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德锋 发表于 2010-10-22 11:07:33

令人感叹……

令人感叹……



傅德锋



社会需要和谐,生活需要和谐,书坛也同样需要和谐,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却存在着许许多多不那么和谐的事情,不免令人感叹!现将生活当中耳闻目睹的一些关于书法的令人感叹的人和事搜罗成篇,或许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益的思考:

有的人既无工作热情,又无业务水平,却长期占据着书协的领导岗位,原地踏步,不思进取,“在其位而不谋其政”,令人感叹!

有的人用得着你时,对你毕恭毕敬,恩礼有加;用不着你时,视你形同路人,趾高气扬,“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令人感叹!

有的展览,一再标榜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评审原则,结果却是“入选唯‘友’,获奖唯亲”,暗箱操作,令人感叹!

有的笔会、研讨会,不过是打着书法的旗号搞酒肉聚会,结党营私,低俗市侩,令人感叹!

有的领导干部,书艺平平,却借助手中权势,个展一次次地举办,专集一本本地出版,暗示下辖单位出资“赞助”,“号召”下属群众掏钱购买,假公济私,令人感叹!

有的书协组织,主席团成员皆为清一色的官员商贾,互相勾结,大谋私利,令人感叹!

有的基层书协领导,欺上瞒下,托书法之名,行谋私之实,损人利己,令人感叹!

有的人书艺平庸,德行犹薄,却堂而皇之成为“德艺双馨”会员,令人感叹!

有的领导,胸中无才,却偏爱“吟诗作赋”;笔下恶札,却喜欢到处题字。信口胡诌,信笔涂抹,既伤风雅,又碍观瞻,令人感叹!

有的博导、硕导,原本不懂书法,却强充内行,貌似严肃,指指点点,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误人误己,令人感叹!

有的书协领导,自己不出成绩,也容不得他人出成绩,或遮遮掩掩,“封锁”消息;或明里“夸奖”,私下诋毁,虚与委蛇,排挤打击,大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势,令人感叹!

有的书协组织或成立或换届,名为民主选举,实则上级指派,强奸民意,令人感叹!

吃喝勤,铁哥们,入选获奖我说了算;拉赞助,送实惠,会员理事你都可以当。“卖官鬻爵”现象如今在书坛也大行其道,艺界有如官场,令人感叹!

某地评选政府文艺奖,等级奖尽归领导、评委,献媚取宠,自我加冕,令人感叹!

某单位举办书画展,尚未截稿,等级奖早已“名花有主”,令人感叹!

某人对书画篆刻一知半解,却可以经常担任书画展评委,每每将与自己关系不近或稍有私怨者的作品,悉数淘汰出局,挟私报复,令人感叹!

外行领导内行,“门外汉”给书法人甚至专家、学者讲课、评奖,时有所闻,咄咄怪事,令人感叹!

某江湖艺人,技艺平平,只因有将军题款、官员合影,便炙手可热,满载而归,拉虎皮扯大旗,招摇过市,坑蒙拐骗,居然门庭若市,前呼后拥,令人感叹!

有的人,利用网络“马甲”,借攻击他人,以炒作自己,人心不古,令人感叹!

有的书协,派系之争十分激烈,下面会员稍有不慎,就会“得罪”某一方,而参展作品一旦落入该方手中,则淘汰出局,必成定局。会员无意中成为书协组织内部争权夺利的牺牲品,令人感叹!

有的书协领导,会员来访时,“前襟长,后襟短,”表情严肃,态度冷淡;“暴发户”来访时,“后襟长,前襟短,”欢呼雀跃,大献殷情。市侩作派,令人感叹!

有的书法家,给领导写字,毕恭毕敬,裱好奉送,犹恐他人不肯“笑纳”;而老百姓向其求字时,则一副大家的派头,摆足架子,如同“御赐”,甚至数求而不可得,狗眼看人,势利异常,令人感叹!

某书协有一人,从未见有任何文章发表于专业报刊,却长期担任着理论委员会主任一职,徒居其位,令人感叹!

某书协有一领导,一人行使书协所有权利,书协资金,任意支配,财务从不对大家公开,有工作,大家分头去做,有成绩,则他一人独揽,独断专行,以权谋私,令人感叹!

某人每逢笔会,开笔时从不谦让,甚至屡出大言曰:“他人不行,唯我独能。”不知高低深浅,不谦虚若此,令人感叹!

有人数年前为接近一位书法名家,求助于我,我为其牵线介绍,其愿尽遂,故每称我为“老弟”。数年后在一聚会场合相逢,他对在场诸人一一招呼,至我时,竟问他人曰:“此为何人?吾不识也。”如是之流,令人感叹!

某书法名家,将其大作示我,貌似诚恳曰:“请多提宝贵意见”。当后来我真的向其略进数言,此人便不复理我,我思之再三,方醒悟:其所指之“批评”意见,实为赞誉之词也,怨自己太过老实,每因此得罪于人。抚今追昔,令人感叹!

一书法名家约请我为其撰写评论介绍文章,我欣然应允,答应见到作品资料后即可进行。不料数日后,其人寄来一文章提纲,我看后方知,如此写来,便是一篇不折不扣的“马屁文章”,故不屑为之,婉词拒之。其人略曰:“莫非君不擅文章耳?”我答曰:“惟不擅先生所命之文也”。而今想起此事,令人感叹!

某书协因主席团内部有矛盾,每有活动,则多互相掣肘,各不配合,一方一旦指责另一方,另一方则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双方或则互相讥刺,恶语相伤,或则拳脚相加,大打出手。某次该书协举行年终总结会,竟因此将没有加盖书协公章的“白版”荣誉证书发给众多“优秀书法工作者”,啼笑皆非,令人感叹!

有一国展“获奖专业户”,在一次聚餐当中,竟然公开宣称,只要谁能给他出5000元钱,则保管出钱者作品在国展上入展,“枪手”职业竟也开始公然招摇过市,令人感叹!

有人利用化名给国展多次投稿,不想多件作品悉数入展,书家甲要将此事向有关方面反映,书家乙说:“此乃我省不可多得之荣誉,岂可轻易毁之?!”书家甲愤愤不平曰:“国展入展名额原本有限,我等呕心沥血,日夜奋战,作品皆如泥牛入海,而他却一人数件,独占鳌头,我与他水平原在伯仲之间,结果却天壤有别,此公平否?”书家丙曰:“是非本有根,公道在人心,何必计较太多!为一时之得失,而伤朋友之感情,不值也。”细思此事,亦不免令人感叹!

某人从不侍弄笔墨,只因下海经商一朝发迹之后,忽然充起了风雅,常邀中国书协会员到家作客,不出数年,所藏会员作品不计其数,其人亦有作品频频在国展上“亮相”,也堂而皇之地成为了中国书协会员,也开始在社会上到处“忽悠”。没想到作一个“书法家”如此简单,令人感叹!

某人擅长书法,尤其善于谋划参加国展作品,在早些年中书协尚未制定面试制度时,经常以自己家庭成员的名义反复向国展投稿,往往弹无虚发,既可夺得奖金,又使全家老小皆具备中国书协会员资格,其家堪称是名副其实的“书法家”,回味之余,令人感叹!

某50多岁的“包工头”在工程失利之后,收起摊子,既不搓麻将,亦不“诈金花”,更不游手好闲借酒浇愁。一心在家认认真真练习书法,不过一年,竟将五体书法写得像模像样。想想一个大家平日公认的“粗人”,能够忽然对书法如此倾心,尤其令人感叹! (本文原载《书法导报》)

手机:13085924536    15593608169   

电子信箱:fudefeng1970@163.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令人感叹……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