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汲古斋主人

汲古斋主人出品【当代书法英雄榜 】——第四板块(书法文化谈,结束篇)林岫先生做...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1: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曹元伟摄影作品
调整大小 照片 03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1: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王亦农,别署逸农,1961年出生。江苏常州人。
卞雪松先生(林散之弟子)入室弟子。近年来在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工作室和曾来德书法工作室学习。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成员、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精英班成员,中国三联书社执事,江苏理工学院兼职教授。
nEO_IMG_IMG_9511.jpg

点评

温文尔雅.诗书满腹.不有佳作.何伸雅怀  发表于 2013-11-7 23: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1: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汲古斋主人 于 2013-11-5 20:38 编辑


王亦农对书法文化与书法展览几点想法
  
  一、 我完全赞成孟会祥老师对传统文化的皈依的期盼和对光明前景的展望。
  
  二、 笔法也属文化,固然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但书法远不止于笔法以及相关的技术。
  
  三、 文化的意识比文化知识更为重要。
  
  四、 对我来说,读书,修身,关心身边的人,关心周边的事,理性思维,人文精神,是从事书法所必须的。
  
  五、 书法的展览、评比应倡导艺术标准的多元化和审美趣味的多样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1: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汲古斋主人 于 2013-11-5 20:40 编辑


对王亦农影响很深的几类书
  
  1、刘逸生《唐诗小札》,,七十年代思想禁锢,无书可读,这是我在“文革”期间能读到的最有价值的书。
  
  2、傅雷《傅雷家书》,1981年我20岁,正是最重要的时候,遇到这书,就遇到了人生和艺术的导师,受益终生。
  
  3、茅于轼《生活中的经济学》(1993),张五常《中国的经济革命》(1993),开启了新的兴趣和视野。愚以为入门书可以各种各样,经济学的观察和思维方法,任何人都应该学一学。
  
  4、陆衡《林散之笔谈书法》,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由此深入学习书法,不断加深理解。
  
  5、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林语堂《苏东坡传》。前人能达到如此高度。“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如今也为更多人信奉。顺便说一句,我是常州人,苏东坡与常州渊源颇深,常州是他的终老之地。而《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书在18年之后,最近又出了修订本。
  
  6、王力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学习古代文化的良好工具。1980年初版至今已至4版,并专有繁体字版及袖珍版,包中放上一本,闲时翻翻,真的很好。
  
  
  
  
  

点评

弄笔非关功名事,读书只为自身乐。  发表于 2013-11-10 15: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1: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汲古斋主人 于 2013-11-5 20:45 编辑

nEO_IMG_5938d453jw1e1lwoh8607j.jpg    ●当今流行混搭和跨界:白酒和塑化剂混搭,炮竹与炸弹跨界……2013年2月8日12:56

  nEO_IMG_曾拍竹图多多,了无可观。兰亭遍地修竹,此帧籍会稽灵气,稍称满意。.jpg   ●曾拍竹图多多,了无可观。兰亭遍地修竹,此帧籍会稽灵气,稍称满意。2011年

点评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发表于 2013-11-7 23: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1: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汲古斋主人 于 2013-11-5 20:50 编辑

nEO_IMG_好声音.jpg   ●#且读且记2012#【好声音】2012-10-88:53

nEO_IMG_湖山寂已久,春气临枝头。.jpg   ●湖山寂已久,春气临枝头。2012年3月。

nEO_IMG_京师胜日,残简漫书秦少游踏莎行词句。字有不备,笔有未到,而书时之意气沉绵.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汲古斋主人 于 2013-11-7 08:42 编辑

堂前老笔纷披,修炼百年千夕。春来透出消息,想当书协主席。.jpg   ●堂前老笔纷披,修炼百年千夕。春来透出消息,想当书协主席。2012-5-9
nEO_IMG_你幸福吗?.jpg   ●#且读且记2012#【你幸福吗?】问得多,答得妙。说过去,讲未来。有数字,有显摆。有乌龙,有调侃。答与问,都有才。同欢乐,共精彩。2012年国庆长假记。2012-10-8

nEO_IMG_前仆后继.jpg   ●#且读且记2012#【前仆后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1: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汲古斋主人 于 2013-11-5 21:02 编辑

DAA43203DC002157BB60EF9A412083B0606A16B0F86356361BD8155E9C1FF97F6CA9DB786F38BDE5.jpg   今日中秋。古人吟咏太多,寻句索然无味。惟忆多年以前,余中宵独步古运河边,有河塘一围,不知其名,野草环生,间有虫鸣。其时也若有思而无所思,念念然复无语。玉璧高悬,月华笼罩,一片静寂,身心俱溶。清风摧来,道得一声:月亮知我!欣然离去……癸巳中秋之夜亦农记(20130919)
nEO_IMG_升级了.jpg ●#且读且记2012#【升级啰!】2012-10-1411:41
nEO_IMG_霜降随记.jpg   霜降随记(2013-10-23)

点评

好一个“月亮知我”!  发表于 2013-11-10 15: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1: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刘洪洋1963年生于天津宝坻,祖籍山东枣庄。号一石、弘羊、京东印人,别署一石斋、洗心斋、吉金山房,世称洪祥、洪泽。
  中国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工作室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授课专家,西泠印社社员,天津市书协理事、篆刻委员会副主任,京东印社社长,全国第四届妇女书法篆刻展、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评委,六次全国书代会代表。多次应邀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镌刻印章;书法篆刻作品刻入碑林并流传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发表书论、印论二十余万字;近年来多次应邀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北师大艺术学院等高校讲学。
  获奖情况:
  获“德艺双馨艺术家”艺术家荣誉称号
  第二届中国书法艺术节百家精品展获“中国书法十杰”荣誉称号
  《书法报》海选获“兰亭诸子”荣誉称号
  全国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
  中央电视台“杏花村汾酒集团杯”全国首届、第二届电视书法大赛—蝉联金奖
  全国第五届刻字艺术展—全国奖
  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金奖
  《书法导报》首届年展—金奖
  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大展—铜奖
  “皖北煤电杯”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
  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铜奖
  “走进青海”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
  “航天杯”全国书展—三等奖
  “翁同和书法奖”—提名奖
  西泠印社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篆刻评展—连续三次获奖
  参展情况:
  中国美术馆篆刻名家邀请展提名篆刻家
  翰墨传承中国美术馆癸巳新春楹联书法展提名书法家
  “和平颂”神舟七号太空飞行艺术之旅搭载成功提名书家
  2011年《中国书法》年展暨当代书坛中青年60名家提名书家
  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第一、二、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全国第七、八、九届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八届中青展
  全国第四、五、六届篆刻艺术展
  全国第三、四、五、六届楹联展
  全国第三、四届正书展
  全国第二、三届扇面书法展
  全国第三、四、五、六届刻字艺术展
  西泠印社首届、二届国际篆刻展
  西泠印社四、五、六届篆刻平展及其它单项展百余次。
  专题介绍:
  中央电视台以《翰墨千秋—新秀风采》为题介绍其艺术成就
  盛世收藏频道以《广取博采鸿鹄高飞—著名书法篆刻家刘洪洋专访》为题介绍其艺术成就
  北方网玲珑阁艺术讲堂以《鸿鹄高志凤凰涅槃—著名书法篆刻家刘洪洋专访》为题介绍其艺术成就
  天津电视台以《翰墨情深》为题介绍其艺术成就
  2008年《中国书法》杂志当代中青年60名家学术提名
  2011年《书法报》青年实力书家提名
  2012年《中国书画报》当代中青年代表书家提名
  2012年《书法报》当代篆刻名家批评30家提名
  《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篆刻》等报刊杂志进行专题评介百余次。
  专集、著述:
  《篆书临摹与创作》
  《篆刻审美概说》
  《刘洪洋篆刻选集》
  《刘洪洋书法篆刻选集》
  《八届国展精英谱—刘洪洋卷》
  《点击名家—刘洪洋卷》
  《当代书法名家—刘洪洋卷》
  《书坛名家—刘洪洋卷》
  《当代印坛名家—刘洪洋卷》
  《聚焦名家—刘洪洋卷》
  《中国画苑年度人物—刘洪洋卷》
  《中国书坛名家手卷系列丛书—刘洪洋卷》
  《2010当代中青年书家年度创作档案—刘洪洋卷》
  《2011当代中青年书家年度创作档案—刘洪洋卷》
  《名家临名作—刘洪洋临石鼓文》
  《印坛点将—刘洪洋卷》等
  收藏情况:
  作品入展被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中南海、恭王府、西泠印社印学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体育馆、中国篆刻博物馆、辽宁博物馆、文字博物馆、青田博物馆、济南博物馆、顺德博物馆、万印楼、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家机构收藏。
  
近照.JPG

点评

洪洪荒荒古篆字,洋洋洒洒好文章。  发表于 2013-11-10 16:00
慧眼识才.点石成金.  发表于 2013-11-7 23: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1: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洪洋书法文化谈

                                                                         砚边随想
  
                                                                                    刘洪洋
  
  一切艺术品的本质都是创作者情感的物质再现。书法、篆刻是以文字为依托的线的艺术。康德说线条比色彩更具审美性质,中国古人相当懂得这一点。书法、篆刻正如诗一样,是中国文艺最为发达和最富民族特性的,是中国民族文化结晶——象思维的再现。中国的传统思维是象思维(王树人先生观点),简言之就是观物取象,象以尽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乃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古人论书处处不离形象比喻,金刚怒目,渴骥奔泉,珠圆玉润……。
  
  “观物取象”的思维与西方概念思维根本不同,象不是不动的实体,不是用定义可以规定的概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相反,象是非实体的,非概念的,也就是具有非对象性和非现成性的特点。因此,“象”是动态的,是“流动与转化”的。正因为如此,“象”具有不同的层次。在“观”的思维活动中已经能领会到,从具象到意象。巫师在直观龟甲裂纹的具象之后,联想使之生意象,并在“玄之又玄”中升华出卦象。“象以尽意”之象,就是在“象的流动与转化”中不断升华出的卦象。汉字是观物取象,象以尽意的直接产物。从大汶口初始的文字发现算起,迄今有六千年历史,至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活力,而古埃及的圣书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已相继在公元前四至五世纪湮灭了。
  
  汉字的先天象形性使之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审美对象而因此成就了中国源远流长的书法篆刻艺术。据已故语言学家张世禄先生的研究,汉字具有“孤立语”即无字形变化的语言特征,数千年前的典籍在今天依然可读,这是拼音文字所不可比拟的。
  
  象思维引导中国艺术彰显的是律动的线,西方逻辑思维指引的西方艺术呈现的是静止、立体形象。从意境上看中国艺术借助线所力图把握的是宇宙整体上的无限与永恒律动,而西方艺术则是用静止的立体形象把握某种有限的自然与人体静象。中国艺术借助律动深沉的线扬弃了有限的形似从而突出了神似,晋入“不役于物”之境,突出了作为整体宇宙内在运动那种生生不已的精神。苏轼说的好“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中国的宇宙是一种化境,书法也是一种化境。篆书的裏锋,本质上是逆。《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周易》讲“无往不复,天地际也”。西方宇宙是一个由认识和描绘并由工具来验证的物理宇宙,其宇宙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工具发展史。中国宇宙是由人的直观体悟并由心来验证的道的宇宙。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自然包涵日常理解的自然界,外延确比之宽泛的多,指的是宇宙的根本。从人为走向自然有返朴归真的内涵。道家所反对的人为,不是所有的人为而是妄为妄作,也就是庄子所说的那种“物累”、“物役”。老庄崇尚自然,向往至简与无限,曾被有的学者批评为复古和倒退。这不过是皮相之见,没有看到老庄的实质。自然的理想精神境界是人的精神从人为、繁琐中超越出来,能循着人与事物的自然本性活动,超越有限而与无限浑然一体时就达到了最高的精神境界。
  
  书法、篆刻的根在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思想参会交合,深入中国艺术肌理。纵观千载,乐此不疲者如恒河沙数,聪明过你我者亦不可算。艺术有自身的规律,唯尊者方能久远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19 08:35 , Processed in 0.550143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