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德锋 发表于 2010-12-13 23:03:44

何必获奖 ?

何必获奖 ?







——也谈书写的快乐



傅德锋



最近读书,看到这样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至少它可以引起我们的一些思考,说的是:“一个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于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理解是,一个人要经过不断的努力,得到他人的认可然后进一步被社会所认可。但这句话值得深味的地方在于,他说“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于他人的理解”往往并无价值。换句话说,当你不完全把自己的价值寄托于他人的理解之上才可能更有价值。我们撇开其他不谈,仅仅就从从事书法的角度而言,我认为确实如此。




我们为什么选择书法,那是因为自己喜欢,这是最朴素的起因。当自己有意识地要把自己锻造为一个书法家的话,这就从单纯的爱好转化为了一种人生理想,这是好事,值得肯定。我们从写字到书法,首先是为了给自己寻找快乐,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当很多人在学习书法的过程当中往往因为名誉功利等等的因素,结果反倒把自己搞得很苦恼很痛苦,这就走向了事物的反面,是在给自己找别扭。特别是在展览文化背景下,书法人要寻求介入社会,要不可避免地参加一些展赛活动,在此当中,不免精神紧张,患得患失,入选获奖则喜,名落孙山则忧,甚至会转忧为怒,寻找机会发泄,比方说在网上注册马甲骂人之类。快乐没有了,包容心缺失了,压力增大了,怨恨心产生了。心态被功利扭曲了,理想世界被负面的东西占据了。




当下社会的确进入了一个评奖大潮空前汹涌的时代,本来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强烈冲击之下,随着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我们已经焦虑不安,大有无所适从之感。面对现实,可我们又被各种名目的评奖撩拨得更加浮躁,也更不容易自信了。个人要想在此狂潮中站稳是在具有很大的难度。我觉得,在此实质上有一个误会,那就是获奖的目的无非也是让我们既“富”且“贵”,而在古人那里,却有“何必富贵”的自信,那我们也不妨来个“何必获奖”这岂不也是一种潇洒?!做了事非得别人或社会来承认,要让人家给你贴个“标签”才算快乐,岂不是大俗?这一是自己对自己所作之事的意义与价值缺乏充分的自信,二是没有享受到自己所做之事的快乐。因此才需要由他人和社会来为你按一下“确认”健,此处显然有着极大的感觉误区。我们并不是在这里鼓吹大家什么奖都不要争取,而是觉得如果所有的奖我们都要不顾一切地“扑上去”才有问题。




评奖活动的趋于泛滥,说明我们已经太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包装。事实上,因为深爱书法,所以我们平时学习书法犹如吃家常便饭,尽管很平淡,但足以使我们生活得很健康。而评奖,犹如饭菜里面的调料和偶尔去吃的大餐,虽说是一种需要,但是却不可以调料代替饭菜,也不宜将大餐取代家常便饭。事实上,自己亲手在家里做的饭菜可能更有利于身体健康,相对而言比较卫生安全。




再比如时下社会人们热衷于追求的**,按理说,**是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的一个证明,也可能是一种能力和身份的象征,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却有很多是我们感到哭笑不得事情。很多拥有高学历的人在实际当中却往往不比那些没什么学历的人更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曾经有一个北大的毕业生为此写过一本叫《北大毕业等于零》的书,还畅销了几年。作者在这本书里讲了这么一层意思,他说当自己从大学走上社会之后,才发现在大学里面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有很大的错位。特别是在大学生自由择业的当下,在社会大批量“生产”大学生的现实情况下,高学历的含金量大大减弱了。从大学的校园兴致冲冲地手捧一纸**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却需要从头开始审视自己。我们以前很注重获奖,那是因为当初的奖项相对而言更具有含金量,当评奖成为一种潮流甚至演变为一种“产业”时,我们手里的奖项也不幸成为了一个轻飘飘的东西,不再具备什么权威性和说服力。




很多企业的办公室里,各种耀眼的奖状和荣誉称号可谓琳琅满目,什么“重合同,守信用”、“质量信得过”“全国多少强”等等,可是,他们建的桥梁未使用几年就垮塌了,修建的教学楼倒塌了,生产的食品吃出人命了……曾经的先进和模范与后来的不负责任草菅人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头戴各种桂冠的德艺双馨的风云人物一夜之间成为了千夫所指的贪污腐败分子,即使是正面意义的荣誉和头衔也被人为地推向了尴尬之境。




所以,我们还是看重一种比奖项更加具有说服力的东西,那就是口碑。人们常说:“金杯银杯,不如大家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人们的夸奖”,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荣誉和头衔本身并无可厚非,人们采用授予单位和个人以种种荣誉和头衔的形式无非是一种鼓励和肯定。但这必须要有实际的内容作为前提,获得者要自觉维护既得荣誉的纯洁性,授予者要竭力捍卫奖项的公信度和权威性。这样的授予与获得才具有实际意义。




书法界的各种奖项目前除了中国书协颁发的尚具有一定的公信度,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它代表一定程度的官方形质和学术的高端形质,它尽管在评奖当中也不一定能够达到人们苛求的那种公正公平和公开,但他的主流是好的。很多人就是通过获奖来得到社会的认可然后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并不意味着任何爱好书法的人都可以通过这一渠道达到自己的目的。




从事艺术是为了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和优雅,创新生活是为了过好的生活,但创新的目的却不一定是要抵达温柔富贵之乡。能富贵当然好了但它最大的问题是不能藉此解决我们人生的主要问题,富贵并非法力无边,无所不能。何况富贵还不是人生唯一的快乐。所以“登山临水,邈矣忘归;谈虚语玄,忽焉终夜。惟以烟霞自适,非复簪缨是求。”这说的正是古人帷天席地之际,友月交风之时,一种无需“簪缨”(富贵)便自足其乐的“自适”生活境界。不应忘记,在“世俗的成功”之外,毕竟还有其它的“幸福模式”:“把臂入林,挂巾垂枝;携酒登巇,舒席平山。道素志,论旧款,访丹法,语玄书,斯亦乐矣,何必富贵乎?”(北祖鸿勋《与阳林之书》)




斯亦乐矣,何必富贵!可谓人生破的之言!“年忘大小,傲天地于平生;志混荣枯,得林泉之意气(《唐王勃秋日宴洛阳序》)要是能够在得失荣辱之间做到“难得糊涂”,不必把这些分得太过清楚,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幸福?!三国时魏国诗人嵇康说:“岂须荣华然后乃贵哉,岂待积敛然后乃富哉?”也就是说,人世间有一种“贵”不需“荣华”,有一种“富”不必等待“积敛”,“芳酒满、绿水春,朗月悬,素琴荐。梧桐生雾,杨柳摇风,眺望而林泉有余,奔走而烟霞足用。高情壮思,有抑扬天地之心;雄笔奇才,有鼓怒风云之气。”(王勃《游冀州韩家园序》)




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过世俗性富贵的日子,也并非所有的人都“需要”过只以物质为中心的富贵日子。如果认定人生非要富贵,非得直奔富贵这个主题,这算不算也是一种偏执呢?当无暇晨看旅雁,昏望牵牛时,“富”而且“贵”是真实的吗?


《世说新语。赏誉篇》有一则故事说的是那些具有“魏晋风度”的人们以超越高尚的精神性存在为人生的“富贵”:“以洪笔为鉏耒,以纸扎为良田。以玄默为稼穑,以义理为丰年。以谈笑为英华,以忠恕为珍宝。著文章为锦绣,蕴五经为缯帛。坐谦虚为席荐,张义让为帷幕。行仁义为室宇,修道德为广宅。”这才是最真实的富贵所应有的内涵。懂得了“何必富贵”,就会把我们从对“富贵”的偏执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更广阔、更丰富的生命或生活的可能。我们并不提倡过苦行僧式的日子,而是主张必须要有这样的勇气和智慧:即无论今生有钱没钱,钱多钱少,无论生在怎样的环境,我们都能借助文化的智慧和力量,来选择一种优雅、从容、平和、勇敢、大气的生活,可以恬然自适。那种认为只要有钱就能过好日子的想法是天真的、幼稚的;那种只有钱才能过好日子的作派也不见得就是一种真本事、真能耐。那种既追求者富贵又淡泊于富贵的人生才是最潇洒最自由的状态。“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庄子。让王》)一个人一生最大的修养,就在于追求这种“得道”的修养。

[ 本帖最后由 傅德锋 于 2010-12-13 23:05 编辑 ]

书心堂主人 发表于 2010-12-14 08:29:15

获奖有饭吃

冰山雪莲 发表于 2010-12-14 09:08:25

原帖由 书心堂主人 于 2010-12-14 08:29 发表 http://www.ddsfw.cn/images/common/back.gif
获奖有饭吃
大实话。

傅德锋 发表于 2010-12-14 10:43:08

原帖由 书心堂主人 于 2010-12-14 08:29 发表 http://www.ddsfw.cn/images/common/back.gif
获奖有饭吃



这个倒是真的!呵呵!

傅德锋 发表于 2010-12-14 10:43:41

原帖由 冰山雪莲 于 2010-12-14 09:08 发表 http://www.ddsfw.cn/images/common/back.gif

大实话。


的确如此,多谢关注!

巨剑 发表于 2010-12-14 19:30:51

一个人一生最大的修养,就在于追求这种“得道”的修养。
透彻,精彩。
学习。

傅德锋 发表于 2010-12-15 08:29:15

原帖由 巨剑 于 2010-12-14 19:30 发表 http://www.ddsfw.cn/images/common/back.gif
一个人一生最大的修养,就在于追求这种“得道”的修养。
透彻,精彩。
学习。




多谢巨剑兄关注!祝好!

张文海 发表于 2010-12-15 09:17:17

写的好!受益!

傅德锋 发表于 2010-12-15 09:18:28

原帖由 张文海 于 2010-12-15 09:17 发表 http://www.ddsfw.cn/images/common/back.gif
写的好!受益!


多谢鼓励和支持!祝好!

江湖女侠 发表于 2010-12-15 09:22:35

拜读学习先生妙文,受益不少!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何必获奖 ?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