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德锋 发表于 2010-10-23 14:30:03

中国历代书法大家与经典作品系列概说 (一)李斯与《泰山刻石》

中国历代书法大家与经典作品系列概说 (一)


李斯与《泰山刻石》



傅德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秦朝,从而奠定了中国长期统一的基础。虽然它在历史上仅存在了15年,但这个短暂的王朝对此后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却有极其深刻的影响。所谓“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自秦以后,朝野上下,所行者皆秦之制也”(《中国历史资料》),是为后世公认的定论。秦始皇的许多经济、文化等政策无疑是进步的,在各地区、各民族之间得到了广泛交流。这对中华民族经济、文化的朝前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其主要经济政策是以秦国的圆形方孔钱通行全国。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修筑长城、开挖灵渠、引水灌溉,还有“令黔首(民)自实田”(《中国通史》),在全国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征税;其主要的文化政策是先后以小篆、隶书作为标准字体统一文字。



李斯(?—公元前208年)楚上蔡人,系荀卿的弟子,入秦后为吕不韦门客,历任客卿、廷尉,秦始皇嬴政建立秦王朝后,出任丞相。后被赵高诬陷,被腰斩于咸阳。在书法史上,李斯属于第一位有作品流传的书法家,晋卫恒《四体书势》说:“秦时李斯号为工篆,诸山及铜人铭皆斯书。”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建立了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从此揭开了封建时代的历史序幕。为进一步巩固秦朝的政权,由丞相李斯负责进行统一全国文字的工作,将属于大篆系统的六国文字统一为小篆,结束了战国时期“文字异形”的局面。据载,李斯手书了秦代金石刻文,金刻有权量诏版,石刻有峄山、泰山、郎琊山、之罘、碣石、会稽六处刻石。这些刻石都是李斯书写的标准小篆,然而留存至今的只有《泰山刻石》和《琅琊台刻石》,其它刻石均早已失传,有的则是后人重新摹刻。《峄山碑》就属于后人重刻,杜甫有诗云:“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这就可以证明《峄山碑》在唐朝时已经不复存在,后世人为了研习小篆书法,用枣木刻成阴字,以拓印之法进行复制。此后尚有多处翻刻,其中以郑文宝长安摹本最精。



《泰山刻石》在清代乾隆年间经历一场大火,石断字裂,故而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便只有置放于泰安岱庙中残石上的寥寥九个字了。幸好还有北宋拓本156字历经劫难而存留至今,其书风格“藏奸猜于朴茂,寄权巧于端庄”,在秦代小篆之中,无疑是“妙绝古今”的了。经过“书同文”改革之后的秦篆,结体整饬端庄,笔画线条粗细均等,表现出两个最为明显的特征:一是因汉字笔画相对而言横比竖多,为避免横画在排列当中出现拥挤,便相应增加字的高度,故而小篆的结体修长;二是由于笔画线条粗细均等,因此在纵横排列时就要严格遵守横平竖直、左右对称的结字原则,从《泰山刻石》来看,均衡、对称的结字原则体现的非常突出而充分。由此表现出中国第一个封建帝国皇权的威严和社会法制、秩序的严苛,同时也是秦代的独特人文精神在书法艺术方面的具体体现。



《泰山刻石》在章法上采用纵有行、横有列的布局形式,字距稍宽,行距略窄,字形体势修长,呈长方形,有平正、匀称、参差的艺术特点。从表面上来看,虽然秦篆的特点是规矩严整、整齐划一,笔画藏头护尾,行笔均匀,但实际上在内在上是富于变化的。其用笔在轻重提按上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区别,这一点我们从其中的“刻”字可以感觉得到,无论是左面的“亥”字旁还是右面的“刀”部,其轻重粗细明显存在一些细微的变化。结体上非常注重方圆、疏密、、向背、揖让的谐调配合,但总体上又以上密下疏、上重下轻为其特征,尽管如此,却并无头重脚轻、字势不稳之嫌,体现出了很高的艺术性。



我们在学习小篆时,除了从大的方面进行总体的把握之外,还要特别注意观察分析它的这些精微细腻之处。唐代韦续在其《墨薮》中讲到,小篆用笔流畅圆转,“如游鱼得水,如景山兴云,或卷获舒,乍轻乍重。”张怀瓘《书断》亦曰:“画若铁石,字若飞动。……铁为肢体,虬为骖騑。”以上论述,可谓形象地描绘了秦刻石小篆作品动中寓静,相得宜彰的艺术特征。



《泰山刻石》和《琅琊台刻石》尽管字数少,且漫洇不清,但我们可以在学习时参阅其北宋拓本和字数较多而版本清晰的《峄山刻石》拓本。此外,秦诏版、权量亦可作为参照,“尽精微而致广大”,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则可逐渐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本系列原连载于《青少年书法报》)

当代书法论坛 发表于 2012-12-28 21:10:59

冰山雪莲 发表于 2013-1-5 23:36:51

冰山雪莲 发表于 2013-1-17 07:47:27

冰山雪莲 发表于 2013-2-5 08:17:1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历代书法大家与经典作品系列概说 (一)李斯与《泰山刻石》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