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孟会祥

艺术界名流南京畅谈"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4 09: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刚田先生在接受书法报记者蓝干武、江红采访时说:



李刚田(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书法杂志总编辑)

李刚田:此次展览与5年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张海个展相比个人风格更强烈,内涵不断深化,形式和笔墨表现也有突破,大的作品较多。张主席心里有很多想法,有强烈的创作欲望,虽体力跟不上,但他始终保持着对书法的探索。对他作品的好坏,大家可以见仁见智,但对他的书法精神,我们应该尊重。
发表于 2009-6-4 09: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周俊杰先生在接受书法报记者采访时说:


周俊杰:张主席在组织工作上有创造性,在书法上也有创造性。他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他的隶书掺以简书加以草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草隶”:小草俊秀、内涵;大草从浓墨写到最干处,将自己的生命激情贯穿到笔墨下;最满意的是几件篆书作品,是展览的亮点。创造力的实现就是书法上的创造性和组织工作的不重复。
发表于 2009-6-4 09: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恒先生在接受书法报记者采访时说:


刘恒:张主席没有因为职务的变化、事务的繁忙而荒疏艺术的实践,我相信展览在三地展出,会对书法界的创作态度树立了榜样。张主席的隶书风格是相当成熟的,在当代隶书创作圈独树一帜,也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发表于 2009-6-4 09: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江先生在接受书法报记者采访时说:


刘江:张海在河南主持书协工作时,善于团结同道,使河南的书法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担任中国书协主席后,对书协的工作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这次展览,对推动各地的书法活动乃至推动全国书法事业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他的书法既吸收了历代经典碑帖的养分,又注入了自己的风格。
发表于 2009-6-4 10: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6-4 10: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30日,卢乐群先生在杭州接受书法报记者、当代书法网记者采访时说:


看了这次展览,我很激动。有两个没有想到:一是没有想到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质量这么高,可以说非常震撼,这完全超出我最初的想象;二是没有想到年近70岁的老人,还具有这样旺盛的创造力。张海书法创作上,在各种书体上都作了大胆的创作尝试,并且很成功,这一点我们大家都看到了。过去我们所能看到的都是他的一些题词和小作品,作品中常见的是他的隶书和小行草书,而这次展出的真草隶篆各体都有,并且都是大件作品,这些大作品基本上写的都很好,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可以说不到展厅亲眼看一看,你是难以置信的,张海先生这种不断创新的精神是值得的我们书法界同仁学习的;
发表于 2009-6-4 10: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岳川接受当代书法网记者采访时说:

王岳川(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 副会长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

       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行草。他的行草有一种新的发展。其中有幅作品,对比很强烈,蘸了一次后就一口气写完,一笔写到底,好像是这样的。这种写法很新,以前很少见。在他的这幅隶书作品中,每一个字都有枯笔,很大胆,也应该很有争议;这幅两丈多的大作品,“老夫聊发少年狂”,张海老师把草书的笔法加到隶书里面去,从这里来看的话他近期的作品更大气了,更狂了,更加体现出正大气象。他的变在于笔法和墨法的变化,他的字法和结构还是很传统的,中规中矩。这幅两丈多的大作品,从章法结构、笔法、墨色的变化都很耐看;小楷我也看了,小楷不是他的强项,因为他代表了中原书风,是那种大气的雄强的,我认为他的代表作品还是在隶书。
发表于 2009-6-4 10: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一闻先生接受当代书法网记者采访时说:

刘一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理事、中国书协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今天这个展览,把张海先生几乎所有的风格都展示出来了。我们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规模。在如此的短的时间里,创作出如此多的精品,很了不起。我时常感受到张海老师的人格魅力,我们向他学习的地方很多。上海的创作是海派这一条血脉,比较守传统,老先生多,大都是些享誉国内书坛的。他们有很多学生,学生下面还带了更多的学生,甚至还有学生的学生,这样造成的大量的书法家都是同一脉系的。上海这个地方是很讲究这种传承关系的。虽然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那么多元、包容,但在艺术上,相对地还是比较固化地传承前一代人的创作模式。所以今天看了张海主席的展览以后,就有一个想法,因为张海老师也是一位从传统中走来的艺术家,但看他的作品,显然已经从一种相对固化的传统中走出来了。今天比较仔细看了一些作品,楷书、大篆,还有不少以隶代行的作品,也可以叫做草隶,但跟古代的草隶不同。他的作品中结合了楷书或者行书的用笔、隶书的结体,也有隶书的用笔和楷书的结体,这样交叉使用,由此可见他一直在探索当中,这是很难的。就我的体会,以前在上海这块土地,一些老先生,到40岁以上就基本上固化了,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地积淀,在基础上,开合不大,张海先生的创造理念最启发后来人。关于张海先生关于创新的“一厘米理念”,这个很难做到,这个一厘米是面对古人的一厘米,非常高的要求。走步都很难,在传统的基础上哪怕跨一步,都是非常难的。因为你想想看,我们现在的创作环境,已经失去了古代那种社会人文语境。有一次我上课,有一位老先生,他不太懂书法,他就问我,我们现在社会这么进步、科技这么发达,我就不相信我们写不过王羲之啊!因为他不懂书法。书法是由他特定的社会人文语境决定的,不是技法范畴,是观念问题,这种观念只有你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你才有这种观念,不在这个社会语境中,你胡思乱想也没有用。
发表于 2009-6-4 10: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丁申阳接受当代书法网记者夜语风荷采访时说:

丁申阳(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

       我认为张海先生草书写得非常好,以前看隶书比较多,这样的草书见的少。他的线条用了隶书的线条,放得很开,这是散笔,这不仅仅是技巧,还有观念的因素,体现了比较奔放的思想。现在看起来是个人风格,以后可能会代表某一种趋向。他的结体和线条,既有古代的韵味,还有现代的装饰意识,表达了一种抽象美。说到张海主席的“创造力”,好像更多是体现在书法实践上的创造。我们认识张海先生是从他的隶书开始,这次看到这么多的行草书,我认为他还是在不断实践着,是一位实践者。他自己的这种实践本身,就产生了带动作用。上海的书法创作和全国的主流书风相比,我认为一直是有些比较另类的。上海过去出的那些大家,如白蕉、吴昌硕等等,把很多后来者都罩住了,走不出来。另一个方面原因,上海的书法家虽然在写字的功底上很够,但在和全国各地书坛的交流方面还很少,不愿意走出去,自成一统。张海主席的这次展览对促进这种交流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发表于 2009-6-4 10: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戴小京接受当代书法网记者夜语风荷采访时说:

戴小京(上海书画出版社副编审、《书法研究》主编、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上海市青年文联副会长、上海书画研究院兼职画师)

      张海主席是在80年代中前期的时候开始认识的,那时候我大学刚刚毕业,在上海书法出版社当《书法研究》的编辑,那时候就知道张海先生了。他从84年开始在河南当主席的时候,搞了一个“墨海弄潮”,然后又搞了一个国际书法大展,85年又搞了一个国际临书大展,就是这一系列活动,使河南书坛在全国书坛有中等还偏低的印象概念,一跃而起,成为中国书坛上一个举足轻重的省份,然后也正因为他提倡的汉魏气象书风,极大地提升了河南书坛的人气,所以说河南书法的队伍不断壮大,今天河南省应该是全国书法队伍最多的一个省份,也是中国知名书法家最集中的地方,一代又一代的中青年书家层出不穷。这里还有一个就是,张海主席在河南,利用他的社会资源,为书法鼓与呼。张海先生在河南,以书法家协会主席的身份担任文联主席的,这在全国是唯一的。文联主席,一般概念都是由那些传统概念中的“大协会”的主席来担任,而只有河南,是由书协主席来担任,不仅在全国是首例,而且至今为止是独此一家。这个河南现象呢,折射出中国书坛这20年来的一个走势。张海主席进入中国书协主席这个角色以后,又把他的这些经验、方法和理念进一步延伸、发展、上升,带到了中国书协,对于中国书协在策展、评审、机制方面都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我觉得这体现了张海先生主持和领导方面的才能。第二个方面,张海先生个人在书法上一直是在不断地进行变革和创造,20多年前我们刚刚看到他的时候,他的隶书还非常清秀,写得很好,但完全是能找得到他的母本,脱胎于汉隶的痕迹很清晰。但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化,糅合,他的书风一直在变化着,我觉得他没有停止过这种求索。同时他的行草书这一块,也是非常有特色的。他的笔法、章法、结构都在求新,还有同时展出的创作心得,体现了这种追求。这些都是他艺术上的追求。20年以前,我们知道的张海先生,他是偏重于创作这一领域,而今天看来,他又在学术和理论方面着力,这也是张海先生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表现。张海先生是这样一位书法家,他一直不满足于现状,一直在追求、在提升自己,不断寻求突破,这也正是他的魅力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3-29 21:34 , Processed in 0.349906 second(s), 1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