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75|回复: 0

浅谈欧阳询行书之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3 10: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浅谈欧阳询行书之美




                                                                                          溪源



提及初唐四家之一的欧阳询,习书者可谓人人皆之。他的楷书世无所匹,被历代书家奉为圭臬。而欧阳询的行书因其书名太大又加上流传较少,影响相对滞后。欧阳询的书法宗法二王,又学北齐三公郎中刘珉,并参北碑及渗南帖之余韵,融会贯通,自成一家。据唐张怀瓘在《书断》中曰:“询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宠之势,风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朽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然若武库矛戟……”明朝书家郁逢庆赞欧阳询行书曰:“信本行书,蝉联起伏,凝结遒耸,裁萧水之柔懦,拉羲献之筋髓,比之褚势,出于自得。”

欧阳询传世的较为可靠的行书,墨迹本仅存四件,即《千字文》、《张翰帖》、《卜商帖》、《梦奠帖》。我们首先看右图(1)《千字文》,内容较多,从此件作品中可以看出,其行书仍保留着楷书的一贯书风,险劲挺拔,风神高迈。通篇采用竖有行,横有列的形式,其书笔力沉着力透纸背,字体墨色较浓,这可能与他用长锋羊毫笔饱蘸浓墨书写有关,再加之欧阳询楷书功力深厚,书写时笔笔中锋,因此笔画极为圆润浑厚,此作线条虽无明显顿挫涩动,然而笔力内蕴,显得既凝重而又流畅,观之气势犹如步兵列队非常有军威神采。所谓行草书最能达意,而这一点也可能与他的个性相吻合,据说欧阳询性格耿直。再看《张翰帖》,全文98个字无款。其帖是记叙史事的文字。出笔以凌空取势,字的重心偏向左侧,而以千钓一发之势出一奇笔压向右侧,使每个字的结体形成一种逆反之势,充分突出了险中求稳的特征,在字的疏密敛放处理上像帖中“翰、菜、驾”等字呈上疏而下密,“者、起”等字呈下疏而上密,“谓、后”等字则左疏右密,“任、以、归”等字中疏而旁密,“人、文、东、天、夫”等字左敛右放,“之、时”等字上敛下放,另外从通篇布局上看其帖字距紧而行距宽的章法,利于撇、捺之长舒,显得格外奔放自由,毫无拘束,也起到了欧体字字势狭长而留白透光的调节作用。因为欧体字本来就戈戟森然,字距行间若不疏畅,就会透不过气来,这种独特的章法处理读者就会从威严中读到一种萧散的意趣,也增强了作品艺术的感染力,此帖与《千字文》相比,能感觉到整体效果,后果较前者丰富。我曾三度临习此帖,每次都有一种不同寻常之美。宗徽宗赵佶跋文赞道:询书张翰帖笔法显劲,猛锐长驱,并指出询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面折庭争之风,犹如孤峰崛起,四面削成。清代乾隆帝赞此帖曰:“妙于取势,绰有余妍。”第三件《卜商帖》隶属行楷书,用墨浓重行气淹贯,用笔方切硬折斩钉截铁可以说最得欧楷书之精髓,字体中宫紧缩,笔画线条多藏峰逆入,中锋含而不露。长画外拓,起笔简截而少婉约之势,他楷书中的瘦劲典雅,在这里转化为锋利的笔痕。帖中像“商、曰、代”等字明显带有北朝碑刻棱角分明的痕迹,与《张翰帖》相比,后者的无意之举更让人感觉到欧体行书的真实风采,东坡曾曰:“无意乃于佳”,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第四件《梦奠帖》,宋元书家赵孟頫及米南宫曾断言,从行气、韵律上看,可能是欧阳询的晚年力作。此帖笔力沉实苍劲,且似秃笔疾行,转折自如,不见凝滞。字体结构稳重,运笔从容,气韵流畅,方圆兼备,清劲绝尘。细品此帖笔意极近王逸少《兰亭序》及《二谢帖》一路风格,如帖中“随、所、未、善、终、无”等字与《兰亭序》及《二谢帖》中之字大同小异,充分说明了欧阳询确实继承了二王书风。元代郭天锡在其跋文中曰:“此本险劲刻历,森森然如武库之戈戟。向背转折深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第一也。”可见人们对此帖的崇尚。

以上四帖放在一起对比起来,明显能看到一种风格上的转变,曾有人断言,前二帖可能是欧阳询的早期作品,说因为帖中的个别字写的不够沉稳,其实这都是无稽之谈,欧体风格始终是承上启下的,上存篆隶意,下含魏晋风。如果说黄山之美在于松的奇特,泰山之美在于山的险峻,那么欧阳询书风中的奇特险峻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他的行书开辟了自唐以来的独特面貌,很值得我们去研习。其实书法艺术就是应该在字的结构上追求险劲而稳恰,在通篇章法上追求贯气、流畅,才不失为上承作品,过于平淡、柔媚就会显的无味无趣、呆板,特别是行草书。笔者近年来纵观唐以前的书风,特别是行草书风格都局限在柔媚上,个人认为如果把王的柔媚,欧的险劲结合在一起,那么就是一种超凡脱俗之美。

欧阳询的行书,不论是在章法上,字里行间呼应贯气,结构上疏密敛放对比,线条粗细对比,墨色的浓淡对比均颇具特色,险中求稳是欧阳询行书乃至楷书最具魅力的特色表现。我们研习以上四帖更有利于透过其行书墨迹来学习和掌握欧楷的碑刻作品。需要说明的是欧阳询是一位集大成的书法家,不仅精通各种书体,还博通经史,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对书法理论进行系统而详细的总结,其著作《三十六法》、《八诀》、《传授诀》、《用笔论》及巨著《艺文类聚》等为后代提供了学习书法的捷径之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6-16 15:10 , Processed in 0.675017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