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德锋 发表于 2010-10-22 16:48:46

当代中青年书法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九 柯云瀚

当代中青年书法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九柯云瀚



傅德锋



柯云瀚的书作在近十几年以来的国展上频颇获奖,使得人们不得不对他投以关注的目光。国展的入展获奖与否,尽管不是衡量一位书家造诣高低的惟一标准,但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国展却是一条重要的衡量标尺。因为现今活跃于书坛的书家大多都是从展览当中脱颖而出,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

柯云瀚对五体书法皆有涉猎,但其主要成就还在于行、草书。其实对于一位称得上优秀的书家来说,无需样样精通,有一两手过硬的本事就足以言家。王羲之以楷书行草三种书体擅名,颜真卿以楷、行两种书体名列大师行列,苏黄米蔡皆系如此。元代赵子昂的确是个例外,六体皆能,但真正对后世造成影响的,毕竟还是他的楷书和行书,其它由于缺乏独立的文化品格,后世则多为不取。这就允分说明,学书大要,贵在求精,若一味贪多,则食而不化,难成大器。至于时下那些动辄自称各体皆能者,大多是样样稀松平常,如是而已。而柯云瀚着意于行、草书研究与创作,成果菲然。

柯云瀚行草以师法王铎为主,但他在审美意趣上与其他诸多学王铎者拉开了距离。世之学王铎者,多流于表面,大多只关注到王铎的涨墨法的使用和线条的连绵缠绕,而对王铎书法的内在品质和精神格调把握不够,结果往往将王铎庸俗化,此类作品乍一看巨幛大幅,气势非凡,但仔细品读,却乏耐久玩索之蕴藉美。但柯云瀚不仅能从技术层面把握王铎,更能从精神层面去理解和诠释王铎。前者是基础,后者是脱化。观其作品,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王铎在点画线条的转折起伏而呈现出的匠心与力度的深刻理解,王铎书作的行气与章法的独特性在他的作品当中得到了较好的反映。同时由于柯云瀚具备较深厚的颜书功底,故他能将颜书的厚重与大气以及颜体行书的圆润与畅达的笔致巧妙地融汇到自己的王铎风格的行草作品当中,加强了作品的古典气息的同时,也丰富了作品的信息含量。但不足是某些单个字的笔画处理太过突兀,与通篇不甚协调,有些点画稍嫌做作,未能达到自然浑融之境。当然,就目前这些书坛中青年书家来讲,他们的研究与创作几乎都处在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层面,他们在初步确立自我风格的同时,又大多不愿为目前的套路所束缚,因此在他们的作品当中便难免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夹生”的东西。这种“夹生”的东西,就一件具体的作品而言,显然属于一种“不和谐音符”,但对于书家今后的探索来讲,也许是一种新的艺术感觉的偶然迸发,或许日后会被提纯升华为一种标帜性的个性语言。但愿柯云瀚的这些作品当中的“偶尔波澜”也是我所估计的这样。

柯云瀚行草作品不像许多写王铎者那样字字连绵缠绕,他的作品大多字字断开,但能做到笔断意连,用笔厚重中不乏劲健,线条很富力量感。结字也不似世之学王铎者那般有意东倒西歪,以寻求动势。但他虽以平正示人,却能够从单字本身的结构特征去造险,可谓平中见奇,令人叹服。他的行草作品通篇下来只有两三处施以上下牵连,在意态安祥中平添几份飞动之势,两相比照,反更见其动静相宜之美。

当然,品读柯云瀚的行草作品,除王铎本身的笔致与颜书的某些特征之外,尚有黄庭坚,米芾之神情流露,但整合起来又是不折不扣的“柯氏家法”。柯云瀚作品整体上所体现出的特点是雄浑、豪放,严谨中不乏灵气。但他在每件具体作品的创作上,又会因创作内容、创作心境与审美感觉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或萧散简远,富有禅意,或跌宕有致,充满现代情趣,亦古亦今,非今非古,能互相融合。

柯云瀚于行草之外,其篆、隶、楷书作品都能体现出一定的传统功底和个人性情,让人可知其书路的宽广,但即使不看这些,仅以行草论之,柯云瀚的书家形象也依然显得丰满而不单薄。


收藏 分享 评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代中青年书法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九 柯云瀚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