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594|回复: 184

【名家新作】在感性与理性之间——陆明君博士书法新作网络展(送作品、斋号、作品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0 22: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感性与理性之间——
陆明君博士书法网络展



陆明君艺术简历

  陆明君,字自牧,1962年生于山东昌邑。毕业于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历史文献学书法文献专业,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学会会员,山东博物馆客座研究员等。
书法作品30余次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展、中青展、兰亭奖展、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等,在全国第一届及第二届正书大展、第八届中青展、文化部第八届群星奖作品展中获奖,出版书法作品集多种。
出版《簠斋研究》《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等专著。研究课题《碑别字字源汇释》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陈介祺年谱》为西泠印社艺术研究重点课题。多次参加全国书法学术讨论会,并在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中获奖。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获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颁发的“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

网络互动说明

为配合网展,经与陆明君老师商定,对于有见地的原创优质回帖,将视情况赠送作品、斋号、作品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22: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著述》》》》》
游艺于书:在感性与理性之间
陆明君
中国书法是世界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有着独立的品格。把实用的记录与表达语言的工具发展成一门玄妙的艺术,并绵延数千年而愈益繁盛,这是人类历史上其他民族没有的现象。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与智慧结晶,从刻画符号到象形约取,从独体的“文”到以“文”滋乳下的合体的“字”,汉字在完成了自身体系构建的同时,也构建了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并由此形成了东方文化的特质,所以汉字至于中华民族的影响与意义,不仅是实用与审美功能层面上的,更是民族思维方式与文化特质、精神意蕴层面上的。古人把文字的产生看作是惊天动地的事情,以“天雨粟,鬼夜哭”来喻说,文字乃“经义之本,王政之始”,是思想教化与治国理政的前提,诚如张怀瓘所云:“阐典坟之大猷,成国家之盛业者,莫近乎书。”而书法对于古代文人,更是致用、修身、娱情、展示精神气格,须臾不能脱离的。书法无疑是中国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正如宗白华所说:书法是“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林语堂认为:“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中国人民就是通过书法才学会线条和形体的基本概念的。因此,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书法不仅具有着艺术的品性,更承载着哲学与文化的品性,而将书法只给予艺术的审视,便降低了书法的品格,所以有学者认为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作为彰显艺术个性的书法创作,无疑不能脱离性情或需要激情的促发,具有强烈的感性色彩;作为体现人文内涵的书法,也必须具有哲性之思与价值追问,又具有理性的一面。
书法创作首先是感性的。其感性充盈在书家的个体生命中,并要通过作品传递出来,让欣赏者(当然这是需要以识书慧眼为前提的)感受到其生命的跳动与情感的洋溢,感受到笔画挥运中振动若生的鲜活气息与气韵流荡的人格境界。作为艺术指向的书法,如果没有了赖以感染人的个性与情感因素,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作品能否具有生命的意蕴,焕发出感人的力量,不仅关乎到创作者的艺术天赋与日常艺术性情的培养,更反映着创作者对书法的理解、对古代经典作品继承的深度、表现能力的强弱等。也就是说,书家仅有艺术感觉是不够的,还需要深厚的功力与精湛的笔法技术作为支撑,否则就不能达到心能假手、手能聘心,心手双畅的无隔之境。
书法创作同时又是理性的。一是源于书法的哲学意蕴。书法之单纯的工具材料,高度抽象的艺术形式,却具有无比广阔的表现空间,集中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书法中的阴阳、动静、刚柔、疾缓、巧拙、虚实、燥润、简繁、黑白等等,这些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以及对气、力、势、韵等自然现象及人格象征的审美赏悦,都使得书法成为一种最具意味的艺术形式,而处理与驾驭书法表现中的诸多矛盾关系,则闪耀着理性之光。二是书法的理性因素贯穿在创作者长期对书法的认识上,体现为对古代纷繁的书法作品的取舍、追摹,对书法中各种美的质素的吸纳,最终统摄于自我的审美理想中,并去付诸追求,以逐渐实现自我风格的塑建。三是书法创作的过程中放浪骋怀也要勒之以理性之缰,如果完全失去了理性,就会沦为一种发泄的形式。四是书家还要对自己的作品风格取向有不断修正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对书法认识的不断升华及日益丰厚的学养与生活体验上的,书家如果没有这种理性的对自我的修正能力,就会在固步自封中退化,或成为沮丧的艺术流浪者,找不到赖以安身的归所。
艺术家的感性与理性,更反映在其生活体验与人生追求上。洞明世事、判别是非、规划人生,需要理性之思;感受自然、品味生活、分享美感,又洋溢着感性的色彩。而游艺乐道,是为艺者的一种境界。游艺,须是一种恬淡的心态与弃绝名利的修为;乐道,是事业追求的愉悦与自身生命意义与价值的体现。为艺者既要有一双感性的发现美、感受美的灼眼;又要有一颗理性的剖析美、经营美的慧心。
游艺于书法的感性与理性之间,乃我之期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23: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书感悟》》》》
朗若轩学书碎语
陆明君

学书须取法广,如此方能从心所欲,变而能通,故书家不宜过早追取己格而凸显个性,个性既具,则成积习,再欲调纠则不易也。不经磋磨少年得志者,后多衰折。作书求异,须中岁以后,至笔底从容而不迫促,识见增益,胸有经纬,求异方趋于成。古之名家多为衰年变法,故能跃出时流,一格定之。
书法立格,当以雅正筑基。雅而能附守于大美,得乎大众通感;正则具磊然振迅之资,而通乎骨气洞达之境。董文敏所言“古人作书,必不作正局,盖以奇为正”,此语中之“奇”乃正中之奇也,为雅正尔后之奇变,虽奇而不怪俗,奇而安妥,古人所云“平中之奇”是谓真奇。所谓“道微而味薄”,乃大道不显,大味至淡也;又谓“理隐而意深”,非浅薄者可测度,故寡于知音也。今人多有不守大道而专辄异取蹊径者,焉能不流入狷野?偏才异格,虽有立世者,然绝少伟才,溯之书史,光芒盖代者,皆为雅正之格也。今之为书者当深思矣。
今之为书者大抵分三途:一则养生,二则游戏,三则学问。养生者,神怡务闲,以书为乐,不计工拙,不求闻达,笔墨娱心,为作书指归也。游戏者,乃逞一己之快,不究理法,非倚根柢,载彼奇思异想,妄自创格,窃喜于新而玄惑于众也。学问者,乃存敬畏之心,师古人、法自然,书内书外技道双修。而卓立新格能传之后世者,亦必胸含锦绣之才,黄山谷所谓“学书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此非声言书以人贵,实乃书道玄微,须以学滋养矣。
书法至唐而用笔始繁,尚法既立,缚之于心,遂渐失天骨,故书家每论“古质而今妍”,妍者,作秀之象也。书法天成之境,莫过于简牘帛书,虽不饰雕琢,用笔单纯,提按顿挫不甚分明,但质朴天然,气格充盈,其内在精神颇能荡人心魂。今之书道昌兴,精于技者纷然而出,然难游脱于臆作之境也,花拳秀腿,巧心营构,字态极尽,是不解平淡天然乃绚烂之极也。
刘熙载云:“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此乃所言书之理想化概语,然自古至今罕有达此之境者。是语虽略涉空浮,但洵为凌厉揭橥之论,余最激赏。
高韵者,乃逸格也。刘熙载云王羲之书法“韵高千古”,此语舍逸少他人堪难担当。晋人之韵,本于心性,在乎天成,故蔡襄谓晋人之书“以清简相尚,虚旷为怀,修容发语,以韵相胜,落华散藻,自然可观。可以精神解领,不可以言语求觅也”。综观书史,名家者多追踵晋人,遂有“书不入晋,徒成下品”之识。然得逸韵岂在规模晋人之书?当更在于灵台与风操。而晋贤之风骨,何能得具?故二王不再,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遑言奢欲比肩逾越。
深情者,乃作书者寓情于书,亦可谓入境也。古人论书,有“情驰神纵”、“迹乃含情”、“感惠徇知”等语。情乃艺之本也,无情则非艺乃为技,“书法”别乎“文字”,关捩亦在一“情”字,惟情系之,故翰墨之道弘昌。而书惟其有情则有意,情深则意足,方具烂漫之姿,情彻笔妍,而不徒具形骸。今之所谓“感染力”,盖由乎情也。然为书之道亦非性情之恣泄,“发乎情,止乎礼仪”亦宜于书,书之礼仪则为法度也。为书之时驭情于法,则不至流入浪野使性而遁离为书旨道。
坚质者,阳刚之美也,乃雄强之象,亦为“力”之赏悦。此为书法之审美基础,古人论书多以物象拟之,诸如点如高山坠石、斜钩如万钧弩发等,更有“戈戟銛锐可畏,物象生动可奇”、“快马斫阵”等喻书之撼人心魄之语。刘熙载谓王羲之书法“力屈万夫”,亦甚生动,但略涉失当。书法以“坚质”为尚,此人类审美之本能,然柔毫化坚质岂易哉?虽有墨池之功亦难济矣。
浩气者,乃呑吐八荒、纵横天地之境。而具此境者,必为阅世丰瞻之才,心胸宽博,放达豪迈,唯我是宰,了无顾念,放手飞笔而自然有致,气局宏深。纵观书史,达乎此境者,张旭、怀素、颜真卿、苏东坡、黄庭坚等数人而已。昔贤论书有“骨气洞达”之语,亦惟逸豪者堪能称付。逸豪者,狂傲在骨,虚旷在怀,故能纳天地之精,搃他人之善,胸罗万象,纵心骋怀,则书无隔境。是故为书者,要之亦在涵养胸次与阅世博瞻也。
高妙之书,具浑沦之象,难以解索,涵而不露,意味深长,而多出于体势未熟之时。如金文大篆外不匀齐,而骨相振铄夺人,至秦小篆其形匀齐,而天骨式微;西汉无波隶,而内质峻发,至东汉整饬为八分隶书,则失却深意;六朝字不备规整,其美无端而丰茂,遂有碑学之倡,至唐楷规矩谨严,则生趣渐损。是故书贵天然,而忌在作意,规矩立则精神拘,外齐内虚,气格则逊。然学书又不可不从规矩法度中问讯,备立体势,再熟后求生,弃规矩于创化中,生中绚烂,是谓真境也。为书当造修天然,工巧辅之,文质相参,不谬风雅。
小字体势所拘,难有气象。故作小字者工稳俊秀已近上乘,绝少飘扬或凛然之风者,若心意闲淡、年高手硬,已是逸格。小字擅美者,亦必工大字,其纵横开张之意沛然于胸,发于小管,故字微而气足神完,品之无尽。清季何蝯叟、陈簠斋乃一时好友,作字皆迥出时流。簠斋有言,推蝯叟迈刘(刘墉)张(张照),为清代第一。何氏小字精绝拔俗,已多有论者。簠斋虽书名不显,而观其翰札之精者,亦不逊于何氏,惜世人多不得见,亦不识之。
今人作楷,多不明笔法,了无挥运之意,结字虽工,不见神采,点如高山坠石、横如千里阵云等语,岂仅喻行草之书?黄山谷谓“楷法如快马入阵”,有几人得此中三昧?“永”字八法,虽人皆知,亦多未窥其真。楷书难于飘扬,故作楷者不工行草,终不得其旨。
刘熙载论书云:“草书尤重笔力,盖草势尚险,凡物险者易颠,非具有大力奚以固之?”又云“草书尤重筋节,若笔无转换,一直溜下,则筋节亡矣。虽气脉雅尚绵亘,然总须使前笔有结,后笔有起,明续暗断,斯非浪作。”此乃极当之经验之论。而时人作草,多流于使性,失于浪野,乖于体势。盖不解草书内理,不通草字源流,图摹字形,纵具笔墨才情,亦不能随势生发,驭变化于法度之中,故无自然之姿与纵逸之致。不究草字流变而昧于作草,则孟浪之夫,难入雅格矣。
孙过庭云“篆尚婉而通”,刘熙载引伸之:“须婉而愈劲,通而愈节,乃可。不然,恐涉于描字也。”此乃高明之论。“婉”为委婉含蓄也,“通”为流畅无滞碍也,“节”为节制之意,喻涩势也。刘熙载又云“篆之所尚,莫过于筋,然筋患其弛,亦患其急。欲去两病,笔自有诀也。”此当基于小篆而言,或可适当上推至东周篆体等,而于前期金文篆书则有隔也。小篆虽造极于李斯、李阳冰,但古质已衰,婉通中而乏于劲节,故近人李瑞清“求篆于金”,以“必神游三代,目无二李,乃得佳耳”,并以抖笔作篆,即欲纠二李平匀单调之病也,然矫枉过正,又蹈于作意之习。陈簠斋论金石古文字有“刻者清刚,铸者浑厚”之语,可谓中的,黄宾虹最为激赏,并引伸至绘画笔法中而力倡之,所谓“金刚杵”之喻也。
今人作篆,多不能称解字源,信手拈来已是奢谈,字书集字,依样描画,讵能得其意?加之笔力浮薄,可入目者稀见也。篆之式微,不独当今,然今尤甚。盖文字之学与书法分道而治,纵书法昌兴,楷行精迈,篆书却乏振拔之力,其症在字学失修也。
书须入古而出新,书不入古则野,书不出新则匠,然创新何难?狷野乖戾,亦能博取俗家眼目。作书难在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而贵在新而有格。格者,境界也。格之高下在人,在于人之学、人之心,心之广狭、浅深、清浊皆可映现于书,所谓“书者如也”。书如其人,虽多有质疑者,实为知言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23: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话》》》》

宗绪升对话陆明君博士

宗绪升:明君兄是碑别字研究专家,请问什么是碑别字?碑别字与错别字有什么区别?
陆明君:不敢妄称“专家”,只是近些年比较专注于这方面的研究与探讨而已。关于碑别字,我在拙著《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前边作过概述,可以参看。这里仅简要地说一下。
近代以来,学术传统中将古代碑、碣、摩崖、墓志、造像记、经幢、石阙、墓莂、浮图等石刻(包括砖刻)文字遗存中的别俗异构字,泛称之为碑别字。碑别字是在“别字”前加一载体性定语“碑”字,这个“碑”不是狭义上的碑,而是包括了所有石刻及砖刻文字载体形式。“碑别字”这一概念,是清代、民国的学者常用的术语,现代的金石学界及书法界还大多习惯遵循这一传统术语。但目前学界也多有不用“碑别字”这一称法者,而直接称“石刻异体字”、“石刻俗字”等。别字、异体字、俗字这几个概念,说起来比较麻烦,学术界也有分歧,虽然叫法不同,但各自涵盖的大部分文字的指向是一致的。异体字及俗字通常是被人们认可或默许了的某字的另外的写法,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碑志中的变体文字除异体字与俗字外,多数是五花八门的偶尔出现的讹形字或随意增减笔画、部件及变换结构的字,还有笔误或误刻、漏刻笔画而形成的字。《碑别字新编》中,每个字头下多达几十种甚至百余种不同结构的字形(如灵、龟、归、迁等字),而其中通常习见的异体字或俗字不过数种。因此,我对碑志中错综纷繁的异写别构文字现象不取异体字或俗字之称。在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更恰当的定义概括的情况下,我认为还是沿用“碑别字”这一传统的学术术语为妥。虽然以“碑别字”概指所有石刻类型中的别字,严格的说并不准确,但人们已经认同了这一称法,我们也没有必要背离这一学术传统。   
关于碑别字与错误的问题,以上已略涉及,这里再具体说一下,当然是我个人的观点。一般指的别字是正体字之外而又较普遍的写法,不是一个人一时的写法,而是群体性的字样行为。而碑志中有不少文字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有书写者有意而为的,有书者无意或个性化因素所致,有刻工不解书写或求省便而造成等等,并多为孤例,实际上都属于“错字”(除极少数虽偶然出现但有渊源的别字)。但自清代以来,学者们对“碑别字”的涵纳,也包括了以上所说的偶然性出现的别体异构字,所以也将这部分字泛称之为碑别字。我们不妨这样来对待:将较普遍出现的具有约定俗成意义的别体异构字作为严格意义上的碑别字;而将偶然性的别异字例或是误错字例视为泛化意义上的碑别字。对后者而言,虽然是当时错讹或不经的字,从研究与辨识的角度说,就不能忽略这部分字,况且其在碑志中所占有的比例又很大,所以也纳入到学者们的考释与研究中。

宗绪升:当代还有哪些学者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陆明君:当代文字学界的学者多用力于古文字的研究,相对来说,对隶变以后的今文字关注的少,这种情况早就有学者呼吁。在隶变以后的今文字研究方面,当然也有一些颇有成就的学者,如张涌泉先生关注于俗字研究,尤其是敦煌俗字研究,其虽以敦煌文献及唐以后写本文书或字书中的俗字研究为主,但与碑别字多有联系之处,可资借鉴启发。在碑别字方面,上世纪八十年代秦公先生在民国罗氏兄弟(罗振玉、罗振鋆)所辑碑别字诸书的基础上,增补为《碑别字新编》,后又补为《广碑别字》(与刘大新),是目前收集碑别字最多的字书。另外赵超先生在石刻文献的汇释方面,如其编著的《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及《唐代墓志汇编》等都绕不开别字的辨识,其还在《中国古代石刻概论》、《古代墓志通论》两书中都对石刻中的常见异体字作了简略的归纳分析。其他如近年出版的毛远明的《汉魏六朝碑刻校注》,其中也涉及到了大量的碑别字的辨识问题。以上与碑别字有关的各书主要是集字或识读,而本人的研究重点在探讨碑别字的各类生成途径,并考察字源,也就是说分析与考证每一个碑别字(或同类之字)为什么会这样写,始于何时代等。大家知道,对绝大多数碑别字要辨识其为何字并不难,因为有文辞的依托或其他字例的比勘,但要弄清楚究竟为什么这样写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而只有真正弄明白他的来源,才能更有益于读者与学界。

宗绪升:请谈谈碑别字的意义?
陆明君:碑别字是流传于世的古代真实的文字遗存,唐以前能保存至今的写本很少,而了解或研究古代的文字现象,石刻文字无疑是最为大宗又真实可靠的材料,对考察汉文字发展演变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通常使用的汉字在四、五千左右,汉字的数量在历史上不断膨涨,主要是异体别字俗字的增长。《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收字分别达四万六千多和四万八千多,《汉语大字典》收字增至五万四千多,日常用字之外,新增的字大部分属俗别字。前人对这些俗别字往往只作录释,不辨源流,在出土写本墨迹有限的情况下,要弥补这一缺陷,须借助古代石刻考察研究,所以碑别字尤是需要关注的。其不仅有助于古籍的整理和校勘,有助于汉字的整理和规范等,当然也有助于书法研究与当代书法创作的择取利用。
对于一般人或书家、书法爱好者来说,了解或通晓碑别字的基本常识,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我们在遇到碑志中的一个不认识的别字时,有时是难于利用《碑别字新编》等工具书去查证的,因为你必须先猜测它可能是何字,然后去检索附于其正字下的诸多字形,看能否找得到,而如果确为其字但又没收进来,也就没办法解决。如何根本不知道它是何字,则更就无法查证了。而掌握一些文字学的知识,以及了解碑别字的生成的途径和辨识方法,碑志中出现的一般性别字是不难辨认的。

宗绪升:在研究过程中遭遇了哪些困难?或是有何心得?
陆明君:考察与分析众多的文字现象,是一个较为细致且工作量大的工作,其来不得半点马虎与玄虚,要耐得住寂寞,须投入相当多的时间与精力,见效慢,不容易出成果,困难自然不少。我的前期研究,也就是博士学位论文《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是在两年的时间里完成的,当时对自己来说是很有挑战性的,面对大量的图版文字和众多繁杂的问题,凭着自信与坚韧,克服了困难,现在想来还是很为那一段努力而自矜的。近几年我的主要精力又放在了碑别字研究上,争取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碑别字字源汇释》课题,这一课题是在《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基础上的延伸性研究,主要是对碑志中的典型碑别字一一进行辨析,弄明白其字形原委。为弥补研究中的不足,我一直坚持在古文字方面下一些功夫,渐渐地在古文字上的兴趣也越加浓厚了,这让我想起并深深地理解了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我曾研究的个案)多次说过的话“愈老愈爱三代文字也”。想来自已对古文字的爱好,当与我修业于在古文字学界久负盛名的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有缘,也与自己前期作《簠斋研究》有关系,当然还受到了丛文俊师的影响。这对我以后写大篆等古文字书法也奠定了基础。

宗绪升:请介绍一下碑别字形成的原因。
陆明君:碑别字的成因有很多种情况,各朝代都有新出现的别字。但最繁杂的阶段还是汉魏南北朝时期。碑别字的生成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沿承古体而来的字;在隶变过程中形成的别字;书写性变异;偏旁讹混;构件移位;近似构件的代换及约取;隶定古文与篆文结构;简化;繁化;类化;新造形声字,或改换原形声字中的声符或意符;新造会意字,或在原会意字的基础上另造者;还有刻工致误而形成的别字等等。而从大的方面讲,碑别字的大量产生、泛滥也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书体的演进及相互作用而造成;社会动荡,统治集团疏于正字,失却了用字标准;平民书写的参与;猎奇求异心理等。以上问题在此不能具体展开说,有兴趣者可参见拙著《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

宗绪升:碑别字研究对书法有何作用?
陆明君:在这一问题上,我借用丛文俊师在拙著《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序言中的一段话来说明:“以碑别字研究为题目,还有一个书法上的考虑,即碑别字参与构成那个时代的书法美感和风格特色。试想如果三代秦汉魏晋南北朝乃至于隋唐的文字遗迹汰除异体,都改用一个规范的字形书写,其书法会是什么样?如果用新华字典的标准字形去改写北朝碑版,还会有清人的倡碑和今天兴盛的碑版书法么?可惜的是自清人倡碑至今,还不曾有人想到这个问题。推而广之,也不曾有人想过各种异体字字形对中国书法史的意义。”   
可以说,碑别字在书法审美上有其独具的作用与意义,这也是传统文人在书法中往往择取异体别字的原因。另外,从书法研究的某些方面来说,有时须从文字的构形情况即异体别字等这个角度去考察分析。如自清代碑学兴起以来,对南北朝碑刻书法存有种种歧误,如何看待北碑书法及南北书风的差异问题,须从书体式样与文字结构两方面考察,以便于考察文字与书法在传承使用中的不同时期、地域、书写群体的具体情况,并结合书、刻两方面的实际,思考南北书风的差异问题,这对客观评价北碑书法,清理书法理论上的片面认识,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宗绪升:如何将碑别字运用到书法创作中去?
陆明君:国家在规范汉字的条令中,唯其对书法网开一面,认可书法作品中使用异体字等,这是尊重与弘扬优秀文化遗产的具体体现。虽然国家在书法的用字方面充分尊重个人的艺术表现需求,但书法作为书写汉字的艺术,汉字这一最基本的载体条件,是不能不讲究或置之不顾的(消解文字辨识功能的现代派书法或前卫性书法探索另当别论)。书法的法度不仅体现在书体式样及具体笔法的规范上,也包含了用字的规范,这在古代流传法帖中是没有疑义的问题。
当代书家最急须弥补的是文字学的知识,这一点我曾谈过(见《当代书法网·沐云堂访谈》)。碑别字作为古代石刻中极为繁富的一个现象,以及其所具有的沿承性,在书法中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古人的书法墨迹中也比比皆是。传统文人都有“小学”(文字、音韵、训古)的功底,通晓文字的“六书”构形原理,所以他们的笔下一般不至于流于荒谬。而现代教育“小学”失倡,当代书家或书法爱好者,文字学知识普遍匮乏。而随着古代各种文字遗迹的发现或纷纷影印面世,铜器铭文、简牍帛书、残纸写经、各类刻石等,成为书法学习与取法的重要资源,人们在临摹及阅读碑帖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大量的别字。而这些别字对于书法创作确有着重要作用与利用的价值:一是碑别字本身所特有的字形美感是其规范的正字所不能取代的;二是碑别字的字形多样,在书法作品中同一字重复出现,或者相邻的字偏旁相同等情况下,为避免雷同,以求变化与丰富性,也需要择取不同的字形,从而取用碑别字。但古代石刻文字生成的复杂因素,造成了很多荒诞不经的文字,如果不加辨别径而取用,则是不妥的。究竟哪些别字可以取用,哪些不宜取用,则是关键问题。我认为在利用碑别字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其一,所出有源或有“理据”。所谓有源,是指沿承而来或是历代经典及字书中有明确出处的文字。所谓有“理据”,是指符合于造字规律或构形原理。其二,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即那些在历史上曾为人们普遍接纳或认可了的异体别字,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曾广泛流通使用过的别字。其三,要符合书法审美需求,并称符于相应的书体。其四,戒除尚异猎奇之心。限于篇幅,以上各方面在此就不展开谈了,我将有专文陈述。

宗绪升:请为对碑别字有兴趣或有志于这方面研究者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书如何?
陆明君:自宋代金石学兴起以后,关于金石文字著录、辨析考证的著作,如宋代洪适《隶释》《隶续》、娄机《汉隶字源》,清代则有顾蔼吉《隶辨》、翟云升《隶篇》、顾炎武《金石文字记》、毕沅《中州金石记》、《关中金石记》、王昶《金石萃编》、陆增祥《八琼石金石补正》等等,民国时则有赵万里《汉魏六朝墓志集释》等,以上各书都或多或少涉及到石刻别字的辑录或辨析。专门辑录石刻别字的著作,则始于清邢澍《金石文字辨异》,后有杨绍廉的《金石文字辨异补编》,梁廷柟《碑文摘奇》,赵之谦有《六朝别字记》,以上诸书均采集有限。清末,罗振鋆(罗振玉伯兄)采碑刻别构字之不见于字书者,辑成《碑别字》五卷,罗振玉又续辑《碑别字补》五卷,并有刻本。民国初年,罗振玉将两书合编为《增订碑别字》五卷,罗振玉又有《碑别字拾遗》八卷,其子罗福葆复又增辑《碑别字续拾》一卷。《增订碑别字》、《碑别字续拾》两书收载碑别字五千余。198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秦公《碑别字新编》,该书是在罗振鋆、罗振玉《增订碑别字》及罗福葆《碑别字续拾》两书的基础上,又新采集近两千种碑石中的别字而辑成的。后秦公、刘大新又增订此书为《广碑别字》,1995年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而此书印行很少,不易查见。综上所述,在前人的这些与碑别字有关联的参考书籍中,我认为重点可参看顾蔼吉《隶辨》、邢澍《金石文字辨异》,另外秦公的《碑别字新编》可备用检索。
当代有关碑别字专门性的研究书籍还很少,几乎没有可参考的书目,也反映出这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而研究俗字方面的书,如张涌泉的《汉语俗字研究》、《汉语俗字汇考》等可参考。拙著《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初步对碑别字的各类情况作了概括性的考察分析,而限于当时时间紧张,有欠细致与深入,所收字例也有欠缺。这些遗憾也只有在我的《碑别字字源汇释》这一课题中弥补了。


宗绪升:您也是精擅于书法创作的,在十几年前就屡屡在全国性大展中入选并多次获奖,请简要谈谈您在书法创作上的心得。
陆明君:近些年我虽以学术研究为主,但一直没有懈怠临帖及书法创作上的用力,坚持尽量每天都做一些临池之功,在看书与研究劳乏之时,投情于笔墨,沉浸在名贤法帖中,那种状态是最为惬意的,不仅很快消除了劳烦,更能全神贯注而有所悟。当然,写字兴致高时经常懈怠了研究,而专注于研究时也不免会疏离于笔墨,正是在这种矛盾情境中,对书法的感悟也日渐深入了。眼目高了,手不能骋心,又未免会伴随着些许苦恼,然苦恼并快乐与充实着,这也是只有艺术才会使人甘愿接受其虐残并在虐残中得以精神满足与升华的。书法作品关键是能展示作者的精神气格,最忌没有格韵:或成为徒摹古人的空壳,或流于轻妄的野道。所以有志于书法者,必须戒除浮躁与急功近利,在锤炼书法之技的同时,更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以创作出既有法度又有格调与内涵的作品,这是我们书法同仁当共勉的。(原载《青少年书法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23: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静笃潜修 技道两进
——陆明君其人其书
杨锁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书家,无疑是当代书坛最活跃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的书家适逢当代书法发展的契机,并从探索走向了成熟,主宰了当代书法的大半江山。而这个群体的代表性书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伴随着困惑与苦恼,能否继续发展,跃上一个新高度,则是关键所在。而制约他们的核心问题并不是源自书法本体的技术层面,而是修养与心态。从这个切入点来考虑,这个群体中最具发展后劲的,应是有着扎实创作基础又具有全面修养者。而陆明君以其创作和研究上的双栖成果,成为了这个群体中的典型个例。
十几年前,陆明君即在全国性书展中屡屡获奖、入选,那时即已引起书坛同道们的关注,尤其是全国第八届中青展的那幅获奖作品,其小字写的爽朗俊健、生动飘逸而又书卷气十足,使我由衷地激赏。而此后的六、七年却追寻不到他的书法的踪迹,后来才了解到他去了吉林大学,投师于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丛文俊先生门下,攻读硕士、博士。在书法界热热闹闹之时,陆明君却毅然沉潜到了校园里,从进修考研直到博士毕业,寂守了近十年,仅就这一举动,足令人深深佩服。铅华落尽时,清气满乾坤,明君深悟此理,他的书法便有了一种淡泊心境下的自在、圆融中的虚灵与通脱和那透在骨子里的清气。这在五年前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展、中青展、全国篆刻展评委及获奖作者作品系列”丛书中的《陆明君书法作品精选》中可见一斑。其书法各体兼擅,笔精墨妙,法度严谨而真趣弥漫,灵和雅致又放逸激越。去年在《当代书法网》上看到了他的一批近作,今春至京又与明君兄晤叙于其书房,获睹他的诸多墨迹,遂更有感慨。正如石开先生2006年时所言:“当今书法博士中,能有杰出创作能力的不出五人,陆明君当在此五人之列。”
陆明君为人诚厚和善,有学者的儒雅风规,其潜心于治学,是丛文俊先生的得意弟子。而其步入治学之路时间并不长,是从2000年读研究生开始的,能在短时间内在学术上颇有成就却不是偶然的。他曾痴迷于文学创作,发表过一些现代诗等文学作品,又编纂过地方文化志,在当地早有文名。而其在1991年,就曾进修于北京大学,系统地学习了文字学、文化史、文艺美学、文艺理论批评史等,得受于裘锡圭、严绍荡、金开诚、卢永璘等知名学者。读研究生前还曾供职于《中国书法全集》编辑部,得以饱览大量的古代书法作品或佳本,接触了当代学术界及书法界精英。这一切都为他治学及书法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真正了解陆明君,还是接触了他的专著《簠斋研究》与《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两书后,他的治学令人感慕。《簠斋研究》是在其硕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增补出版的,该书出版后在学术界受到了广泛关注,不到一年即再版重印,著名学者、古文字学家吴振武先生称此书“信为必传之作”,海外一些著名的学者如日本松丸道雄、台湾的李宗焜、美籍华人学者白谦慎等在此书尚未出版或出版告缺时,托国内学人寻求此书,得到了他们的推许或关注,足见此书在学术界的影响,此书2009年荣获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颁发的“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而他的博士论文《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更是一个挑战性的选题。碑别字研究不仅需要有扎实的文字学基础,还要明晰书体演进并具有书写体验等。一个书法学博士却要作这种丝毫玄虚不了的需要以文字学作支撑的研究课题,足见其功底与治学精神,而他却也照样作得扎实而开阔,被评为优秀博士论文。而此书出版后荣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二等奖”,中国书法家协会研究部主任、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刘恒先生在中青年学术精英提名理由中认为:“(陆明君)在对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的专题研究上,在赵之谦、罗振玉的基础上将这一课题推向更加细致和深入。尤其是超越了具体应用现象,从文字学和文化背景上进行分析阐述,使这一问题更具有学术价值。”
近年来,陆明君一直致力于书法学与文字学的交叉领域研究上,颇有所得, 他认为:“对于从事书法的人,最必须的是要具备一些文字学的常识。文字学对书法创作上的影响要分两个层面来认识。其一,大小篆、甲骨文、战国简帛文字及玺印文字等古体书法创作层面。对于专务于古体书法者来说,如果总是停留在照搬字书依样描画的层面上,而沉不下来去学习一些古文字知识,则是徒劳的。其二,从隶楷行草等今文字书法创作层面上来说,文字学对书法创作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异体字的择取与应用、繁简字问题、行草书字形的把握等方面。”其还说:“书法乃汉字书写,若不明文字源流,心昏手迷,纵有墨池之功,也难解羲献妙迹。”确如其所言,书法与文字的紧密性是艺术中的一个特例。陆明君走着学术研究与书法创作二者兼修的路子,这正是古人所提倡的“技道两进”观。当下常有人争论学问对书法有没有影响或作用,而陆明君在这方面也有自已的认识,他曾说:“一个人的学识与书法创作的关系,我认为要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其一,有学识不一定就意味着能写好字。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都有一些学问家研习书法,亦不乏临池之工,但多有毫无可称道者。原因在于天资,也就是艺术感觉问题。其二,没有修养学识则是肯定成不了书法大家的。腹中空疏,则会薄解书法,胸中不存峥嵘,笔下何来峥嵘,这是勿须多言的。需要说明的是学识对于艺术家创作的影响,并不在于直接的再现与反映,而在于对艺术家人格与性情的影响。没有学识的陶溶,就不能滌除凡俗。而艺术作品的高下,在于作品的格调,而作品的格调取决于作者的人格与性情。”(见《当代书法网·名家访谈》“沐云堂访谈”,2010年7月5日)
正是基于以上的学术背景与对书法的深入认识,陆明君的书法在格调的塑建与把握上具有了明晰的方向与自我运筹的能力,而实现了创作上的步步为营,稳健提高。陆明君的书法取法很广,既有帖的风姿韵致,又有碑的清刚和浑厚。正如孔祥宇所评:“品读陆老师的书法最重要的感觉就是作品古朴自然而又不缺乏灵动。观其书作感觉到他的艺术既是古典的,又是现代的。他追求书法韵味和品位,以魏晋风流为主调,兼取唐宋法度的精严与意趣。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处处可追踪到古代先贤书法美的姿影。他善于将古代范帖、手札中具有这种审美特征的字进行演化和归纳,造出自家新样,使汉字形体脱俗峭拔,更具魅力和张力。”(见《当代书法网》“沐云堂访谈”网友评论)陆明君在书法创作上是颇具变通能力的,这从他的多种风格的作品中,则能充分体现。而面对他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却都能感受到与其“人”的内在精神的统一,这当是学养与性情的折射与反映。古贤所说的“书者如也”,在这里找到了注脚。
没有文化修养的书法家只能是一个写字匠。而陆明君的文化根基打得很厚实,其知识结构不仅在书法方面,在历史文献、金石学、文字学、美术学等方面均有涉猎,这从其论文与著作中足可见证。而陆明君又并不是那种吊书袋类型者,他是极有才情的,所以既长于考证类文章,又能从心于当代书画批评。也正是他的诸多兼容,才有了不凡的创作能力。而最难得的是,其有虚旷的心胸,不骄不躁,淡然于名利,既能静笃于学术,又能放浪游心于笔墨中,体现了学人的求真风骨与艺术家的烂漫情怀。在当代书法充斥浮躁之风、文化品性严重缺失、后劲不足的背景下,我们从陆明君这里看到了希望,因为他代表了当代一批受过系统专业及学术训练的中青年书法精英,已开始发挥他们的才能,并展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杨锁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书法系教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23: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学养书(蕴质涵文)  清奇典雅
——陆明君其人其书(书法观后)
李慧斌
在当代书法发展的大热潮中,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三十年来不懈的努力下,当今书坛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景象。无论是在书法创作上,还是在书法研究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正如张海主席在中国书协成立三十周年时所讲的那样:“三十年来,书法创作得到空前发展,以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为主导,以青年展、新人展、书体展为主要载体的专业性活动日益丰富,逐步呈现出系列化、多样化、规范化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学术理论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近三十年来出版发表的专著和理论研究文章,其数量上已远远超过过去一千多年书论文章的总和。”这样一个大的书法背景和环境,孕育了当代诸多优秀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然而在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上皆有建树的却不是很多,不仅如此,在取得一定成绩之后,仍难能坚持坐冷板凳,不断向着创作和理论高峰攀登的就更少了。而在这其中,陆明君先生就是这样一位走在书法之路上的“心远地自偏”的求索者。
陆明君先生是山东昌邑人,也许是孔孟之乡的传统文化和深厚的书法积淀塑造和影响了他的性格与追求,那就是朴实敦厚的为人与志道游艺的书法理想。只有这样的人生基础才能奠定他日后不一样的书法人生之路。
我与陆明君先生的相识相知相交,是因我们皆有幸成为了吉林大学丛文俊先生的学生。在共同读书的日子里,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古籍所资料室,抑或是在宿舍,总能感觉到陆师兄是一个很有追求又踏实肯干的人。早在读研之前,1991年,他便进修于北京大学,系统地学习了文字学、文化史、文艺美学、文艺理论批评等,受教于裘锡圭、严绍荡、金开诚、卢永麟等知名学者。后又曾供职于《中国书法全集》编辑部,得以饱览大量的古代书法作品,接触了当代学术界及书法界精英。这一切都为他治学及书法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硕士一毕业就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了。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陆师兄所要努力实现的是更远的目标。他的这一选择是很有远见的,现在看来是苦尽甘来了。博士毕业后,就进入到了中国艺术研究和创作的最高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不仅如此,更是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捷报频传:先后出版两部学术专著、连获“全国书学讨论会”和“中国书法兰亭奖”的理论奖、又喜获中国美术最高奖“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这些再加上九十年代陆师兄在创作上所获得的一系列大奖,无不说明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人生哲理。我想,这对于陆师兄来说,可能会有更真切的感受。
书法创作,是一个从事书法艺术事业的人的本能。而且在当代书法创作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对于一个从事书法研究而又能有学术建树的书法理论家来说,扎实而全面的书法创作会对其书法研究起到至关重要的辅助和推动作用。这也是导师丛文俊先生一贯的教学主张。现在看来,这一思想的现实意义是相当明显的,而这在陆师兄那里也得到了印证。
当代书法创作由于受展览和评奖机制的直接影响,书风常变,而且书法学习和创作的跟风现象尤为明显。这诚如张海主席所说,在展览的影响和推动下,当代书风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王铎、傅山等明清书家为主要取向,到九十年代以晋唐手札、明清小楷为主流趋势,再到世纪之交的二王书风为标志,形成了以新文人书法、学院派、新古典书风、现代派等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书风。虽然如此,但陆师兄的书法却没有随着时尚走,而是一直坚持自己的路,走的是一条从书法到学养再到书法的路子。这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在读研究生前,主要精力在临帖写字上。我习字临摹,多随兴致而为,无论碑帖都经常是朝三暮四地更换着临习,有时经常是心与眼间的默临,近几年因为主要写行草书,所以更多的是亲近于帖。虽然从事书法起步较晚,但很顺利,正式练字两年就入选了全国性大展,并在省展中获奖,第三年上在第一届全国正书展中获奖。2000年我读研究生以前,重要展览投稿多能入选甚至获奖;自从读研以后,也就没有再去考虑或参与各类大展。以前我的书法面貌,主要反映在荣宝斋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陆明君书法作品精选》中。近些年,虽然精力大多在读书与学术研究上,写字的时间远没有以前多了,但对书法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所以动笔便有了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另外随着腕力的增强,书写也从容了。近年我主要用力在行草书上,目前追求雅正一路的书风,有人可能会觉得个性不够突出,我不赞成那种为求自家面目而刻意造势的做法,有风格而无品味,这也是当今书坛较普遍的现象。我认为追求奇变是以后的事,我曾写有如下一段谈书感想,可表明我的这一思考:‘书法立格,当以雅正筑基。雅而能附守于大美,得乎大众通感;正则具磊然振迅之资,而通乎骨气洞达之境。董文敏所言“古人作书,必不作正局,盖以奇为正”,此语中之“奇”乃正中之奇也,为雅正尔后之奇变,虽奇而不怪俗,古人所云“平中之奇”,是谓真奇。非如今人不守大道而专辄异取蹊径也,焉能不流入狷野?偏才异格,虽有名世之人,然绝少卓立者。溯之书史,光芒盖代者,皆为雅正之格,纵有奇变,亦不背正、不乖谬也。今之为书者当深思矣。’”
由是观之,明君师兄的书法是以行草书为代表,以追求“雅正大美”的风格为理想。刘熙载云:“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意在说明行草书能够映像出一个书家的功夫、性情和才气,最能代表一个书家的风格。明君师兄的行草书尤其是小字,笔体俊秀而气格清奇,秉承的是帖学精神——气息醇和,细腻灵动。不仅深谙“二王”之笔法,而且又得北朝书法之沉着。其用笔,能够在魏晋萧散圆润笔法之外,加以北朝的方折与厚重,从而表现得力实气空,提按飞动,转折巧妙,疾涩得法,故能侧笔取研以生奇,中锋质实而复正。在中锋于侧锋的交替与转换中,似正而奇,似奇而正。在结体和点画形态上,亦得古人“大小”、“疏密”、“肥瘦”之旨趣,如夏云奇峰,变幻莫测。在章法表现上,既有传统之形式,又融合并借鉴新形式,从而达到视觉效果上耳目一新之感觉。尤其是全国第八届中青展的那幅获奖作品,其小字行书写的爽朗俊健,书卷气十足。在人们的观念中,上乘的小字多为严谨俊秀,而这幅作品却能写得如此生动、飘逸、沉着,实在难得。米芾有言:“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后来项穆《书法雅言》转述此语,改作“书不入晋,徒成下品”,虽说这是尊崇王书的一种理论表现,但在书法审美追求和格调上却很有意义,魏晋风度和二王高度代表了书法的一种至高的境界,是历代书家的创作和审美理想。明君师兄的书法也是朝着这一方向努力的。
当代书坛在继承和发展二王书风方面不外乎这样几种表现:一是追求温润之风格,这一路的特点是基本上原汁原味逼真于二王;二是走变异的风格,多为碑帖结合的路子,这一脉络的人成功的不多;三是取朴厚之风格的,这一路的特点是对二王书风在古朴和厚重上作一定程度的延伸和拓展。三种表现大都把二王书法表面化、肤浅化了,只学其形似不求其神采。所以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有二王外在的面貌,却没有风骨。李世民早就说过“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唯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这可作为当代学二王书者的理论指导。当然,有很多时候,书法的格调和境界不只在苦学,还和人品、学养、悟性有关。恰好明君师兄写二王,既能够坚守传统,而且又有学术的提升与学问的涵养,所以能写出新意,正如苏轼所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与豪放之外”。书法得此境界,善矣哉!
今年暑假,我曾于陆师兄家中见过他写的几幅大字行草书对联,字写得很大,但用笔不失法度、酣畅淋漓、慑人心魄,非常之精彩。在篆隶上他也下了一定的功夫,这是跟他的学术研究有关并同步的。只是他自己觉得写的还不到位,还不到境界,所以很少拿出来示人。这是一位学者对书法严谨而又负责任的态度。所以石开先生曾经说过:“当今书法博士中,能有杰出创作能力的不出五人,陆明君当在此五人之列。”虽然陆师兄的书法作品曾二十余次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展、中青展、兰亭奖展、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等,并在全国第一届及第二届正书大展、第八届中青展、文化部第八届群星奖作品展中获奖,而且在别人在应接不暇的大展面前变得越来越浮躁和功利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去读书,而且一读就是十年。这是什么样的一种举动和魄力!
当代书坛,对于中青年书法家而言,他们不缺“写”,而是缺“学”。具体说来就是,不缺少书法学习与创作,甚至是有时都写到麻木了,缺的是学术与学养,是对书法和传统文化的一种研究的眼光和坚守。只有当“学”对“写”有所滋养和助力的时候,才能够真正体会以学养书的重要性。何绍基说,从来书画贵士气,经史内蕴外乃滋。欧阳中石先生尝写“文以载道”四个字,强调的也是书法文化与书法学术的重要性,而这也是一个书法家应该具备的一种素养,也就是古人强调的书法要有“学问文章之气”和“书卷气”。明君师兄的书法研究和创作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
对此,明君师兄是这样认识的:“一个人的学识与书法创作的关系,我认为要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其一,有学识不一定就意味着能写好字。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都有一些学问家研习书法,亦不乏临池之工,但多有毫无可称道者。原因在于天资,也就是艺术感觉问题。其二,没有修养学识则是肯定成不了书法大家的。腹中空疏,则会薄解书法,胸中不存峥嵘,笔下何来峥嵘,这是勿须多言的。需要说明的是学识对于艺术家创作的影响,并不在于直接的再现与反映,而在于对艺术家人格与性情的影响。没有学识的陶溶,就不能滌除凡俗。而艺术作品的高下,在于作品的格调,而作品的格调取决于作者的人格与性情。正如徐复观所言:‘艺术家的学问,并不以知识的面貌出现,而系以由知识之助所升华的人格、性情而出现。’而有些有学问者,却是很庸俗的人,其胸中装满了名利世故,没有了虚旷之心,也产生不了高雅的书法作品。”
明君师兄也是这样去做的。在书法界热热闹闹之时,他却毅然沉潜到了校园里,从进修考研直到博士毕业,寂守了近十年,仅就这一举动,足令人深深佩服!在当代,六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书法家中,像他这样有着较全面知识结构和文化修养者实不多见,且又有才情,故能有过人的创作力。常听到有识者说“有志向的书画家多能沉潜与孤寂”,此不正是陆师兄之修为乎?
明君师兄的文化根基打得很厚实,其知识结构不仅在书法方面,在历史文献、金石学、文字学、文学等方面均有一定造诣,这从其论文与著作中足可见证。论文《万印楼藏印及〈十钟山房印举〉的成书过程、体例及版本考说》,被选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主编的《当代中国书法论文选》;论文《肥致碑的真伪问题及碑中“封”字考说》,获“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专著《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二等奖;专著《簠斋研究》获中国美术最高奖“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研究课题《碑别字字源汇释》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去年又入选中国书协研究部与《中国书法》联合主办的“中青年学术精英提名”,并作专题介绍。今年中国书协各专业委员会换届,陆师兄又被推选为学术委员会委员。这些成绩的获得,正如刘恒先生所说:“陆明君用自己的治学方法和路子证明,沉潜和坚持是一个从事学术研究者必备的素质和心理准备。”丛文俊师也有类似的评价:“明君好书多年,笔下颇近大雅,更可贵处是能潜心念书治学,多思而敏于行。”这更是对陆师兄这些年潜心治学及学术成绩的最有力的肯定。
陆师兄长期的学术研究、丰富的文化修养,系统的文字学理论基础,奠定了深厚的书法创作的根基,为书法创作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近两年随着学术上对古文字和碑别字研究的不断进展,在书法学习和创作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不仅以“学”促“写”,而且还提出了一定的理论认识:“对于从事书法的人,我认为最必须的是要具备一些文字学的常识。文字学对书法创作上的影响要分两个层面来认识。其一,古体书法创作层面。古体书法创作,是指以小篆、大篆、甲骨文、战国简帛文字及玺印文字等为字样体式的书写与创作。现在书法界写古体书法的人在不断增加,另外每一个书家或多或少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古体书法的临习。而对于专务于古体书法者来说,如果总是停留在照搬字书依样描画的层面上,而沉不下来去学习一些古文字知识,则是徒劳的。也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这些年自己虽然在不断地学习钻研古文字并经常临摹,但总羞于拿出示人。其二,从隶楷行草等今文字书法创作层面上来说,文字学对书法创作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异体字的择取与应用,二是繁简字问题,三是有利于行草书字形的把握。” 总之,从宏观上看,学术研究成为书法艺术认识的理论升华,而书法创作则成为学术研究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这几年,陆师兄虽然在临池上的时间相对少了,但他的书法却能稳步提高,不断有新境界,这从今年新写的几幅小品和条幅中能够看出在用笔和韵味上的新变化,这正得益于其学问与修养。
明君师兄还很注重自己书法的格调和内在的精神追求,讲求典雅精致以避俗。人格不俗,书才不俗,人格的高低也必然会体现在笔端。正如黄庭坚所云“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学书既成,且养于胸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揩式。”明君师兄的书法也正是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而形成自家风格的。格调高雅,不染半点尘埃气。如此,才能在技与道的互补中找寻书法艺术的真谛。
     如果要对这种学养与创作关系作进一步理论总结的话,那就是传统书法理论中的“技道两进”观。“技”就是技法、功夫与创作技巧,“道”有学养之道和修德之道。“技”靠练,要熟;“道”靠修,要沉。惟其如此,“技”“道”两合,才能同进。苏东坡在《跋秦少游书》中提出了“技道两进”的书法理论。元人郝经在此基础上又详细论述了“由技入道”、“以道进技”的方式和途径:“澹然无欲,翕然无为,心手相忘,纵意所如,不知书之为我,我之为书,悠然而化然,从技入于道”;“然读书多,造道深,老练世故,遗落尘累,降去凡俗,翕然物外,下笔自高人一等矣。此又以道进技,书法之原也。”我想陆师兄的书法也一定是在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可以说,吉大书法专业更重于‘道’的灌输与探求。如果研究生读书期间在临摹与创作上耗费了过多的时间与精力,而没涉及到书法诸多本质性问题的认识,是很遗憾的。所以,这些年虽然写字的时间远没有以前多了,但自己感到创作水平在稳步提高,即应归功于这种学术背景。”这就是书法学术、学问之道对书法创作的“反哺”作用。高尚的人品、高深的学养、高迈的才情、高度的技巧,只有四者俱备,才能达到人品与才情的统一,神采与形质的统一,天然与功夫的统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人书法、学者书法。
所以,观明君师兄之为人,如《论语》所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赏明君师兄之书法,若《二十四诗品》之“清奇”、“典雅”之境界。概言之,亦如《书概》所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如其人”虽是中国古代书法批评最有代表性的方法和观念,但我觉得用刘熙载的这句话来评价陆师兄的书法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陆师兄现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具有充分展示才能的平台,他眼前的艺术之路是那么宽广,他的脚步也会更加坚实有力。古人云“十年磨一剑”,这应该是一个“志道”之人一生的行动指南。陆明君先生以其对学问与书法的执着,不断地向前探索着、行进着。他的这份执着与付出,想必在不久的将来又会结满累累硕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23: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家集评

陆明君的书法史研究且有扎实的功底,他在吉林大学古籍所师从丛文俊先生,受到了系统的治学训练。其专著《簠斋研究》,在资料的收集、挖掘,对陈介祺学术贡献的概括、评价,对金石学等相关知识的了解、运用,都显示出成熟的手法和宽阔的视野。近年来,他又把精力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的专题研究上,在赵之谦、罗振玉的基础上将这一课题推向更加细致和深入。尤其是超越了具体应用现象,从文字学和文化背景上进行分析阐述,使这一问题更具有学术价值。陆明君用自己的治学方法和路子证明,沉潜和坚持是一个从事学术研究者必备的素质和心理准备。(中国书协“中青年学术精英提名理由”,见《中国书法》2010年第9期)
      ——刘恒(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古人论画谓“气韵非师”,好的学者书法也是如此,以文气为高,由积学而臻妙,非可与雕虫篆刻者道。明君兄是书法家中的学者,学者中的书法家,他的书法是学养情怀的自然流露,兼碑帖之长而自成一种清雅、简古、萧散的个人面目,于学者书法,足称一时之选。甲午仲春,曾翔于京华。
__曾翔(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篆刻研究所所长、著名书法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书家,无疑是当代书坛最活跃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的书家适逢当代书法发展的契机,并从探索走向了成熟,主宰了当代书法的大半江山。而这个群体的代表性书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伴随着困惑与苦恼,能否继续发展,跃上一个新高度,则是关键所在。而制约他们的核心问题并不是源自书法本体的技术层面,而是修养与心态。从这个切入点来考虑,这个群体中最具发展后劲的,应是有着扎实创作基础又具有全面修养者。而陆明君以其创作和研究上的双栖成果,成为了这个群体中的典型个例。······没有文化修养的书法家只能是一个写字匠。而陆明君的文化根基打得很厚实,其知识结构不仅在书法方面,在历史文献、金石学、文字学、美术学等方面均有涉猎,这从其论文与著作中足可见证。而陆明君又并不是那种吊书袋类型者,他是极有才情的,所以既长于考证类文章,又能从心于当代书画批评。也正是他的诸多兼容,才有了不凡的创作能力。而最难得的是,其有虚旷的心胸,不骄不躁,淡然于名利,既能静笃于学术,又能放浪游心于笔墨中,体现了学人的求真风骨与艺术家的烂漫情怀。在当代书法充斥浮躁之风、文化品性严重缺失、后劲不足的背景下,我们从陆明君这里看到了希望,因为他代表了当代一批受过系统专业及学术训练的中青年书法精英,已开始发挥他们的才能,并展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杨锁强(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书法学院教授)
品读陆先生的书法最重要的感觉就是作品古朴自然而又不缺乏灵动。观其书作感觉到他的艺术既是古典的,又是现代的。他追求书法韵味和品位,以魏晋风流为主调,兼取唐宋法度的精严与意趣。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处处可追踪到古代先贤书法美的姿影。他善于将古代范帖、手札中具有自我审美特征的字进行演化和归纳,造出自家新样,体现出对传统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其书法用笔精熟、灵动率意而沉着痛快,讲究笔法、笔势,结体生动活泼、奇趣多姿,作品以气胜、以势显,体现出一种师古不泥、食古能化的继承与创造能力。尤其是先生的行书有一种迥异于时风的形态,饶有韵味,在当代书法中具有鲜明的个性。
                  ——孔祥宇(书法家)
陆明君在书法上的造诣是多方面的。不仅在学术研究中成果丰厚,具有自身的研究领域与特色,在碑别字及金石学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与独到的见解;而且在书法创作上表现出突出的才能,其各体兼工,风格雅正,并具有个性与新意。其对古代经典作品的深度挖掘,技法的纯正与丰富,作品的书卷气息与人文内涵等方面,都显示出其不懈地努力。并以理论为导向,在把握、塑建书法的格调上,体现出独具的见地与思考。
                              —— 吕金成(《印学研究》主编)
                        
陆明君于书法一事,诸体皆善。小楷精微秀挺,意趣盎然,似晋人风味,宛在几案间。行草书超逸俊爽,雄浑而不作怒张,巧妙而不持造作。篆字取法金文、诏版,古雅质朴,工丽劲遒。隶体则秀美飞动,潇洒自适。其取法广泛,可谓上溯汉魏,下及宋明;笔力骏健,意到便成。其书之轨迹脉络,亦大率如此。
清晨闲景,竹窗松轩。赏读明君书法佳构,恍若临“如月之曙,如气之秋”。点画中间所溢出高古之境,萧然之意,清奇之韵,既是真力显示,又是学识、情性流露。“离形得似,庶几斯人”。陆君赋质之高迈,用功之辛勤,可以想见。
——梁少膺(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魏晋风度和二王高度代表了书法的一种至高的境界,是历代书家的创作和审美理想。明君师兄的书法也是朝着这一方向努力的。当代书坛在继承和发展二王书风方面大都把二王书法表面化、肤浅化了,只学其形似不求其神采,所以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有二王外在的面貌,却没有风骨。李世民早就说过“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唯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这可作为当代学二王书者的理论指导。当然,有很多时候,书法的格调和境界不只在苦学,还和人品、学养、悟性有关。明君师兄写二王,既能精于其形,又能探求内质,且上溯于简帛篆隶,下汲于唐宋名迹,而且又有学术的提升与学问的涵养,所以能写出新意,正如苏轼所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与豪放之外”。书法得此境界,善矣哉!
长期的学术研究、丰富的文化修养,系统的文字学理论基础,奠定了陆师兄深厚的书法创作根基,为书法创作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其很注重自己书法的格调和内在的精神追求,而力避野俗,在广泛而深入地对传统经典的继承中,形成了自我的个性风格。赏其书法,若《二十四诗品》之“清奇”、“典雅”之境界。概言之,如《书概》所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如其人”虽是中国古代书法批评最有代表性的方法和观念,但我觉得用刘熙载的这句话来评价陆明君的书法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李慧斌(博士,书法理论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23: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及艺术活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23: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及艺术活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23: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及艺术活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3-29 22:48 , Processed in 0.506901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