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250|回复: 59

从碑帖融合看赵之谦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8 09: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学校代码:10475
学 号:104753020285
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从碑帖融合看赵之谦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
A Study of Zhao Zhiqian’s Calligraphy
Characteristics and Art Features
专 业 名 称 : 美术学
专 业 代 码 : 050403
研 究 方 向 : 书法与篆刻教学研究
年 级 : 2002 级
研 究 生 姓 名 : 沈 速
导师姓名、职称: 赵振乾教授
完 成 日 期 : 2005 年 5 月
论 文 主 题 词 : 赵之谦/书法/书学渊源/碑帖融合/碑学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09: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文摘要
  清代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书道中兴的一代,金石学的兴起,引起碑学书派的迅速发展。新的取法对象,引发出的新的技法和审美追求。大大刺激了书法艺术的创作。受其影响,碑派书法家群而崛起。书法由继承变革到创新,挽回了宋代以后江河日下的颓势。碑学理论的兴起和确立,使书家在各个领域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实践,因此,各种书体都有一批造诣卓著的大家。

  赵之谦就是这一中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是多方面的。真草隶篆均有涉及。他天分独厚,又能加以发扬。他抓住北碑造像中雄强霸悍的一面,竭力追求姿态活泼和气势飞动,并将这种努力扩大到篆、隶书体领域,在晚清书坛上独树一帜,为碑派书法开辟了一条新奇的风格途径,所以产生极富现代气息的作品。这一点,他本人也有所矜持,但当时的人对他却未能充分理解。

  本文用考证、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赵氏的艺术人生、书法渊源、书学理论、贡献成就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文章从他在包氏等人“崇碑抑帖”书法理论影响下,不同于传统行草书的独特书风。通过赵之谦与其同时代其他书家的比较,揭示出赵氏本人内在的情愫、精神。文章最后对他在碑学书派的特殊贡献及在清代书法史上的重要作用作出明确的定位。

  关键词:赵之谦,书法,书学渊源,碑帖融合,碑学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09: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目 录
引 言………………………………………………………………………………1
第一部分 社会文化背景……………………………………………………………3
第一节 清代前、中期社会文化发展状况………………………………………3
第二节 清代金石学对书法文化发展的影响…………………………………4
第二部分 赵之谦的书学理论渊源……………………………………………………6
第一节 清初帖学的式微和碑学的昌隆………………………………………6
第二节 阮元的书学理论体系及其碑学成就…………………………………7
第三节 包世臣与碑学理论的完善……………………………………………8
第三部分 赵之谦的书法创作个性与艺术特色……………………………………10
第一节 赵之谦生平及艺术……………………………………………………10
第二节 赵之谦的书学渊源……………………………………………………13
第三节 赵之谦碑帖融合的创作个性及艺术特色……………………………16
第四部分 赵之谦与其他碑学书家比较……………………………………………35
第一节 赵之谦与张裕钊的比较………………………………………………35
第二节 赵之谦与何绍基的比较………………………………………………38
总 结………………………………………………………………………………43
参考文献………………………………………………………………………………4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09: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 言

  清代在中国书法的发展长河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中国书法经历了汉魏、两晋、唐宋等几个鼎盛时期之后,发展几趋完美。然而,事实上汉隶、魏碑、晋帖、唐法、宋意的盛行,在整个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大体上都是以单一的书法风格主流横贯于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的。而在同一时代真正能以碑帖书风交替发展作为主流的只有清代书法。赵之谦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清嘉庆、道光年间,阮元《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的问世,为清代碑学的中兴竖起了第一面鲜明的旗帜。到包世臣《艺舟双辑》的出台,更是把碑学的地位真正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艺舟双辑》首尾相望的《广艺舟双辑》自 1889 年康有为著就以来,也可以说是清代碑学兴盛的理论总结。其“尊碑抑帖”的意识和“本汉”思想的碑学出路,明确指出了碑学中兴的发展方向。从而在书坛上掀起了比第一次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的碑学浪潮。将碑学的地位推到了极至。晚清帖学自此衰微,碑学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

  本文所要研究的赵之谦,正是这一时期清代书坛举足轻重的代表书家。赵之谦早年曾师法颜真卿。1864 年前后,在包世臣等人“崇碑黜帖”书法理论的影响下,他转攻北碑,但一直没有放弃对晋唐的追摹。因此,他各种书体都涉猎且留下了为数众多的优秀作品。他将北碑体式作为结构布势之本,运用帖派传统灵便的用笔法,特别是晋唐的风神意度,贯注于点画结构和书写之中。为北碑方峻森严的体格注入新鲜血液。仪态峻逸,流动而又不乏骨力。他以自己的书法实践有力地证明融合碑帖两派的书体,进行合乎书法之道的美学趣味的再创造。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给一味地“崇南贬北”和“崇碑黜帖”之流以当头棒喝。
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赵之谦天资聪颖敏捷,在书法上涉猎广泛,造诣全面。在各体书法中,他对自己的北碑体楷书最为满意,曾自评说: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09: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2

  于书仅能作正书,篆隶多懈。草本不擅长,行书亦未学过,仅能稿书而已。然平生
学篆而能隶,学隶始能为正书。①

  作为一派书家,赵之谦虽然在理论上主张隶生于篆、楷生于隶,但是在具体实践上,他将北碑的用笔方法融入篆、隶书体中,故其篆、隶二体亦呈现出仪态多变、飘逸飞扬的新奇特征。

  而当时及后世对他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康有为说:“赵撝叔学北碑,亦自成家,但气体糜弱。今天下多言北碑,而尽为靡靡之音,则赵撝叔之过也。”②

  魏锡曾评价他“但开先河不为师”。康对赵的的批评指责未免失之苛刻。而他扬张(裕钊)抑赵(之谦)的观点与历史事实正好相反。赵之谦是清代后期书法的典型代表。他成功地将帖之韵与碑之势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当时书风转向碑帖融合的倾向。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09: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历史是为了以古为鉴,借古开今。对赵之谦融会碑与帖的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赵之谦,更加明晰地认识清代书法史。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赵之谦书学道路、书法思想的探讨,为我们在如何处理现代资源与传统资源、如何既体现时代精神又不割断传统精华等问题上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①钱君陶《赵之谦的艺术成就》引赵之谦《与梦醒书》,《文物》1978 年第九期

  ②康有为.广艺舟双辑[M].北京:中国书店,199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09: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3

第一部分 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清代前、中期社会文化发展状况

  清朝入关之初,全国大部分地区尚未稳定,清政府在大规模武力征服尚未停止的同时,立即采取了一系列建立和巩固统治的措施,其中包括吸收原明朝大量官员进入政府机构,并立即恢复了科举考试。

  清代前期,顺治和康熙两位皇帝对文化艺术事业都极为关心,特别是康熙帝,不仅组织编纂了多部大型图书,还在正常的科举考试以外另开辟了博学鸿词科、贡生等科目,极力网罗人才,优待名士,对清代前期的文化恢复和重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由于康熙皇帝的喜爱和推崇,清朝前期的书风基本上笼罩在董其昌的影响之下。书法依傍董其昌者,不仅在科举考试时被录取的机会较大,在仕途上的际遇也比他人更为顺畅。因此,清代前期在书坛上享有盛名者,基本上都是属于来自江浙一带、气格近似董其昌的书家。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09: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康熙以后,清政权虽然完成了军事征服,但在文化上的征服还远未完成。以外族身份入主中原,面对在文化思想上处处表现出优越感的汉族知识分子,满族统治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显得异常敏感和脆弱。文人士子往往只因诗文中的片言只子,便被视为叛逆谋反,动辄满门抄斩,株连九族。更有一些心怀叵测、谄媚求荣者,捕风捉影,挟私诬告,致使知识分子人人自危,噤若寒蝉。这种情形反映在学术界尤为明显,经世致用之学充满危险,于是学者大都转为考据之学,一时成为风气。

  考据之学,带动了文字学、金石学的发展,而传世碑版器物及前人的著录收集,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于是,访碑著录、考释研究之风大兴,大大刺激了书法艺术的创作。新的取法对象,引发出的新的技法和审美追求,碑派书法便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09: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清代金石学对书法文化发展的影响

  清初,随着清政权的逐步稳固及其对思想文化控制的日益严厉,明末提倡的董其昌书风及以王铎、傅山等为代表的带有自由和叛逆色彩、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变革书风在“文字狱”的刀架下很快消失。学术上,经世致用的思想受到极大摧残,而金石学则通过顾炎武、阎若璩、朱彝尊等的倡仪与实践悄然兴起,尔后蔚然成为清代的学术主流,并直接推动了考据学、文字学等的发展。影响到书法文化领域,金石学不仅使书法艺术深层观念发生了变革,而且使书法这个艺术园地从书体变化到创作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等方面呈现奇葩争艳的景象,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艺术瑰宝。

  金石之学确立的过程,除了具有本身的学术功能外,对书法文化也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金石学者不仅利用金石研究成果来校勘经史、传播文明,而且从理论上对各种字体的功能与演变作全面的阐释。他们在实践中自觉运用各种字体丰富的形态与结构特征进行艺术创作。大体上说,绝大多数金石学者均为书法艺术园地的躬耕者。他们摒弃晚明的浪漫书风,返朴归真,利用对古文字研究的积淀融入书法创作之中,并在日常生活中追新求异、展示多彩多姿的生活情趣,成为清代“尚朴”书风的倡导者和主流。在书法观念的革新上,由于金石学与碑学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二者的影响从一开始就相互融通,由此启发了书法家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09: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思路,促使他们通过对古文字的真实形态的重新认识,形成了异于前代的表现而为尚朴求异、自然存真的书法观念,并在书法创作中充分地体现了这一观念。如早期金石学者阎若璩、朱彝尊等人的创作给人以质朴高古之感,这种书风很快替代了明末的浪漫书风。

  受清代金石学的影响,碑派书法家群而崛起。清嘉庆时期,阮元在金石学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20 05:49 , Processed in 0.370698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