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10-9-17 21:19:15

辞彩绚烂 天真烂漫 ------- 品读李炳筑先生的书法艺术


                     辞彩绚烂   天真烂漫
                   -------   品读李炳筑先生的书法艺术

                                                                                                                                                                   /汲古斋主人

    李炳筑是青海书法家协会理事,书法国展的多次入选获奖的书法高手,对其的书法艺术,我一直很是关注,但把这些感受敲成文字却让我很是费思量了。因为一个书法高手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书法语言和书法的取舍、书法的审情趣,李炳筑先生是一个有思想的书家,想要用简单的文字来评述其书法艺术,难度对我来说还是很大的,没办法,我曾经答应过李炳筑先生,那就尽力而为写上我看李炳筑先生的书法艺术的感受。

   说到李炳筑先生的书法,我认为很纯粹,就是以二王一路为主调,用二王这个线串起了李炳筑先生的书风主要面目。

   现在学二王一路的书家很多,但在二王强大的书风笼罩下能写出自己的书法思想和书法风格的书家却不是很多。二王书风以中庸,纯和,技法多变,天真烂漫为高,而许多的后学者都是注意了二王的用笔和法度,没有能在二王的矿藏中找到自己喜欢的矿产,许多书家写出的二王不是把二王的字体放大,就是尽量做到和二王形式上的雷同,看了了无趣。书史上学二王的高手很多,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明末清初的王铎等几十人,他是遗貌取神,把二王的跌宕,气韵加上自己对书法的趣味写出了有自己烙印的书法作品,说到这里想起了一句古语: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着方可绍与古人。知道这道理的有很多书法人,但真正去做实践或者说这样身体力行的去做的书家却很少。

   董其昌就说过:“晋、宋人书,但已风流胜,不为无法,而妙处不在法。”以风流胜,这一句话已经道出了了学晋人和宋人书法的真谛,学书法开始要亦步亦趋,后来要书家保持着对原作神采的贴近,要对原作者的真本风流的领悟,那才是真正的高手。

   看李炳筑先生的书法作品,我可以感觉到李先生的匠心,他的小草是在二王的基数上,加入了自己的温和的气象,初看不是那么的夺人双目,实际上再看如遇异人,神采奕奕,精神风采是那么的动人。李炳筑先生尤其擅长行草书,我看了他小行草是温文儒雅,纵横潇洒,不主寻常,自成变化。而尺幅大的草书,是有张旭遗风,王铎气魄,傅山个性。将笔墨的功能给使用到极致,满纸的烟云,满眼的线条的跳跃,给人感觉,李炳筑先生的线条在唱歌。小行草如果说是晋人风度,那大幅行草是明人的性情。作为一个书家不固守一个面目,不同的纸张,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笔墨,写出来的作品是千姿万彩,这是我要佩服李炳筑先生的。

   李炳筑先生不到不惑之年,能取得如此成绩,可喜可贺,但书法艺术是一门穷其一生才可以窥其一二的中国传统的国粹,我相信李炳筑先生会继续努力下去的,会创造出更大的成绩。


[ 本帖最后由 汲古斋主人 于 2010-9-18 18:28 编辑 ]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10-9-17 21:20:49

11111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10-9-17 21:21:02

1111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10-9-17 21:21:17

1111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10-9-17 21:21:33

11111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10-9-17 21:21:49

1111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10-9-17 21:22:14

1111

书心堂主人 发表于 2010-9-17 22:01:36

这是个好东西!
期待!

方剑武 发表于 2010-9-18 07:47:28

古雨 发表于 2010-9-18 08:33:58

得右军笔法.间见其人之逸意他法.不易.精彩.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辞彩绚烂 天真烂漫 ------- 品读李炳筑先生的书法艺术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