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48|回复: 1

书法之路从何处启程之“三分归元气”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3 15: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书法之路从何处启程之“三分归元气”篇
——枕腕、悬腕与悬肘
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三分归元气”究竟如何练习,才能像雄霸一样称霸武林,进而实现自己称霸书法界的梦想。墨宝园名流派认为,“一切皆有可能”,并且道法自然。只要掌握好枕腕、悬腕与悬肘三个部位,可以练就“三分归元气”,这技巧也是从入驻本派商城(墨宝园名家艺术品云商城)的大师们口中得知的。

卢绍武《唐韩偓草书屏风》赏析
“枕腕、悬腕与悬肘”是啥?
墨宝园名流派先拿枕腕开刀。话说枕腕,指的是执笔的手腕枕靠在桌面上或枕靠在左手背上书写的方法。也有采用一种叫“臂搁”的竹片来搁手的,一般用于夏天,因夏大容易出汗,手上的汗水容易将纸洇潮。用枕腕法书写毛笔字,因手腕靠在桌上手很平稳,适宜于写小楷或一寸见方的中楷,但也因手腕搁死了难于移动。如果再写大一些的字,就要用悬碗来书写。

 再说所悬腕,墨宝园名流派就简单说说,它是指执笔的手腕悬起,离开桌面,肘(Zhou,上臂与前臂相连的、突出且可活动的部位)臂仍靠在桌上的书写方法。这种方法,入驻本派商城(墨宝园名家艺术品云商城)的大师们常常运用,因为手腕活动范围比枕腕法大一些,臂和肘关节还是靠在桌上,仍然比较平稳,可写二三寸大小的大楷字。如果写对联或擘窠大字,就要用悬肘法来书写。

卢绍武《唐韩偓草书屏风》赏析
最后是悬肘,执笔的手臂全部悬空来书写。这种方法因手臂不靠在桌上,没有一点妨碍,可以任意挥洒,不管写大字、小字都很适宜,是最佳的书写方式,也是书法家普遍采用的方法。宋代的大书法家米芾,连写小楷字都用悬肘法来写,可见他功力有多深。当然初学者没有必要这样做。
 
墨宝园名流派有自己的一套原则:我们练毛笔字,在起步阶段时,因对毛笔的性能一点也不熟悉,可先用悬腕法写二三寸见方的楷书,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对笔法稍有把握以后,手也慢慢听使唤了,可采用悬肘法来练习。当然,突然将手臂全部悬空,一上来有一定的困难,手会酸麻、疼痛,只要坚持便会解决。快则一个星期,慢则一个月。如果开始阶段就怕疼,或者看看写的字还没有原来枕腕时写得好,仍把手臂放回到桌面上,那很可能一辈子手臂都悬不起来。大凡入驻本派商城(墨宝园名家艺术品云商城)的大师都经历过这些过程。

卢绍武《唐韩偓草书屏风》赏析
最后说过反面例子,其实也就是这三步没做好的案例。话说清代有个书法家,他就因没能过悬肘关,写毛笔字时手腕总是枕江在桌面上,写大字没法进行,于是在屋梁上悬挂一根绳子,结成绳圈,将执笔的手套在圈里书写。由此可见,不能悬肘是件很麻烦事。如果在书法练习的时候遇上问题,请来商城(墨宝园名家艺术品云商城)找我为您解答~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0 17: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好玉雕?如何欣赏玉雕艺术作品?
  墨宝园流派认为:中国画的构图有多种形式,也有多种提法,习惯称谓“章法”、“布局”。东晋顾恺之称国画之为“置陈布势”,谢赫则称之为“经营位置”。提法虽不一,但其意相同,即作者将要表达的内容与形式加以组织、安排,构成一个体现个性、呈现气势、和谐统一的整体画面。一幅作品境界或高或低,或奇特或气庸,构图至为关键。构图的好坏,对作品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欢迎来墨宝园名家艺术品云商城交流~

  在借鉴中国国画的技法上看中国“玉道”,同样也尊从在美玉体上反映玉雕大师的构图、章法、布局,和艺术品所能表现的思想。构图法则有其自身规律,最主要的规律就是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凡符合对立统一规律的作品,就耐看,就有美感,就有吸引力,反之,美的因素就会大打折扣。构图的来源是生活,是眼界,是修养,是格调。
  如翟倚卫大师的作品,给人的震撼和冲击往往是其画面唯美的感观效果,人物、花卉、亭台楼阁,看似都是具象表现,然而,细细品味之下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具象的东西其实都是经过他的艺术剪裁和匠心布局,赋予了“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意蕴”和“神思”,品味翟倚卫玉牌,就像读一首首隽永的诗,韵味无穷。

  构图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因为中国“玉道”使用独特的点线面阴阳法。用这种阴阳法来展现绚丽多姿的世间万物,给作者带来极大的自由性和灵活性。它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求物体现象,只求构思和形象入“理”。
  中国“玉道”讲究稳中求奇,险中求稳,着意对比,打破对称,形成一个富有节奏的协调整体。中国唯美艺术的玉雕多采用“三七停”起手法则,多把主体 物象放在三七点上,对打破均衡,匀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易于形成韵律节奏,给观者以视觉美感。中国玉雕大师马学武是其发扬传承创新的先行者。
  赏玉还要远观其势,近取其质。利用不固定的视距、观其物象。远看大势气韵,近看点线质量。“豪放不忘精微”,往往在细小的部分更能体察作者的雕琢能力。

  “ 六法”精论,千古不移,无论是画学还是玉雕都是传统的金科玉律。在中国绘画史上这一理论具有无法撼动的深远作用。也是时下评价、品赏中国画的根本法则。凡属画人必受这一法则的约束和检点。在中国尚无真正的玉道论法的今天,用这一法则鉴赏、评价中国玉雕作品,其高低自可辨也。
  
  墨宝园流派注重把握细节,它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一种修养,一种精神向往,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现代行为,同时还是一股热情,做艺术的人,尤其因该树立这种品质。艺术说白了就是形式的问题,形式打动眼睛的第一要素是“整”,“整”既体现在布局、均衡、对称、奇正、虚实、韵律、节奏、完整表达题材的统一性。这仅仅是它的一半,假如要继续打动你的心灵,那一定离不开细节,惟其细节显思想,两半加起来才是上品。完成“整”的哪一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而要在“整”的统领下,去关照细节,即点与线、线与面、疏与密、方与圆、光与毛、空与实、动与静,这些无不体现修养之高下,只有把细节做到位,形式的品位才有可能的保障。对于细节上的讨论欢迎来墨宝园名家艺术品云商城讨论。

  “六法”中,谢赫将“骨法用笔”列在第二位。“骨法”在中国画中指的是运用线条作为骨架进行造型的方法。它融合了汉字书法中用笔的规律和美学原则,体现出线条的力度、质地和美感。纵观中国之玉道除了沿用传统的青铜、石、木的雕刻技法,能真正反映在玉石雕刻上的就是通过不同的线条去体现玉道技巧的动态、势向、韵律、节奏,以写神、写性、写心、写意为目的。所以说,写意性是中国玉道的精神实质。如玉雕大师马学武的作品突出“三七定律”“四要素”之特点,开创了中国玉雕界玉道皈依自然的根本属性,以柔和、优美、变象、捭阖、顿挫、刚柔、动静、虚实、阴阳反映出自己独立的玉道。

  中国玉道多以线条构成,是与中国艺术家对线条的情有独钟和独特感受分不开的。我们玉雕的先祖认为,以点雕琢易于零散、琐碎,以面雕琢易于模糊、平板,用线最易捕捉物体的形象及动感而立体的反映在玉石上,最适宜发挥刀工、琢工、抛工与玉石的特性。可以说线条是中国玉道独到的艺术语言,是中国玉道的灵魂,是作者在抒情达意中的宣泄.
  用于雕刻的线条是有生命力的。抑扬顿挫、疏密粗细、快慢虚实、浓淡干湿、无不显现着玉雕大师的才思、功底。玉雕大师马学武先生把玉雕的点线,按其自己的风格,三七定律和四要素,在和田美玉上演绎着自己的芭蕾,立体的再现了和田玉在其思想的“道法自然”玩赏的最佳表现方式。用五个字概括:“平”、“留”、“圆”、“重”、“变”。平:如锥划沙,刀锋与玉保持在一个水平上,运压力与提浮力相衡来展现美。留:如屋漏痕,刀在运行中感觉有阻力,在与玉摩擦的阻力中艰涩前行表现玉与艺的韧力。圆:如折钗股,用镯圆浑有圆滑力,浑厚、不露锋芒,富有弹性。重:如高山坠石,用刀要用劲,要有力度,力透玉背;打点,象高山掉落的石块那样有份量。变:变化,雕琢形成多样性对比,不雷同。在雕琢中力求完美的表现艺术而自然的回避“尖、方、薄、利”在玩赏中的不和谐不方便。在 继承发扬创新的玉道上,马学武大师为中国玉道开创了先河,令藏家眼前一亮。

  运用玉雕中的气势与意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气势就谈不上意境,中国玉雕讲究以气势反映意境,有气势为活雕,无气为死雕。雕断意偈、形断气亡、迹断势连均有气接,因而作品才能气势逼人。
  千百年来,中国艺术家伏案刀耕,利用不同的刀法书写着粗细、曲直、刚柔、毛涩、疾徐、虚实、顺逆、繁简等不同质地、不同感觉的线条。并用这些含情线条的渐变、排列、组合、交搭、分割、呼应,有玉面上构成造型的诸多形式。
  气韵是中国玉雕追求的较高境界。雕琢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内在节律,情感起伏,通过气势与意境的统一变化而形成用雕琢技工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亦是大师们心弦的拨动。
  如玉雕大师师崔磊说,我们这一代玉雕大师要做的工作,就是让玉雕称为一门真正的艺术,摆脱匠人的状态。崔磊作品则是宗教、神话、民俗故事,这三大传统创作题材,他的全部玉雕作品,都是围绕这三大题材产生的。崔磊的作品取材多样,山西皮影、西方雕塑、木偶……各地的历史文化元素都是他写实创作的源泉,以前做活不重样,这是崔磊很欣慰的地方。崔磊在中国玉道上同样也是流墨重彩的一位大家。

  雕力、琢气、神韵是有机的统一,以气势统意境、统韵律,以韵律助气势、助意境,三者完美的结合,方称上佳的玉雕。或古拙质朴、浑厚苍劲、刚健挺拔、或含蓄内敛、简约空灵、飘逸洒脱,无不是玉雕大师千锤百炼,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的结果。相反,板、刻、结、漏、死、滞、浮、弱、俗的线条是玉雕大师所不取的。驾驭线条的能力,也是衡量玉雕大师水平的关键。
墨宝园流派一直认为中国玉雕以真玉为主、以雕琢为辅,是其基本特点,“玉道”二字几乎成了中国玉雕大师的代名词。充分反映了每位大师的不同风格,并在中国玉雕史上和藏家首选的道路上留下光辉的一片。如果说西方雕塑是体、面和色彩的交响,那么中国雕琢就是点、线与白墨的协奏。墨分五色,释为点墨、聚墨、纯墨、散墨、青墨五大色阶,并由五种色阶之间形成的无数细微的渐变。时下,墨玉、青花、墨白的题材的获奖作品逐年上升,也顺应和回归了中国人对国画黑白的永恒追求心里而演绎到中 国玉道上的体现。唐代张彦远在论墨时说:“草木敷荣,不待丹绿而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风不待五色而粹。是故运墨而五色俱,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说明墨白不仅能决定形象,分出明暗,拉开距离,代替色彩,还能制造画面的气氛。中国画家深谙绘画要旨,认为:画面太枯则有燥气,画面太湿则无生气,墨无变化则僵滞死板。因而数块浓墨必以淡墨破之;一片淡墨必以浓墨破之;一片枯墨必以湿墨润之;一块湿墨必以枯墨提醒。观其面目时 往往尚未看清具象形态,就已被画面笔墨中溢出的抽象意韵所感染。中国真玉当属白为主,在白墨相互映衬的墨玉青花题材中,更能反映出层次、动静、分明、永恒的主旋律。在欣赏中国玉雕时从这里入手视乎更能贴近中国传统文化。欢迎来墨宝园名家艺术品云商城交流~
 来源:拍宝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6-17 01:55 , Processed in 0.234207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