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38|回复: 1

观“山西首届草书展”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3 19: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观“山西首届草书展”有感


吕丽军


    伴随着春的来临,经过多年积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由山西省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主办的“山西首届草书展”终于在省文庙展出了。这是山西书法界的一件大事,对山西书法的发展、对山西草书的发展走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展览共收到作品660件,入展69件,获奖30件。笔者参观了此次展览并参加了展出后的研讨会,因对当代中国书坛及省内书坛较为关注,所以有一些话想要说出来,以期得到各方书家的指正。
    一,从作者来看,存在一些问题。
   (1)一些作品内容与形式严重不符,如写晏殊的词却用狂草表现,竟然也在严格的评审中入展,这体现了作者的综合修养,同时显现了评委的水平。唐孙过庭《书谱》云:“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大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书法本意是要表情的,右军《兰亭》感叹乱世中人生无常,平原《三稿》皆有明确所指。而很多作者通过作品要表达的是什么,情归何处呢?恐怕自己也不知道,书法作品只是件经过“千锤百炼”的平面设计图而已。
    (2)作者多仿制中书协展览作品及师法当代及地方书家,这使得他们不能可持续发展,东风大则随东风,西风大随西风,要的只是入展获奖,得一时之风光。从前曾见有篆刻作者,因见一篆刻家新用了一种形式以寓璞玉之意,他便学之,果然入展获奖。为师者不教导学生学古人学经典,而是让学生学自己的字,若干学生几乎成为老师的再版,甚至书写状态执笔姿势也一样。为师者本当只是沟通古代经典与学生的津梁,现在反倒成为可以庇佑学生入展的大树。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的不正确,使得学生不知书法的标准是什么,他们认为入展获奖就是好。名单中有其大名则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无名则似张仪之失志。
    (3)另一不好的风气是县以市为标准,市以省为标准,省以中国书协为标准。没人思考过,这最高标准的导向是正确的吗?一地不管代价圈海造田,造好后却屦遭海浪侵袭,经济损失巨大,不得不恢复原状。导向的错误使得作者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试问:“往界状元探花今安在?”他们均已“寂寂无闻化风尘。”作者常认为一等奖当然是最好的,获奖的比入展的一定好。但一定是这样吗?为什么同一件作品,在评审时被打掉,后在复查时又有幸入展,而在一位书法界德高望重的真正大书家看展时,却恰恰只称赞了这一件作品,对其它则只是一扫而过呢?据我所知,这件作品没有经过平面设计,作者用行草书写《西游记》中的诗词,内容本身即有反抗精神,又加入作者的阅历与情感,更可贵的是一次书写而成,不以入展获奖为目的,只是为表情。此件作品能作为展厅中被当代书坛元老唯一称赞的作品,可见知音难觅、曲高和寡。
    二,从评委来看,评委多是在中书协展览中冲杀出的选手,在地区水平尚可,在全国影响不够,或许比不上其它大省一个县级作者的水平。评委的眼光决定入展获奖的作品风格类型,引领未来此地区书风的走向。投稿者目标明确,唯“马首”是瞻,便有要拜“名师”的感慨。评委在评选中也有跟风现象,因为他们自己的书史书论及综合文化素养有限,比如在右军手札中行加草已成普遍现象,但有的评委却认为草书一定要全部为草,不可加行。评委不能只是会写字而已,不能只以在中书协入展获奖为标准,很多多次得奖的选手,多次参展只拿一幅设计得天衣无缝的作品,笔会上也只会写这一幅,若临时命题创作则与获奖作品水平有天壤之别。
    书法的评判,不是钻故纸堆中写几篇考查某人何年出生、探究某字前世今生的考据文章或在全国书学会上获奖就是懂得评判了,这些与书法的评判标准关系较远。而应当在书法本体内探寻,深入中国传统书论中,看古人是如何评价作品好坏的,古人的“逸、神、妙、能”的评书标准,以及在此标准之后的强大的精神动力源泉、做人处事方式,对当代书法评委来说,也许是很陌生的!
评委的眼光左右了地区乃至全国书法的走向,书法不入门的官员加入评审队伍,更是对书法的亵渎。他们粗糙的审美、对书法的一知半解却因为种种复杂的原因成为一地或全国的主流审美观,长此以往,书法将不成为书法!
    三,从观众来看,存在以下问题。
    (1)在当前书法尚未普及的时代背景下,“书法人”写字只是为了入展获奖,“非书法人”则对书法知之甚少,感到书法很神秘,以至于认为只要能拿毛笔的全是书法家。权威媒体经常报道采访一些手书、嘴书、左右手书、反书的江湖杂耍式的人,也误导了观众。奥运会上运动员导引牌的书写者竟也被认为是书法大师,主办者为什么没想到来中国书协找书法家呢?这是因为书法在当代仍不普及,当我们回首古代的书法教育、看敦煌遗迹中学童的习字纸、观晋商票号的记帐本、睹历代僧人及百姓写经,一定会感到自惭形秽。曾在某次高规格笔会上见到为天安门依仗兵军刀题字的“书法大师”,有所谓“天下第一刀”之称,观其作品则惨不忍睹,连如此神圣之处都用这种江湖人士来书写,可见书法之江河日下!
    (2)观众认的不是水平,而是书法作者的社会地位。观众认为省书协主席当然是一省里写书法最好的人,副主席其次,理事则位居第三。观众在展厅中看字不看作品,而是先看标签,如果是听说过的“书法名人”,则装模作样地说哪一笔好、来自哪里,如果标签上的作者是没听说过的,则是另外一种言语。有一些人学书不过数日,或者不曾学过,就出书办展,拉来政客及软骨文人吹捧一番,网络报纸电视竞相报道,于是业余选手便成为与全国书坛泰斗并列的书法大家。观众则是顶礼膜拜,以讹传讹,观众没有判别能力,相信的是媒体,媒体的轮番轰炸直接“创造”出了书法名人。政客的加入使得书法面临断代危险,他们影响了书法的评审、走向、发展规律。有人会说,古代大书家全是官员,但是,此时代官员非彼时官员,古代政治家可自作诗文,现代政客有秘书供稿;古代政治家池水尽黑,现代政客满眼黄金。
    当代书法的发展,要从普及书法知识、净化书法家队伍、提高评委评审水平,改造书法作者思想几方面来进行。当代书法只有在不断的思维更新中打破陈规,才能按照书法发展规律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 本帖最后由 吕丽军 于 2012-4-23 19:53 编辑 ]
发表于 2012-4-23 21: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5-30 10:30 , Processed in 1.321224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