷十三。
(十六)
一足能填海,长须更过人,
独饶湘竹节,尽脱鲫鱼鳞。
(十七)
自题飞燕图
绿树飞黄鸟,青天定白云;
作图开北牖,摇扇敌南薰。
(十八)
自题松下听泉图
夏取松毛覆作棚,危然独坐有余清;
若思泉石长松下,蘸墨图来更有声。
(十九)
自题梅花瀑布图
长水高山孰与齐?岂因世故浼云泥;
文章品行谁堪似,亭子应知不在西。
(二O)
自题春山图
春山分晓又模糊,云隔关河树隔湖;
野放那知山水论,只堪命作纪年图。
(二一)
自题古木溪桥图
有径缘山脉,无人问水源;
津梁在路者,不入画家门。
(二二)
自题好鸟弄春图
好鸟到枝头,弄春炫华羽;
柳花犹未飞,桃红落如雨。
年来巨卿曹,遗疏踵抄纸,
好语枝头鸟,人事尚如此。

沐云堂 发表于 2010-7-30 22:03:45

作 品

沐云堂 发表于 2010-7-30 22:04:04

沐云堂 发表于 2010-7-30 22:04:30

沐云堂 发表于 2010-7-30 22:04:48

沐云堂 发表于 2010-7-30 22:05:00

沐云堂 发表于 2010-7-30 22:05:13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三绝辽东第一流---高其佩书画选辑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