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德锋 发表于 2010-11-7 01:19:33

再论当代书法到底有没有流派——对道量先生《驳当代书坛“无流派论”》一文的回应




再论当代书法到底有没有流派?

——对道量先生《驳当代书坛“无流派论”》一文的回应


傅德锋





拙文《当代书坛到底有没有流派?》在《青少年书法报》(见2010年9月21日第38期一版)发表之后,我又将其发布在书法网络上,目的是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在和更多的书界朋友进行交流的同时引起大家对当代书法“流派“问题的相关思考。文章发布后,随即就有道量先生作出回应,在当代书法网“百家争鸣”栏目发布了一篇题为《驳当代书坛“无流派论”》的文章。



读罢此文,我有许多话要说,鉴于流派问题是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绝非三言两语可以尽言,加之近些天来琐事缠身,无暇专门撰文进行回应。今日稍得闲暇,故在此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我觉得道量先生之论尽管也有一定道理,但他经过一番并不周详严谨的论述,就“认为,当代书坛不但有流派,而且有‘显流派’与‘潜流派’之分,‘母流派’与‘子流派’之别。堪称流派纷呈也不为过,”此结论与我完全相反。
在这里,我首先感谢道量先生和众多网友对拙文的关注!但既然作为一个学术命题进行论辩,则需要客观理智的进行一番分析和梳理。



其实在我所坚持的流派所具备的五个前提条件:“一是要有成就卓越,广为世人认可的领军人物;二是要有共同的艺术主张和观点(或称艺术宗旨、见解、观念、思想,形诸文字,即成纲领);三是在相当范围内有相似的风格特征;四是有一个具备延续性(即有流传有序的传承关系)的艺术家群体;五是要有相应的代表作品”的问题上,道量先生除对第一个条件即“一是要有成就卓越,广为世人认可的领军人物”持有异议外,没有明确提出对其他四个条件的反驳,就权且认为是基本同意这四条的成立。但当代书法到底有没有流派这一问题讨论的关键却正如杨卫列先生所说的:“要辩论,首先双方必须在“什么是流派”上达成共识,否则,所谓的辩论也不过是各人自说自话罢了!”


我在《当代书法到底有没有流派?》一文中认为:“所谓流派,就是指众多艺术创作者由于各种原因在艺术探索和创作当中形成一种相同的艺术思维进而形成一种艺术潮流。”道量先生认为:“书法流派,就是具有相同或相近审美诉求的书法家群落。”对于流派的看法,看似相同,实有不同。我是突出“艺术潮流”,而道量先生却着眼于“书法家群落”,我更为关注事件本身,而道量先生则侧重于群落的人。而艺术家是靠作品来说话的,这里的作品不仅包括书法作品,还应当包括书家相应的理论思想和艺术主张等等文献。至于是否形成流派,还要进行多方面综合考量。



鉴于在什么是书法的流派以及如何具体界定当代书法流派的划分缺乏一个基本的标准,我只能就道量先生的反驳文章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不乏“自话自说”的逐条评析:



“我们当代正处在经济文化转型期,书法也正处在大变革的时期。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一点都不过分的。就当前的书法市场现状来说,堪称品类繁多,风格各异,五彩纷呈。就书法艺术的多样性而言,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比拟的。你却得出连流派没有的结论。”



道量先生说当代书法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此为事实,“品类繁多,风格各异,五彩纷呈”亦属实,但不能因为“就书法艺术的多样性而言,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比拟的”,就认为当代书法流派纷呈。当代“书法艺术的多样性”就能证明已经形成了流派?书法爱好者之间长相气质不同,面貌多样,其作品也是“风格”有别,你总不能就说他们已经是“风格各异”的书法家。他还存在一个走向成熟的过程。学术意义上的流派,其形成需要必备的前提条件,撇开前提去谈结果,无疑是想当然的。



“按你所说,中国书法在历史上是有流派的,只是到当代就没有流派了。人们不禁要问,当代书法都同流合污了?还是成了大江大河或大海?“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连长江也有“九派”,书法难道就没有支流?”



历史上的书法流派已成定势,无需多言。当代书法尽管没有“合污”,但确有“同流”之态势,不幸在很大程度上被如火如荼的展览文化给同化了。“长江茫茫九派”,理固当然。书法并非“没有支流”,而是支流众多。但当代书法的支流还正处在形成流派的酝酿阶段,远没有形成实质意义上的流派。




“按你所说的流派五条标准,书协系统不是完全符合标准吗?领军人物应该是张海。为什么说当代没有书法流派?书协由大权独揽到话语权逐步被弱化,沦为一派,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进步。是法的涅槃,是艺术的胜利!”



道量先生这一段尤其矛盾。一个时代如果形成书法流派,则不可能是“一花独放”,而是你所提到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果说以张海为首的书协系统是一个流派的话,那么,他们共同的艺术主张和观点(或称艺术宗旨、见解、观念、思想,形诸文字,即成纲领)是什么?难道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章程》或展览评审规则?这显然不合适。那只是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和一个具体的展览规则而已。在相当范围内有相似的风格特征这一条,倒是沾一点边的。四有一个具备延续性(即有流传有序的传承关系)的艺术家群体这一条也沾边。但试问他们相应的代表作品是什么呢?如果书协系统可以作为一个流派的话,那么书协系统里面所包含的“学院派”(且依成说,称之为“派”,以下雷同)、流行书风派、艺术书法、新古典主义、文化书法等等(注:这些“艺术群落”的主要领军人物可都是“书协系统”里面的重要成员啊),你又将他们置于何地?既然你在此处认为书协系统可称一派,何以后文中又将其以平行对等关系一一单独列出?岂非自相矛盾?所以说,书协只是一个半官方性质的书法团体组织,而非什么流派。你所讲的各派当中有相当一批都是书协系统的人,且互有交叉,因此你的说法根本无法成立!



书协并没有所谓“大权独揽”,他们只是制订了特定的“游戏规则”而已!还有更多不参与展览和不加入协会的人不也一样在“说自己的话,走自己的路”吗?不也一样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了吗?目前,书法网络迅猛发展,任何人都可发表自己的意见,“话语霸权”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又何来“弱化”之说?书协顶多不过万人,不可能完全代表和控制所有的书法人。再者说了,既然先生在此处不乏慷慨激昂地赞美道]:“书协由大权独揽到话语权逐步被弱化,沦为一派,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进步。是法的涅槃,是艺术的胜利!”怎么后文突然话锋一转又说:“当代书法家日益平民化,去精英化,领军谈何容易?事实上艺术并不一定需要有人去领军。而是需要高度的宽松和自由?”话语独揽,沦为一派,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进步。是法的涅槃,是艺术的胜利!”先生为之鼓掌欢呼,高声叫好,那“领军谈何容易”又作何解释?又何必再说“事实上艺术并不一定需要有人去领军。而是需要高度的宽松和自由?”绕来绕去,云里雾里。何其矛盾乃尔?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按你所说的流派五条标准,魏碑书法,堪称流派,但是鼻祖领军人物又是谁?”




魏碑书法多为庶人所为,尽管大多不知作者为谁,但并不是说没有作者。与人对应的是代表作品,如果非要问其鼻祖是哪个,我可以举出一人:郑道昭,字僖伯,自称中岳先生,北魏时期开封人。累官至秘书监、荧阳邑中正,先后出任光州和青州刺史。史称他“少而好学,综览群书,好为诗赋”,是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郑道昭在书法演进变化的把握上颇有心得,造诣甚高,被誉为“北朝书圣”,与王羲之并称为“南王北郑”。目前所知的郑道昭遗存在世的书法刻石有四十多处,无论是碑铭,还是摩崖石刻,都是魏碑体的典范之作,备受书坛崇拜景仰,世称其为“魏碑鼻祖”。



关于郑道昭用笔问题,我认为祝嘉先生的看法很深入,很正确。“郑道昭的《郑文公碑》,知道的人较多,但这碑不是他最高的作品,云峰其他刻石,得天然之美,变化最大——方笔、圆笔、篆法、隶法,无不具备,若奇花异草,高妙难名。”郑道昭书法艺术的评价,我认为他在南北朝书法家中应当算是上乘的大家。祝嘉先生评价郑氏的书法很高,认为“其成就决不在王羲之之下,应奉为北方书圣,与王羲之并尊。”郑道昭是否能够同王羲之并驾齐驱?从云峰山刻石来看,郑氏是上溯斯邕、追踪锺张而以篆隶写楷,若《白驹谷》的榜书题壁,完全代表了北方书派的风格,即“落笔峻而结体庄和,行墨涩而取势排宕”。由于北方书法家的作品传世罕见,又遭“唐太宗独嘉二王(羲之、献之),以至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均习《兰亭》,虽使王氏一家兼掩南北”。以后,赵宋阁帖行,不重碑版,北派书法更趋衰微,至使郑道昭的书法艺术漠漠无闻近千余年。
      


北碑书法艺术的中兴是在清朝乾嘉以来,随着金石学的发展,大量古代碑刻、墓志的出土和研究整理,从而才引起了对碑志和北朝书法艺术的注意和研究,在包世臣诸人的倡导下才开始兴盛起来。正如康南海所说:“书法艺术沿传到清代,流弊既甚,师帖者绝不见工,物极必反,天理固然。道光之后,碑学中兴,盖事推迁,不能自己也。”历史演变造成了北方书法家作品佚名,幸好能在“求其作品多,家世详,只有郑道昭一人”的情况下,推郑氏为北方书法家的总代表了。当然郑氏的书法艺术,不论字体的结构,全幅的章法,其遒丽浑穆,飘逸自然,确属天成。按康南海评赞魏碑及南碑书法艺术有十美的论语:“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越,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来看郑氏书法,确属具备。(见关天相《郑道昭的书法艺术》一文)




“因此,我认为“领军人物”,这一条可以不要。理由是:
1,定义:书法流派,就是具有相同或相近审美诉求的书法家群落。是不是流派,应该由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决定。不应该由“领军人物”,来决定。
2,中国之大,天南地北,东海西山。地缘各异,人缘有别。各方有各方的地方名家,三足鼎立,四足鼎立,谁领谁军?没有领军人物,难道就不叫流派?
3,过去大书法家,往往都是重臣,地位显赫,领军自然成章。当代书法家日益平民化,去精英化,领军谈何容易?事实上艺术并不一定需要有人去领军。而是需要高度的宽松和自由。
4,互联网的普及,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领军人物,同时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成为领军人物。这就是一个悖论。可以说网络时代是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难道说就没有流派了吗?不能吧!”




我从来没说过一个流派是“领军人物”单方面可以决定的,领军人物只是其中一个必备条件而已。况且“领军人物”在流派的形成当中是通过独立的艺术主张和出色的书法作品来影响他人,进而形成流派,绝不是那种行政领导意义上的“领军”。张海先生作为书协主席,具有实质上的行政领导形质,更多是依靠机构体制和章程规则来约束群体的行为,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他个人的人格魅力和艺术影响,只是这些和权利相比起来显得有些不占据主导优势。



既然说“中国之大,天南地北,东海西山。地缘各异,人缘有别。各方有各方的地方名家,三足鼎立,四足鼎立,”又何必讲“谁领谁军?”东周末年,七雄争霸,问鼎中原;东汉末年,亦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混战数十年,最终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各国国君皆为一时之贤,各领风骚。从哲学思想上来讲,春秋时期,诸子崛起,百家争鸣,皆有其领军人物。北宋欧阳修品德高尚,文采超拔,总领当时文坛风骚,世所共仰;苏东坡为其赏识提拔,并继之其后,与欧阳文忠并驾,堪称一时之冠,其影响之大,人所共知。既无“领军”,又何谈“鼎立”?事实上“各方的地方名家”就扮演着“领军人物的角色,就拿你道量先生本人而言,你敢说自你学习书法以来,就从来没有受到过“地方名家”的影响和带动?“不能吧!”没有领军人物,必是一盘散沙,各自为阵,各行其是,又何来流派可言?



你说“过去大书法家,往往都是重臣,地位显赫,领军自然成章。当代书法家日益平民化,去精英化,领军谈何容易?事实上艺术并不一定需要有人去领军。而是需要高度的宽松和自由。”但过去领军并非完全靠“权利”,是“书优则仕”,毕竟还是笔底功夫要好;当代书法家贫民化固然不假,但是各地的名家大多是专家、教授,体制认可的协会主席、学院书画院院长教授并非平民,他们其实就是实际上的“领军人物”,围绕他们的会员、院士和学生大体就是其追随者,上行下效,风气使然,你又何来“领军不易”之说?试问你的学生会不尊重你吗?你的说教难道对自己的学生没有一点影响力吗?!这其实和过去并无太大的区别。至于你说的“事实上艺术并不一定需要有人去领军。而是需要高度的宽松和自由。”我的看法是我们渴望艺术“高度的宽松和自由”,但也希望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榜样甚至是领袖,像魏晋、唐宋乃至近代和“五四”时期,艺术领军还少吗?你能否认他们所起的划时代的引领潮流的重要历史意义吗?“不能吧?”呵呵,不然我们就完全不必因为当代缺乏“大师”而喋喋不休了……



“互联网的普及,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领军人物,同时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成为领军人物。这就是一个悖论。可以说网络时代是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难道说就没有流派了吗?不能吧!”这一句很正确,但与说明问题没有直接关系,等于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一度引起国人的感叹,“呼唤大师”就是大家的基本心态。大师“呼之未出”,只能拭目以待。没有大师作为领军人物,这样的“艺术群落”充其量只是一个群落而已!它有可能在将来形成流派,但时下见到一个书法群落,就认为出现了一个“书法流派”,这样的“流派”也未免太过于勉强了吧?!




“划分流派的目的,是为研究现实,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判断流派的标准也应该,随时代的变化而改进。不能胶柱鼓瑟,削足适履。标准有误,必然得出荒谬的结论。”


先生这一段基本没什么问题,我就不多说了。



“傅德锋先生说:‘历史上形成的诸多书法流派(如二王书法、颜柳书法、魏碑书法等等),意义深远,影响至今。’我认为,就目前状况而言,上述五种‘书派’只能算作是五种观念不同的创作群体,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书法流派。由于前文已经例举了流派形成必须具备的五个前提条件,事实上,当代的这些书法创作群体仅仅具备其中的部分条件,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已经形成了某种书法流派,当综合起来对其考量,往往大多经不起推敲。这些所谓“流派”只是基本具备其中的两个条件,即有共同的艺术主张和观点(或称艺术宗旨、见解、观念、思想,形诸文字,即成纲领);二是在相当范围内有相似的风格特征。对于具备成就卓越,世所公认的领军人物这一条件,就目前而言,我觉得这些“流派”的“当家人”还显得有些勉强。”


“我们对于当代书法流派的期待,只能看未来的实际发展。当代书坛书法大师的渐次缺席和经典作品的呼之未出,充分说明目前还不具备真正形成书法流派的综合条件,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将来。”我们不难看出,傅德锋先生认为,中国历史上书法流派纷呈,当代书法却倒退了,连流派都没有。为什么?他说当代没有书法大师。这是什么逻辑?可以说,当代没有书法大师;但是绝不可以说,当代没有书法流派。




既然不具备形成流派的先决条件或者正在酝酿阶段,我由此得出“当代书法流派尚未真正形成”的判断并无不妥。不是“他说当代没有书法大师”,而是大家一致的公认,连你都是这么认为的。至于你说的“这是什么逻辑?”“为什么”?其实读到这里,连我也被你搞糊涂了,因为先生的“逻辑”的确出了问题,都有些“语无伦次”了。对于这句“可以说,当代没有书法大师;但是绝不可以说,当代没有书法流派。”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因为你只是激情昂扬不厌其烦地说“有!有!有!”却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



“事实上,傅德锋先生正好把是非搞颠倒了。众所周知,在中国书法史上,“书道渊远.名家辈出.各领风骚不尽.然名家书迹昭传后世.有名家之体.无流派之分.曦献书之后之曦献只曦献奴.欧颜后之欧颜为欧颜奴.得生曦献者稀.能超颜欧者少.至若习魏碑者.多得黑丑摸样.实吓人.因之书道代有才人名家出.未有流派.有之.书之殇也.”(古雨语)。诚哉斯言!的确,王氏书风一派独大,流派乏之又乏,乃至于无。当代书坛情形却正好相反,反传统者有之,前卫者有之,现代者有之,后现代者也有之,丑书者流行之,杂耍者作秀之,怎么能说当代书坛没有书法流派?”





其实,流派一说并非是当代人给当代人下定论,历史上的流派是近现代学者、书家出于研究的需要而作出的划分。而当代人动辄“当代书法‘流派纷呈’”, 假如这句“书道代有才人名家出.未有流派,有之,书之殇也”(古雨语)是“诚哉斯言”的话,硬说当代有流派有意义吗?“反传统者有之,前卫者有之,现代者有之,后现代者也有之,丑书者流行之,杂耍者作秀之”,这些不过历时近三十年,尚处在“试验阶段”,还需要一个“大浪淘沙”的沉淀过程,急于为其“冠名加冕”,才是真正的“胶柱鼓瑟、削足适履”!




“我认为,当代书坛不但有流派,而且有“显流派”与“潜流派”之分,“母流派”与“子流派”之别。堪称流派纷呈也不为过。这是艺术发展由单一性到多样性的必然趋势之法则所决定的。”

“为了研究方便,现列当代流派提纲如下:
1,书协派(传统,古典)
2,民间派(网络书法,市场职业书法)
3,流行书风派(丑书)
4,学院派(陈振濂为代表)
5,书艺派(王镛为代表)
6,文化派(王岳川为代表)
7,名人派
8,书道派
9,杂耍派(虫鸟字,拳书,指书,地书,等)”




说来说去,还是在很表面化地看待问题。今日的“潜流派”(注:用这个词来特指先生所言的当代书法流派还是合适的,姑且借来一用),其中的一部分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将来后世人认可的“显流派”,但一些在今天看来人们都不太愿意接受的“书法群落”(如老干部群落和杂耍群落),你非要将这些列入“流派”,那流派还有严肃的学术意义吗?!




至于你列出的这个提纲就更是有问题,书协里面的成员大多都是来自于民间,民间的也有在书协的,书协的也有在民间的,书协里面就没有“网络书法”?没有“市场职业书法”?书协的都是在写“传统、古典”?没有学习“民间书法”的?民间的就不写传统、古典的?书协里有很多“流行书风”的代表人物,而“流行书风”就一定都是所谓“丑书”?“流行书风”阵营里就没有书协的成员?




至于“学院派”、“艺术书法”“文化书法”都具有特定的指向,就目前而言,差不多都只是一个提法而已,难道“学院”里没有“艺术”?学院里不讲“文化”?这其实是很勉强的一个概念,中间均有交叉和相通之处。



把“名人”单列一派更不合适,张铁林、赵本山、朱军是名人,那沈鹏、王镛、陈振濂就不是名人?




你所说的“书道派”,其实应该就是指“现代派”,是受日本前卫、墨像书法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书法群落。如果你是指我国古代的“书道”说,就更是不着边际了。




杂耍一路只是作为研究当代的书法群体构成时,因为其客观上存在,且人数不少,故每有提及,但因缺乏学术意义上的严肃性,往往是一笔带过,不作为重点讨论对象。




从上述一系列问题可以看出,道量先生对拙文的反驳是情绪化、想当然式的,尽管情绪激昂,但未免有些苍白无力,经不起仔细推敲。我当初写《当代书法到底有没有流派?》一文并非有意否定当代的书法成就,而是意在引起在展览文化背景下,在极端浮躁的功利和体制影响下,需要深入思考诸如“书法大师”、“经典作品”和“书法流派”等等的现实问题。也许目前的一些“书法群落”将来随着其领军人物的真正崛起和成熟以及各方面条件的齐备,发展成为多种学术意义上的书法流派,但我想,只有去除了过度的浮躁和对当代书法过分的乐观,留住操守和本真,实实在在沉下去,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一切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此文再次作为引玉之砖,诚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不妥之处,更请道量先生海涵!且因为时间、精力等多种因素,对道量先生写的对我其它文章的反驳文章就恕不一一回应了,可以此文稍作参考。

[ 本帖最后由 傅德锋 于 2010-11-10 11:44 编辑 ]

书心堂主人 发表于 2010-11-7 09:09:02

田方 发表于 2010-11-7 09:12:27

思維缜密、论之有据、观点明确,有说服力。

傅德锋 发表于 2010-11-7 10:31:38

原帖由 书心堂主人 于 2010-11-7 09:09 发表 http://www.ddsfw.cn/images/common/back.gif



多谢关注!

傅德锋 发表于 2010-11-7 10:32:28

原帖由 田方 于 2010-11-7 09:12 发表 http://www.ddsfw.cn/images/common/back.gif
思維缜密、论之有据、观点明确,有说服力。



多谢!望多提宝贵意见!

傅德锋 发表于 2010-11-7 15:09:30

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江湖女侠 发表于 2010-11-7 17:00:49

江湖女侠 发表于 2010-11-7 17:04:59

曾经在书画报刊拜读过傅老师的很多文章,受益匪浅。今观此文,更加具有这种想法。严重支持傅老师!

江湖女侠 发表于 2010-11-7 17:32:13

请问老师有没有论文集?我想收藏一本学习。

值班编辑 发表于 2010-11-7 17:38:30

原帖由 田方 于 2010-11-7 09:12 发表 http://www.ddsfw.cn/images/common/back.gif
思維缜密、论之有据、观点明确,有说服力。
然!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再论当代书法到底有没有流派——对道量先生《驳当代书坛“无流派论”》一文的回应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