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64|回复: 9

张改琴 “今 楷”浅 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0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张改琴  甘肃省庆阳县人,中共党员,现任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甘肃省政协常委、科教文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曾进修于中央美院国画系。2006年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荣誉称号。
       书法、中国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大展,并有获奖,被中国美术馆、毛主席纪念堂等单位收藏;出版有《张改琴书画》、《走进黄土地的脚步•张改琴书画集》、《中国美术家张改琴》、《春华秋实一一张改琴、左文辉书画作品集》、《塬上风•张改等书画集》等多部书画集;曾在中国美术馆、西安、广州、兰州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09: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改琴照片



[ 本帖最后由 一聪 于 2009-1-10 09:42 编辑 ]
张改琴zahopian _ 副本[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09: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 楷”浅 议







                        “今 楷”浅 议
                                                            
                                                                 张改琴





        2007年,在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于石家庄召开的第一次主任会议上,旭宇先生破天荒地提出了创建“今楷”的主张。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引起书坛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站在当今时代书法艺术发展的立场上,客观地说,创建“今楷”,发展“今楷”,是我们这一代书家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无疑具有划时代的开创性意义。对此,笔者也曾做过一些思考。本文就“今楷”的概念、书体样式及发展建议等提出一些浅见,与广大同仁商榷。

        一、关于“今楷”的概念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今楷”?直白地说,似应理解为“创立并形成于当今时代的楷书书体”。如是说来,当今时代可谓继东汉魏晋之后、时隔二千年的又一个伟大时代!我们这一代人可真是走运——又一个(群)创“今”者就在我们这一代人中间!


       关于“今”名,翻开中国书法发展史,大致仅有东汉张芝创“今草”,魏晋钟繇创“今隶”(“今隶”之名,一是相对于古隶而言把汉隶称之为今隶;二是楷书产生后始名亦称今隶)的载记,此后再未见过“今”类的新体出现。问题在于,历史上,大凡书体名称皆为后世所冠,如对八分的冠名,最早出现在卫恒的《四体书势》中,章草之名似是卫烁在其《笔阵图》中最早提出;而名之“今”(今草、今隶)者,则皆为唐代杰出书法理论家张怀瓘所称。

        由是可见,所有的书体都是产生在先,其名称冠定于后。而“今楷”呢?却是一个概念先行理论,它是相对于书法史上楷书发展的成果而提出的一个模糊概念,是先有名称,而书体样式尚在“腹中”。打个比方,“今”体就像口袋,历史的口袋是满的,今草、今隶之类早就存于囊中,我们想用可以随时去取;而“今楷”只是一只空口袋,正等着我们将“腹中之物”往里面装。这是区别,亦是难度,更是使命。很显然,我们这一代人肩上的担子不轻。但不管怎么说,“今楷”的提出,是书法艺术发展到当今这一伟大时代的众望所归,我们的心情是激动的,同时也深感责任之重大。但我们的态度是积极的,相信我们这一代人既有这个勇气,必有这个信心,当然更有这个能力,去把“腹中之物”装进伟大时代缝制的那只光灿灿的口袋。

        二、“今楷”书体的样式

        楷书自汉代产生,经钟繇、二王进一步完善,到唐代达到巅峰并形成一种法度森严、形态完美的书体。特别是唐代,由于太宗李世民推行隋代创立的科举制,确立以书取士(继之以书法铨选官吏)制度,同时在国子监中设书学博士,设立弘文馆令五品以上的京官入学,有力地促进了“尚法”格局的形成,并产生了以欧、虞、褚、薛、颜、柳等为代表的表现楷书最高法则的唐楷名家。唐以后,虽亦不乏像蔡襄、苏轼、黄庭坚、赵孟頫、沈度、文征明、董其昌等历代大家,但他们的楷书多以晋唐之法为宗,无一能越过晋唐巅峰。清代以来,由于碑刻、钟鼎、甲骨、简牍的发现与复兴,虽然楷则规范、表现出“乌、方、光”特点的“馆阁体”也盛行一时,但始终未能出现一个可与前此相提并论的楷书大家。究其原因,书法思想当随时代而发展、书法艺术的风格应体现时代精神,无疑是最根本的因素。

       那么,在唐以后一千多年楷书式微这样一个背景下,“今楷”书体从何入手得以创立?它究竟应是何等样式?会是哪般风格形态?怎样体现时代精神呢?

       楷者,楷模、范式、样板也。“今楷”者,就是指当今新创立的楷书书体也。以笔者拙见,抑或,它是取以魏晋唐诸法(但法度无须那么森严),勇于吸收其他艺术美的养分,略沾点他体(如隶书)和用笔上的“游丝引带”,具有“艺术地构形并书写”的意味,既非汉魏晋唐、又非宋元明清,是一种新创的“近行楷”书体;而且,书法风格可以是多样的、鲜活的、动态的、可变的,一句话,这个“今楷样板”不是固态的、静止的、一成不变的。由是,其书法精神亦必然是具有时代性的。而这个“样板”的创立,或是某个书家,或是某个群体;或在江南,或在塞北;或于明天,或于近年。诚然,任何一种书体的创立,都离不开社会的参与、认可和发扬。从这个意义上说,“今楷”书体、书风的产生和形成,是当今中国书坛共同的使命和志德,也是中国千百万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们共同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书法家们理应积极地参与创新实践,理论家们应给予尽可能的支持和研究探讨,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今楷”就不会只是一个理想中的海市蜃楼。

        三、关于发展“今楷”的一点建议

        “今楷”主张的提出,无疑是当届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的最大贡献,也是书法发展的大目标、大任务。何以实现这个大目标、大任务?笔者有几点想法和建议:

       第一,开辟“楷书大展”展项(以笔者见,各种书体都应该举办专项大展),为“今楷”催生。开辟楷书大展,就是把楷书从既定的“正书大展”中剥离出来(必要时将正书大展全部拆解,举办各种书体的专项大展)。这样做,似比举办扇面展、册页展更有意义。因为它只是展览名称的改变和展项的调整,即把现有一些展览的名称稍做更改,变成“书体展”,事实上并未改变展览的本来性质;反而,无论扇面、册页、斗方,还是条屏、立轴、手卷,表现形式会更为丰富;同时,这样做能激发广大书家的参与兴趣和创作热情,从而促进“今楷”的产生与形成。

       第二,举办“楷书研讨会”,从理论上为“今楷”的产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这就是说,在楷书专项展览的同时,应组织举办楷书艺术发展学术研讨会,积极发挥学术方面的力量,探讨、解决理论层面上的问题,出版理论文集,不断完善学术体系。中国书协还应通过创办媒体等方式,给予舆论上的引领和指导。

       第三,努力抓好书法教育,解决好基础问题。书法教育关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否承传下去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有个清醒的认识。历史进入当今时代,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书法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问题十分突出,而且难度愈来愈大,这是个不争的事实。然而“路虽远,行者必至。事虽难,做者必成”,我们必须化难度为热度,倾力把书法教育做好,做出成效。比如院校教育,中小学能否统一开设写字课?大专院校,特别是艺术院校,能否全部把书法列为必修课程?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和包括中国书协在内的各级书法组织,能否新设一些具有前瞻意义的书法研究机构,如“今楷研究所”、“书法发展研究所”之类的机构?笔者坚信,只要广大书法家们统一思想,共同努力,群策群力,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而创立“今楷”、发展“今楷”的美好愿望,也就没有实现不了的理由。

      “今楷”,笔者充满信心,并愿做出积极的努力。


                                                                                   2008年10月25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09: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改琴楷书作品

张改琴楷书[2].jpg
发表于 2009-1-10 13: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支持。
发表于 2009-1-10 19: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17 23: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24 15: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发表于 2009-2-21 10: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概念的内涵越大其外延就越小。“略”沾“点”他体的“近”行楷体如何与楷体、行书体、特别是行楷体区别?如果旭先生要打造今楷个人书体,无可非议。但今楷作为新书体实在难以自圆其说。
发表于 2016-12-9 14: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一次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20 02:03 , Processed in 0.614155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