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458|回复: 37

郑培亮《王羲之的手机号》网络版全文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5 11: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王羲之的手机号》

               郑培亮/著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11: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羲之的手机号》

          郑培亮/著




[2007/04/01] 敬告读者

书法博客,汇集成册;
今呈君前,见笑方家;
网络下载,未曾校对;
错讹脱漏,在所难免;
虚拟世界,天马行空;
嬉笑乱弹,漫聊神侃;
酒后茶余,聊博一哂。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11: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羲之的手机号》

          郑培亮/著



[2007/09/06] 我的润格

收费原则:按劳取酬;
作品形式:四尺对开斗方;
作品内容:政治合格,思想健康;
作品字数:正文字数在40-80字以内;
收费标准:每字30元;
附加说明:其他尺寸依据以上标准计算类推;
评论文章:每字2元;
2007年10月1日起坚决执行。
这是今年首次公开自己的润格。原来是圈子里的人知道,对外不好意思说。
现在想来想去,这年月,还有什么可以保密的事情?连泡脚找三陪都是明码标价,一个半瓶醋的小文化人那点遮羞布,干嘛老当宝贝似的遮遮掩掩?
有朋友说,你定的价格太高了,卖不动。我说这事未必。喜欢你的作品的,不会在乎什么价钱,就像你请个女朋友吃饭,花多少钱也没法心疼,请个死对头吃饭,花一分钱你都可能巴望着噎死他。就是这个道理。不喜欢你的作品,你也别厚颜无耻地把自己的那点玩意儿呈上去,你可能当宝,花了心血,人家以为这就是一堆手纸。
这个说,我买了房子,你写个八尺整张的,那个说,我又新娶了个媳妇,写张字祝贺祝贺吧!都特看重我。我那一会可真高兴,辛辛苦苦练了那么多年,终于有人要了,好事啊!两分半秒之后,我就觉悟了,为啥?我不仅买纸买墨,不仅要打车送过去,还要随礼啊!你说你娶媳妇和我什么关系啊?偏偏是写字惹的祸,整天忙忙碌碌,全是拿书法为人民服务了!
但写字之累、之苦、之麻烦,我是领教了。所以,对不住各位了,我把遮羞布拉下来了——人家陪睡,要钱;我陪写字,当然也要钱!
与时俱进,共奔小康!
哈哈哈哈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11: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羲之的手机号》

          郑培亮/著






[2007/09/16] 我是房市专家

首先说明,是房市。
北京的房市,刷刷的涨,政府压不住,专家瞎忽悠,百姓乱叫苦。买过房的高兴得要死,没买的后悔得要跳楼。
我是典型的凑热闹,越贵越买,越买越贵。买房子的时候,手里五万元,离开聊城大学时,被校方撸了个一干二净,偶然逛楼市,看了看样板房,售楼小姐一阵子忽悠,说买就买了。买了就涨。
住进去以后,太小,想卖了,再换一个吧。这回找中介,看了十几套,差不多就买了。全是借的,一屁股的债。好歹能改善一下条件了,写字有个地方了。
买房我的经验是:1、不要管什么政策,不要相信什么打压房价,房价是要靠市场调剂,打压房价,这个概念本身就不对头;2、不要听专家胡说八道,专家是搞研究的,不是买房的,只有买才是硬道理,说是软道理;3、不要听老百姓的话,老百姓永远是房市的受害者;4、买贵的不买便宜的,买近的不买远的。贵有贵的道理,便宜没好货;近的贵,远的好像便宜,实际上一样贵,远了要买车,生活成本加上去,一个样,别以为自己在远郊买个大的沾了多大便宜似的;5、坚决听自己的,想买就买,买不起就不买,欠债的滋味自己最清楚,什么样的需求自己最清楚;6、要相信房价永远是掉不下来的,从月球上往下一看,地球上的人虫子似的越来越多,地球可长不大,你不买有人买,你嫌贵有人不嫌贵。其它商品都是越造越多,只有房子越造越少。
是吧?听我的话没错,我们只有善于创造困难才能生存。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11: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羲之的手机号》

          郑培亮/著



[2007/09/31] 狮子楼下

提起阳谷,全国人民都知道。因为施耐庵把武松打虎这一《水浒传》里最精彩的一幕安在了阳谷,阳谷从此名声大噪。我家就住在武松斗杀西门庆的狮子楼的北面。几百米,隔着窗户,踩上凳子就看见了。当年西门庆也算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私企老总,很可惜,太不老实,因为生活作风被处理掉了。
人在一个地方生活得久了,感觉不出什么,一旦离开,便老是怀念。如今跑到喧嚣繁华的大都市里,更是如此。小县城里没有那么多的故事,没有那么多的汽车与人流,大家生活平静,走路安详,日子过得不紧不慢,悠闲自在,没有大都市里的焦虑与不安。
我在阳谷上中学时开始学书法。最初是父亲喜欢这东西,日子长了,渐受熏陶,拿过毛笔,胡涂乱抹。写了两年,便在《中学生报》上发表了两个字:“墨缘”。字写得特大,字数多了就写不成了。县城太小,历史上又没出过什么文人骚客,我的名声迅速传播,到后来俨然以小书家自居了。这段光荣的历史,我感觉颇有意味。我生性木讷、怯懦,不善与人交往,学习成绩也不理想,比如数学,就想不起来是否及格过。没有书法上一点小小的骄傲,也许我心里残有的一点自信就荡然无存了。我虽然在书法上用力不多,但要感谢书法,是书法常常给我空虚的心灵一点安慰,一点刺激,使我不至于自甘沉沦。
在阳谷上学以及大学毕业后的两年里,我接触最多的几位老师、朋友是:张长欣、李宗行、张玉珠、穆绍逸等人。 张长欣先生早已去世了。张先生是县城里一位德高望重、循循善诱的长者。老先生从来都是神情安定,谈笑自如。我刚开始学书法时,他常常跑到我家里指导,开始骑个破车,后来是步行,我做小学生的倒是极少去他家。九五年我将家从阳谷搬到聊城,一大早,老先生就拄着拐杖来了,他要送我。我记得当时人不少,车发动时,我从人群里依旧看见老先生的身影,一种眷恋,一种感动,顿时使我视线模糊,不能自已。
李宗行老师也是我的启蒙老师。他当时教美术、书法。在我的印象里,李老师脸上从无笑容,生活的拮据,疾病的困扰,使他脸上沟壑纵横,他的形象,很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状况还很差,中学老师的待遇也比较低,在李宗行老师羸弱的身影里,我们能感受到那个时期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凄凉与无奈。李老师写一手魏碑,教我的是柳体,多次拿我的书法作业在班里做示范,每逢国庆,还要贴到校园的报栏里,光我自己的就占去一大半。每天上学放学,我最爱经过的地方就是报栏,那里能找到“感觉”。最不愿去的是教室。  
玉珠先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记忆力很好,在小县城里,属得上传统意味颇为浓厚的文人。张先生爱背《书谱》,我们一群人聚到一起,他总是极为陶醉地讲起《书谱》,旁若无人。别人未必听得懂,不爱听他也看不出来,只管一段段地讲下去。我觉得他该到大学里做个教授。他对我恩宠有加,逢人便夸,甚至夸得有点离谱。我理解他的心情,他是真心盼我有点出息,可惜我总是使人失望。
绍逸兄是我的挚友。我本应喊他老师,后来熟了,就称兄道弟了。绍逸是真有才气的人,我自叹不如。他藏书多,眼界高,就是手生。他从部队转业到阳谷景阳岗酒厂,不几年,酒厂就不行了,连续多年开不起工资。绍逸夫妻二人都在厂里,生活困难可想而知。夫妻两个常常给人做点小活勉强度日,哪有清闲习字做画?不知道有多少次,我们在他租来的斗室里,谈艺论道,纵横古今,那种惬意,常常使我们忘记了暑热与严寒。光阴荏苒,一晃就是十余年,绍逸兄依旧如故,厚道、善良、有谦谦君子之风。看到他生活处境不佳,我总是替他抱怨,现在想来,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人各有各的难处。好在他现在情况有所好转,我心里才算有了些许宽慰。上苍不公,常使善良之人陷于困顿,丑恶之人得以腾达,纵使我辈扼腕悲叹,又能奈何!
在阳谷,我的老师、朋友还不少,这里不能一一细说。地方小,偏僻封闭,也有它的好处,那就是人情温暖,情意真挚。地方大了,反倒人情淡漠,甚至文人相轻,相互倾轧,人活着,缺少真实与自然,改头换面,伪装自己,虽然获得一份名利,但也的确疲惫。回忆在家时,师友相聚,切磋琢磨,或浊酒一杯,纵论人生艺术,无所顾忌,其乐融融,那种善意的批评与鼓励的目光,常使我眷恋不已。
在阳谷的日子里,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在技校的生活。大家都是学理工的,学生上的专业都是电工、钳工之类,我这个学历史的没有什么用处,只好干办公室。干了一年,不干了。校长很支持,进修去吧,于是我联系山东大学,奔济南去了。一晃两年,学成回校。学校变化极大,教学楼盖上了,院墙也拉上了,还修建了一所很有档次的厕所。我那时上班就一件事情,点名。其它老师都是点了名然后各就各位,各忙各的。我是闲人,点了名,无所事事,满院里瞎转。领导看我可怜,有一天,叫住我,说是新修的厕所,一直没有写男女二字,培亮你是在山东大学专门进修的书法,名师出高徒,这两个大字非你莫属。我欣然领命。他妈的,我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了!买了油漆,买了排刷,用了一上午,写了两男两女。后来有人不满意,说是写得太秀气。于是又描了半天,加粗了。加粗的就是好看,远远看去,还真像男男女女蹲在那里。据说,这两男两女,十多年来历经风雨,仍然赫然醒目。这是我在阳谷写得最大的作品,属于榜书系列,只可惜不能参展,更不能获奖。但社会影响力不会次于现在的参展获奖作品。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11: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羲之的手机号》

          郑培亮/著




[2007/10/3] 似水流年

认识于茂阳老师是在1989年。那时,我刚上大学。聊城师范学院校园不大,新生们到了不久,就对校院角角落落里的名人逸事、奇闻趣谈耳熟能详了。其中之一便是有关茂阳老师的。传闻版本不一,内容大致相近,均是此人长得如何清俊刚健,做事洒脱,不拘小节,等等。据说一日与朋友聚会,酒至半酣,兴致大发,捉笔赋诗,濡墨题壁,转眼间,洁白无瑕的墙壁上就黑云密布了。至于郑师母回来后如何教训的,不得而知。这等事情属实与否,我后来一直没有问过,但相处久了,反倒觉得众人小题大做。这有什么奇怪的?
那时茂阳老师刚过而立之年,已是正处了。手下五、六千号人,又是评比,又是演出,忙得不亦乐乎。大学生们私下都称其为“于教头”,因为他还掌握着我们的生杀大权,谁犯了事,做了弊,或者恋爱过火,都要由他“批捕”。于是在他身后便聚集了一批心存畏惧的追星族。别人如何惧怕不清楚,我是怕得要死。我那时刚从乡村来到城市,有生以来,只见过大队书记,哪里见过这样的大人物?一日,我与一友酝酿数天后,下决心拜访,请他看字。拨了两次电话(开始不知道拿话筒),通了,传来一声音:“来吧”,于是便过去了,没想到,我们的“教头”先拿了几张他写的字请我们提意见。因为没有思想准备,脑子霎时就懵了。我记得很清楚,他自个在那里一张张清点作品,“这张还凑合……这张不咋样,对不?”突然,他抬头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我其时已经感觉到自己气都喘不上来了,于是在一片令人窒息的紧张之中,极其自然地把他的话接上了——“是是是,不咋样!”说完,我就几乎崩溃了。
我在上中学时,因有“家学渊源”,手里颇有几本钢笔字帖,另有一本启功先生的小册子,没白没黑地描摹,直到“遭遇”茂阳老师以后,才知道要临摹古帖,于是从唐楷、魏碑,后来是隶书,一本本地写起来了。每过一个星期,抱上一卷,到办公楼去找他,总是被他痛快淋漓地表扬一回。至于缺点,说得很少。他的客人多,不管是何方来宾,只要我去了,就大力举荐:“这是我们聊师的书法家,才气大了!”每每遇到这种场合,我都是面红耳赤的一路狂奔到食堂,自个犒劳一顿土豆炖骨头,欣欣然之余,又有点飘飘然,真觉得自个有点才气了。现在我还保留着几张当年写的字,不堪卒读,真想倒抽一口凉气。忽然明白,这大概是现在提倡的“激励教学法”!
人不能老是回忆过去。一回首,就感觉恐惧。这光阴流逝得太快,想都来不及,一转眼,14年了。当年茂阳老师刚刚三十出头,与我现在的年龄差不多。他的女儿那时刚上小学,现在居然走出中国海洋大学的校门,率领一家公司的员工们,走南闯北,在天上飞来飞去了。我象她那么大的时候,还没见过火车。十多年了,我做了什么?进修,教学,考研,读书,摹了一堆黑糊糊的字,写了一批于国于民毫无价值的文章,还办了一堆糊糊涂涂的事。除了年纪长了,皱纹深了,老婆有了,孩子大了,似乎再也没有可圈可点的事迹了。为人,处事,写字,作文,均欠长进,说我愧对师恩,绝不为过。
1994年我们在聊城大学组建了全国高校中第一个书法教育专业,至今已形成本科、硕士与成人教育的完整体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上,茂阳老师对传统的珍惜与尊重,对流行时尚的抵制,对不同流派的宽容,对基本功的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区分,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许这只是一个方面,而于生活的洒脱、治学的严谨、创作情性的张扬,及其为人的宽厚、大度所共同形成的一种人格上的魅力,对我的影响则是更为久远。
2002年,茂阳老师到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公务之余,还是像往常一样,读书,写字,还带着几名书法研究生,虽然更忙了,但心情不错。2003年,我们经过广泛的调研与论证,在山东工艺美院又设立了中国书法装饰艺术专业。目前,设立书法专业的高校有十几所,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招生数量每年都在数百人以上,各院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式上大同小异,继承传统艺术是中心的议题。但现在的问题是,面对浩瀚博大的传统艺术,我们既要继承,更要使之发扬光大。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艺术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与古代社会已大不相同,几乎所有的传统艺术门类都在面临现代社会转型的问题,继续发展还是淘汰消亡成为事实上的严峻的课题。茂阳老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与一些专家的强烈呼吁和理论研究不同,他开始思考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增设中国书法装饰艺术专业就是这种探索的结果之一。书法艺术与现代装饰相结合,并不是狭隘意义上的研究装裱技术,而是利用现代科技,如何把传统书法艺术嫁接到不同的应用材料与载体上面,用一句最通俗的话来概括,那就是使得传统书法告别文人雅士的孤芳自赏,走向现代生活。另外,当前高校里培养的书法专业人才,由于种种原因,大都面临一个实现就业的问题,现代社会很难容纳这么多的专业艺术人才,许多毕业生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愿望找到合适的位置,很多人被迫改行,另谋出路。一些院校现在仍然扩招书法专业,势必使这一问题更加凸显。茂阳老师的考虑是,既要发现艺术创作人才,又要培养艺术应用人才,既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又要使之掌握生存的技能,二者不可偏颇。如果说1994年设立中国高校第一个书法教育专业开了现代书法教育的先河的话,那么,将传统书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尝试,也同样具有理论上的前瞻性,其开拓性的意义在不久的将来便会体现出来。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坐落在郁郁葱葱的千佛山北坡上,拾级而上,不过十分钟就到山顶了。站在山顶上,望齐烟九点,真是顿觉心胸阔大。山下城市里车流滚滚, 一片喧嚣,而在半空中,竟有这样一处宁静的校园,不能不令人心旷神怡了。叼上一支烟,悠然望南山,再写不出一笔好字来,实在对不住这灵山秀水了。再过十年,我们在这里会收获什么,又有何等的变化,真是不好预测。事情要一件件去做,总不能天天憧憬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11: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羲之的手机号》

          郑培亮/著



[2007/10/10] 长水老师

我曾于1992—1994年在山东大学东方书画艺术研究院进修。2001年又到山东大学读研究生,与山大还是颇有缘分。
我认识的山东大学第一位教授是王长水老师。长水老师个子不高,身体健壮,面色红润,说话直来直去,脾气也大,但心肠软得不行。当时山东大学还没有专门的书法专业,因为蒋维崧先生的影响,研究、喜好书法的教授颇多。长水老师便是其一。他从六十年代开始跟随蒋维崧先生学习书法,数十年坚持不辍。严格来说,我是长水老师的弟子,管蒋先生,则应称师爷。现在圈子里也把我列为蒋维崧先生的弟子,是没弄清楚。或者是说起来嫌麻烦。但我是从不敢自称是蒋先生的弟子。人虽糊涂,辈份还要搞清楚。
我在聊城时,因有茂阳老师的督促,写字还算老实,大学毕业到了社会上,就开始信马由缰,粗野起来。那是在九十年代初,我开始学习“民间书法”,不讲笔法,任笔为体。我这里绝无贬斥“民间书法”的意思,而是对年青的学子们,在还没有掌握传统书法的基本要素的情况下,过早地染指“民间”,弊大于利,是不科学的。作为作者个人的创作,师法经典抑或习法“民间”,都无可厚非,关键是不要把个人的理念强行灌输给他人,特别是年青作者。我是深受“民间书法”之苦,却又从内心里喜欢“民间书法”的朴拙与稚趣。当一个人对“民间书法”还缺少必备的审视、提练、整理的能力时,大临“民间书法”无疑于浪费时间。我说这些,可能连当代提倡研究“民间书法”的人也不会竭力反对。
来到山大学习,我遭遇到长水老师的激烈批评。刚开始,我还无法接受,时间长了,才悟出这个理。我开始一笔一划的临习,老老实实的像个小学生,写《郑文公》,写《张迁》,但不再一味追求提按与顿挫,以及所谓的金石气息,而是努力回到其真实的面目。这种审美上的改变一直影响到我现在。我甚至在许多文章里,都涉及到清代碑学的得失,探讨清代书家在师法碑版过程中的一些失误。书法本来就是写字的艺术,当一些碑派书家呕心沥血地探寻不同古人的“笔法”时,已经失去了“写”这一基本的范畴和规定。我不知道这话是否说得有些绝对,但我始终坚信,书法就是“书”和“法”的结合,脱离“书写”,散漫狼籍,不修边幅,没有规矩,没有法则,不成其为“书法”,至于脱离文字这一基本载体,当属另类。
从认识长水老师到现在,也有十年了。这些年来,我们师徒二人,已经没有了客套与虚假的恭维,他会直截了当地批评我的字,毫不保留地谈论他的感受。有时他的批评,让我难以接受。但他在外面,却是大谈特谈我的“成就”,老师爱护弟子,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2001年夏天,长水老师陪同蒋维崧先生去青岛,回来后,两个人都病了。蒋先生恢复得很好,长水老师却上了手术台,心脏搭了四根“桥”。手术后,长水老师醒过来了,看见我在床边陪侍他,很艰难地抓住我的手,看了我很长时间,不肯松开。去年他知道我经常胸闷,催促我及时检查,再见到我时,听说还未去医院,劈头盖脸就训上了。
长水老师的字,多是自娱,写碑,也写帖,诸体都要尝试。60多岁了,仍旧小学生一样勤学苦练,每次去他家,他总是抱出一大摞,让我逐个提意见,不提不高兴。师母“家教”甚严,墙上划一评比图,表现好的挂一小红旗,长水老师的孙子处处皆优,唯独长水老师除了学习表现好,其它表现都一般,特别是打扫卫生。看来积习难改了。曹师母常说我:“你比老王强不哪里去!”我和长水老师听了,大笑不止。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11: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羲之的手机号》

          郑培亮/著



[2008/1/20] 蒋先生

提起蒋维崧先生,大家都知道他是当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书法篆刻艺术家,是山东大学资历甚深的学者、教授。几十年来,蒋先生致力于学问、书艺的探求,学富艺高,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在当今书坛轻视传统少讲继承风气日盛的局面中,蒋先生以传统技法为根基,以才华学养为神采内涵,其风神峻朗的书法艺术卓然高标,对中国书法的继承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正确的实证与导向作用。
在山东大学绿树成荫的校园里,只要谈到蒋先生,大家脸上通常都会呈现出一种肃然起敬的神情。许多人未必知道蒋先生的名字和斋号,但无论长幼,大家都习惯地尊称他为蒋先生。在这所人才辈出、文人擅场的百年老校里,从孔子的塑像到图书馆、学人大厦,乃至于小树林中的奇石上,外处都有先生的手迹,在人们的心目中,先生已成为这所校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一种象征。
先生的书法,最常见的是金文。相比而言,我私下里更喜欢看他写行草书。先生的行书多写录古人诗词,尤以李白、杜甫、韦应物、苏东坡、陆游、杨万里等人的诗词为多,蒋先生说,这些诗人都是他喜欢的,写录他们的诗词能和自己的性情吻合起来。看着蒋先生一手拿着古人的诗集,一手轻捻毛笔,心无挂碍,任情恣性,其高情深致,学问情操,一寓于书,那种神游晋唐的超逸优游、从意适便,那种不染半点世俗尘埃的古雅之风,那种轻松惬意写来的笔底风光,以及那飘然而至的书卷清香,都使我迷恋不已。松雪斋有诗“古墨轻研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北窗时有凉风至,闲写黄庭一两章”,此情此景,借来形容先生的从容挥洒,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和许多年青的学子一样,我也曾怀着急切的心情,期盼能够有机会得到先生的教诲。但先生年事已高,足不出户,常人难得一见,也不便打扰。幸运的是,我却因为工作、学习的关系能够经常陪伴先生。1993年秋天,我辞去家乡的工作,背上行囊,告别家人,盲然地来到山东大学东方书画艺术研究院学习。我那时正如醉如痴地写一种粗野草莽的魏碑,用又细又软的长锋羊毫横涂竖抹,甚为得意。我记得先生第一次看我的“大作”,没有批评我,而是微笑着说:“北碑是个好东西,但好东西对你也许无益。”我记住了先生的话。我当时并不懂,但还是按先生的话去做了,改弦更辙,从头开始,从一笔一画的基本功开始,从二王一系的法书墨迹开始,老老实实地练基本功。但我至今依然喜欢写北碑,写得不好,但至少不再鼓努造作、故求形势了。有一次我问先生:“近现代名家里,您以为谁写的魏碑可以参考?”先生沉吟片刻,说:“你可以看一看梁启超的字。”我马上回去找到梁启超的作品,反复琢磨,也没有发现什么。直到数年以后,我写《二十世纪中国书法史》,资料见得多了,眼界也相对开阔了一些,再把梁启超的行楷书与近现代许多书法名家相比,梁的字虽然风格不像其师康有为那样锋芒毕现,但在温文儒雅的外部表情中,渗透着北碑雄强质朴的神情,那是一种雅化了的经过文人精雕细琢、提炼加工以后的北碑。我似乎有所体悟。但我不知道这种理解先生以为正确与否。
2001年我又回到山东大学读研究生,而且我的小家与蒋先生寓所同在山大南路,上课的教室就紧邻文史哲研究院的办公室,于是我便很乐意地做起蒋先生的通讯员,先生订阅的报刊,来往的信札,办公室都让我给先生带去。这是我与先生过从最为密切的两年,也是我收获最大的两年。2002年我写毕业论文,只要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我就跑到先生家里,先生是每问必答,从不因为我这个小学生的打扰而吝惜时间。很有趣的是,先生很少正面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总是微笑着,有时说上几个字,话很少,却突然使我豁然开朗,有所感悟;有时,他会慢慢地站起来,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书,又用极快的速度翻到某一页,指给我看。每到这个时候,我总是大为汗颜,一是惊叹先生记忆力好,二是责怪自己懒惰,读书少,又不愿意跑到图书馆查资料。我后来总结先生为什么总是停留片刻再回答我的问题时,猜测有两个原因,一是他要启发我,让我多思考,更不要懒于思考,二是我蹩脚的阳谷普通话,闹得先生一时有点听不懂,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翻译”一下,是否因为这些,我没有问过。
蒋先生有两个爱好,一是听京剧,二是看足球。京剧名家中,他说最喜欢杨宝森,杨的唱腔工稳典雅,不疾不徐,正像先生写字一样,优游从容。说到足球,那球场上的争夺拼抢、奔腾狂啸,恐怕像他这个年龄的人沉迷其中的就不多见了。但先生看得津津有味,饶有兴致。不用说世界杯、德甲、意甲,连国内的甲A 联赛的进程他都一清二楚。我不清楚老人家为什么一面喜欢杨派唱腔的平正,一面又喜欢足球场上的跳跃腾挪,而且这中间又与书法是否有其内在的关联?先生的书法,雍容静穆,细微处,极富错落参差之美和轻重缓急的节奏变化,许多人学他的字,但写来形容枯槁,神情萎困,我想,这大概不仅仅是学问修养不到的问题吧。这里不是刻意寻找三者的所谓的内在联系,这未免牵强附会,我只想说明一点,一名学者、艺术家,他不是为学问而学问,为艺术而艺术,他首先是一位真诚的热爱生活的人。
2003年秋天,我离开济南,来到北京。临行前,先生反复嘱咐我要为人谦和、做事严谨,不要忘了读书习字,先生语重心长的话我至今记得清清楚楚。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不免陷入深深的眷念之中。先生年龄大了,生活上需要照顾,其实我在他身边也没做过什么,但现在远隔千里,连跑腿的小事也给先生做不了了。我总觉得自己无法尽力,愧对先生对我的关心与呵护。有时想一想,先生需要什么?什么也不需要,老人家从来都是淡泊名利。写上两篇辞藻华丽的文章赞美他?似乎用不着。也没必要。这让我常常感到惶恐与内疚。我不知道我还能做什么。
2006年,先生离去了。
那年先生曾经病了一场,但很快就恢复了。我告诉他,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正在筹划拍摄他的专题,中国美术馆也在筹备您的“大家展”,先生说他要抓紧时间准备。我们谈了很久,先生很高兴。
五月,先生突发脑溢血送医院抢救,我第二天赶到济南,没有说话,先生全身插满了管子。医生说,恢复很好,很有希望度过难关。
月初,先生的弟子把电话打过来,说先生可以说话了,让我和先生在电话上说了几句,他很高兴,很有信心。进入六月,我陷入忙碌之中,除了几次通话,一直没有到济南看望先生,但消息不断传来,先生身体不断恶化。
7月25日晚上11点,我从电话中得知,先生正在抢救。次日凌晨,先生仙逝。虽然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但还是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
7月27日,我下了飞机赶到济南时,先生已经静静的躺在鲜花丛中。他的脸上,没有痛苦,和平时一样,很安详。
目送先生离去,我突然感觉到,一个传统文人濡墨染翰的时代彻底结束了。以后的中国文化,包括书法艺术,无论继承还是发展,都将面临更大的困境。先生在世的时候,社会对于他们缺少学术的认知,当他们逐一离去时,我们才知道真正的无所适从。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11: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羲之的手机号》

          郑培亮/著




[2008/1/25] 门外踟蹰

算一算,学书法也有二十年了。二十年不值得炫耀。明白人会说,写了二十年,才写成这样。所以我感到惭愧。
但我的一生注定要与书法紧密伴随。因为,转行干其它的事情,我更不行。还不如靠书法勉强度日,以后也来个倚老卖老,写上某某时年八十有几。从学识,从功力,从悟性,从各个方面,都注定了我成不了气候。像蒋先生那样,是在青年时期就打下了极为札实的国学根基,可我连《唐诗三百首》也背不下来。这种差距,还是表面上的,而深层次的,则是传统文化在我这一代人身上已经无力承继。
论功力,我自个最清楚。有一次我看到蒋先生早年抄录的沈尹默的文章,字字惟妙惟肖,草法精致极了。这种功夫,没有几个能下得了。老先生能深入进去,就有勇气与能力走出来,独树一帜。这一点我不敢望其项背。
书法到我这一代,真正地出现了危机。
不是说书法被人冷漠了,而是书法作者被人冷漠了。遭遇冷漠的原因,在于作者自身。
在我发表的一些文章里,多次说到书法的危机。不是杞人忧天,是存在着的现实。我对各种“流派”的热情探索都缺少兴趣,缺少关注。我觉得当代人更多的应是如何去承继,而不是创新。创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绝非反对创新,而是创新需要根基,需要环境,需要积累,不是推倒重来。能在古人的基础上,有所变化,而又不是离经叛道,已经是了不起了。
无论行家对我的“谬论”赞同与否,我相信行家们会有一个共识,创新的确太难。
我欢迎更多的人投入到创新的行列,也真切地期望当代人创作出不同于古人的作品。
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也不算得是根深蒂固的保守与顽固。
但我个人,的确无力创新,我宁愿躺在故纸堆里,作茧自缚,品味古人的乐趣。或许有一天,有人冒出一句,“你的字还真有点汉魏风骨”,那样我会感天谢地,两眼放光,激动失眠。 慢慢来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11: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羲之的手机号》

          郑培亮/著



[2008/2/5] (农历12月29日)春联

晨六点起床,收拾行李,打扫房子,贴了一副春联。年近三十,小区里只有我住的楼门口贴了春联。除此之外,节日气氛全无踪影。
不知道现在过年是为了什么。小时候过春节,主要是祭祀,是除旧迎新,现在过年,主要是串门送礼,是喝酒吃饭。
小时候,在农村老家,从放了寒假,我就要开始准备写春联,直到大年三十下午,窗外鞭炮齐鸣,方才作罢。脸色黝黑、粗服褴褛的父老乡亲,在矮小黑暗的土房里,一边抽着苦辣呛口的旱烟,一边欣赏着全村里唯一能够拿毛笔的晚辈。长辈们大都先后故去,恍恍惚惚的煤油灯,浓烟里那股泥土味,至今记忆犹新。
我写的对联,在诺大的小区里,形影孤单,一对年轻夫妇从门口走过,眼光狐疑,好像我猥猥琐琐干什么偷事。
十点上火车。火车上不是太挤。南方暴雪成灾,从北京回广东、湖南、湖北、安徽等地的人员大为减少。车行至衡水,下了三分之一,行至聊城,下了大半,到了阳谷,稀稀落落。
今年早回家一天,晚上顺便走访数家亲戚。
春节后准备搞一个小展览,年前忙忙碌碌,除了完成一件楷书二十条屏,其它均未完成。于是委托一朋友去阳谷宾馆开一房间,备好笔墨纸砚,准备集中写点作品,此外的目的是躲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19 21:52 , Processed in 0.502527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