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印强 发表于 2011-1-5 12:28:41

洹上一“书翁”——记刘颜涛和他的篆书书法艺术

洹上一“书翁”


——记刘颜涛和他的篆书书法艺术

冯印强
     在辽阔的豫北平原,巍峨雄壮的太行山脉东麓,有一条河横向流过,这就是洹河。虽然这条河从发源到注入卫河不过一二百公里,但它却孕育了辉煌的殷商文明。当年商王朝几经迁徙,最终依洹而定都殷,绝对是洹河沿岸丰厚的自然资源和肥沃的土地吸引了他们,使得他们长期安居下来。历史地理学也告诉我们,几千年前的洹河沿岸就是非常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因此,自商以后,洹河流域便世代伴随着洹河水的默默流淌而繁衍发展至今,由此孕育了丰厚的洹河文化。一个标志性文化符号令世界文化界所瞩目,那就是安阳殷墟的甲骨文。可以说,甲骨文是洹河的文化象征,也是安阳人民的骄傲。

     确切地说,甲骨文作为文化并没有像其它文化一样一脉相承的延续下来,而是一个历史性文化遗存。这倒不是说甲骨文作为文字和其后的汉字发展史没有传承关系,只是强调甲骨文的独立文化价值。我们知道,甲骨文是殷商时期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并不属于殷商时期的日常书写,但它却蕴含着殷商先民的审美和文化特征。在没有其它文献资料作依据以前,我们依然可以通过甲骨文的审美型态考察殷商时期的审美心理和文化思想。也正因为这样,甲骨文完全可以作为考察洹河地域历史文化动向乃至整个民族文化史的重要文献史料。殷商以后,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的周文化,并因此使得西周金文在书法史上取代了殷商甲骨文的文化统治地位。需要说明的是,西周作为文化相对落后的部族,取代殷商而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肯定和继承了殷商的先进文明有着直接的关系。认识这一点很重要,它起码说明西周金文和殷商甲骨文作为两个文字系统在汉字发展史上是传承有序的。所以,就书法而言,学大篆必涉甲骨,学甲骨必通大篆。二者缺一都不属于合格的篆书家。

 刘颜涛就属于这样一个精通大篆甲骨的书法家。

     我和颜涛虽然谋面较少,但由于书法的情结,多年来也始终相互保持着关注。每每看到他在全国性书法大展中摘金夺银,便为安阳有一个这样的老乡和同道而感到高兴。我和颜涛的第一谋面是2000年在北京参加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展中。当时颜涛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个子不高也不矮,声音不大倒显得平和,谈吐温厚随和、举止儒雅稳住,不太注重修饰的随意装着,有些斑而白散乱的头发,显示出一派文弱书生的含蓄和沉稳。我当时想,颜涛笔下的篆书线条是老辣和沧桑的,结体是浑厚和稚拙的。从外在形式而言,这和颜涛儒雅、含蓄、随和的仪态是很不契合的。书如其人,如果书法风格和人的品格出现较大差异,说明肯定是某个书学环节出现了问题。此后,他成了我思考书法美学和文化人类学时挥之不去的课问题。

     去年,在一个书法活动中,我又见到了让我思考书法就总被想起的颜涛。“哇塞”!怎么头发全白了?再看仪态,依然是宽厚随和、儒雅稳重。唯一感到变化的,就是言谈举止比以前更加老成。这不由得使我重新审视颜涛的书法。和2000年的篆书相比,颜涛现在的篆书明显增添了凝重和浑厚。哦,我明白了,刘颜涛是在身体力行的诠释着中华民族的浑朴性格,在利用书法艺术来张扬自身淳朴而刚大的精神品格。淳朴和刚大是颜涛书法的个性表现所在。同时,这种个性特征又映射着颜涛坎坷和艰辛的人生历程。贫苦的童年,清苦的学生时代,铸就了刘颜涛淳朴坚毅的人生品格,以及凝重、宽厚的个性特征。一旦把生命中固有的个性借助于笔墨加以宣泄时,自然就形成了刘颜涛淳朴、坚毅、凝重、浑厚的书法线条,以及随意、稚拙的结构图式。而且,颜涛的这种表现语言有着强大的传统基础背景。

     刘颜涛的大篆秉承商周,涉猎极广,尤其对《散氏盘》、《毛公鼎》、《史墙盘》等金文巨制用工尤勤。西周金文整体有着浑朴厚重、恣肆张扬的个性特征。刘颜涛精明地捕捉到了这些,并且转化为自己独特的笔墨语气,聪明地完成了传统和现代的纽带式链接,完成了商周大篆的时代诠释。因此,在他的笔下,篆书的线条是凝重和浑厚的,结体是随心和稚拙的,这就避免了篆书流入浮躁和做作的另一极端,显现出一派天真烂漫不加雕琢的自然美,以及朴质浑厚的书法美学特征。我想,刘颜涛如果没有对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系统的理解和综合把握,断然不敢作此大胆尝试的。刘颜涛做到了,并呈现给我们一派刚毅质朴、随和宽厚的书法图景。这,或许更能接近刘颜涛生命个性本身!这个时候,我才发觉颜涛的篆书所展示的风格特征和他本人达到了某种统一。

     不过,颜涛多年钟情的是殷商甲骨文和西周金文,着力表现的无疑也是殷商甲骨文和西周金文的审美特征。但由于殷商甲骨文和西周金文属于刻铸文字,加上多年的风化,锈迹明显,线条漶漫严重,难免有些失实。仅凭追求这些金石气表达殷商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书写的审美特征和文化精神,既不客观也是很困难的。所以窃认为,颜涛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在保持目前篆书文化品格的同时,探索殷商甲骨文和西周金文背后蕴含的真正文化精神。无疑,这个通道会为颜涛目前的篆书风格平添一些古朴和正大气象,也将使得颜涛篆书更加接近其本人,从而达到人书具老的境界。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老,是老成的老,是书法多年修养的应有境界,而不是年龄大就是“书老”。在我看来,很多所谓的书法家到老年都是人书具废的,为什么,皆因年轻时缺少实际书写功力也?

     出于期待,出于对颜涛人书情景的认知,我更愿意把颜涛称为“洹上书翁” 。我曾经和颜涛开玩笑地说,你的头发不要再染了,当个书翁多好呀!虽是玩笑,但却是发自内心的期待。我期待着颜涛的大篆书法真的能够和他的满头白发一样老辣沧桑、淳朴厚重!

     闲暇时,我燃上一颗烟,透过烟雾的缭绕展望着窗外,注视着穿梭于大街小巷的人流,思考着这个浮华的社会,回忆着自己艰辛的书学历程,便情不由己地想象着刘颜涛人书俱老的状态:一个满头银发的书“翁”饱蘸浓墨伏案书写大篆,此时的大篆线条更显凝重和质朴,结体更趋古拙和刚大。在这里,凝重和质朴显示的是颜涛多年培养的精神品格;而古拙和刚大则是颜涛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当代拓展。最终,书法作品承载的是颜涛作为当代书法家的文化使命,流露的是颜涛作为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文化关怀!


冯印强2009年11月12日夜于悟玄斋  

该文发表于去年的《中国书画报》,具体哪一期记不清楚了!

当代书法论坛 发表于 2011-6-7 09:14:17

冰山雪莲 发表于 2012-1-8 22:13:51

值班编辑 发表于 2012-1-12 20:10:52

颠翁 发表于 2012-1-18 23:26:59

......。“哇塞”!----乃台湾高山族俚语意即--我操大陆人多不明 以为时髦之语可笑。。。

冰山雪莲 发表于 2012-4-13 23:00:11

当代书法网 发表于 2012-5-2 17:47:13

冰山雪莲 发表于 2012-5-15 16:39:16

值班编辑 发表于 2012-5-28 00:50:38

冰山雪莲 发表于 2012-7-14 20:56:45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洹上一“书翁”——记刘颜涛和他的篆书书法艺术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