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剑 发表于 2011-12-25 21:34:13

“蘭”字讨论该划句号了

“蘭”字讨论该划句号了

巨剑

王羲之《兰亭序》的“蘭”字,到底是对还是错。在《书法报》展开了一番讨论。讨论的结果,归纳为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王羲之《兰亭序》的“蘭”字是错字;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没有错。这两种意见一直相持不下,并且各具理由。详听其辨,争论的焦点主要是“蘭”字中的“柬”字能否写成“東”字。
对于这个问题,应该从两方面看待。从汉字的角度,“蘭”字中的“柬”字写成“東”字就是错字。
关于“柬”、“東”容易混淆的问题,古人早已做了明确的指出。南朝梁庾元威在其《论书》中说:“夫才能则关性分,耽嗜殊伤大业。但令紧快分明,属辞流便,字不须体,语辄投声。若以“已”、“巳”莫分,“東”、“柬”相乱,则二王妙迹、二陆高才,顷来非所用也。”从这段文字得到的答案是:“東”、“柬”是不能互相替换的。也就是说,“蘭”字中的“柬”不能写成“東”。而王羲之《兰亭序》的“蘭”字,的确把“柬”写成了“東”。按照庾元威的观点,这是个错字无疑。
至于如何写错,怎么写错。我们无法得知。但从庾元威接下来的论述中,我们还是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余见学阮研书者,不得其骨力婉媚,唯学挛拳委尽。学薄绍之书者,不得其批研渊微,徒自经营急。晚途别法,贪省爱异。浓头纤尾,断腰顿足,一八相似,十小难分。屈等如匀,变前为草,咸言祖述王、萧,无妨日月讹谬。”从庾元威的论述中,我们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书风趋怪求异的面貌。为了追求奇异,不惜破坏了字体的结构,违反了构字法则,而造成字形混淆难辨的弊病。庾元威对此深表痛恶,斥之曰“讹谬”。我们从流传下来的魏晋时期碑帖实物中亦能见到这些现象。我们不妨推测,在那样一种环境下,王羲之不可能不受到影响。出现“蘭”字的错写,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还有一种推断:现在我们看到的《兰亭序》,并不是王羲之的原迹,而是后人的仿本。那么这个错字并不一定是王羲之写错,很有可能是摹写者写错了。当然这些观点仅只是推测。真正的原因,还有待于专家学者考证。
至于“柬”字中的两点,能不能写成一横。从书法的角度,我认为可以。理由有二:1、做为行书和草书,笔画偏旁相笔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三滴水相连成一竖,单立人旁相连成一竖。等等。2、检索古代大书家墨迹,柳公权、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董其昌等几乎无一例外的把“蘭”字中的“柬”写成“東”。难道都是有意所为或“東”、“柬”不分吗?(关于连笔的例字前面的文章已经列举了很多,我这里就不重复了。)只有一种答案,那就是“柬”中的两点可以写成一横。
以上,对于“蘭”字的对错,做了简要的说明。结论是看我们站在哪个角度。如果是站在字体的角度,“蘭”字肯定是错的。如果是站在书法的角度,“蘭”字就没有写错。所以必须把字体和书法加以区别对待。
现在,我们该对这“蘭”字的讨论划上句号了吧。

张立宇 发表于 2011-12-26 06:51:38

古雨 发表于 2011-12-26 07:01:44

好文章

巨剑 发表于 2011-12-26 09:23:19

回复 2# 张立宇 的帖子

谢立宇兄关注。

巨剑 发表于 2011-12-26 09:23:59

回复 3# 古雨 的帖子

谢古雨兄关注。常联系。

冰山雪莲 发表于 2011-12-26 13:44:19

写得好

东坡醉墨 发表于 2011-12-27 09:49:50

巨剑先生所言有道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蘭”字讨论该划句号了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