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71|回复: 7

摘抄吕福隆老师的几篇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 22: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风入松
               辛卯元日感怀 •步王乃印先生韵
注目杯中酒正浓,
春意暖融融。
一部《研究》惊鱼跃,
虽寂寥,
但得东凤。
著书立说写字,
品茶论道从容。

浩然荡气日观峰,
皓首书、论穷。
侠情一往指玉兔,
意纵横,
胸纳长空。
待到日红东方,
定当缚住苍龙。
       注:1、 指笔者所著《南北朝楷书研究》。
           2 、日观峰,在山东泰安的泰山之巅。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22: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邢台是个好地方
——邢台游记-
                    吕福隆
   邢台是个好地方!为什么我用十分肯定的语气来盛赞邢台呢?那是因为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的感觉体现出来的。所以在我人从邢台回来之后,而心却时时被那里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以及风物人情所梦魂牵绕,直到如今仍不能释怀。故拈笔将我在邢台的真实感觉记录下来,为没有去过那里的人们做一先期宣传,也算为邢台人民做点贡献吧。   
   到目前为止,邢台已去过两次。上次是在今岁的酷夏,前往拜访好友胡湛兄。邢台的天气真热,超感官知觉(第六感)温度已达40°以上,此时的太阳好像只关照邢台而无暇顾及其他地方似的。在与友人相晤几个小时之后,终因天气实在太热,便匆匆和友人握别,开车去了安阳。
   此次故地重游是参加《全国首届楷书创新论坛研讨会暨书法名家邀请展》活动的。这次活动组委会对于活动时间的安排是非常好的,因为正是初冬时节,天暖乍寒,暮秋的景色依旧,真是秋高气爽,适宜出游。当我得知本次活动的组委会在会议期间安排有太行山采风活动时,对于我这个喜欢游山玩水的“驴友”来说,其心情是不言而喻的。
   邢台古称顺德府,别称牛城。地理位置处在河北省的南部,太行山东麓,有着3600年的历史,是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的故乡。素有“鸳水之滨,襄国故都,依山凭险、地腴民丰”的美誉。
菏泽到邢台没有直达车,只好经由邯郸中转。在开往邯郸的大巴上,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易水河畔的荆轲,铜雀台上的曹孟德以及古赵国都城里的寿陵少年等等。想着今天的古赵国又该是什么样子?到了邯郸以后是否还会走自己的路?邢台的山水又是何等的雄伟、壮美?(邢台以西约60公里便是太行山)虽是初冬之际,但秋韵还在,应该是红叶满山,瀑布飞流,柿子挂满枝头时候,核桃树则伸出有力的臂膀等待着我的到来。呵,太美了••••就在我胡思乱想时,“马上要进邯郸城了。”售票员那细尖而略带沙哑的嗓音一下子把我叫起。于是我便留意想象中的赵国古都,遗憾的是,直到下车都没有找到想象中的感觉,只好带着失望踏上了开往邢台的汽车。
   这次活动的主办方甚解人意。会议只安排了一天时间,而且各项议程都安排的十分紧凑,这对于我们与会者来说是件十分惬意的事情。会议之后的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乘上大巴由邢台宾馆出发,前往太行峡谷群。近八十公里的路程,开了近两个小时。这是组织者为了让与会代表们仔细地欣赏沿途风光而故意将车速开慢些的。邢台本来就少水,直到车行至一水库边时,(忘记此水库叫什么名子了)我们便看到了有山有水的邢台。代表们被窗外的山水景色所吸引,于是,大家便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在此盖个别墅太好了,能养性涤俗。”我接言道:“如结庐在此,定当寿之百年以上。”有一朋友接过我的话开玩笑说:“能在这里找个小三过着男书女耕的生活,多美啊。”话音刚落,坐在车子后面的一位朋友接道:“别美了,这可不是件好事,干此勾当,可是让你一辈子不心净啊。家里媳妇知道后就是不找你拼命,你又以何言以对呀”全车哄堂大笑。为在此之前的沉默带来了欢乐声。经过两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到了峡谷的谷口。下车之后就感到阵阵冷风袭来,幸亏我有准备,着衣稍厚些,没有感觉到什么,而南方的朋友就有点吃不消了。原安排由五个美女分别带五组人马,以便人少好管理。其结果还是不分纵横,蜂拥而行。进入谷口之后,我们就被大自然的神奇,巧夺天工的造化,惊诧的只有重复着一句话,太美啦!真的太美啦!
举目远眺,看到远处的山石全是褐红色的石头带有浅白色的横线,山石的排列是犬牙交错,造型各异,再加上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山峰,令我们如置身在世外桃园。当时我就想起了“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元亮,想像他在当时也不过如此吧。但唯有一点不同,那就是我们是走马观花,临时感受,而陶公则是蛰居。听导游介绍后才知道此山的地理环境,地势构造等情况,这在平时你怎会知道的如此详细,“只缘此身在山中”嘛。
近观四周,只见山路两边和山洼处稀疏的野花夹杂着零乱且略带红韵的黄叶,杂树的树枝状如虬龙,柿子树上挂着许多熟透了的柿子,状如红灯笼,煞是好看。导游指着远处一块巨大板状且带有波纹的山石说,此石在几千万年前遭海水冲刷而形成波纹状,呵!真是一山一景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从事艺术创作的人的必由之路,不可缺其一。
   行至峡谷深处,终见一瀑布挂于前川,涓涓细流直下八十米,由于是在冬季,山里水少,所以没有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在我们眼前的山沟里的水流也是时有时无,但我们并不遗憾。瞻望远处,形状各异的山势会给你带来的遐想则是绚丽多彩的。近观山石、树木以及周围环境,给我们组成一幅幅山水画卷。我在这里要特别赞美的就是柿子树了,因季节关系树叶已落光,树上却挂着许多橘红色的柿子,宛如一幅山水画,令人陶醉。地下或树杈上到处留有不知何种原因而落下的柿子的残渣。当时我们几个人就议论,如果这些柿子拿到山下市面上肯定能买到好多钱,也能给山民兄弟补贴一下,摔坏真可惜啊!但是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哪个能抗拒。就在这个时候,恰有两个山民从山上下来与我们狭路相逢。经询问,当地山民便指着树上的柿子说,这些柿子在想吃或要买的时候才可摘,否则摘下之后就不易保存了。呵,真是世事洞明皆学问啊。
   我们鱼贯穿过瀑布旁边的铁梯,盘桓直上,这其中包括两位年过六旬的老书家,大伙个个精神饱满,但都气喘吁吁。在此时我忽然想起了曾在登泰山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登山虽累,但登顶之后一揽众山小的感受真好。
当我们攀援到半山腰时,在树丛中掩映着有着四户人家的小山村,像一幅太行秋色图。为了缓解疲劳,活跃气氛,组织者就让一个专业的歌手唱了两首歌。这个小女孩唱的还真不错,通过与之攀谈,知道她的求艺之路非常不容易。当她知道她就在我们当地的音乐学校就读之后,特激动,在下山时她就对我特别关照,俗语不是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吗?千真万确!在此我要谢谢她。山上的土产品比外面便宜不少,有好多代表纷纷解囊,买了些回去让家人品尝。当我们步出谷口的时候,时间已是接近午后一点,此时大家才想起腹中饥了,于是我们便乘车离开了峡谷群,前往英谈画院吃午餐。
在英谈画院午饭之后按计划去太行古寨英谈村。大巴离开画院约行驶了十几分钟就到了英谈古镇。据说英谈村的来历与我还多少有些关系呢。据当地导游介绍说,唐朝时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当年在此召开军事会议,当地老百姓认为是英雄在此聚会谈论大事,所以久而久之该村就叫英谈村了,而黄巢就是我们菏泽人。所以,我和其他的同行人的心情自然是不一样的,所以进村后见到一草、一木、一石、一瓦就倍感亲切。
   英谈村地处半山坡上面,背靠大山,群山环绕,对面有一条小溪,东西走向,季节的原因,溪里没有太多的水。步入村中,脚下踏的是石板路,手扶的则是小路两旁的石板护栏,路两边的建筑均以石头为主要原材料,大多房子为两层建筑,也有三层的,大多以石板为瓦,但也有砖结构红瓦的。最早的建筑始于唐代,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最多,直到现在在这些房子里还住着人。村里几眼泉井是正宗的山泉,现在村民们都吃上了自来水,所以这几眼泉井很少有人光顾了。
我与胡湛兄没有跟随大队同游,而是在不知觉中脱离了大队,在转到一处像是大队部的地方,便与当地的一位老者攀谈起来。在谈话中得知,英谈村得天独厚,风水好,人长寿。英谈村在历代出现了许多官员。老者在讲到这里时特别幽默,说了一句:虽然官多,但都不大。老者今年已79岁,耳不聋、眼不花、语不乱,身不驼,且精神矍铄,手中的拐杖仅是他的附属物而已。在这个小山村里,百分之百的男人都姓郭,当我看到西墙壁黑板上的公示栏里的众多人名单问老者,答:外姓的都是媳妇。呵!又幽了我们一默。
家家凉晒柿子,户户一片橙色。小溪流水汩汩,山影巍峨多姿。这就是我们当时在英谈村的真实写照。深秋时节的英谈村真的特别好看,就象一幅精美的山水画,而我们就是画中人。就在这时,我的相机出了一点故障,鼓捣了半天才知道没电了,咳!真是沮丧。但时间也是随着我们的逰动而游动着的,不觉已到下午四点左右,太阳已西沉,暮色马上降临,此时的景色特别美,只可惜已没有办法将这些美丽的山村美景用相机记录下来。正在这时,组委会工作人员让我们上车回去,于是我们便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黯然上车离去。在返程的路上我忽然想起了灰太狼的一句经典台词: “我一定要回来的”。!!!!
  因为邢台确实是个好地方,所以我一定要回来。

                                  2010-11-22 于省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22: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颜真卿书《麻姑山仙坛记》
吕  福  隆
                            引   言
在中国书法史上颜真卿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而由他所撰文并书写的《麻姑山仙坛记》则在中国楷书史上也是一部彪炳青史的佳作。
颜真卿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他的书法既以其卓越的灵性系之,境界自然瑰丽;既以其坚强的魂魄铸之,境界自然雄健;既以其丰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广大;既以其多彩的笔墨惠泽后人,境界自然高格。所以颜体书法是中国书法的精髓所在,现今的人们已经看到了这一点,专门研究颜体书法的人们是越来越多,特别是全国颜体书法研究会的成立,以及之后所举办的三次“全国颜体书法作品展”和以颜体书法为专题的书学研讨会,为推动颜体书法的发展和弘扬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发起和组织者旭宇、胡湛、李凤刚等诸先生功不可没。

             渊源的家学对颜真卿的影响
颜真卿 (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邪临沂孝悌里(今山东省费县方城镇诸满村)。十三世祖颜含随琅邪王司马睿南迁建邺(今江苏省南京市),历七世,至五世祖颜之推,随周武帝入雍州万年,他还是北齐的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传四世而至颜真卿。颜真卿幼年失怙,随母殷氏寄居舅家。颜氏世代儒雅传家,家学渊远,名重当世。殷氏亦系陈郡名门望族。颜、殷两大家族五世联姻,世代交好,家学家风互染。少年颜真卿在双方长辈的悉心呵护与严格教育下,学业精勤,尤工书法。26岁进士及第,28岁通过吏部铨选,擢拔萃科,授朝散郎、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由此踏上仕途。在此后近五十年的仕宦生涯里,颜真卿恪守儒家忠孝之道,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为官勤谨,忠贞刚烈,并为维护李唐王朝的统一献出了生命,成为忠臣义士的一代典范。
《新唐书》本传称颜真卿“博学,工词类”。颜真卿秉承家学,自幼研习音韵、文字训诂。自28岁始纂《韵海镜源》,至平原太守任上初成二百卷,在抚州任上增补至五百卷,后又删繁就简,成书三百六十卷,堪称巨制。可惜此书至宋时即佚三百四十四卷,现已无法窥其全貌。颜真卿以词学登科,早年即有诗名,尤其五言古诗,历来为论诗者所重。他主张在文以载道的基础上,重视文采,文质相适。此论较之唐代古文运动先驱萧颖士、李华等人强调的“简易”、“简质”更为合理,与古文运动的发展趋势相符。他的诗文创作先后辑成《庐陵集》、《临川集》、《吴兴集》各十卷,但均亡佚。后人集遗而成《颜鲁公文集》,收有大量的奏、表、状、疏、记、诗、赋等。其诗蕴藉深刻、古雅端整,其文因事而发、气势豪放,《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典雅庄重,称其为人”的评价。只因书名太盛而文名不显。据载,颜真卿的书法受姻亲殷氏影响较大,又吸取褚遂良和张旭的笔法,也与怀素讨论过用笔的诀窍。中年以后,他终于突破初唐四家瘦硬书风的窠臼,集众家之长,出绳墨之外,创造出一种筋肉丰满、骨骼雄健的新书体,后人称之为“颜体”。其书点画厚重饱满,结体宽博端正,章法茂密丰实,体现出豪迈雄强、庄重挺拔的艺术风格。北宋朱长文在《续书断》中把颜真卿书法尊为“神品”,并说:“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恃,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今人吴川淮在其《颜真卿与我们的经验之境》一文中说:“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的正统的思想,所以它一直需要它在历史的不同领域寻找自己的代表人物以彰昭和体现其恢弘刚正的一面……而颜真卿的出现恰恰符合儒学的精神是儒家精神在个人人格与字形构造上都颇为相符的人物。于是,历史便定格在颜真卿身上,成为儒学思想在书法上的最为直接的体现。”

上海博物馆藏戴熙跋本(大字本)
颜真卿书体的多元化暗合儒、释、道的审美
颜真卿谙熟佛、道文化,自乾元以后,与僧侣、道士的交往明显增多,并热心宗教活动,其诗文、书法创作也多与此有关。在抚州四年,他也热心于道教活动。初到临川,即为道士谭仙岩书《马伏波语》。大历四年(769年)正月,倾慕晋代道士王、郭二真君修道异事, 他派人赴崇仁县华盖山寻访遗踪,又重修二真君神坛,亲自撰书《华盖山王郭二真君坛碑铭》。三月,寻访临川井山晋代女道士魏华存仙坛遗迹,撰书《魏夫人仙坛碑铭》,对时人增修观宇之举备加称赞。同月,游井山华姑仙坛,撰书《华姑仙坛碑》,详细记述了本朝道姑黄令微修炼升仙一事。四月,僧人智清、什喻和道士谭仙岩共同修复的抚州谢灵运翻经台旧宇告竣,颜真卿亲临法会,撰书《宝应寺翻经台记》。大历六年(771年)三月,抚州临川县宝应寺创建律藏院,立戒坛。 颜真卿亲为撰书碑文,颂述律宗传授渊源。四月,游南城县麻姑山仙都观,撰书《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麻姑仙山坛记》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是颜真卿楷书的代表作。该碑立于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后遭雷电毁佚,有原拓影印本行世。碑文苍劲古朴,骨力挺拔,线条粗细变化趋于平缓,笔画少波折,用笔时出“蚕头燕尾”,多有篆籀笔意。其结体因线条厚重,为了在字的中宫留出余白,以避免壅塞,不得不竭力向四周扩张,外拓的写法被推向极致。后来的《颜家庙碑》浑厚过之,但宽博、端庄、刚毅、沉雄有所不及。叶鞠裳论碑拓时说:“唐之鲁公大字《麻姑仙坛记》,所见尚不止一本。《麻姑仙坛记》,亡友姚凤生明经藏残拓三四叶,精采煜然。吾邑彭氏,道州何氏所藏两足本,拓手皆在其后。凤生墓有宿草,两子皆不能肯构,今不知所归矣。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拓小字本
    颜真卿撰书《麻姑山仙坛记》时,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此时的他已经是人书俱老了。现代书法评论家金开诚在论颜真卿书法的专著中写道:“颜真卿后期的代表作是《大字麻姑山仙坛记》……同时也是足以代表整个颜氏楷书的典型之作。因为它最突出地表现整个颜氏楷书的典型之作。因为它最突出地表现了‘颜体’的独特风格,并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度的成熟与完整。”所以《麻姑山仙坛记》便成为历代书家临摹研习的范本,柳公权、苏轼、黄庭坚、蔡襄、米芾、李东阳、傅山、朱耷、王铎、赵之谦、尹秉绶、何绍基、华世奎、舒同等等历代名家,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受过颜真卿书法的影响。
《麻姑山仙坛记》碑的历代变迁
   清代各版本《南城县志》是这样记载的:《麻姑山仙坛记》刻成后,由唐代麻姑山仙都观精心收藏起来,一般不展出,只有仙坛祭祀或政界要员、著名文人、学者上山游览才让观看的。北宋著名思想家太学直讲李觏(南城人)在登游麻姑山后所作《鲁公碑》诗中写道:“……唯恐此碑坏,收藏于天府,自非大祭时,莫教凡眼觑”。可见这块碑在宋代是真品,而且受到的保护和钟爱也非同一般。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建昌军知军事胡舜举创建鲁公祠,碑刻移到祠内保存,在南宋时不慎丢失。然而,在明代以来,可见的《建昌府志》和《南城县志》提到的都是小字碑,而非大字碑或中字碑。然而大字碑在那里呢?按翁方纲及王渔洋所云大字碑始在临川,是可信的。因为颜真卿大历三年任抚州(临川县治)刺史,大历六年写《麻姑山仙坛记》,在临川镌刻,很有可能,只是临川石毁后,明太守梁伯达在建昌府(南城)重刻。《南城县志》记载,小字碑丢失后,明初,一樵夫在山涧拾到,其碑刻字迹无恙,只断缺一角,被收藏在郡府。到弘治年间,封藩南城的益王朱佑槟广访宋拓,命良工精刻,并收藏起来。明万历年间郡守季膺又在从姑山房得到明代著名学者罗汝芳所藏宋拓本,精心摹刻,收藏于府中。清代,此碑藏于建昌府盱江书院,翁方纲所见之《麻姑山仙坛记》即在盱江书院所见。并对此碑进行了肯定,他分析:“颜书之正楷,在今日最著于耳目者约三种,一种方整者,为中兴颂,东方像赞,家庙碑是也,一种遒紧者,干禄书是也,一种冲和者,此碑是也。”足见这块碑刻受到人们的钟爱非同一般。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只是宋代拓本以及明代拓本和明清以降的翻刻本。最为著名的是宋拓的大字本《麻姑山仙坛记》和宋拓小字本《麻姑山仙坛记》。由于该碑在明季毁于火,有翻刻本,皆失真。因原碑毁于火,所以流传至今的拓本真伪问题成为金石学家争论不休的话题,特别是宋拓本,最能反映碑刻原貌,又因为罕见,许多收藏家视为珍宝,《金石萃篇》的作者王昶两到江西无法购得,何韶基在苏州厂肆购得一耸拓本,竟秘不示人。从此,围绕拓本流传,这布以神话为体裁的书法作品,更加充满神秘色彩。还有一点疑问的地方,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拓翻刻本(大字本)
那就是《麻姑山仙坛记》的形制问题,因为该碑自立到毁时间较短,再加以历代的拓本大都为分割本,只有日本三井文库藏的小字本为四帧。所以该碑的形制问题一直以来鲜有提及。从该碑的字数来讲应该为单面碑。小字本计四十六行,行约二十字

南城县政府于1991年开始筹办重修仙都观,重刻《麻姑山






日本三井文库藏的小字本
仙坛记》。颜鲁公《麻姑山仙坛记》有大、中、小三种拓本,当初计划大、中、小三种全部重新镌刻,然而,选择哪个拓本作为重刻的范本,是一需要谨慎考虑的课题,于是,最后由许亦农先生逐字上碑,精心镌刻,约有五平方米的大字《麻姑山仙坛记》以直排卧碑形式镌刻完成,重新耸立在麻姑山仙都观。














浙江博物馆藏中字本 (清刻本)
卓尔不群的《麻姑山仙坛记》
大历六年(771)此时的颜真卿在抚州刺史任上,正值其仕途失意之际,故时有问道向禅之心。便于当年四月在游览南城县麻姑山时撰文并书刻,立于该山的仙都观内。碑文记述了麻姑得道成仙的故事,对仙人王方平和麻姑的奇异道术推崇备至,即是此时心情的反映。“读罢幽碑增夙慨,思余正气凛秋穹。神仙事缈文章在,不拜麻姑拜鲁公。”这首诗是明代文人金章登麻姑山所留下的感慨。这也反映出了颜真卿当时的心里写照与作者在登麻姑山之后的真情流露。所以说颜真卿的《麻姑山仙坛记》是一篇非常有趣而且是立传性的碑文。他在抚州期间,利用政事之余进行创作,并将所赋诗文编成《临川集》十卷,可惜原集已佚,今存与临川有关的诗一首、判词一篇、碑记五篇,尤以《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最为著名。








宋拓大字本麻姑仙坛记
《麻姑仙坛记》是颜真卿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但是后世学习颜体楷书的范本,同时也是一篇有很高水平的记叙文章,我们不妨将碑文研读一番,便可从中得到书法以外的许多东西。
《麻姑山仙坛记》碑文及释义
有唐抚州(2)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颜真卿撰并书。
麻姑者,葛稚川(3)《神仙传》云:王远(4)字方平,欲东之括苍山,过吴蔡经家,教其尸解(5),如蛇蝉也。经去十馀年,忽还,语家言:“七月七日王君当来过。”到期日,方平乘羽车,驾五龙,各异色,旌旗导从,威仪赫奕,如大将也。既至,坐须臾,引见经父兄。因遣人与麻姑相闻,亦莫知麻姑是何神也。言王方平敬报:“久不行民间,今来在此,想麻姑能暂来。”有顷信还,但闻其语,不见所使人。曰:“麻姑再拜:不见忽已五百馀年。尊卑有序,修敬无阶。思念久,烦信,承在彼登山颠倒,而先被记当按行蓬莱(?思念久烦,信承在彼,登山颠倒,而先被记。当按行蓬莱)。今便暂往,如是便还,还即亲观,愿不即去。”如此两时间,麻姑来。来时不先闻人马声,既至,从官当半於方平也。麻姑至,蔡经亦举家见之,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顶中作髻,馀发垂之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锦绮,光彩耀日,不可名字,皆世所无有也。得见方平,为起立。坐定,各进行厨。金盘玉杯,无限美膳,多是诸华,而香气达於内外,擗(6)麟脯行之。麻姑自言:“接待以来,见东海三为桑田。向间蓬莱水,乃浅於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陆陵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行复扬尘也。”麻姑欲见蔡经母及妇,经弟妇新产数十日,麻姑望见之,已知。曰:“噫!且止勿前。”即求少许米,便以掷之,堕地即成丹沙。方平笑曰:“姑故年少,吾了不喜复作此曹狡狯(7)变化也。”麻姑手似鸟爪,蔡经心中念言:“背蛘(8)时,得此爪以杷背,乃佳也。”方平已知经心中念言,即使人牵经鞭之,曰:“麻姑者,神人,汝何忽谓其爪可以杷背邪?”见鞭著经背,亦不见有人持鞭者。方平告经曰:“吾鞭不可妄得也。”
大历三年(9),真卿刺抚州。按《图经》(10),南城县有麻姑山,顶有古坛,相传云麻姑於此得道。坛东南有池,中有红莲,近忽变碧,今又白矣。池北下坛傍有杉松,皆偃盖,时闻步虚(11)钟磬之音。东南有瀑布,淙下三百馀尺。东北有石崇观,高石中犹有螺蚌壳,或以为桑田所变。西北有麻源,谢灵运诗题《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恐其处也。源口有神,祈雨辄应。
开元(12)中,道士邓紫阳(13)於此习道,蒙召入大同殿修功德。廿七年,忽见虎驾龙车,二人执节於庭中。顾谓其友竹务猷曰:“此迎我也,可为吾奏,愿欲归葬本山。”仍请立庙於坛侧,元宗从之。天宝五载,投龙於瀑布,石池中有黄龙见。元宗感焉,乃命增修仙宇、真仪、侍从、云鹤之类。
於戏!自麻姑发迹於兹岭,南真(14)遗坛於龟源,花姑(15)表异於井山。今女道士黎琼仙,年八十而容色益少,曾妙行梦琼仙而餐花绝粒。紫阳侄男曰德诚,继修香火。弟子谭仙岩,法箓(16)尊严。而史玄洞、左通玄、邹郁华,皆清虚服道。非夫地气殊异,江山炳灵,则曷由纂(17)懿流光,若斯之盛者矣?真卿幸承馀烈,敢刻金石而志之,时则六年(18)夏四月也。
注释:
(1)麻姑: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仙。葛洪《神仙传》说她为建昌(今江西南城县建昌镇)人,修道牟州(今山东掖县)东南姑余山(昆嵛(yú)  山,古名根余山、姑余山,据《仙经》记载:“姑余山因麻姑曾于此修道上升,有余址尚在,因以得名。”传说麻姑是一个小官吏的女儿,因不满父亲虐待民工,遭到父亲的关押,后来越狱逃跑,经王母娘娘指点,来昆嵛山修炼成仙。)。东汉桓帝时应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经家,年十八九,能掷米成珠。自言曾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蓬莱之水也浅于旧时,或许又将变为平地。后世遂以“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之急剧。她的手指像鸟爪,蔡经见后曾想:“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后代文人常用作典故。如唐杜牧《读韩杜诗》:“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又相传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为王母祝寿。故旧时祝女寿者多赠麻姑像,称“麻姑献寿”。(《辞海》)
(2)抚州:今江西抚州市。
(3)葛稚川: 283年-363年,名洪,自号抱朴子,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著有《抱朴子》、《神仙传》传世。
(4)王远:东汉时人,名远、字方平。汉桓帝时做过官,精通天文、河图、道鑯学。后来辞官隐去,在丰都平都山升天成仙。另《神仙传》有关麻姑的记载中,也提到了王方平,“沧海桑田”的成语也出自此。
《神仙传•王方平》原文:
后汉王远字方平,东海人。举孝廉,除郎中。明天文图谶学。桓帝问以灾祥,题宫门四百余字。帝令人削之,墨入板里。后去官隐去。魏青龙初飞升于平都山。见《广成先生神仙传》。按平都山,今之丰都县也。又《新都志》,方平常采药于县之真多山,有题名云,王方平采药此山。童子歌,玉炉三涧雪,信宿乃行。(过了一天才能走过去)
《广异记》篇名,记载了一个名叫王方平的人“纯孝”的神异故事。
“太原王方平,性至孝。其父有疾危笃,方平侍奉药饵,不解带者逾月。其后侍疾疲极,偶于父床边坐睡,梦二鬼相语,欲入其父腹中。一鬼曰:“若何为入?”一鬼曰:“待食浆水粥,可随粥而入。”既约,方平惊觉,作穿碗,以指承之,置小瓶于其下。候父啜,乃去承指。粥入瓶中,以物盖上,于釜中煮之百沸—视,乃满瓶是肉。父因疾愈,议者以为纯孝所致也。”
(5)尸解:道教认为道士得道后可遗弃肉体而仙去,或不留遗体,只假托一物(如衣、杖、剑)遗世而升天,谓之尸解。又喻之为“蝉蜕”,“如蝉留皮换骨,保气固形于岩洞,然后飞升成于真仙。”尸解之说在汉代十分流行。尸解术是早期道教信奉的成仙术,多遭世人非议,王充《论衡•道虚篇》即称之为“虚妄”之术。一些道士也在逐渐修改看法,隋唐道士已视之为成仙之下品,金元全真道更在基本否定肉体成仙的基础上,加以彻底摈弃。
(6)擗:pǐ,用力使离开原物体。
(7)狯:kuài,狡猾。
(8)蛘:同“痒”。
(9)大历三年:768年。
(10)《图经》:以图为主或图文并重记述地方情况的专门著作。又称图志、图记。是中国方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编纂形式。图是指一个行政区划的疆域图、沿革图、山川图、名胜图、寺观图、宫衙图、关隘图、海防图等;经是对图的文字说明,包括境界、道里、户口、出产、风俗、职官等情况。它由地记发展而来,内容比地记完备。现知图经以东汉的《巴郡图经》为最早。
(11)步虚:道士在醮(jiào)坛上讽诵词章采用的曲调行腔,传说其旋律宛如众仙飘渺步行虚空,故得名“步虚声”。但“步虚声”腔,现已不得而知。现存各地道教仪式中的步虚音乐大多舒缓悠扬,平稳优美,适于道士在绕坛、穿花等行进中的诵唱。
根据步虚音乐填写的字词,称为“步虚词”。后步虚词成为诗体之一种,或五言,或七言,八句、十句、二十二句不等。中国古代宗教和早期道教并无步虚仪式。陆修静的《洞玄灵宝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中有“步虚”一词,指出道士的“步虚”是对天宫中神仙巡行时吟诵之声的模仿,大约成书于南朝梁陈时的《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收有《洞玄步虚吟》十首,当是道教仪式中最早使用的步虚词,词作五言,句数不一。根据法国汉学研究所所长施舟人教授的研究,道教的步虚形式同印度教轮回仪式有关,步虚曲腔同传入中国的“梵呗”有关。这一说法对深入研究“步虚”的形成仍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重视。
(12)开元(713年十二月—741年十二月)为唐朝皇帝唐玄宗的年号,共计29年。开元意思是开辟新纪元。开元年间,唐朝国力强盛,史称“开元盛世。”
(13)邓紫阳:初唐道士,名思权,亦名思璞。江西临川人。初隐县境内麻姑山修炼。“后因省亲,路获神剑,佩之。性颇刚毅,自负济世之材,每憩溪壑之间,诵天蓬咒不辍,遂感北帝,遗神人授以剑法。”宋陈葆光《三洞群仙录》卷四亦曰:“邓紫阳入麻姑山,日夜诵天蓬神咒,感金甲神人与语曰:‘吾是北方六天使者,缘子念诵灵文,帝君已置子之功矣,遂令降墨篆神符真文。上有神仙之术,中有役使鬼神,下有救疗疾病。子宜秘之,后当为王者师。’次日果于石室中得其真形符篆,行持有验。”其后,邓紫阳又远访南岳朱陵洞天,谒青玉、光天二坛,道法更加精深,名闻当时。开创北帝派,授“北帝录”等经录,最崇拜北极紫微大帝——北帝,以擅长治制六天鬼神、辟邪禳祸之事而称着。开元年间多次应召,入宫访以道妙,建醮祷福,被玄宗封为天师。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仙逝,玄宗命于麻姑山设观,归葬本山。

    李隆基曾作诗《赐道士邓紫阳》“太乙三门诀,元君六甲符。下传金版术,上刻玉清书。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书。自知三醮后,翊我灭残胡。”
(14)南真:星名。即南极老人。古时认为此星可主宰人寿命的短长。 宋 晏殊《殢人娇》词:“南真宝箓,赐玉京千岁。”(殢tì困扰;纠缠;滞留;沉溺于:殢云,殢云尤雨(喻男女之间的缠绵欢爱))
(15)花姑(节):农历正月二十八日为“花姑节”,是高唐县独有的传统节日。据传,过去有位叫花姑的女子,从南方来高唐定居,教人们植棉、纺线、织布,使高唐人丰衣足食,人们对她奉若神明。她去世后,在高唐城西门外修建一座花姑庙,以表其功德,并把她的生日正月二十八定为花姑节。过去,每至此日均举办花姑庙会;二十八日,农村则家家煮面疙瘩、面片和面条食用,面疙瘩示为棉桃,面片示为棉叶,面条示为棉枝,以纪念花姑,祈求棉花丰收。“收花不收花,须看正月二十八”的农谚,至今仍在高唐境内广为流行。据传,这一天晴天便是花姑喜欢,即当年棉花丰收;阴天,则是花姑不悦,便不收棉花。
《子部•道家•卷一百一十五•纪传部•传十四》花姑者,女道士黄灵微也。年八十而有少容,貌如婴孺,道行高洁,世人号为花姑。蹀履徐行,奔马不及,不知何许人也。自唐初来往江浙湖岭间,名山灵洞,无所不造。经涉之处,或宿于林野,即有神灵卫之,人或有不正之念,欲凌侮者,立致颠沛。远近畏而敬之,奉事之如神明矣。闻南岳魏夫人,平昔渡江修道,有坛靖在临川郡,临汝水西石井山,有仙坛,遂访求之。岁月且久,榛芜沦翳,时人莫得知之。以则天长寿二年壬辰冬十月,诣洪都西山,谒道士胡超而问焉。超字拔俗,能通神明,即为指南郭六里许,有乌龟原,古有石龟,每犯田苗,被人击,其首折则其处也。姑访之,见龟之左右,坛迹宛然,立处当坛中矣。于其下得尊像、油瓮(瓮)、锥刀、灯盏之类,因葺而兴之。复梦夫人指九曲池于坛南,访而获之,砖砌尚在。
景云中,睿宗皇帝使道士叶善信,将绣像幡花来修法事,仍于坛西建洞灵观,度女道士七人,住持洎明皇,醮祭祈祷不绝。每有风雨,或闻箫管之声。凡是礼谒,必须严洁,不尔,有蛇虎惊吼之异。时有云物如乌,群飞垂带,直下坛上,倏忽西出,如向井山,前后非一而已。花姑肹苾(xībì)灵通,密有所告曰:井山古迹,汝须崇修。俄闻异香从西来,姑累得嘉兆,躬申葺理,行宿洞口,闻钟磬之音,虽荒梗多时,若有人接导。寓宿林莽,怡然甚安。达明入山,果遇坛殿余址,遂立屋宇,闻步虚仙梵之响,环坛数里。有樵采不精洁者,必有怪异之惊。有野象中箭,来投花姑,姑为拔之,其后每斋前,则衔莲藕以献姑。开元九年辛酉岁,姑欲升化,谓其弟子曰:吾仙程所促,不可久住,吾身化之后,勿钉吾棺,只以绛纱罩覆棺上而已。明日,无疾而终,肌肤香洁,形气温暖,异香满于庭堂之内。弟子依所命,棺不钉,以绛纱覆之而已。忽闻雷震击纱上,有孔大如鸡子,棺中唯有被覆木简,屋上穿处可通人。座中奠瓜,数日生蔓,结实如桃者二焉。每至忌辰即风云郁勃,直入室内。明皇闻而骇之,使复其事,明日,使道士蔡伟,编入《后仙传》。(注:肹xī,古同“肸”,多用于人名。羊舌肸,春秋时晋国大夫。肸响xīxiǎng,散布,传播。也作“肸蚃”。肸蚃布写。——《汉书•司马相如传上》。苾bì,香;芳香。苾芬孝祀。——《诗•小雅•楚茨》。又作“吡”晻薆ài咇咈fú(形容香气充盛。)。——司马相如《上林赋》;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荀子•礼论》。又如:苾芬--芬芳,本指祭品的馨香;苾苾--香气浓郁)
开元二十八年庚辰三月乙酉,敕道士赍龙璧来醮,忽有白鹿自坛东出,至姑冢间而灭,即花姑葬空棺木简之处。又有五色仙蛾,集于坛上。刺史张景佚,以为圣德所感,立碑颂述。天宝八载已丑,以魏夫人上升之所,度女道士二人,常修香火。大历三年戊申,鲁郡开国公颜真卿为抚州刺史,旧迹荒毁,阙人住持,召仙台观道士谭仙岩、道士黄道进二七人住洞灵观,又以高行女道士黎琼仙七人居仙坛院。颜公述仙坛碑而自书之,以纪其事迹焉。
(16)法箓:道教语。用以“驱鬼压邪”的丹书、符咒。通常是记录有关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属、召役神吏,施行法术的牒文。它是道教教法中的重要部分,所以,道教中又称之“法箓”。法箓牒文中一般必有相关的符图,道教经典中有时又统称“符箓”。
(17)纂懿:古同“缵zuǎn”,继承。
(18)六年:唐代宗大历六年(公元771年)。

颜真卿的书学思想在《麻姑仙坛记》中的体现
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除去内容值得称道外,更为后世看重的应是该碑的书法。如果以《麻姑仙坛记》与《王琳墓志》、《多宝塔》和《勤礼碑》等颜体名碑相互对照来看,便可发现《麻姑仙坛记》的书法较之早期作品更趋成熟,颜体的书法风格自此而生成。
事实上颜真卿书法用笔中主要使用中锋的篆籀入楷、笔画厚实的特点,正是证明北方的隶味甚浓的楷书风气和当时的篆、隶风气被颜真卿吸取并加以融会贯通,创造性地成就了颜体成熟期楷书的厚重博大,这也最终促使唐代楷书从魏晋风格中解脱出来,形成了与唐代开放雄大的气象相应的楷书新风格。








明翻刻本,(周永先选本)

颜真卿书法作品众多,风格多样,绝少雷同,但总体风格上都表现出雄厚、庄重、郁勃、典雅的庙堂之气。《麻姑山仙坛记》的用笔以篆隶之法入楷,“蚕头燕尾”,多有篆籀笔意。其结体和章法则呈现出线条的厚重,结体的宽博、端庄、刚毅、沉雄且稍带有一点仙气。《麻姑山仙坛记》的结体特征:
一.结构下压,静中寓动。《麻姑山仙坛记》中的每个字,其结构极尽变化,但其中有许多字是重心下移,妙在平中见奇,给人以一种端庄、憨厚的感觉,越看越让人觉得可爱。而且有些字的笔画处理非常到位,静中寓动,妙趣横生。如下图中的“半”、“华”二字。
二.四角撑满,端严紧密。《麻姑山仙坛记》的结体笔势开张,四满方正。其笔画组合疏密均匀,严整不懈,平稳雄健。如下图中的“倒”、“蔡”二字。
三.凝重古朴,寓巧于拙。清傅山云:“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这在理论上给人一种新的审美观点。然而颜真卿却早就将这一审美观念付诸于其书法作品中,《麻姑仙坛记》便是很好的—例。所以,我们在品味其“拙”的同时,还能感觉到“巧”的气息。
    四.体态沉雄,气象恢弘。《麻姑山仙坛记》中,每个字都是体态沉雄,气象恢弘,这是该碑结体上的一个奥妙。尤其是在一些左右结构的字上,它并不讲求穿插,而是恰恰相反,尽量在体态上使左右各自独立,但神情上又要形成艺术整体,这样就使得该碑沉雄、圆浑而又苍老。
欧阳修《集古录》中说:“此碑遒峻紧结,尤为精悍,笔画巨细皆有法。”可见这时他的楷书笔法已达随心所欲的地步,以致其碑成为颜真卿楷书的巅峰之作。对《麻姑山仙坛记》评价最为精辟的论段当数清人王澍在《虚舟题跋》中说:“颜鲁公书,大者无过《中兴颂》,小者无过《麻姑坛》,然大小虽殊,精神结构,无毫发异。熟玩久之,知《中兴》非大,《麻姑》非小,则于颜书思过半矣”。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风格拙朴古雅、内敛含蓄,融篆籀之气于楷法,线条如万岁枯藤,结体宽博大方,寓奇逸于刚正,真可谓苍古沉雄,筋骨尽备,内蕴宏博,仪态万端,《麻姑山仙坛记》的艺术特征即在于此,这也是颜真卿的书学思想在《麻姑山仙坛记》中的体现。
《麻姑山仙坛记》版本流源
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杨震方编著的《碑帖叙录》载:“《麻姑山仙坛记》唐颜真卿撰书,传世有大中小三种,大字本楷书,字径一寸五、六分,原在抚州南城,宋拓本藏上海博物馆,中字本楷书,字径五、六分,见于《忠义堂帖》,小字本楷书,字径二、三分,历来翻刻数种,而以刻于文氏《停云馆帖》有名。”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三个版本都是“大历六年夏四月撰书”,是否颜鲁公在一个月内写过大、中、小三篇《麻姑山仙坛记》,一时无可考,暂作悬疑。
    先就小字本《麻姑山仙坛记》进行辩析。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宋代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的《金石录》云:“《有唐麻姑仙坛记》,颜鲁公撰并书,在抚州。又有一本,字绝小,世亦以为鲁公书,验其笔法殊不类。故正字陈无已谓:‘余尝见黄鲁直,言乃庆历中一学佛者所书。鲁直犹能道其姓名,无已不能记也。’小字本今隶于后,使览者详其真伪焉。”清代乾隆进士、内阁学士、金石学家翁方纲写的《麻姑山仙坛记碑辨》文中论及《麻姑仙坛记》的真伪,其中引用了赵明诚、陆放翁、李端叔、孙北海等人的评述,也多为猜测之言,不可云是。然而,翁文所及吴草庐君却是加以肯定的,他说:“麻姑山在吾乡,旧为畲地所湮,重刻至再,字体漫失其真。”就是说,吴氏所见之小字《麻姑山仙坛记》也是重刻的,不是原作。翁文所及王渔洋却说:“被焚者乃临川大字本,而南城山中之石至今固无恙也。”他说大字本在临川,小字本在南城,大字本被毁,小字本无恙,而翁方纲却以王渔洋文中所提地名元代只有建昌路而没有建昌府而加以否定。

  珂勒版 宋拓小字麻姑仙坛记
上海书店1989年6月出版的颜真卿《小字麻姑山仙坛记》即是南城本,同北京图书馆所藏《宋拓麻姑山仙坛记》是一致的,但拓本字迹细小,且斑剥不清。
    中字本为蒯若木旧藏本,在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云:“唐大历六年(771年)四月刻,原石在江西南城,久佚。此割裱本,为蒯若木旧藏宋拓中字本,有赵烈文、周子元观款。”赵烈文云:“仙坛记中字本罕见著录,中字本是明洪武时所见,其字体同小字本,大字本风格迥然不同。”再之,对此中字本其他考证论述甚少。
    上海图书馆原馆藏一残本大字《麻姑山仙坛记》。据文物登记表所记,为“唐拓本”,因属“文革”查抄品,现已退还原主。据潘景郑先生介绍,该本是石刻,可见石花,为唐代残本。唐拓本当属珍贵,但既为残本,也就无法重仿摹刻,甚感遗憾。上海博物馆善本组查找到宋拓大字《麻姑山仙坛记》,为一级文物,割裱拓片共46张,其上有:清“曹溶私印”、“秋岳生’’、“曹溶鉴定书画印”、“铜鼓斋珍赏印”、“嘉兴张廷济,字叔未,行三,乾隆戊子生,嘉庆戊午科浙江乡举第一”、 “嘉兴张廷济,字叔未,行贰,居履仁乡张屯里,藏经籍金石书画印”、 “敕印张廷济”、“道光巴达生”、“释达受程洪溥题记”、“咸丰戴熙题记”等印章题记。文物登记表鉴定意见:“大字《麻姑山仙坛记》,明都穆《金薤琳琅》云已毁于火,审此拓无石花,有木纹,当系宋代之木刻本,今所见传本,皆有残缺,此本全文完整无缺,为宋拓善本。”1982年由武汉古籍书店重新影印出版了《唐颜真卿大字麻姑山仙坛记碑》字贴,1986年、1987年再由天津古籍书店两次影印出版《宋拓颜鲁公大字麻姑山仙坛记》字贴,1990年武汉古籍书店第五次印刷,都很快被国内外书法爱好者购买之后研习并收藏。
沧海桑田”与颜真卿对书法以外的关注
葛洪在其《神仙传•麻姑传》中写道:“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就是说一个叫麻姑的仙女说:她成仙以来,已经看到东海反复三次变为桑田。“沧海桑田”原来的意思是海洋会变为陆地,陆地会变为海洋。这种“沧桑之变”是发生在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因为地球内部的物质总在不停的运动着,因此会促使地壳发生变动,有时上升,有时下降。挨近大陆边缘的海水比较浅,如果地壳上升,海底便会露出,而成为陆地,相反,海边的陆地下沉,便会变为海洋。有时海底发生火山喷发或地震,形成海底高原,山脉、火山,它们如果露出海面,也会成为陆地。“沧海桑田”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气温降低,由海洋蒸发出来的水,在陆地上结成冰川,不能回到海中去,因而海水减少,浅海就变成陆地,相反,气温升高,大陆上的冰川融化成水,流入海洋,会使海面升高,因而能使近海的陆地或低洼地区,变成海洋,这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
    颜真卿研究古化石的事,很少有人提及。唐代宗大历六年(公元771年),颜真卿在现今的江西省任抚州刺史,有一次,他在江西省南城县麻姑山的一座古坛附近,看到一些螺蚌壳化石夹在地层中。他没有轻易放过这一现象,而是对这些东西做起了研究,并撰写了一篇论文《抚州南城麻姑山仙坛记》(《颜鲁公文集》卷一三)。在文中他认真研究了这一现象,提出了他的论点:这里曾经是海洋,后来才成为陆地。那些化石就是证据。他还为此刻石记之。按此说,海陆互变的思想中国人早就认识到了
但是葛洪是在讲一个传说,而且也没有提出论据证明,能证明海陆变迁最好的证据就是在陆地上找到的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麻姑要是在农田里找到一块化石,并以此为证的话,那么,她就是研究古生物化石的第一人,但她没有这样做,因此研究古生物化石的第一人应该是颜真卿。
结   语
千百年来,在中国书法艺术的道路上走来多少文人雅士、笔墨书家,而颜真卿的书法艺术实践在中国书法史上是有其特殊地位的,他虽然没有戴上“书圣”的桂冠,但在历朝历代书法家们的心中,他足以和书圣王羲之比肩。王羲之以“中和之美”筑起中国书法的第一座丰碑,颜真卿则是以他的“气格之美”树立起中国书法的又一座高峰。颜真卿完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颜体书法创造性地赋予了中国书法前所未有的精神风貌,颜体书法的端庄威重、崇高神圣令人不得不肃然起敬。颜真卿曾经说过:“行百里者半九十里,言晚节末路之难也。”“盖太上有之德,其次有之功,是之谓不朽。”颜真卿把儒家宣扬的道义风范和理想人格通过他的人生实践和笔墨艺术得以形象外化。从颜真卿的书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颜真卿那温良谦恭、磊落巍峨、刚正不阿、忧国忧民的品质和修养。以至于后世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感慨地说:“颜公书人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颜真卿书法的特殊意义在于他“一变古法”。而《麻姑山仙坛记》则是他变法的重要成果之一。
颜真卿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
                  龙年仲夏上浣  初稿于琅琊鲁班沂州宾馆
                           定稿于    省      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22: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剪  梅
薛秀琴才女也 为吾之同道 拙著《论书丛稿》出版 君拨冗为本书勘校 其情在心 无以谢答 故填小词一首 以酬劳神之苦矣
燕许文章五彩笺
丽句怡然
言绚朱兰
词源直泻似江流
文如春华
诗若涌泉

苏海韩潮云字传
比翼齐飞
古调同弹
欲搜好语谢君词
雪里寻梅
知音同弦

                        2011年1月13日 济南归来有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22: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云行水流    浓纤间出
-----夜读尹献社行书作品所想到的
何为行书?在中国书法的体系中有甲骨文、金文、隶书、草书、楷书,而行书则介乎于真书(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唐人张怀瓘认为是后汉刘德升所作,他的解释为:“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其实不然,任何一种事物的诞生于发展与芸芸众生不无关系,非一人能所为也,行书亦然。有人说“真生于行”认为先有行书,后有真书。从中国文字发展递变的历史事实看,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简捷快行的篆书就是隶书的初级状态,而从隶书到楷书的演变过程中也有非草、非隶、亦非楷的先期行书出现。如在安徽亳州曹操家族墓砖上面的刻字“当奈何”无疑就是这种先期行书成熟之后的代表。故也有人把隶楷之际的草稿书即藁书,也称之为行书。事实上,行书的产生与形成有着两条不同的渠道。一是在隶楷过渡期间出现的行书,人们将它端正化、规矩化,就是楷书的初期状态,把这种行书进一步畅通流利简捷地连绵起来就是行草。二为楷书成熟之后,人们把楷书简捷流便的写出来就是行书,这种行书既有从楷书演变的轨迹,亦有前期行书继承的遗意。
行书的艺术特点是结体简捷流便,大小参差 ,点画映带,上下属连,相互顾盼。运笔粗细相间,起止运行有节奏感,爽利而劲健。章法有横成列、竖成行的,也有纵横洒落、乱石铺街的。无论其用笔还是章法都精气中含且姿态多变,如清代宋曺所说:“所谓‘行’者即真书之少纵略。后简易相间而行,如云行水流,浓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循圆,及楷隶之捷也。”《宣和书谱》云:“真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者之间,行书有焉。”自魏晋以降,历代著名书家大都有行书精品传世。既然有这么多的好作品传世,那么,对它的艺术的赏析则必不可少。书法欣赏在整个书法的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一幅书法作品离开了欣赏,它只不过是一种没有灵魂的躯壳,而书法作品的赏析又是一种审美活动,其审美程度的高低则主要看其审美者的书法艺术修养了。
以上赘言皆因文人书家尹献社的一幅行书作品而起。
昨晚从献社书斋得一纸行书作品(打印稿),回到家中细细把玩之后,便伏案回忆起曾经在一起研习书法的新朋旧友,特别是写行书的朋友,如现在在北京中国书法院工作的严学章和在中国书协工作的刘照剑以及张锡庚、杜大伟、胡湛、吴川淮、王太雄、邱世鸿和已故十七年的好友米克勤等诸友。
欣赏一幅书法作品,主要是通过作品的本身所显出的精、气、神,以及通过作品与主体的结合所显现出来的内在东西。所以张怀瓘说:“深识书者,惟见神采,不见字形。”
所以古代的书论中常把书法本身看做有生命的形体,苏轼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从献社行书中堂(雪山道人诗)中看出他在书法以外有着深厚的“字外功”,我们可在其作品里面感觉出来,因为它已充斥到了整幅作品的字里行间。然后再以审美的角度来赏析此作。首先通篇充满文人之气,这与其个人修养有关。而且具有苏东坡所说的“五者”,虽献社以二王等诸帖为宗,主攻行书。细品此作亦有王觉斯早年行楷之意。足可说明他在行书领域所追求的境界是非常高的,而且也是非常用心,非常执着的。转益多师亦吾师。此语不虚啊。
其次,他在整个作品里面,无论是墨的浓淡干枯,还是笔法上的笔断意连,他都做到了使气处处在流动,处处在积聚着力量。而这一切又必须统一于一个完整的基调之内,以便形成和谐的节奏。观其作品,就像音乐中的旋律,不能允许任何音符跳出来破坏整体性,整个旋律优美,任何一个音节才会放射出光彩,才有存在的意义,而献社就是这部作品的指挥者。
笔者与献社是老朋友,彼此无话不谈,从不讳言,所以对他还算了解一二。我们时常三二小碟一火锅,他老兄虽不善饮,且少饮辄醉,一旦达到“酒满肠胃话满桌”的境界时,他便引经据典,拽文弄字。周身骚气,充满席间。何为真?此即为真也。
他虽为官数十载,且官阶也不算太大,然他总是把为官之道与做人、治学之道分而治之。退下之后便倾其物、财之力为中国的书法事业而奔走着,近期他又兼任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菏泽分部主任,整日在为的考级诸事而忙碌的“不亦说乎”,友人戏言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他只以笑作答,依然我行我素。
清人石涛曾说:“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献社对此亦认同,但对当下书坛的名利之心,浮躁之气,他是深恶痛绝,特别对那些只会写字,而让其写一篇作品创作心得时所遭遇尴尬的那些所谓书法家们更是嗤之以鼻。然而他老兄对于自己的不足,亦有清醒的认识。在我们闲聊时他常说:“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就是进步,就怕认识不到而且还自以为是,那是最可怕的。只有认识到了,可以在以后的实践中逐渐克服、纠正,而后方可大进也。”由此可以看出他的自知之明可令其大进。缘于此,笔者对他更为钦佩。
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与其他艺术有着共同之处,更与文学有着深厚的渊源。文学修养决定着一个书法家的命运。献社在这方面可谓造诣雄厚。其歌、其赋、其文在当地朝野亦属佼佼者,我们通过其作品亦可知矣。
行文至此,意犹未尽,即兴口占二首呈于献社老兄并结束本文:
其一
艺到精醇何所求,亦学庄生逍遥游。
但凭泉石寄诗兴,莫问人间乐与愁。
其二
似行似草最风流,玉润金生飨卧游
吾驭铃木悬斋到,只论诗文笔莫投。




本文作者:   吕福隆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壬辰立秋于省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22: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根传统文化中的展览体书法
吕福龙 刘明福
内容提要:
展览体书法顾名思义就是因展览而派生的,是以传统文化和传统书法为基础,加之现代文化理念,顺应时代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植根传统文化中的书体;这种传统书法艺术革新结果,有力地传承了中国书法艺术,促进了改革开放后文化繁荣。
关键词:传统文化 展览体 书法 创新 发展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其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纵观中国书法发展史,其中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又有舍弃与创新。历史在发展,社会不断在变革,中国书法不停地随之流变。书体形式、书写技法跟随时代发展,不断革新。书法作品亦从案头走向墙头,由书斋步入展厅,变个人、少数人欣赏为全社会普及。究其源,惟时代变也。中国书法发展至今,当下书坛已经出现了一种所谓的“展览体”书法。有书家对时下的展览体进行概括总结,一是尺幅大,字亦大;二是书法作品字数多、用印多;三是展览作品用纸为颜色不同,纸张拼贴大小不同;四是作品字体色彩多样,打破传统书法墨色单一格调;五为用笔、结体、章法多样化。诸如此类等等。笔者就时下展览体书法谈几点自己看法。
展览体书法在中国传统书法基础上的形成
早在仰韶文化时期,文字已经创造。从夏商周,经过春秋战国,到秦汉王朝,二千多年的历史地发展也带动了书法艺术地发展。文字艺术化,春秋末期伊始。春秋末吴、越、楚等国就在仪仗兵器上刻有美术性文字。字体工整,笔画或加圆点,或作波折,或附以鸟形装饰,力求美观。到战国时代,重要铜器铭文皆用工整篆书,以求美观大方。由夏商至秦汉,各种书体相续出现,有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简帛朱墨手迹等,其中篆书、隶书 、草书、行书、楷书等字体在数百种杂体的筛选淘汰中定型,书法艺术开始了有序发展。
汉代确立隶、草书体。隶书开始发展为草隶,东汉时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书法开始成为一种能够自由抒发情感、彰显书法家个性的艺术。从东汉始,进入书法艺术的繁荣期,同时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
两晋行书最盛,南北朝时期进入北碑南帖时代。至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影响深远。
明中期书风上通晋唐,取法弥高,笔调绝代,书法倡导个性化。晚明书法打破原先秩序,追求视觉效果,尺幅大,侧锋取势,纵横开阖,烟云满纸。明末书坛更是笔墨放浪,不羁常法,追求个性与理性结合,新型美学与古典美学并盛。
清代书法则分帖学与碑学两大主线。今人书法向多元化发展,书法艺术体现、传导的社会价值,倡导时代精神,变革观念在书法艺术中升华。
纵观中国书法发展史,其在变革中不断发展,形式、技法不断革新。书法作品亦从案头走向展厅,由个人、家庭面向社会。
书法展览古亦有之。古人因时代所限,书法作品只能在少数人中间交流,影响面不大。其展览仅为交流,通过展示交流,提高自己书艺。作品大部分是写在手札上面,篇幅不大。明清以后,渐由案几上观赏转为张之壁上悬赏。笔者认为,中国书法展览体明朝时期就已出现,只是那时没有这个称谓罢了。试观明代的王铎、傅山、文征明、徐渭、祝枝山,清代的赵之谦、邓石如、尹秉绶、何绍基,近代的康有为、于右任、李叔同、沈曾植、舒同等人的作品,脱离案头尺牍,张之壁观雅赏,套用时下流行语,这些大师们都是书法展览体的写手了。作为现代人,为了展览和展厅效应,则需把原本很小的字放大若干倍来写,其书法作品对于环境有相当的依赖。案头作品、悬挂作品、书斋作品、展厅作品,无论在尺幅上、书体上、视觉趣味上还是表达方法上都有很大不同,展厅环境对展览体书法提出了与书斋环境下的书法创作完全不同的创作要求。社会大环境也对书法作品的要求提高,作品要艺术体现、传导社会价值,倡导时代精神,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书与时俱进。
中国传统书法发展至今,派生出时下所谓的展览体,是时代及中国书法发展变革的结果。展览体是植根于中国书法传统文化上的枝芽,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是顺应历史发展的结果。
展览体书法的特质
植根传统文化之中展览体书法与传统书体比较,有其弊病,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具有积极深远的影响。人们常说民族的就是传统的,传统的亦是民族的。中华民族光荣的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继承发扬。一个民族要发展,不能固步自封,要革新求变,方能发展,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通观中国书法发展史,每次变革都会带来一次发展的大繁荣。正是变革,带来了传统书体的多样性,我们才有幸欣赏到风格各异的传统中国书法。
时下展览体相对传统书体比较,展览体作品为追求展厅效应,多注重形式、注重结构,大尺幅,字数多,落款字多、字小,彩墨彩纸多,且存在制造“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工艺品嫌疑。有的书家沉湎于技巧技法,苦做书写功夫,无暇顾及字外世界,追求名利,频繁参展,不注重自身素质修养,偏离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轨道。
我们也要看到,正是时下展览体蓬勃发展,激发众多书法爱好者对中国书法这一传统文化的热情,创造一个良好的全国性书法氛围。创作展览体的书家们,也是有良好的传统文化底蕴,在书法事业上大都辛苦多年,对传统书法发展亦是大有裨益的。
展览体书法是传统书法的革新发展,且作者都有深厚的传统功力。人们之所以认为展览体书法于传统书法不同,主要是存在着展览形势与作品形势的不同。展览体书法给中国书坛带来了一股强劲革新之风。《易》云:“穷则思变”,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书法已至“穷”的虽有骨肉,却少新意。石涛曾呼吁:“笔墨当随时代”,中国书法在中国书协的带领下,渐入“思变”的过程。展览体书法就是传统书法的思变结果,从根本上讲就是传统书法中的基石,是与传统书法隔断不开的。
展览体书法对传统文化发展的促进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文字是记录语言、传播思想文化的一种形式,中国书法经过历史的选择、发展,延续至今,应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古人对书法的态度,是把它当作非常高雅的活动来看待,书法一方面是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一方面是记录文化传承。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件瑰宝,就像国粹京剧一样,举世无双。当今各位书家书写展览体书法,也是传承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向前发展。
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历史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展览体书法通过点和线条的粗细、虚实、浓淡、强弱等的不同变化来创造字体的优美形状,增加其艺术效果,是一种线条艺术,是一种点线结合的造型艺术。书者通过展览体书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给人们一种冲击视觉,予以参观者激荡心灵深处美的欣赏。中国古人用书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今人展览体书法中亦蕴藏着一种民族精神,柔软的笔锋传达出一种苍劲有力的精神,一种飘逸豪迈的情怀,和一种胸怀高远的志向。展览体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书法文化中一份子,在无形中支撑中国书法的传统落到实处,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在传统书法艺术形式中,展览体书法对时代文化的依托最典型,最具时代气息。
中国书法是游走于传统文化中的灵魂,几千年来一直表现了一种中华民族时代审美倾向。中国书法至宋代,书风开始尚“我”,书法作品旨在表现作者内心感受。社会发展到现在,普通大众拥有的知识、财富、利益完全不同于封建及以前的社会。现在讲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文化处于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味不断提高。展览体书法是跃动在纸面上的作者思想表达,好的作品达到人书合一、物我为一,传神表现的境界。这也应和了中国书法审美传统,具有普通群众的审美情趣,具有当今鲜明的时代特征。
时逢盛世,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繁荣发展。正是时下的展览体书法,造就众多书学爱好者和工作者。书学爱好者和工作者众多,亦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普及和传承。窃认为,展览体书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良好促进。
改革开放后展览体书法的发展
    中国书法艺术适逢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各种书法展览活动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展览体应运而生。
   改革开放后书法脱离美术范畴中的附属地位,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中国书法家协会及各省、市、自治区分会的相继建立,成为与古代书法传承模式完全不同的现代化发展态势一个非常明显的分水岭,使中国书法的地位发生了质的飞跃。坚持传统、探索创新,实现了中国书法从实用型向艺术型的转换,使中国书法这一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走上了稳定发展的最佳时期。许多书家认为,现今展览体就是在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为了顺应各种层次的书法展览,探索创新了适应时代发展的书法展览体。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书法,其功能在改变。以前偏重于修身,注重书写内容。现在偏重审美,强调视觉效果。展览体书法艺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主旋律下,涌现出一大批创新作品,表现当代人的思想感情,为体现展览效应,打破了传统的审美习惯和表现形式。书法艺术日益成为纯粹的视觉艺术,它的尺幅,内容和形式都要改变,加强视觉效果,强调形式构成,展览体书法顺应这一要求而蓬勃发展起来。
展览体书法植根传统之中,在尊重传统的前提下,求新求变,创出自己独特的风格,酣畅奔放,颇有个性特征和时代气息,进一步增强艺术欣赏价值。
发展展览体书法的意义和影响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书法艺术也经历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时期,现在社会书法意识很浓,许多人都了解书法,爱好书法,从事书法事业者众多。我们要清醒面对当前的书法现状,要认识到发展展览体书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影响。
展览体书法的发展,健全和完善了中国传统书法机制。传统书法以汉字和汉文化为依托的几千年书法发展史,从没有间断,这体现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各级书法组织的建立及各级各层次的书法大赛,以展览体书法创作作品的众多书家,是维持社会书法热的必要基础。展览体书法的发展,正是推动这一社会书法热基础的大马力助推器。展览体书法随时代发展,不断健全和完善传统书法机制,进而推动传统文化向前发展。
展览体书法加快中国传统书法走向多元化发展进程。书法发展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中国传统书法作品无不体现作者个人的个性,通过作品反映作者内心世界,反映时代风貌。作品即要体现个性,中国书法肯定要向多元化发展。中国历朝历代传统书法每次革新,都催动书法大繁荣,也奠定了中国书法多元化基础。现代的毛泽东、郭沫若、舒同等书法大家,无不进行创新,自成一体,也丰富中国传统书法文化。展览体书法倡导视觉效果,反映作者体验社会的内心独白,体现当今时代风貌。展览体书法的这一理念必将推动中国传统书法走向多元化发展,加快中国传统书法多元化发展进程。
展览体书法是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书法艺术的本质,精神传承是第一位的,法的传承是第二位的。展览体书法是当今时代社会价值体现,是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生命精神的传递。展览体书法艺术赋予传统书法新的生命活力,是传统文化精华的延续,并使传统文化在延续中产生变化,从而得到弘扬和发展。
我们今天的继承和革新,就是明天的传统。正确的理解展览体书法,正确把握这一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识、独立的艺术个性、较高品味的艺术表现,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展览体书法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书法再度繁荣,华夏大地群众性书法普及,传统的展览模式面临挑战。此时,中国书协提出了中国书法要创新,要在传统基础上创新的理念。展览体书法要遵循这一创新理念,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发展。
展览体书法发展要把握好传统与创新、创新与流行之间的关系。在浩如烟海的书法文化和群星璀璨的传统书法艺术宝库中,出现了当今中国书法现象里的展览体书法。这对一些朋友来说,是新生事物。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历经几千年苍桑,却总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表现出永保青春的强大的生命力。当今书学界面临如何科学衔接传统与创新、创新与流行之间的关系,这是中国传统书法文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展览体书法的形成与发展,标志着当代书家们已经着手探索如何科学衔接传统与创新、创新与流行之间的关系。深刻认识传统书法艺术发展的规律,才切身感受到创新才是揭示传统书法艺术经久不衰的发展规律的精髓所在。展览体书法的创新要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渐进中的继承,要在中国传统书法继承中的变革。
展览体书法发展要始终坚持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书法展览对于推动书法创作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时代风气在历代书法中都深深留下烙印,当今展览热催熟的展览体书法亦戳上了今日现代印记。数千年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伟大生命力,在其根植于中华民族智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其传承本质就是精神传承。展览体书法要发展就要正确把握这一本质,精神不存,形体澌灭。
展览体书法艺术的发展必须到现代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中去寻找归宿。书法艺术要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展览体书法艺术要体现时代的智慧与灵根。展览体书法艺术要担当社会发展的责任,结合传统书法艺术,发挥书家智慧,革新创作适应时代需要的艺术。
对于当今书法现象,我们应站到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浪涛滚滚,泥沙俱下,唯有岁月的沉淀,方能积累起璀璨的厚重。发展才是根本,芸芸众生放平心态,功过是非留于后人谈吧。
2011年12月26日




注释:1、《易.系辞》下篇 第二章
2、石涛《大涤子题画诗跋•跋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22: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吕福隆(又名 吕福龙)
1956年5月生,祖籍沛县,号秋居士,颜其居曰,洗心草堂主人,后易为省斋,喜墓志造像,追汉魏遗风。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院名誉院长,中国颜体书法研究会理事,山东菏泽市牡丹区政协委员。
    作品参加省级以上展览三十余次;并数次参加全国性的书法学术研讨会;曾参加由全国美术教育委员会主办的《全国中小学美术书法作品大赛》的评选工作;
出版有《吕福隆书法作品集》(2005年12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省斋随笔》(18万字,2009年5月由黄河出版社出版)、《南北朝楷书研究》(19万字,2011年1月由线装书局出版社出版)、《省斋论书丛稿》(23万字,2011年1月由线装书局出版社出版)。在专业刊物上共计发表论文近200篇。
地址:山东菏泽市长江东路碧桂家园12—4—202室
手机:1595306009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31 14: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胡蓉个人主页:http://iyishu.com/797213
胡 蓉
1981年|湖南人|长沙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
法国ESTRAN艺术协会成员 | 民主建国会成员|
教育背景
2010/09—2012/06 法国巴黎第八大学造型艺术系(硕士研究生 : 当代艺术多媒体专业)
2009/09—2010/06 法国巴黎第八大学造型艺术系(本科学士学位 : 视觉艺术专业)
2008/07—2009/07 法国凡尔赛美术学院艺术系(进修 油画和油画修复)
2005/09—2008/06 法国凡尔赛美术学院艺术系(本科学士学位 : 版画及西方美术专业)
1999/09—2003/07 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系(本科学士学位 : 油画专业)
专业经验
2012/02 个人绘画作品展(法国凡尔赛画廊)
2011/10—2012/03 油画修复工作(修复18世纪布上油画)
2010/02 个人绘画作品展(法国巴黎TI-ART 画廊)
2009/11 参加第66届ARAMI绘画年展(法国)
2009/10 参加法国巴黎巴士底狱当代艺术品秋季沙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24 01:42 , Processed in 0.346883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