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虫甬

书法文化内涵的缺失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0: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琴岛大布衣:

     这个问题提得好!
     能不能拿出"缺少文化内涵"的书法呢?是一个既现实有理论的难题。
     书法以汉字为载体,汉字又是中国文化的表征和交流的工具。
     书法若离开汉字就不成为书法。
    “书法文化内涵的缺失”是指作者素质修养的“文化内涵的缺失”?还是指作品汉字内容的“文化内涵的缺失”?


虫甬:
      从长期、积累方面看,“书法文化内涵的缺失”主要指的是在书艺习得过程中,技术的进步缺乏文化内涵的支撑。打一个比方,将书法比作一棵树,那么,它的根系周围,直接给它提供营养的土壤就是它的文化内涵。这块土壤的外面更大的存在则是文化土地。而如今的书法越来越像种在盆(甚至是文化营养液)里的东西。    就具体的书法作品而言,“书法文化内涵的缺失”主要是指书法作品生成时,由书写文字所可能引发起的情绪、气息等与书写线条的节奏、韵律等产生和谐互动能力的缺失。


琴岛大布衣:
      如若说,“书法文化内涵的缺失”是指作者素质修养的“文化内涵的缺失”,那么,具有高素质文化修养的作者,是否就不缺失书法文化的内涵?
      如若说,“书法文化内涵的缺失”是指作品汉字、诗文内容的“文化内涵的缺失”?是不是不写错别字,和书写自作诗文,就不缺失书法文化的内涵?


虫甬:
      琴兄理解的有些机械了。我所言的“书法文化内涵”主要指的是“大书法”生成过程中可能承载的文化内涵,具有高素质文化修养的作者如果不具备将其“所具有高素质文化修养”赋予到“大书法”生成过程中的能力,也是枉然。

琴岛大布衣:
      这正是问题所在,你可能认为这样是机械的理解,但你想过没有“文化内涵”体现在书法的哪些方面?“大书法”又指的是什么?如若未搞清“书法艺术内涵”是什么?谈“书法文化内涵”,只能是空中楼阁。
      因为书法作品的高低、优劣、好坏是以“艺术内涵”的高低、优劣、好坏来考量的。也就是说,作者的文化修养素质再高,不通书法的艺术(包括技术),也白搭。作品的汉字写得再正确、诗文作的再美妙,也说明不了作为书法的高低、优劣、好坏。更何况可以写古人、别人的经典诗文。即使自作诗文,是否就具有了“书法文化内涵”?
      所以我说:离开“书法艺术内涵”,谈“书法文化内涵”,只能是空中楼阁。
      当然这并不否定书法学者本身“所具有高素质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虫甬:
      说实在的,因为我关注书法领域的存在问题的时间还较短(确切说应该从2004年下半年写作《汉字的综合之美》算起);知识面也较窄,只能看到一报一刊(《书法导报》单位订的,《书法》隔壁借的),其余的只能靠网络了。
     所以,我对现今具体的某位书家书法创作很少关注,想要对某位书家或某幅书法作品进行较为具体的解读,很难。
     那就勉粘贴一篇去年我解读张海主席的一篇文字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0: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说张海
                                               也说张海
                                                   ——《书法三问》读后
                                                陈崇勇
        
      大年三十的早上,从信箱里取来2007年2月14日的《书法导报》,因为在“焦点网谈”栏目里刊登有拙作,所以对本期的报纸翻得有些认真。当打开第十三版与十六版这一整张的报纸时,看到“大家”栏目上,张海主席的照片十分醒目,我的心里硌了一下。回到家里,我把手头能找到的张主席书法作品和报纸上《学书三问》等文章放在一起研读,心里便产生了一些想法:将这样一位现行文艺体制下的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表性人物进行一些剖析,是可以看出一些问题的端倪来。

      浏览一下全文,我的目光首先停留在“一厘米论”这个观点上。主席大人说,书法家的创新,只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一点新意,哪怕只有一厘米,就算成功了……作为一个艺术家,在各自领域的终极目标,即能否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主要看你能否超越前人那么一点,为历史留下一点新的东西。换言之,即你能否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从这一段论述中可以看出,主席大人对中华文化传承问题的认识并不深刻,而且视野也不宽广。他与许多中华文化形式的实践者一样,都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近现代,中国社会由农业文明社会向工业文明社会转换,以农耕文化为基础的中华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上个世纪发生的废除科举、五四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文化事件都与此密切相关。在此大背景下,我认为,几乎所有的中华文化的遗存在这个转换过程中,都存在着重新界定和言说的问题(书法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自然也不例外)。

      如果把文化比作一块大陆的话,那么,一种艺术门类则像一条隆起的山脉,而杰出者只是一座座挺立的山峰。一座山峰的海拔,与大陆的海拔和山脉的海拔密切相关。每一个时代文化大陆的海拔都不尽相同。一块文化大陆的海拔,往往与它底部的抬升力度和这块文化大陆原有的积淀厚度密切相关。 就我们所处的新文化大陆的形成而言,在近现代,中国长期面临着国家、民族存亡的危机,东西方文明这两块大陆板块发生了直接而强烈的碰撞,中华文化板块的相当部分被迫沉入海底。而抬升隆起的新文化大陆,在短短的百余年间,能形成如今这种相对适用、略有光彩的局面,着实不易。但不要忘记,这是一块形成才百余年,抬升起的高度并不大,积淀也很不够丰厚的文化大陆。与传承顺畅、积淀深厚的西方文化大陆相比,有着整体的落差。自然,在此基础上生长的山峰的海拔也会受到影响。

      说到文化融合,不妨举佛教进入中国的例子。佛教在汉朝时已经传入中国,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禅宗”,却是在五六百年后的隋梁时期。这其中代际之间的转换,开创者的作用不可忽视。而考察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在绘画、雕塑等方面很快就有能有所体现,但真正的融合,形成有独特的文化观念的支撑,并开创出新的艺术境界的创作,则到了唐代(王维的诗歌)才显现出来。这其中艰难的转换,要经过若干代人薪火相传的努力才可能实现。佛教传入中国并中国化的过程,只是文化融合中的局部事件,而像我们所面临这次全球性的文化大融合,其中的激烈、复杂、艰难和长期性都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像。只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浅薄的时代,有一些略通外国文化的专家就被吹捧为“学贯中西的大师”;会搞一些中西方文化形式拼凑之举的作品就被吹捧为“创新之力作”。真是无可奈何!

      再说,从历史回望的角度,一个时代,可能进入后人的文化视野的人物决不会太多。也就是说,一个时代,一种文化之脉流传下来能够形成结晶也就那么几枚珠子。而中国古代书法,是中华文化中屈指可数的具有代表性艺术形式之一,是文人集体把玩的手艺。她还与诗词、绘画等形成技法相关、理趣相通,相互支撑、辉映的文化有机整体。书法名家也多是文化大家,进而成为载入文化史册的名人。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炫技”的时代,从业者对各种技能的掌握能力也已今非昔比。当一种文化形式从她所生存的文化语境中剥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手艺时(方法就是将一种文化形式整株地从文化土壤里连根拔起,然后“科学”地移植到所谓的“艺术土壤”中,进行精选培育,使之“茁壮成长”),就会产生出一大批技艺高超之人。记得我曾经看到的杨丽萍孔雀舞:灯光忽地暗下去,一只孔雀的背影缓缓升起,在舞台上,杨丽萍的肢体语言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人叹为观止。这是我长久以来对杨丽萍孔雀舞的印象。直到有一天,当我知道,在她家乡有另一种孔雀舞。一块空旷的平地上,许多人围着,一只男孔雀翩翩起舞。他的形象并不美,舞姿也有些笨拙,伴奏的鼓点更显得粗糙。但这是真的!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是集体记忆的传递仪式,外人永远无法进入他们的世界。所谓提炼、升华之类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所谓越是地方性的,就是越世界性的说法,十分值得怀疑。也许可以这么说,像杨丽萍跳的这类孔雀舞只是视觉盛宴上的一道精美的甜点。被抽干了内涵的文化形式成为一个空壳,就好像海水退潮后,留在沙滩的贝壳,徒有美丽的外表,而其中鲜活、柔软的部分已经死去。
      如果眼界再开阔一些,还可以发生在中国的许多文化事物放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考量,那么我们对原的许多所谓的大师的看法可能会有所改变。比如在近现代,从中华文化向外传播的角度来说,辜鸿铭的贡献要比许多大师要高得多。

      以为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摆弄出与古人稍有不同的形式,就算是“站在前人的肩上”,超越了古人,这样的超越未免太容易了吧!这样的“超越”如今比比皆是,说白了,最多也只是算是技能方面的超越,而更内在,也重要的“文化内涵”方面的超越体现在哪里呢?

      现代社会,由于文化总量的激剧膨胀,人们的关注点空前分散,书法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她只是无数的艺术形式之一,而且日渐边缘化,所以她的存在分量主要并不体现在一个书法流传的纵向脉络的比较之中,她更需要在如今众多的艺术门类比较之中能够脱颖而出!那么,她存在的根据是什么?
      要淡化所谓的“创新”意识。一个时代真正能够创出新意的能有几人呢?更何况,如果把书法的历史存在比作一棵大树的话,那么,在晋代以前可以说是书法的草创时期,天真烂漫、自然丰富,就好像大树的根须部分;而晋代以后,形成了以二王等书家为主流的书法传承脉络,就好像大树的主干部分;到了近现代,则进入书法大树的细枝、花、叶等虽然炫烂多彩,却也处在最末端的部分。因此我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书法艺术的存在价值主要并不体现在“创新”,特别是外在形式方面的“创新”上。由书法的生成模式、书法的展示流程、书法的组织机制、书法的社会认同等构成的现代书法存在世界与古人相比,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书法在整个社会文化存在的框架中所处的位置、意义、作用等也已经产生了重大的改变。比如同为一件精美的瓷器,放在家居中供日常使用,和将它放在展厅里进行展示,这之间的存在意义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最近我在思考的有关“书法艺术的文化重建问题”就是想要对之进行一些深入的探讨。文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探讨有关书法在现代文化建设中所可能起的作用问题;另一方面是探讨有关书法在精神个体的精神大厦建设中所可能起的作用问题。具体内容,如“书法是少数能够贯通今古的艺术艺形式之一,可以作为国民传承中华文化的基础实践部分”、“ 信仰理念等对书法艺术人生所能起的作用”等等,这里就不展开了。

      主席大人还说,至于说到“无意乃佳”,我素不以为然……从中可以看出,主席大人对什么是“无意乃佳”的书法艺术境界根本就没有较深刻的感悟。记得拙作《汉字的综合之美》中对这个问题有过较具体的论述,主要是说,“无意乃佳”其实是一种“忘境”,即当心系文字进入情境之时,可以相对忘却书法人在正常状态下对书写的种种执著,使之近乎本能,在近乎本能状态下的个体,即处在生命能量释放最通畅的时候……
      书者为心画。一个善于表现自我书法家,在他的成熟作品中,是可以隐约地体察到他的心胸和境界的。像黄庭坚,他学草书几十年,到了晚年自感颇有成就之时,说道:近时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笔左右缠绕,遂号为草书耳,不知与蝌蚪、篆、隶同法同意。 数百年来,惟张长史、永州僧怀素及余三人悟此法耳。而在他的笔下也相应可以看到行力恍惚,错落跌宕,满纸烟云的草书。
      按理,主席大人经过几十年的刻苦努力,在书法形式上自创一体,在体制内的仕途上,也攀爬到书协主席这个登顶的位置,在他的笔下应该也会出现一种纵横捭阖之大气。他自己也说: “每当我引笔挥洒行草书时,热血沸腾,思绪奔涌,笔随意转,行于当行,止当于止,自觉一任感情的澎湃,笔下自然多姿多彩,生气勃发。”但是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我没有看到这些!看到的更多的是雕琢之匠气。这让我颇生疑惑?玩艺术的人当他自以为是之时,内心的狂妄是会显现在作品中的。(即便是我这样的无名小卒,在二十年前,创作旧体诗到了自以为颇有收获之时,也会吟咏出这样的诗句:登高眺望空化羽,飘飘云气我为仙。大笑烟云开万壑,长空丽日照高林。泠泠风激衣,昂扬不可止。立此高山上,羡彼青云飞。返身入林中,随心观所遇。山依杂树争红绿,水枕乱石兼声情……)

      还有代表作的问题。主席大人说,“从逻辑上讲,所谓代表作,即是代表自己水平的作品,因此每一个书法创作者,不论其水平高低,都有自己的代表作。然而我们所说的代表作,主要是指具有相当艺术水平的书法家的代表性作品。”有了代表作就可以“不论从书法事业或者书法家自身的发展需要,还是为后代人着想,确定代表作都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代表作意识有助于书法进入市场,并逐步与世界书画市场接轨。”等等。
      如此看来,主席大人所言之代表作,它是建立在现有书法创作者的低水平的作品中进行勉强的选拔,这样的所谓“代表作”,其实代表不了什么,并没有太大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我们这个时代,书法真正缺乏的是可以作为新范式的杰作!何谓书法杰作?杰出的艺术作品说到底是“精神个体生命意识极度张扬的物化形式”,杰作的产生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外在形式方面有独创性;二是有高超的技巧;三是创作者处在一种极佳的创作状态之中。前两个方面的因素只是必要的前提,而后一个要素才是起到决定性作用,就像灵魂注入肉体一样。因为没有具体的实例,所以有关现代书法作品所可能具有的文化内涵的问题,在此不展开探讨。

      还是看看书法史中的杰作吧,如《兰亭序》《祭侄文稿》等。我在拙作《汉字的综合之美》中曾经有过这样的论述:一类是文学、书法原创的典型。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它将作者其时的情绪、思考,甚至失误的痕迹都一一呈现在纸上,使文学创作与书法创作这两条相对独立运行的轨迹在此交汇,相得益彰。我想,这世界上也许还没有任何一种艺术作品能够做到这样,这也是书法最具独特魅力的地方。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站立着的大都是一尊尊以自身为素材而成就的精神形象,而书法是在古代没有影像存留的条件下,保存古人精神风貌、生命遗迹的最好形式之一,它也是包含精神个体生命信息容量最大的一个文本。
      还有一类是书法的偶像。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就创作情境而言,她是书圣王羲之在惠风和畅的暮春之初,于茂林修竹围绕之兰亭,和少长群贤进行曲水流觞活动之后,人已微醉了的情况下,乘兴创作出来的;就书法艺术性而言,是一篇在笔画、结字、章法等方面都极其精美的书法作品;就书法史上的地位而言,她是一篇脱尽古法,创立新体的代表性作品;就文学的原创性而言,《兰亭序》这篇文章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晋人自在、洒脱精神风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再加上后来又受到唐朝皇帝李世民的极力推崇;等等。如此众多的因素相叠加,遂成就了中国书法史上之神话——天下第一行书,成为一尊精神偶像,既使她的替代品,也让后人膜拜不已。像《兰亭序》这样的作品已经上升为天上的“月亮”,成为一种“精神参照”。
      再细主席大人所描述打造书法精品的过程,所可能产生的“力作”,用古人的标准也只是在能品的层次上,离中国古代真正的书法杰作相去甚远。

      综上可以看出,我们的主席大人在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与实践方面都只徘徊在“工匠”的层面上,这实在算不上是书坛之幸事!

      另外,主席大人还说,每隔三五年,要出一本作品集。作为书协主席,书家中的大款,要做这样的事,自然轻而易举。然而问题是,他真诚地拷问过自己吗?每隔隔三五年,就能出新意?还是一蟹不如一蟹?不能因为自己有名、有权、有钱,就可以将十分宝贵的社会资源肆意地占有(在中国的权贵、大款、名人,都普遍缺乏一种可贵的自省意识)。在这一段时间内有许多的书法类报刊都以大篇幅隆重地推出主席大人的相同书法作品与文章,因此还被网友们讥为“书坛新秀”。
      还有推举“大师”之事。这里的大师,好像还戴有“德艺双馨”的帽子。推荐大师,又不是推荐道德楷模。“德”“艺”之间是有根本的矛盾的。“艺”之大者,说到底就是对生命意识的极度张扬,并无“善、恶”之分;而“德”,就是要弃恶扬善,对放纵的生命意识进行自我约束。且这里的“德”好像还可能有一些与“三从四德”相近的内涵……
      不多说了。一句话,此举能推举出一些“小师”就很不错了。
      最后说一下“寂寞”之事。作为书协主席这样一个很不寂寞的角色,会有各种事务缠身,今天到这里剪彩,明天到那里开会,又是题字,又是买字,忙得不亦乐乎,再作“寂寞秀”,让人感到有些滑稽了。
      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寂寞吗?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0: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琴岛大布衣:
      你的这篇文章,我早已看过,也基本同意其中的分析。张某人的观点及书作,缺失的何止是文化(确切说学术性),更缺失的是对书法的艺术内涵的认知。仅从其书作看,既无古法,又无新意,而是一种定式的反复重复。至于书法的艺术语言表达与诉求,空空如也!像这样位重权高的人物,大可作为分析的典型代表。对主题的讨论,大有脾益,大有脾益!


虫甬:
     对主席大人的具体作品的解析,请布衣兄来操刀肯定比我要好得多。


琴岛大布衣:
     其实这个话题,已经有人谈过,更多的人只是缄口其言,畏惧权贵乎?
     我只是点到而已,识者自识。
     无论从用笔、章法,还是结字,写一幅,还是写不同内容的其他幅,千篇一律,千篇一律啊!
     看看魏启后书画展,相较一下——
     魏启后书画展暨《魏启后书画作品集》首发式隆重举行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0: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举一个相对具体一些的例子。这是我在在中国书法家论坛上发帖进行有关《关于毛笔写新诗、简化字相关问题的探讨》中

杨光先生回帖:

其实这个问题在书坛,
不能说没解决。
问题是书者对笔法和新诗的认识和理解的深浅!
月初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开会,
有幸和旭宇副主席相见。
他是我国著名的新诗人,
他送给我的他的书法集,
就是以书写他的新体诗,
很有二王气息。
旭宇先生现在是中国书协副主席,
他的书作是流荡着新诗人的激情。
我的看法是书者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书法之笔法,
和对书写的新诗的理解和把握。

虫甬:
拜读完主席的大作,作为一个后生晚辈,我要说:学习了!
但作为一个批评者,我也不妨再斗胆说两句:字似有流滑之嫌,诗未达化境。


杨光先生:
呵!
现在确也难分“流滑”和“流畅”之意了。
不少青年人,
年纪不很大,
过早求深沉,
以至小孩戴胡髯,
甚为滑稽。


虫甬:

既然如此,就再斗胆说几句。
如图中箭头所指之处的用笔,生硬且雷同,已经成为习气,说有“流滑”之嫌,不算太过分吧。
再说此诗,无甚深意,不过是在说爱诗、爱书法而已。
“书法是吾之月辉”,怎么可以这样修辞?
整首诗意象之间缺乏自然流畅的转换,有些别扭。
在音韵方面,诵读起来也十分拗口。
所以说“未达化境”。
不妨也粘贴两首短诗,对比一下:

《隔岸》

隔岸的灯光照不见我眼前的路
隔岸的灯光照见我内心的荒芜

隔岸就是隔岸
脚下的道路依旧山高水长


《开在高处的黄花》

夜晚
我沉下如花之几瓣
想知道的不多
一抬头
却看见高处的凌乱
轻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0: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琴岛大布衣:
      我想说的是,书法文化内涵在书法作品中表现在哪里?脱离开书法的艺术内涵,书法文化内涵就剩下无错别字和精彩的诗文?


虫甬:
      当然不是。“无错别字和精彩的诗文”,只是书法人能够生成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作品的必要条件之一。

      对文化内涵丰富的书法佳作的欣赏,毫无例外地都是一种“追溯”。首先要确认的是,书法人所处创作情境的真实,而不是机械的操作或重复的表演。在此基础上,进行心追手摹,去体味那些围绕文字而展开的情绪、呼吸、笔画之间的微妙而又难言的互动关系。

      其实,在这整个过程中,无论是情境的酝酿,文字的生成,还是书写的定格,最终所要凸显的都那个活生生的“人”的精神存在。而书法佳作将那一段精彩的“精神影像”的生成过程较为真实地保存了下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0: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昂先生:
      当我们认为某作品俗气,
      而它正是反映了大众百姓对艳俗文化的喜爱;
      当我们认为某作品粗野,
      而它正是表现了一部分人对粗鄙文化的欣赏;
      ……
      任何艺术创作的背后,都有一种观念与认识在支撑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书法并不缺少文化。而我们大家所感叹缺失的文化是传统的雅文化,传统的雅文化基本上就是儒家文化。传统对书法作品的评价是人格化的,是君子化的。我们评论书法作品时常用的诸如:儒雅、平正、厚实、凝重、浑朴、含蓄、温藉、宽博、大度、和气、天真、烂漫、倔强、雄健等等,都是人格化的用语。司空图《廿四诗品》说的是诗,其实也都是说人,这很能反映传统雅文化的审美观念。当代书法人要创作具有丰富传统雅文化内涵的作品,不但要有坚实的传统雅文化作后盾,更要从心底里欣赏她!我们一边揶揄、嘲笑传统文化,一边又感叹艺术作品文化内涵的缺失,这本身就是很可笑的。

     文化在发展,在变异,传统儒家文化早已失去了一统天下。所以对书法的审美表现必然是多样化,当下或未来的书法格局大致是:
     1、承续传统雅文化,追求人格化。(一小部分人)
     2、淡化传统雅文化,追求现代空间美感,迎合现代审美心理。(一部分人)
     3、市井艳俗(大部分人)
     在这样的格局下,“书法文化内涵的缺失”这样的话题若能吸引更多的人对此关注,是很有意义的事。


虫甬:
    先生分析的在理。
    但我想,所谓的“现代审美心理”,从根源上看都是外来引进的。   这背后还存在着一个“民族文化主体性丧失”的大问题。   从五四或更早一些时候算起,中国文化的生长过程也可以看成是“民族文化主体性”不断丧失的过程。无论是师欧、师俄,还是师美,对文化事物的评判标准已经不在我们手里。我们所能做的只是不断地削足适履!   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将来难道还要是这样吗?就没有一些可能补救的地方吗?   如果我们无法解决好中华文化的传承问题,也就不可能解决好文化主体性的恢复问题。对于一个丧失了文化主体性的民族而言,就只能处在一种二流的文化状态。作为一个具有13亿人口、自认为有五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史的文化族群难道就只能充当文化跟班的角色吗?   那将会是怎样的悲哀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0: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medialei :
    关于这个话题,恕我不能一一回复,只能就总体的感受和想法集中的谈谈。
    我在《张三日课探幽》的开篇就说过:老程大概是厌倦了脑袋思想,他要手头思想。
    这里面有几层意思:
    在手里有活儿(技能)的人眼里,最烦的就是“嘴上功夫”。这里又分两层:一些人,除了嘴上功夫,并无脑袋思想,这个不在我们议论之列。还有一些人,练的就是嘴上功夫,比如演说家、辩护士、相声演员、说评书的……,不一而足。这些人,仍属于我们说的手里有活儿的人——他们的嘴就是赖以为生的手,嘴手同一。
    确实,拿我们的祖宗来说吧,“清谈误国”早有先例。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还有那个神经正常的人,会相信批判的武器可以替代武器的批判呢?更有建国后半个世纪的所谓意识形态斗争,不仅毫无建树,而且遗患至今。于是,我们当然更有理由拒绝那些脑袋的思想,从零开始,从手头开始,一点一滴的积累,一点一滴的判断……,终于,我们可以面对世界豪迈的宣称:让那些思想见鬼去吧!我们只需要操作——手头硬,比什么都可靠。
    真是这样么?

    人在厌恶洗澡水的时候,有可能把孩子也泼出去。
    就拿“清谈误国”的晋代、宋代为例吧!确实,在政治军事上,大概是汉民族历史上最不齿的动乱、荒诞时期。然而,也恰恰在这个时期,生出了王羲之、陶渊明、竹林七贤、苏轼这样在人类历史上一等一的人物!
    所以,我劝诸君:不要因为她眼下无用(比如纯思想,也曾思辨),就以为他真的一钱不值。
    不信?你就光临贴试试?
    当然,就这个帖子,就这个话题,我们还是需要一些具体的、不那么形而上的切入点——这个至关重要。
    所以,我们的话题也许是——文化内涵应该从哪里切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0: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居士:

    拜读学习各位高论..
    我是读到虫兄有关水的比喻,才隐约感觉到“文化内涵”是有定义的,虽然依然说不清。

    如果水量多到海洋一样,容纳着历史和现实,是综合的、融会贯通的,拿单一的东西来说事,就只是解渴,但如果认识海洋的本质,也只能从点滴开始。
    往往只有越说越复杂,我同意“忧患意识迫在眉睫”,尽管如此,也还是只有能去想的人才会想,“文化内涵”并不会减少(存在),“缺失”(个体文化人的不能思索)却如同不可避免的悲剧,还会继续
    我还是继续聆听学习、受教。


虫甬:
    先生的话颇有启发。
    记得去年我曾写过一个“擒龙术与解剖法”的帖子:

                      擒龙术与解剖法
  
    在阅读过无数的文章后,我认为,探讨一个问题,或传递一种思想的行文方法,相对可以分成两类,我将它们命名为:擒龙术与解剖法。
    擒龙术就像一位高手与苍龙之间的互搏,最终的目的不是将龙杀死,而是为了将它降服,探得骊龙颔下的那一枚千金之珠。
   擒龙术作者面对的始终都是一条神出鬼没的活龙,较难把握,所以,经常是直接将龙擒住,或者多用比喻,甚至寓言,使之显现出来。这类方法在早期的开创者中常用,如《老子》、《庄子》中的文章。
   而解剖法作者面对的通常只是在地上的爬行的蛇类,捕获后,将它杀死,然后进行层层的解剖,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中的组织结构等。如今的海量论文常用的方法。
   当然一些也有擒龙术解剖法混用的文章。
   擒龙术是无法之法,可以意会,不易言传;
   解剖法是有法之法,可以传授,按部就班。
   在这个“擒龙术”几近失传的时代里,我更希望能够看到一两场十分精彩的擒龙表演。

   书法的文化内涵似乎可以看成是“龙”,须用“擒龙术”;
   书法的技术内涵似乎可以看成“虫”,可用“解剖法”。
   在量子物理学上,有一个“测不准原理”。在有关“书法文化内涵的把握”方面似乎也类似。要对某个人或作品进行“书法文化内涵的把握”时,一定是“我”的把握,这其中会产生碰撞、摩擦、视界不重合等一系列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0: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茗心堂 于 2008-1-25 09:49 发表

    这不奇怪。和尚嘛,论起“文化内涵”,当然不及咱们俗人啦!怀素知道啥是电脑?他老人家会上网吗?他可懂得外语?从咱们现代人的角度看,怀素老和尚整个一文盲,起码也是个半文盲,“文化内涵”自然不必谈了。
...

虫甬:
    在我看来,怀素书法的文化内涵还真是一般凡夫俗子很难比拟的。    且不说他生活的那个产生了颜真卿、李白、杜甫等文化大家的时代文化氛围的影响,单就怀素个人的精神生活轨迹就很值得琢磨一番。
    他不是一个甘于青灯寒舍,敲敲木鱼,念念经了此一生的和尚。他是一个“喜欢文化名流交往、擅长当众进行书写表演、食鱼常恐俗流笑”的僧人……
    不妨再发挥一下我们低俗的想像,僧侣需要禁欲,这对一个成熟男人会是一种怎样的煎熬。
    凡此种种,都可以汇聚成他进行书法创作所必需的心理与生理的势能,从他那急风骤雨般不可遏制的狂草线条中也可窥见一斑……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0: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栖心阁主:

    这个帖子够长、够专业,学习了。
    只说几句:
    一、尽量写短文,简洁明了。阐述过多,转引过多,喧宾夺主。
    二、书法追求应安排在文化追求之后,有学而为书,是为书法;无学而为书,只是书匠。对于书法,我们可以严格要求;对于书匠的东西,只要他自己能挣钱,我们可以不管。是画虎还是刻鹄,马走日字礟翻山,各从其道。
    三、丰富文化内涵是提高书法水平的正途。毛笔是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书写工具,书法是文化记录的自然升华,脱离了文化的内核与工具的蜕变,书法就是海市蜃楼。不少小学没毕业的人都在搞书法,这个书法有问题。君果欲学书,功夫在书外。
    四、汉字的三要素为形、音、义,所以书法也要从形、音、义三个方面考虑。楼主以为形、音、意,大概有更深层次的思考。义是客观的,意是主观的,书法作品当然要融入主观感情,书匠之作和应酬之作,大概缺的就是这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20 11:46 , Processed in 0.342409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