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11-10-2 20:40:59

守望西泠---陈振濂西泠印社社史研究书法展在良渚博物院举行【获奖名单公布】

    西泠印社副社长陈振濂书法展开幕
  【当代书法网.汲古斋主人杭州报道】今年是西泠印社成立108年,西泠印社副社长陈振濂说:“西泠印社是一座历史丰碑,而我们这些艺术家是组成这座丰碑的要素。”

  于是,昨天在良渚博物馆开幕的《守望西泠——陈振濂西泠印社社史研究书法展》,陈振濂除了展示自己技艺精湛的书法,独具匠心的主题策划,更让这次展览变得十分好看。

  和以往常见的众多展览不同,《守望西泠》不再是单一的文字陈列介绍,多彩的影像资料结合百年人文社团故事,让每一位到场者都感受到了一段段鲜活的历史。

  以书法为主脉,以史实为线索

  接到良渚博物馆的展览邀请,陈振濂说自己当时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展览的主题。“《守望西泠》有两层含义,第一,西泠印社是硕果仅存的人文社团,需要人来守卫;而‘望’则代表了社团的发展,是建立在守的基础上。”

  有了清晰的展览主题,之后的所有作品都是围绕主题展开。陈振濂以书法为主脉,结合了很多的史实故事和老照片,最后组成西泠印社的百年历史。

  和以往的作品一样,陈振濂在这次展览中的作品带有很强的叙事性,记录了西泠印社在各个时期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陈振濂说:“这些事件是西泠印社发展史中最为重要的节点,对于了解西泠印社历史的人来说,看这个展览将非常有感触。比如在抗战时期,艺术家是怎么应对动荡历史的,又是怎么来保护和抢救石碑碑文的……这其中有很多精神性的东西,展示了几代西泠印社前辈们,他们如何坚守这种文化精神。”

  有发明和创新才证明自己没有老

  这次展览中,最早的作品是陈振濂在10年前创作的。而为了让展览主题更完整,陈振濂不但要创作新的作品,在图像资料的搜集和书法作品的释文方面,他也花费了大量时间。“光校对就做了3遍,因为书法作品中有很多古文和草书,做释文的团队非常辛苦。”

  除了庆祝西泠印社成立108年,作为艺术家本人,举办这次展览还有另外的一层意义在。陈振濂说:“每次展览要做得不一样才有意义,有发明和创新才证明自己没有老。”正是这样的守护历史和创新意识,才使得《守望西泠——陈振濂西泠印社社史研究书法展》有着丰富看点。

  本次展览为期两个月,将于11月28日结束。(来源:中国网)

获奖名单:http://www.ddsfw.cn/viewthread.php?tid=67159&extra=page%3D1

[ 本帖最后由 汲古斋主人 于 2011-10-17 11:31 编辑 ]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11-10-2 20:46:09

   精彩跟帖送价值380元的浙江古迹出版社出版的《守望西泠、陈振濂西泠印社社史研究书法展》作品集。


汲古斋主人敬启:
看帖自由、跟帖自愿、得奖高兴、没书正常。不接受电话、短消息关于此类消息的咨询和质问。


[ 本帖最后由 汲古斋主人 于 2011-10-3 09:51 编辑 ]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11-10-2 20:47:41


全帖导读:

1:良渚风光、良渚博物院藏品,招待晚宴花絮:http://www.ddsfw.cn/viewthread.php?tid=66821

2:开幕式:http://www.ddsfw.cn/viewthread.php?tid=66821&extra=&page=6

3:作品全记录:http://www.ddsfw.cn/viewthread.php?tid=66821&extra=&page=18

4:研讨会:http://www.ddsfw.cn/viewthread.php?tid=66821&extra=&page=22


[ 本帖最后由 汲古斋主人 于 2011-10-3 09:56 编辑 ]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11-10-2 20:47:56



          【汲古斋主人】去良渚 看西泠 读书法 做对话   



    知道自己作为网友代表去参加陈振濂老师的《守望西泠·陈振濂西泠印社社史研究书法展》,我很是兴奋,参加过很多的书法展,对于一些展览我已经没有了那份激情,没有了那份期待,但对于陈振濂老师的展览,尤其是到现场去看陈老师展览我很是兴奋,兴奋的我都有点晚上睡不着觉了。这样说可能一些朋友说我有点虚夸,但我说的绝对是真实的事。

   我们70年代的书法家或者说书法爱好者没有几个不是看着陈老师的书法理论书长大的,那时在中国书坛刮起“陈旋风”的日子我到今天都不能忘怀。记得最初看到陈老师的照片还是在《青少年书法》杂志上,当时在封面的二页登了一张模模糊糊的照片,印象里陈老师是长发,有点飘逸,戴眼镜,很儒雅其他都看不清,真正看到陈老师的时觉得陈老师就是一个大儒,已经没有年轻时的飘逸,但潇洒依然。岁月真的留不住,我今年也四十了,但还在追逐我心目中的偶像,我也是陈老师的粉丝,在这一点上,许多朋友和我一样,现场的热烈反映,我能都读懂,陈老师也能读懂书友、粉丝对他的崇拜和追寻。

   百闻不如一见,在心中一直想能有机会和陈老师见一次,能向陈老师提一些自己对书法的疑问,在2年前的陈老师北京书法展上,我在网络给了陈老师提了3个问题,那是受益匪浅,觉得陈老师的思维缜密,有理有据,回答巧妙,对于问题的尖锐不回避,敢于面对和答疑解惑。这一次在研讨会现场,我也是主动给陈老师提出了3个问题,也是5个网友代表中唯一提出问题的,因为我觉得我们既然是众多网友的代表,我们就应当勇敢的向陈老师请教,虽然我们和现场很多名家和专业美院的学生来比,在许多方面有欠缺,但我们唯一不缺的就是对书法的热爱,对西泠印社的仰慕,对陈老师那份由心里的尊敬。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网友不输给任何人,任何名家。我在现场给陈老师提出了3个很敏感的问题,1:关于西泠印社的守望,如何守和望;2:西泠印社如何看待工稳和写意的社员的比例;3:西泠印社的社长问题。后来有朋友对我说,你太鲁莽,你是网站请过来的,在现场应该是锦上添花,不应该说煞风景的话。当然也有许多朋友和我说,你这样很好,感到这样的研讨会就有了一点新意。这里我要感谢陈师母,她看到我,主动对我说:你问题问的很好,我觉得这样不错。这是草根和名家的一次对话,请容许我用了对话,这是陈老师给了我们网友的这次机会。

   对于研讨会上,许多书法理论家和陈老师的学生说了很多陈老师书法展览的意义和视觉感受,我看了以后也是觉得眼睛一亮。去之前,我一直想,陈老师这展览是借西泠印社给自己的作品添彩,还是用西泠印社的一些资料给自己的作品做点缀,主宾的问题我一直存有疑问,当我真正进入展厅时,我吃了一惊,这是书法展览的一次创新和突破,在博物馆里做展览,加入了西泠印社的社史、图片、资料,还有多媒体的资料,我感觉就像在看历史文物,不是简单的在看书法展览,这样的展览已经突破时空的概念,此时、此地、此人、此景我觉得已经一切轮回,如果不是如潮般的人流,我真想一人在空旷的大厅,在博物馆幽暗的灯光中去慢慢的欣赏这样一份西泠印社的历史,在这意与古会的意境中去体会陈振濂老师郁郁葱葱由笔尖流出的传统的文人书法之美。但人生十有八九不能尽意,开幕式确实观者如云,我不是高僧大德,我没有守住我内心的那份浮躁,我没有办法让我的脚步在陈老师的书法面前过多的停留,我随着大流往前在漂移,不尽兴!不尽兴!不尽兴!


[ 本帖最后由 汲古斋主人 于 2011-10-3 09:36 编辑 ]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11-10-2 20:48:16


这就是这一次接待的宾馆,环境太美,说是万科设计的


[ 本帖最后由 汲古斋主人 于 2011-10-3 09:58 编辑 ]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11-10-2 20:48:37


汲古斋主人李启明到此一游,在一些景点许多没文化的游客都这样在建筑物上刻下自己的大名,我不能做这样的事,就拍照留念吧


[ 本帖最后由 汲古斋主人 于 2011-10-3 10:00 编辑 ]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11-10-2 20:50:03

111111111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11-10-2 20:50:23

111111111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11-10-2 20:50:39

1111111111111

汲古斋主人 发表于 2011-10-2 20:51:00

1111111111111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守望西泠---陈振濂西泠印社社史研究书法展在良渚博物院举行【获奖名单公布】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