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德锋 发表于 2010-12-17 23:30:03

民谣版杂说书坛【最新原创】

民谣版杂说书坛



傅德锋



三十年书坛春风浩荡,
大展大赛推波助澜,
昔日书法乃书斋雅玩,
今朝翩翩走下神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广播电视——祝您愉快!
小说月报,书法期刊,
读书写字,近乎疯狂!


有志青年,参展参赛,
金杯银杯,激情满怀。
书画活动,遍地开花,
协会组织,海角天涯。


主席理事,社会新贵,
驻会书记,上级派来。
会长院长,争当评委,
硕导博导,身价百倍。

中原逐鹿,旗幡飞舞;
入选获奖,书坛新锐。
书画报刊,雨后春笋;
登台亮相,岁岁年年。


老中青少,一齐上阵;
节衣缩食,弄墨舞文。
板凳要冷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休道寒来暑往苦,
咸鱼翻身跃龙门。
莫言书法是“小道”,
大可承载中华魂!

评一评来理一理,
你且推杯换盏醉醺醺;
瞧一瞧来看一看,
我把书坛百事说纷纷:


且说那一九七八年,
《书法》杂志横空出世一时新,
首届群众书法大比赛,
获奖作者如今都是书坛塔顶盖。
笨鸟先飞早入林,
前程远大画似锦。
“韩流滚滚”风云起,
“石浪滔滔”鬼神惊……

诸贤齐心成盛会,
大江南北墨潮涌!
中国书协举大旗,
书坛学子一起追。


舒同、启功和邵宇,
声名远播震寰宇。
沈鹏、张海为后继,
五届书协先后兴利又除弊。
宣传普及功效大,
男女老少学书法。
君不见书法进万家,
通渭的老百姓就是饿着肚子也要把中堂对联屋里挂。
更有那名乡名山兰亭校,
一个个争先恐后激情在燃烧!
牌坊楼、艺术馆,碑亭石廊个个响。
办展争当东道主,
发展地方书法事业人家从来不含糊。
书法强省从此有,
问鼎中原无止休……
海枯石烂天有证,
哪个不想青史美名留?!

齐楚燕韩赵魏秦,
二十四史梦魂惊。
楚汉争霸项羽死,
历史烟云过纷纷。


书法本是文人事,
世事变幻跨时空。
书法本是艺中艺,
人事代谢说到今。

二刘相争缘何事?
一为守旧一为新。
时代潮流终难逆,
在朝在野甚稀奇。

探索的,前卫的,
韩国朝鲜日本的,
“拿来主义”莫相忘,
到底谁拿谁家的?
“出口返销”无足道,
还是中国书法奇妙又高超!
欧洲美国东南亚,
到处都有我们的出国书法家。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
书法家们的惊人绝技老外们总是看不够!
中西文化交流年年有,
西风古道猛狮吼……



“中青展”历经八届已夭折,
“全国展”九届已过近万会员绕树三匝求相依……
万人争过独木桥,
任重道远路正遥。
入选获奖靠的本是功力加运气,
金榜题名何时轮流来到君门第?!
几人欢笑几人愁?
夜半把笔临池惟听那窗外啼鸟鸣啁啾……

无论临碑和学帖,
还是仿古与摹今,
各种“主义”和“流派”,
到头来还得实实在在!
山头林立呼声紧,
诱人入梦总难醒?
流行号角遍地起,
多少白发青春泪。

我裁剪,你拼贴,
四尺嫌短八尺拿。
赤橙黄绿青蓝紫,
满城尽带黄金甲。

乌啦啦,乌啦啦,
别人爱说就说啥,
今朝只为获奖来,
评委“好色”我怕啥?!


“缺钙少碘“时人讥,
二王书风人人迷。
回归传统不迟疑,
离经叛道或可依?!
魏碑狂热俊彦出,
小生有意在于斯。

据说电脑和硬笔,
对传统书法有冲击。
釜底抽薪根基动
有识之士近忧远虑一齐生。
岂料书法网络突崛起,
只需轻轻一点就将世界搜眼底。
书法视频聚精彩,
书法活动网播快。
空间大,图片精,
旧了还可再更新。
万众瞩目一线连,
轮番登场强强强!


网络时代观念变,
娱乐心态终难免。
调侃说笑打哈哈,
有的贬损有的夸。
面对网络需器量,
“封口”“一言”难上难!
民情民意终须解,
怨恨不快都释怀。
这个“门”,那个“门”,
只为打开真谛门,
网民千差又万别,
大肚能容可高枕。


“领导”、“高端”党领导,
其实书记、主席纵然没有功劳有苦劳!
人非圣贤谁无过?
知过能改总是好。
批评与自我批评同开展,
构建和谐社会做榜样。
不信让你来领导,
除了夸誉和赞美,
质疑、流言也会把你找。
悠悠千古惟一句:
都是炎黄子孙华夏好儿女,
为书法,为文化,
为自我,为国家,
只有一颗红心永向党,
才能艺术之花遍地开,
德艺双馨抒壮怀!
(完)





[ 本帖最后由 傅德锋 于 2010-12-18 00:09 编辑 ]

冷砚 发表于 2010-12-19 20:20:16

傅德锋 发表于 2010-12-20 02:29:17

原帖由 冷砚 于 2010-12-19 20:20 发表 http://www.ddsfw.cn/images/common/back.gif


多谢关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谣版杂说书坛【最新原创】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