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德锋 发表于 2010-10-22 10:35:01

展览时代,你拥有什么?

展览时代,你拥有什么?



傅德锋



在当下书坛,如果有人向书法人发问:“你学习书法这么多年,到底得到了什么?”通常情况下,很多人(尤其是那些初涉书道和小有成就的的人)都会眉色飞舞地说:“我是某某书法家协会会员,我入过什么展、获过什么奖,还出过作品集,办过个人展览。我的作品如何如何热门,一张字甚至一平尺能值几何,我一年就能赚多少多少。”似乎很少有人说,没有什么,我学习书法只是为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丰富个人生活。说句大实话,现今在过场俱备,锣鼓繁密的展览文化年代,成千上万的书法人已经处在一种极度紧张、极度亢奋、极度激进的状态。练字、参展(入选获奖)、出书、登报、办展、走穴,已经成为了时下书法人不约而同的一条期盼成家成名获取名利的路子。

客观地讲,在如今这条书法道上,大家都走得很忙活得很累。现实中的超前消费、下岗失业、就业压力、经济危机、天灾人祸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正常生活。刚刚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人们,在这种现实下,又陷入了新的困惑。贫富的不均,导致一方面是有钱有势的富人们高昂消费,一掷千金的潇洒;另一方面是低收入阶层的家徒四壁、入不敷出,面对种种日常花销的困宭与无奈……

新的历史时期,书法由上流社会向民间普及,客观上有助于中国书法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但同时也引发了许许多多的新的社会问题。当书法从“余事”演变为一种“专业”之时,从事此种专业的人士,他们的根本出路在哪里?尤其在电脑广为普及的“无纸化”办公时代,这种矛盾就显得更为突出。就连民间的碑刻、春联书写甚至经文书写都已经被清一色的电脑字体所取代,就是当个专门的“写字匠”为他人誊抄书写,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少。中国书法家协会和全国书展以及省书协和省书展对“书法家”(协会会员)逐年进行的批量生产,已经像某些地方的农民种植的卖不出去的大批的白菜、萝卜一样,成为了满怀希望之后的沉重负担。我这么讲,其实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大量客观存在的事实。很多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书法梦想(更多的时候都是为成名赚钱、发家致富),节衣缩食、省吃俭用,购买笔墨纸砚、书籍报刊,或参加培训,或观摩展览,或投稿参展,花费几何?收获几多?当他们走完所有应该走的步奏的时候,蓦然回首,却发现自己在物质生活上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改变的只是自己饱受艰辛、饱经沧桑而日渐老去的容颜。

我曾经私下里为一个书法朋友算过一笔账,他每年用于书法的开销如下:购买书法书籍约一千元,订阅书法报刊约五百元,购买笔墨纸张及刻印材料约一千元,参展投稿费用,他每年至少参加十个展览,每个展览的花费(包括参赛费、邮寄费等,按一次展览投两件作品计算)约在二百元左右,十个展览就是两千元。每年基本要出去看一次国展,就以最少一千元计算,总共下来每年要花费约五千五百元左右。而他一年的收入至多不过一万元,何况没有正式工作,收入也很不稳定。就以每年收入一万元计算,都已经为书法用去了自己全部收入的二分之一还多!就以当地的中等收入家庭来讲,这个数目也已经达到全部收入的四分之一了。可谓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从事书法约二十年左右,基本还没有达到脱贫的目的。类似的情况,我想在全国各地都是普遍存在的,绝不会是个别现象。

事实上,在当今现实情况下,凭借书法改变自身处境的确是很难的。有些人老是拿一些成功人士说事,说什么某某某以前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书法爱好者,经过多年努力,从最基层的会员达到国家级会员,并且当上了理事,成为了某某省的书协副主席或主席。还有的人甚至以张海先生的奋斗发展历程为例,言辞激切,铮铮有词。我并不否认榜样所能产生的巨大的号召和鼓舞作用,但问题的关键是,每个人的才气、学养、所处环境、活动能力、人生际遇各有不同,同样的事情,张三可以做成,但李四就未必能达到。很多事情根本就不会是某些人所想象的那么简单。现今书法家的成功还包含有许多书法艺术之外的因素,对此问题,实在不宜死钻牛角尖。

中国书协主席团成员和各省书协主席团成员也只不过有三四百人,其实除了那些专职人员之外,其他人都另有职业,都有比较稳定的经济收入。而对于一般人士来说,走纯粹专业化的道路,其困难实在是太大了。要达到“以书养书”尚且不易,如果一开始就抱着凭借书法“升官发财”的想法,就有些不合时宜、不切合实际了。我这样说,并不是反对大家学习书法,而是希望人们在选择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要客观而务实地给自己定位,总之一句话,就是千万不要把自己所有的人生希望都寄托在书法上,书法作为一种精神支撑,起到一个调节身心疲劳、缓解紧张心理的媒介是完全可以的。更多的时候,我们爱好艺术,追求精神生活,其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和抵消因为物质生活贫乏所带来的不足和烦恼。如果书法再次成为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负担,那就与从事艺术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了。我们一方面应当从书坛上的那些成功人士的奋斗历程当中找寻到走向成功的经验,获得某种启发。另一方面还要具体情况具体看待,不能盲目仿效,要力求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的路来。

其实,学习书法,保持什么样的心态显得异常重要。如果单纯是出于“谋食”的目的,那么不妨去干点别的事情,或许来的更为见效而稳妥一些,靠书法谋生,周期太长,而且具有很大的冒险性。何况,在艺术上名利心越重,就去艺术真谛越远,平日里名缰利锁,反而与成功南辕北辙。诚如萧娴先生所言:“学书者务必脱略名利。名利之贪心萌发,艺术之真趣顿失。若无殉于艺术的操守,艺术断无成就。艺术需要痴情,名利则窒息一切艺术。书艺果然精绝,得享盛名,诚然是天道酬勤,不得与兜售恶札而沽名者作同日语。然则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名家亦当引为警惕。”我们不要一见到时下那些仅凭一点“三脚猫”的功夫在社会上搞到了一点眼前利益,就心生羡慕之意,既然选择书法,就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不仅要修炼书内功,更应当注重书外功,绝不可像时下某些人那样,急功近利,为了入展获奖,加入书协,描描画画,不择手段,弄虚作假,沽名钓誉,此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到头来难免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还是陆维钊先生讲得好,他说:“古往今来从无没有学问的‘大书家’。……学书者必须要把主要精力与时间用在钻研学问、提高修养上。把提高学问、素养放在写字之上,然后再潜心临池,则可能把字写好。倘若仅为写字而写字,而不注重修养学问的提高,则一定写不好字;或所书之字只能大致看得过去,然而绝不能达到较高的境界。”潘伯鹰先生亦曾说道:“写字必须戒绝两个恶习:一是烦躁不耐烦;而是啖名好立异。这两个恶习,仔细考察还只是一个——好名。好名之极,必然走到浮躁虚伪急于求成以欺世的路上去。……从立志在点画上学字起,一直到成家,是一生在书法上努力的万里长征。长征的基础,仍归到一步步脚踏实地向前走。其成功的大小,则视各人努力的程度而异。”上述几位大家的经验之谈,很值得我们时时温习,多加思考。我在这里不厌其烦地一一罗列他们的言论,就是希望更多的书法朋友能够从中获得启发,以清醒而理智的头脑正确面对市场经济和展览文化背景下的书坛百事,千万不要被某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成天纠缠于那些纷乱而无谓的人事纷扰。

艺术上的事,往往都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功夫下到,顺其自然,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要咬紧牙关坚持,越是浮躁的时代就越需要保持清醒理智和冷静坦然。我们不求其速,但求其诚;我们不求其虚,但求其真。务由此路一步步向前,或则去成功不远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展览时代,你拥有什么?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