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568|回复: 93

【当代实力派书家系列提名展】之——张维忠书法迎春网络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3 14: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当代实力派书家系列提名展】之——
张维忠书法迎春网络展

在兰亭.JPG



张维忠艺术简况

张维忠 1968年10月出生,1987年11月入伍。空军某部政治部副主任,空军上校军衔。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考级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楹联学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舒同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院校学习:
中国文联首届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级研修班   
解放军艺术学院
    空军指挥学院
空军政治学院
    空军工程大学电讯工程学院
   ★主要获奖:
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创作奖一等奖
(中国文联、中国书协)
2008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林散之奖”
(中国书协、江苏省政府)
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获奖(最高奖、中国书协)
   第十四届“群星奖”书法创作奖
(最高奖、中国文化部)
全军第三、四、五届书法篆刻展一等奖
(中国书协、总政)
全军第一、二届军营廉政文化书法展一等奖
(总政、军委纪检委)
“梁披云杯”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
(《中国书法》杂志)
首届全国书法册页展二等奖(中国书协)
“冼夫人奖”全国书法大赛银奖(中国书协)
第十二届“群星奖”书法银奖(中国文化部)
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展三等奖(中国书协)
           第二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楷书铜奖
(中国书协、中央电视台)
“走进青海”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中国书协)
“高恒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三等奖(中国书协)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法篆刻展三等奖(中国书协)
复圣杯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中国书协)
第二届“徐悲鸿美术奖”(全国书画院)
“三晋杯”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优秀奖
(中国书协)
获“江南文化节·翁同和书法奖”提名奖
(中国书协)
“敦煌杯”全国书法大赛“敦煌百家称号”
(中国书协、甘肃省书协)
“繁荣首都文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
(北京市文联)
“北京书坛青年十佳”(北京书协)
“空军蓝天文艺创作奖”佳作奖(空军政治部)

★主要参展:
中国书协“三名工程”(50人)(中国书协)
全国中青年书法名家60人(中国书法杂志)
全国第七、八、九届书法篆刻展入展(中国书协)
纪念中国书协成立25周年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邀请展参展(中国书协)
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启动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参展(中国书协)
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全国五百强(中国书协)
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大展(中国书协)   
第二届全国行草书展入展(中国书协)
全国第一届大字书法展(中国书协)
    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展(中国书协)
全国首届“小揽杯”县镇书法大赛
(中国书协)
第二届“翁同和书法奖”(中国书协)
“羲之杯”全国书法大奖赛(中国书协)
西泠印社首届国际艺术节(西泠印社)
新世纪全球华人书法大赛(中国书协)
庆祝建党80周年翰墨颂辉煌书法
(中国书协)
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书法展(中国书协)
全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总政)
    空军书法作品展多次参展(空军政治部)
★社会活动:
参加中国文联大联欢晚会并作为代表书家展示书法作品
(人民大会堂)
第二回全中国代表书家作品展(日本东京、南京)
“情境书法”大展(中国美术馆提名展)
著名军旅书家香港、澳门书法展(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
两次受到军委副主席徐才厚接见(军事博物馆)
中韩书法联展(韩国)
军旅书法名家提名展(秦皇岛)
第二届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南京)
特邀参加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第一、二次学术研讨会议
(石家庄、五台山)
特邀参加《我与经典》书法展(郑州)
    水墨八家邀请展参展(荣宝斋)
    北京十友书法展(北京)
    全军二十一人书法展(四川省美术馆)
   “笔墨江山”全国著名书法家邀请展
(北京今日美术馆)
   “弘扬军科精神、履行历史使命”书法名家邀请展(北京)
   “红枣红了”全国书法名家走进碛口活动(山西)
兰亭群星荟中原精品展(郑州)
首届“翰墨石鼓”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宝鸡)
参加中国书协第六次代表大会并被评为书法家进万家先进个人
    ★立功授奖:
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收藏机构:
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民族文化宫、中央军委大楼、中国文字博物馆等

通   联:北京市9203信箱政治部(100076)
电   话:01066713500(办)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4: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5: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朋友眼中的张维忠及其书法艺术





醉里挑灯看剑
———读张维忠的书法

韩静霆






  维忠平和沉静,敦厚质朴,当然,不经意间,他的眉睫之间,也会掠过一隙不易捉到的聪慧与机灵。
  维忠选择楷书为主要兵刃,真是天赐大器。
  我想,楷书或可称之为书法中军大帐前的正规队列?谁不是从小上着“大楷”“小楷”的课,一路走来的呢?满眼都是楷书呵,书上,报上,手边闲散的广告上,印的都是。楷书剩式运行,跳跃的空间有限。也是,灵魂穿上了制服如何能狂舞野唱?当今画坛书坊速成的“艺术家”们对楷书趋避如鼠,现而今飘忽的“大师”冠冕,也难得落在“楷家”头上,因之“楷家”难寻。
    身钟繇,二王,颜柳褚之后,点化楷书生命的圣手,谁知道隐于雾迷云深的哪座圣山?
     写楷,对于书家,需要一种生命的勇气,生命的定力,生命的搏击力。
     维忠偏偏矢志不渝的爱上了“楷”。
这时候,他的平和、沉稳、质朴和聪慧全部用上了。他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深入研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正之于心,宗之于灵,得之于手。在追逐楷书新的审美高度过程中,维忠纵观古今,熔铸本我,用志不分,凝神屏息,终于达到了法字严谨而飘逸,用笔劲到而绮丽,章法奇崛而空灵的高度,特别是那些与行书相融的作品充盈着魏韵儒风,人文气象,由此得到“兰亭”偏爱,实至名归。
  我于书法完全是“槛外人”,只觉得维忠的书法写的好,却难以尽述奇妙。言既不追,笔固知止,便默默地把玩其坚实而绮丽的手卷,不知再说些什么好。
     忽然想到一些情景,或可携来描摹维忠的书法?
     平沙落雁,雨打芭蕉,一苇渡江,越女新装。
     那日,我对维忠说,请他狂放两幅行草,让我看看他的另一番气度。我当然是“项庄舞剑”。他呢,或许能在书间得稼轩之助“醉里挑灯看剑”或“沙场秋点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5: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春风雅量   霁月高怀
——张维忠其人其书
陈克年
在当下的社会,谁也不能无视网络的存在与魅力,不管你是否主动或直接与它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但它已经非常现实地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作用和影响。所以,我在写下这个题目时,便在百度上输入“张维忠”三个字,轻轻一点击,与维忠兄相关的信息大片大片地涌现,直让人目不暇接,我高兴,作为维忠的朋友,看到他这样的成绩自然高兴,诸如:林散之奖艺术创作大奖、国家文化部第十四届群星奖金奖、第二届“兰亭奖”创作一等奖,等等,这一连串的扎实足迹,足以说明了维忠书法创作已进入了一个收获的季节,只要他参与的展赛,多半是获奖的,他以自己丰沛的才情和扎实的笔墨功夫让评委一致首肯,成为当代书坛的佼佼者,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书法艺术多年来一贯的勤奋与虔诚。
大约是十来年前,我和维忠兄共同参与“零点起飞”——空军青年十人书法展,从那时起,我们便开始熟识,对他的为人为艺可谓知之不少。他为人厚道,话不多,这也许是长期机关工作形成的一种稳重作风吧。记得一次在一起高兴喝酒,我高了,居然当着朋友的面批评维忠的书作,但他并不生气,我事后虽然为自己的轻狂感到歉意,相反,我也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令人尊重的东西,比如执著的精神、宽容的品格,这种雅量实在是需要胸襟的。后来我们每每相见,或是电话中交流,特别是谈到相互对作品的看法时,都是十分的坦率与真诚,我相信这比一些无聊的客套要来得真实一些,所以,我相信这篇浅薄的文字记录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情谊,更有一些关于对他书法的真实看法与期待。
维忠的书法,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是楷书,另一个是行草。我以为,从当代书坛的创作来看,他都已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特别是其楷书创作,已经成为评委看好和藏家关注的对象。其楷书,主要取法《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等魏碑,三十多年来日日临池,可谓朝摩夕抚,经年不辍,但他对魏楷的理解却不是一种简单泛化的粗狂表现,不是以张扬野逸与朴拙来展示才情与个性,而是以平和安静的心态来书写一种雅致与散淡,所以,他的楷书,虽然形式上是一种魏碑的东西,但骨子里面更多的是一些沉静和飘逸。虽然他在北方生活多年,也夹杂一些东北书风的影子,但我认为,在他的线条中更多的是一种精致,强调的是书写的手感。实际上,在当代书坛,人们对魏碑的迷恋更多的是对貌似个性的误读,把粗砺的东西放大成简单的所谓个性,却忽视了对魏碑中所蕴含的精致和典雅的提纯,这方面,或许是维忠内心深处有一种精致的情结,我更愿意这是他的理性选择,是对书坛误读魏碑的一种反叛,当然,这种选择是需要一些勇气与胆识来支撑的。在看到他收获成功的同时,我也与他交流过这样的一些思考,我曾经在一些文字中说过,四十岁应该是一个书家风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的这种楷书,是否这样一如既往地写下去?因为,他对这种楷书的研究已然烂熟,对每一个笔画的表现都是了然于胸,这种情况下,如果速度加上这种精熟,往往就会形成一种程式的东西,我不是说程式不好上,艺术本身离不开程式,艺术大家程式化的东西是非常重的,关键是程式中要不泛新变与异趣,要有一种文化的厚重。
他的行草书,同样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首先给我的印象是有格调。格调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不是你想表现格调,笔底下就会有格调,也不一定是胸罗万卷就下笔一定有格调。他的行草书不媚俗,不是为迎合某些人的欣赏而自我趋俗,倒是以一种孤独的步伐行进在书坛,说他孤独,不是说他的这种相类的书风书坛没有,有,但他却一直以一种清醒独立的状态和这种书风保持着距离,他安心这种自在的书写,他在以一种魏碑为本的基础上融入了帖书的流便,同时,在点画着纸和使转上,一直强调书写的实践过程,这让他在体验书写过程快乐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一种深厚的古典意味,但这不是一种简单的伪古典,在走近古典的同时,也注入了当下时代审美的因子,这大概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吧。其次是有性情。对于行草书的欣赏,我一直十分强调书家对性情的理解和表现,这是一个书家才情的具体体现,特别是行草书,因为书写速度相对较快,但这快速的运笔过程中,又要体现笔法的丰富性,如果没有相当的才情是很难写好行草书的。唐人《书议》云:“然智则无涯,法固不定,且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 “法固不定”,我理解则是对技巧和才情的最高要求,一方面,从技术这个层面讲,“法”肯定是要遵从与恪守,另一方面,从“道”的方面看,又有“不定”的需要,法无定法才能出神入化,否则,不是落入野狐禅的泥沼就是了无生气。维忠的行草书,因多年对魏碑的研习,故骨力雄健,又能从帖的丰富笔法中寻找一种畅意,但偶尔也会显得匆忙与单一,但这并不影响他作品所表现的才情与高度。
作为一个青年书法家来说,维忠无疑是成功的佼佼者。这自然是他多年辛勤努力的结果,我在思考他成功的背后,更多的该是一种沉静的品质,这种品质,让我们有理由对他有更多的期待。而今维忠正年富力强,居京华而自甘淡泊,又有天时地利人和之助,沉潜书道,厚积薄发,我愿他能以更高远的目光与辛勤实践,从容面对当下和将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5: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动静相宜  雄秀古雅
——张维忠书法评谈
傅德锋
知道张维忠先生的大名已是多年,然与之见面却在今年夏季,地点在北京陈求之美术馆。因为之前彼此都通过报刊及网络互相有所了解,所以见面后如同故交相逢,虽然聚谈时间不长,但其英武的军人装束和文质彬彬的气质、谈吐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军旅之中,多有书法才俊。张维忠即是其中之优秀者。他尽管在书法上取得了令同道刮目相看的成绩,但却表现得非常谦虚、低调,体现出一个书法家应有的良好素质。书法是笔墨之舞,更是心灵之语,黑白之间承载着作者的文化精神与思想情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对古人碑帖深研细究融会贯通而能自成家数者,其笔下自会风行云起,蕴含着万千化机……
品读张维忠的行楷书作品,平和中见豪情,飞动中见静穆,将六朝碑版的远古气息和当代书者的思想情怀巧妙结合,亦古亦今,亦今亦古,割玉剥金,碑中见帖,气象浑穆而不乏灵动,令人为之心动不已!其楷书,更多取法于《张猛龙》、《龙门二十品》等魏碑经典,审美取向上则比较侧重于体现点画精准、劲健清雅。这与他作为军人特有的人格气质是互为表里的,也是非常协调一致的。
张维忠的行楷书作品是魏碑和行书成功结合的典范。魏碑是楷书的一种,魏楷和晋朝楷书、唐朝楷书并称三大楷书字体。魏碑表现出由隶书向典型的楷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过渡因素。魏晋之际已经有了楷书,钟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黄庭经》等楷书作品已然是比较成熟的楷书,但是大批西晋知识分子随晋室南渡之后,北朝的书风就和南朝大异了。北朝现存的碑刻大多是民间无名氏书法家的作品,和南朝士大夫所谓“风流蕴藉”的书法风格自然不一样。钟繇和王羲之完成了部分由隶变楷的过程,由于晋室南渡,北魏的民间书法家们没有继承多少他们的成果,而是遵循原来民间书法的发展轨迹,更多地是直接从汉魏时期的隶书演变而来。和南朝碑刻相比,清朝书论家刘熙载认为“南书温雅,北书雄健”;与唐楷相比,唐楷注重法度,用笔和结体趋于规范统一,魏碑则用笔任意挥洒,结体因势赋形,不受拘束。张维忠长期浸淫于魏碑,打下了深厚的楷书功底。同时对历代行草书法帖逐一临摹研究,书路日广。
其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笔的灵活自然和方圆并施。一般而言,魏碑楷书,方笔居多,重在体现点画的雄健、厚重,表达一种特有的金石气。但张维忠恰恰打破了这种既定的模式,巧妙地将《圣教序》、《书谱》和米芾行书的一些用笔方法拿来为我所用。因此,他在用笔上就平添几分灵动,在摇曳多姿中进一步丰富了魏碑楷书的笔法。而魏碑的书写性也得到了相应的强化。书写性的强化必然会使其行楷书作品显得更加富有笔墨情趣,更加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方圆并施,灵活应用,古朴自然,生动感人。
二是结体雍正典雅和姿态万千。张维忠不仅在用笔上将魏碑和行书笔意相结合,而且在结体上也大胆融合,将《圣教序》、《书谱》和米芾行书的结构与魏碑互相嫁接。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赞誉魏碑有“十美”:“古今之中,唯南碑与魏为可宗。可宗为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张维忠在很大程度上对魏碑的理解恰恰是和这“十美”一脉相承的,他不仅从魏碑本身的结体规律上去处理每一个字的结构,而且善于借鉴经典行草书法帖的单字造型,进一步丰富和“美化”每个字的结构,使其姿态万千而不失典雅。
当代写魏碑者,往往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刻意模仿魏碑的刀刻斧凿之痕迹,圭角特出,僵化呆板,了无生趣。一种是将魏碑过分行草化,肢解结构,夸张变形,失去了魏碑书法本应具有的那种风度和气质,与魏碑书法的本质精神相去甚远。而张维忠显然是在二者之间寻求突破,但与李松之魏体行书和而不同。
张维忠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写出不同感觉的魏碑作品。很多以帖为主的书法人往往都是从碑刻里面寻找结字的灵感,而张维忠则反其道而行之。他不仅将魏碑本身的结字特点熟练发挥,且能将《圣教序》、《书谱》、米芾行书等等的结字特点融而化之,融入的比例不同,则作品的效果也不同。或凝重、或轻灵,皆质朴无华,浑融自然。魏碑的书写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书者的个人性情也得以充分展露。
张维忠的行草书也很见功见性,取法高古而不拘一格。从其行草书作品可以看出他的涉猎范围非常广泛,魏晋一路的、明清调的,皆有不同程度的尝试。他能在一种总体文化精神的统摄和观照之下,以魏楷为基,兼取各家,创作出各种不同感觉的作品,而在整体上又比较和谐统一,这是殊为难能可贵的。
此外,张维忠还擅长隶书,所作雄秀典雅,古朴大气,亦颇耐人寻味。
书法家孙过庭云:初学分布,务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大文豪苏东坡亦曰: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这是为艺之道;也是为学之道;也是为人之道。张维忠不仅在艺术上如此,为人上亦如此。年轻人做事喜欢表现,盖年龄特点使然。书法亦是,所谓“渐老渐熟,乃造平淡”是也。如果张维忠不为时风所动,一以贯之,假以时日,他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位在魏碑书法上卓有成就的大家。
其书法上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仅得益于他在超逸中下实际的功夫,也在于他做人上的成功。
古今成大事业者,学问道德缺一不可。文质彬彬,谦谦君子,学养深厚,书艺出群,维忠先生可当之矣!
2013年11月24日星期日醉墨先生傅德锋于古风堂北窗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5: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欹侧生姿  清劲精雅
——我读张维忠的书法艺术
陈 宇
苏东坡说,“论书兼论平生”,这是中国式文艺批评的一种方式,因为中国艺术讲求积累,讲求艺如其人,所以这种品评模式就变得非常适合评论中国艺术了。我非常注重一个艺术家的出身,这倒并不是说注重他的身份,而是注重他的艺术与学术的经历与门径,这我觉得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的学术门径与经历往往会产生独立与独特的艺术观念。
说起张维忠,我们最早相识于在四川成都举办的“世纪书风——当代军旅二十一人书法展览”。这个展览集中了当时活跃于书坛的军旅书家,不久,这二十一名作者中就出现了大量的获奖专业户,如李有来、钟显金、谢少承、李双阳、王卫军、李沾、周剑初等等,当然张维忠也是其中之一。他当时给我的印象是腼腆,蔫蔫的,话不多,显得沉静,当然这是第一感觉,而后就是他从沈阳调到北京工作后,空军的中青年书法家在民族文化宫美术馆举办了“第二届空军中青年书法家作品联展”,我和他都是参展的作者,在这段时间里接触相对就多了起来,他还是那种感觉,但话比以前多了许多,而后是我长期往返于北京徐州之间,会经常和他在一起喝酒聊天谈书法,觉得他沉静的性格背后却是有着一种独立的见解,对于艺术的自我观念非常强烈,这也就是后来他不断地能够获得全国大奖的重要原因所在,“独执偏见,一意孤行”,对于做人可能是不足取的,但对于搞艺术却是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在他不断获奖后,没有改变的还是他的平和和低调,他依旧沉静,依旧平和地写着他的字,或许正是低调与平和,才能使他在烦躁的现代社会中保持自己的一份清静,而这份心灵的清静是成就艺术的一个平台。
当代书法的发展,应该说是延续清末民初的书法发展的路数向下发展的,一时间碑学作者与碑帖结合作者成为了一种创作的模式与追求,尤其对当代的中青年书家影响非常深刻,张维忠的书法创作与学习正是在这样的底色下来展开的。
对于碑帖的理解,每个作者都是不同的,所以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艺术观念,不同的艺术观念对于各自的创作所产生的影响是起决定作用的,这种决定作用所指向的就是风格的取去与把握。艺术风格的形成,首先是人的有意识的一种追求,所谓的观念先导、审美理念,但它最终形成却是一个自然过程,因为在形成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变数,包括审美理念的转变、时代审美的要求,以及其它的各种各个不同的客观因素,这不是人的追求和控制所能把握与把持的。从张维忠的创作来看,我觉得他是碑帖互融型作者,在他的作品中你感觉到的是碑的趣味和帖的精雅的相互整合、融合。他的书法创作以楷书与行草书为主,而精力主要集中于楷书的创作。他在楷书的学习上下过很深的功夫,尤其对北魏石刻名作更是用力,但这种学习是建立在他自己的审美取向之上的,很少盲从与跟风。他在审美取向上,更多地倾向于清、劲、精、雅,而不是野、拙、苍、浑。所以你读他的作品,你会发现他所取法的碑体,在字的结体上都是倾向于典雅、精美的一类,而不是那种表现碑意古拙苍茫意趣的,从表现上看他的这种取法更贴近于帖的意韵,但帖的楷法结字和用笔规范往往容易流于甜熟圆滑,僵化干枯缺少情趣,所以他往往用欹侧、生涩的碑的结体趣味冲击平稳方正的楷书结字法,表现出的是整体作品既不缺失技巧而又不失情趣,绝无生硬刻板之态。笔力沉厚是大部分作者追求的一个路数,张维忠因为对于自我的创作有定位,所以在他的书法表现上,他追求的不是笔沉力厚,而是一种爽利与劲健,这种用笔法,是从行草书中化来,就是在楷书用笔中融合行书的笔意,而使笔法丰富,这与他曾师法的米芾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融入楷法中的行书用笔是一种纯粹的帖的用笔方式。碑的意义,我一直认为其在结体而不是用笔,因为笔法在碑里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理解,也就是说,一个作者必须用自己对于书法艺术的理解来区别对待哪些是写手的,哪些是刻手的随意之为,所以用毛笔去还原碑的笔法,在我看来是不对的,而对于碑体书法的笔法仅仅还原为方式用笔法,这其实是有失偏颇的,而从碑中化解出来的那种生拙沉厚的用笔法,自是一种审美取向,但并不唯一要取法的,对于碑意的取法是要与作者的风格取势相对应。所以我一直觉得张维忠是善学者,他的这种善学主要表现在他的所取法的字形与用笔是合拍,是表现出他的意趣的统一手段,当然这种手段好坏如何、深浅如何,这要看他的深入程度,至少到目前,我觉得他的这种取法表现了他的一种意趣,这是成功的,正是对于这种用笔与结体的认同,所以他强调用笔的干净与清爽,那种模棱两可、古怪拙趣的结体和沉厚雄强的用笔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是找不到的,他的作品用笔精到,起收转承间的关系交待得非常清楚,没有拖沓的笔意存在,线条是爽利劲健的,而结体又是优美而富于情趣的,这也是他书风的取向所在。
应该说他的楷书创作与所取得的成果,与他对行草的深入学习与研究是分不开的,他的楷书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书意趣,是他非常好地化解行草用笔来丰富楷书的结果。一个人的学术去取,与他的从艺经历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他的行草书创作受到辽宁书风的影响,尤其是在取法上,虽然现在他在创作中与他的楷书取法渐相融合,但他的行草书受辽宁书风的影响还是看得到的,张维忠的行草书主要取法以二王和二王流派的作者为主体,他对《书谱》、《集王圣教序》和米芾的行书有过深入的研习,所以在结体上能看到这些作者带来的影响,但在他的作品中并无亦步亦趋的摹仿痕迹,从点画、字形到通篇气息都呈现出现代人的审美倾向,他在创作中强调字的聚散和整体的章法构成,在结字上强调疏密与枯湿浓淡的变化,这种变化使他的作品既有传统的根而又不失时代气息,这也是他的作品这些年能够不断获奖的原因所在。当然,从整体的审美情调上,他的楷书与行草书无论是用笔还是结字,都是颇为一致的,清劲精雅这种追求在他的行草书的创作上也表现得非常清晰,而这也是他的艺术的一个总体基调。
张维忠在部队的干部部门工作,这是一项事务性非常强的工作,既耗费人的精力,同时耗费时间,他大量的创作是在工作之余的晚上,或许那一刻既是他神游艺海的美好时光,也是他心灵沉静的一刻,或许正是这繁琐与吵杂中体会到的沉静,才是真正的沉静,这些年他的进步,不正是非常好的说明吗?所以从中我读到的是他对于艺术的真诚与执着,而这是我坚信维忠的艺术追求一定会有一个更为辉煌未来的重要原因。
平和沉静,是一个追求艺术的人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心理素质与心态,在张维忠那里我读到了,所以我坚信他有一个不错的艺术未来。让我们共同关注他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5: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楷书艺术新突破
──军旅书法家张维忠先生楷书赏析
上官甫贵
  张维忠自2006年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艺术奖一等奖之后,其书法便在书法界引起广泛关注。
  张维忠的书法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楷书和行草两大方面。尤其在楷书创作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张维忠的楷书所彰显出来的总体风格是:遒丽、清新、俊逸、自然、灵动。其变化多端的结体,奇思遐想的神态,遥相呼应的点画;顾盼有情的字势;跌宕起伏的节奏;行草章法的布局;行距字距的随性安排,轴线的轻微摆动;笔断意连的运动轨迹等,是他的楷书留给我们的多种审美特征。这些特征,都是现代书法审美特征的重要方面,抑或说,是现代审美特征的主旋律。当我们把张维忠的楷书放到古典楷书中去比较,很显然,他的楷书与钟繇为代表的第一代楷书古拙质朴相比,则显遒丽自然;与二王为代表的第二代楷书遒劲秀美相比,则显俊逸洒脱;与唐楷为代表的第三代楷书静穆、端严相比,则显跌宕灵动,独具浓烈的生命气息。
  张维忠的楷书之所以能实现历史性的突破,实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在思想精神层面所赋予的是:一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几十年如一日,深入古楷杰作的探研精神;一种对传统的熔铸、提炼、取舍、化合的敏锐思想。他在理想层面的追求目标是:在继承中大胆地创新──并上升到一个时代的审美高度;使楷书具备多元的审美需求和宽广的审美包容。在师承渊源层面,他思路开阔,眼界高远──手临北魏《张猛龙碑》、《元思墓志》、东魏《敬使君碑》、《元思墓志》、东魏《敬使君碑》等;心慕二王小楷;目窥唐楷颜、柳、欧、虞、褚。另一条是逆流而上──从明清行草、二王行草中汲取笔法和结字的养份,浇灌在他的楷书根基里。
  对北魏《张猛龙碑》,张维忠精心汲取的是变化多端的结体,奇思遐想的神态,稳健而又飘逸的气势。《张猛龙碑》结字稳健而又有飘逸之感主要是通过舒展撇捺、强化长横、放纵字形来实现的。在张维忠的楷书中上述三种情况并不明显,但张维忠的楷书却更有一种轻松的稳健,更有一种超乎飘逸的激越。那么,他是通过什么手段实现的呢?首先,他打破传统结字中宫紧敛的惯例,把字的内部结构统统打通开来,密处不让其紧闭而让其疏朗。就单字而言,使字的内部气流循环顿然畅达起来,毫无凝问这种畅达必然带到整幅作品中去。其次,他打破传统结字的收、放、开、合关系,当可左右舒展时他则放其一收其一;放不枉之;收不过之。有时当收他却放,有时当放他却收。在他的楷书中所有的字结构中都娓娓动听地叙述着一种“生动自然”的故事。在这些字的欣赏中,无不给欣赏者二度创作的空间。这种空间的客观存在是张维忠主观上的易学理念所提供的──正是“善为《易》者不占”。欲收不收,欲放不放;不放之放,不收之收,乃为高层次的放、收。一切都在意料之外,一切都在情理之中。这也清晰端现出他对楷书的艺术思辨──楷欲遒劲,而不以生硬为之;楷欲飘逸,而不以轻薄为之;楷欲精爽,而不以雕琢为之。
  对于东魏《敬使君碑》,他尽情吸收的是遒丽、宽和、朗润的君子气度。他要把这种不同于《张猛龙》的特点糅合到自己的楷书中去,仅仅技巧是不够的,学识、修养、审美能力尤为重要。他的突出能力是将古典楷书中提按、留驻和匀速运动留下的显著特征以及魏碑中的方峻;沉雄、静穆的传统样式,在经过漫长的吸收、消化之后,又大胆地把它过滤掉,只让传统中的精髓和他的现代审美浓烈的线条卿卿我我。其中,一方面他注重长画的一波三折,另一方面他削弱魏碑中弯折处方峻的折笔,打破古典楷书线条运动中常常被分割成琐碎的片断一一组合的局面,实现使转连续推移。他的楷书用笔,也打破了传统中以中锋运笔、逆笔行笔为主的局面,采取的是中侧锋并用,起笔既不是藏锋逆笔落下,也不是明显的侧锋逆笔落下,更多的是中锋露锋起笔。这样,楷书线条运动的程式化被他简约到了一种灵动自然、因势造形的笔墨内涵。这样,他的楷书线条推移速度大大加快起来。所以,他从中能荡漾出一种情绪──自然轻松的情绪;能饱满出一种激情──步步为营的激情;能兴奋出一种期待──跌宕生动的期待。
  不管书法的取法定位,还是风格追求,至少有两种层面的意识:一是思想精神意识,二是抒情通途意识。张维忠执着于楷,不是一种简单的追求,他的第一目标是:改变古典楷书程式化的面貌。第二个目标是:让楷书生动起来、活跃起来、清新起来、亲近起来。第三个目标是:让楷书赋予更多的性情抒发。这“第一”是手段,“第二”是目的,“第三”是桥梁。三者互为关系。所以当他工楷扎实地走完初步的艺术取值道路之后,又开始尽兴在明、清、二王的行草中,返回到楷书出炉前的“草”写。从中汲取笔法和结体的养份,浇灌在他楷书的根基里。这样,他的楷书线条引进行草笔法后,使楷书的性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他把行草书中笔画牵丝部分删掉,用笔断意连保留线条连续运动的轨迹,使楷书结字内部之间的映照关系多了起来,也让楷书线条切割平面空间的角度多了起来,这必然会使楷书有新的形势出现。又如:他把楷书作品章法布局的触角往行草方面延伸,字距、行距一一突破古典楷书章法布局旧貌。使我们体验到其楷章法布局的生动性、多样性、突破性──使楷书完全可以进入行草章法布局的审美中去。
  读张维忠的楷书还能体悟到一种书写速度的快感,当现场观赏他的楷书表现时,就线条推移的速度而言,其快速敏捷而又沉稳程度非一般书家所能企及。当然速度不是考察作品的唯一重要指标,但在他的书写速度中,我们确实发觉到他对线条运动的敏锐和具有独自的动力形式。“动力形式是与节奏有关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书写时力量分布和速度分布的形式……动力形式是比节奏深一层次的构成因素”(邱振中《书法》第100页)。他的楷书线条所蓄含的力量变化见证出他对传统碑帖的深入体察把握和消化、创新能力。所以他赋予楷书的欹侧有度、大小任意、粗细随心、浓淡相间、运笔徐疾有别的丰富变化,都使我们面对他的楷书时,心情激动起来、荡漾起来、怡然自适起来。这就是张维忠的楷书魅力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5: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张维忠书法艺术活动





拜谒兰亭.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5: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维忠书法艺术活动

参加林散之奖颁奖.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5: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维忠书法艺术活动

参加中国书协第六次书代会(颜振卿、胡崇炜).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3-29 19:04 , Processed in 0.434773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