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86|回复: 6

谈中国艺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2 10: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须指出的是,吴先生原文中的几处观点对于西画来说是可以言之成理,讲得通的。但若用其来品评中国艺术,从中国艺术文化价值品评眼光来看,则格格不入。准确地说,吴氏谈“笔墨”完全不得要领。比如吴先生文中说“人们往往孤立地评论笔墨。喧宾夺主,笔墨倒反成了作品优劣的标准”。这句话正是中西艺术的最大和本质差异所在。从这句话正完全可以断定吴先生并不懂中国艺术,更不懂中国文化之本质。不同于西方艺术之处的是,中国艺术正是要品味这个“一招一式”的质量。“笔墨”恰是中国艺术的“一招一式”,是可以“孤立地欣赏”的。而且“笔墨”质量必须达到可以经得住“孤立地欣赏”和推敲的作品方可能算佳作。下面谈谈原因。

    中国艺术的价值评判,在于书画家必须具备能“评论孤立地笔墨”的敏锐眼光和能力才算修养有素。至于吴先生说“喧宾夺主,笔墨倒反成了作品优劣的标准”。笔者认为,笔墨何以是作品优劣的标准这一点,搞西方艺术的作者不容易理解,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一切艺术都有一个共性特质,就是讲艺术“个体元素”的品质品位, “个体元素”的质量必须耐看,必须过关。比如书法,只有点画精到经得起反复琢磨推敲的书法才堪称优秀作品。“书法以用笔为上”就是对“点画”的最高要求, 个体的“点画”正是 “孤立的笔墨”,必须地道,品评书法的“点画”质量和品评中国画的“孤立地笔墨”同理,也就是说,中国画、书法中“孤立”的“笔墨”不但都可以独立地欣赏,而且作品的“笔墨”必须达到可以“孤立地欣赏”的水准和程度才有可能入画品、书品,否则便落俗格,更不可能入流了。

    书法艺术就那么几个笔画,但却可以变幻莫测,常变常新,让人玩味不尽,中国的书法令西方人心向往之,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艺术,难能所以才可贵。再如中国的戏剧,常常让西方人弄不明白,就那么几个剧目反复吟唱,看戏的人还可以如痴如醉,百看不厌。他们不理解中国人究竟在看什么,问题正在这里,因为,中国文化的审美心理是具有一个精雅细腻的特质,唐诗、宋词等的品评无不如斯。中国人看戏,看得恰恰是演唱者的“一招一式”的“笔墨”,也就如同在细细地品赏“孤立地笔墨”,“孤立地唱腔、唱法、身法、步法”皆在品评之列,都是可以独立地欣赏的。同一戏目由不同的人来唱和演给人的感受又迥然不同,中国的艺术皆具有这一共通性。吴冠中先生受得是西方文化先入为主的教育,他自然不懂中国文化的这一精深幽雅的特质,因而他会觉得这孤立的“一招一式”即“孤立地笔墨”有什么好看的。所以才说出了“笔墨等于零”这样的外行话。中西艺术本不同质,中、西方艺术价值品评的巨大本质差异和分水岭也在于此。由于吴冠中先生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造成他不能真正懂得中国艺术的本质价值所在。因此必须观点鲜明地予以澄清,不然就会造成更大的误导。

    若象吴先生那样把笔墨都说成零,按他的思路,就是要把中国的艺术弄得和西方艺术差不多了,那么中国艺术的深度与优势何以体现,这样中国艺术也就不攻自灭或名存实亡了,这并非做杞人之忧。就如同菜有中餐、西餐、川菜、陕西小吃、粤菜、鲁菜、韩国菜、日式菜等各式菜系,方能使人感觉到世界之丰富奇妙,如果取消各菜系的优势与特征,混为一谈,如同倒在一个锅里搅拌一下,就成了“烩菜”,世界各国烩菜都差不多,当然,也有特殊口味者,但毕竟是少数。吴冠中先生的“笔墨等于零”的理念,看上去貌似“求新求异”,实际上恰恰是在消灭差异,取消个性,走得正是“烩菜一锅拌”的无个性、无新意思路。

    所以说,对于中国艺术来说,“笔墨”本身就是“主”、是“根本”、是“一切”,而绝非“喧宾夺主”,更不可能是“零”。要想真正读懂中国艺术,真正迈进中国艺术的精深堂奥。首先就必须过正确解读“笔墨”精髓这一关,同时必须下工夫研究中国文化深层价值取向,须探究中国文化重什么,轻什么。否则,就不能正确认识中国笔墨和中国文化。从吴先生谈“笔墨”的文章题目和原文的全文来看,在对于中国艺术文化的认识论问题上,目前看,吴氏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完全还是个门外徘徊者。主要是他对中国艺术文化深入不够,至今仍停留在一个很浅的认识层面。
      
  原刊于《青少年书法报》2008年8月16日 第33期

       注:请勿转载。谢谢。

[ 本帖最后由 李钧长 于 2009-11-18 19:22 编辑 ]
发表于 2008-8-22 10: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8-22 11: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思想,好文章!
发表于 2008-8-22 11: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精到!!!!!hao......
发表于 2008-8-22 12: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9-24 22: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发表于 2012-8-25 16: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3-19 12:05 , Processed in 0.397850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