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德锋 发表于 2011-1-5 18:08:03

我和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都在写字——再说书法与写字的区别

我和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都在写字

——再说书法与写字的区别



傅德锋



有一天,我用钢笔在稿纸上写一篇文章,刚上二年级的女儿走过来对我说:“爸爸,您又在写字啊?”我说:“是的,爸爸在写字。”女儿说,那我也写字去了。我说好。于是,女儿开始写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了。

又有一天,我磨墨展纸,在书案上创作一幅书法作品,8岁的女儿又跑过来对我说:“爸爸,您在写书法啊?”我说:“没有啊,爸爸也是在写字。”女儿说:“不是写字,爸爸是在写书法,我也要写书法。”我说:“爸爸为什么是在写书法啊?”女儿说:“爸爸在大纸上写毛笔字,就是在写书法。”

我对年幼的女儿能够对写字和书法有这样的认识而感到高兴。至于我女儿为什么能有这样的认识倒是不值得奇怪的,因为平时耳濡目染,时常听我谈论书法,自然多少有些影响。

我在稿纸上写文章和女儿写老师布置的作业道理是一样的,其意不在于体现多少笔墨线条的艺术性。尽管我说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写字,要把字写端正,清楚、干净、漂亮。但目的却主要在于老师便于识别和批阅。我的文章手稿尽管多少也有些书写上的讲究,但终归是以表事说理为终极要务,其意并不在于书法。

我专门创作一幅书法作品,在孩子眼里,那不叫写字,是在写书法,乃是有了毛笔和宣纸的介入,有了笔墨线条和风格意境的基本要求。严格意义上而言,我的创作不一定可以算作是书法,但这毕竟和在稿纸上随便写篇文章是截然不同的。因此说,判别是写字还是书法,必须有如下几个参照:从传统书法的角度讲,书写的工具必须是毛笔,材料理应是绢、帛、竹简、木牍和宣纸,必须有形成书法作品的艺术性讲究,必须书写汉字。从硬笔书法的角度讲,却不一定要用这些,一支钢笔、圆珠笔、竹笔什么的都可以,稿纸、绘图纸、打印纸什么的都可以。但关键也还在于实际书写有没有艺术性书写的诸多讲究。

任何书写行为一旦离开了作为书法作品所理应具备的那些要求和讲究,就都是随意性的写字,其意义在于记载文字,说明事理。任何书写行为一旦通盘考虑形成一件书法作品所理应具备的诸多要求和讲究,则完全有可能上升为书法。此时的书写有两种功效,既可以记文载事,又可以体现笔墨情趣。这种双重功效在古人那里比较突出,但在今天,以书法的形式来记文载事已经被大大弱化,更多地是为了审美、欣赏。而今人记文载事则更多地是借助硬笔和键盘,与书法的距离越来越大……

书法是指对汉字的艺术性的表达或者说是书写,书法所侧重的是文字笔墨线条本身所体现出的艺术性,它尽管也关注文字内容,但内容毕竟是第二位的。而一般意义上的写字则是指缺乏艺术性的随意性书写,这种书写所关注的主要是文字内容本身。艺术性的书写需要一个人的专门修炼,要对书法的笔法、行气、章法、墨法等等各种矛盾(如疾与涩、轻与重、湿与枯、欹与正等等)进行对立统一的艺术性处理,然后体现出一种特定的意境。


从这个意义而言,无论古人还是今人,你一旦缺乏这个“专门训练”的前提,那就只能算是一般性的自由书写。而一般性书写是不需要太多的讲究的,他的主要功能和目的是为了载文记事,也就是能够表达清楚文字的内容即可。而不是为了作为书法意义上的欣赏。作为书法衍生之初,可能先民们的书写还处在摸索阶段,他尽管也是以“求美”为写字的前提,但由于之前没有任何法度作为参照,那远古先民的这种一般性书写也就成为了后世人参照的书写法度,并逐渐积淀为书法的传统法度。现在书法历经数千年,技法技巧经过不断积累丰富,早已自成体系,约定俗成,这也是中国书法的一个基本特点。因此,后世人学习书法在把笔之始就不能自我作古,就必须遵守古法。待得法之后,可以进一步实现对古法的超越。如果当世书家在技法技巧方面能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自身的高品位的艺术风格,那你也完全有可能成为未来书法传统的一部分。因此,我还是坚持认为,无论是写字(本土意义上的)还是书法,他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书写汉字,所不同的是写字的高级阶段就上升为书法艺术,初级阶段就只能是一般意义上的随意性写字而已。



不管怎么说,所有的书写行为(写字)不一定都会上升为书法,但书法的基础肯定就是写字,书法永远都不会脱离写字。

[ 本帖最后由 傅德锋 于 2011-1-5 18:32 编辑 ]

当代书法论坛 发表于 2012-8-22 20:26:15

冰山雪莲 发表于 2012-9-4 08:17:2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和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都在写字——再说书法与写字的区别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