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93|回复: 0

随笔三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4 22: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不枉凝眉 于 2015-6-6 03:37 编辑

关于《临池剩墨》
《临池剩墨》收录的是我书法学习的一些零散感想。许多年前,白蕉已经用过这个题目了,我也来用,实在不敢掠美前贤,确乎别有来历,当时也记不得白蕉用过了。类似的文字,叫随笔、笔记、札记、絮语、余话之类实在不少,但自己喜欢的叫法之前已经陆续用了,“余墨”固然文气,却也稍嫌老套,思来想去,觉得直接说“剩”,固然直白,却别有意思。这“剩”字倒是有来历的,那就是明代武术家程宗猷著有一部颇有影响的武术著作——《耕余剩技》,是讲器械的,由《少林棍法阐宗》等三部分组成。谓武术“耕余剩技”,武术行家如此自命,既见谦虚更显自负,往往越是高明的越不屑张扬,“看似寻常最奇崛”,同一道理。我因为对武术素有兴趣,所以印象很深。我很喜欢这个名字,想想看,平日操农器,战时弄刀枪,退可于劳作之余健体强身,进可于危难之际保家卫国,行藏用舍,屈伸自在,真让人为之神往。前贤有“剩”在先,我也就乐得“拿来”了。已经“剩墨”,若依样葫芦,唤作“书余”、“画余”,虽无不可,却与以前的几篇文章题目无别,最后定为“临池”,虽然平淡无奇,与“剩墨”一起,倒也熨帖。如此这般,不意唐突前贤,愧甚愧甚,幸甚幸甚。
从“品鞋屋”到《品画录》
看到《品画录》,对绘画感兴趣的朋友很容易想到大名鼎鼎的《古画品录》。这里要说明的是,我的《品画录》真的与《古画品录》无关,尽管看起来它们是那么的亲近。
说到“品画录”的来历,要追溯到我读初中的时候。当时有一家杂志,叫《中学生阅读》,32开,也不厚,但质量极好,我非常喜欢,也从中受益匪浅。里面有一篇文章,说的是作者晚上逛街,店铺林立间,忽然发现一家叫“品鞋屋”的店,文气十足,顿时来了兴致,从一个“品”字中品出好多感觉,对店铺生出好感,后来白天再过去,却找不到这家店了,费尽周折,才弄明白,根本没什么“品鞋屋”,只是“名品鞋屋”的“名”字的灯坏掉了。引人遐思的“品鞋屋”,其“真相”固然让人忍俊不禁,而作者对“品鞋屋”的品味,实在不无道理,所以多年过去,记忆犹新。
《品画录》收录了我的读画札记,涉及的画家以近现代为主体,因字数较多,已按画家分类整理出几篇,部分已见诸报刊。这些年,画家作品集做得越来越大,这其实是很需要勇气的。贪多求全、好大喜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艺术创作,从来精品难得,把自己的作品挑出十件和一百件,后者给人的总体印象好于前者的情形几乎没有。对有些画家,了解不多的时候印象很好,待看了大部头的作品集,反而感觉不如当初了,适得其反,如之奈何?《品画录》所论画家作品,当然指足以代表画家水准的作品而非发挥欠佳之类,这是需要说明的。
艺术教育≠技术教育
经常有朋友问我,到底怎样来看一幅书法或绘画的好坏,我总会建议他们,如果真的有兴趣,就先去浏览一下历代经典,这样自然会有收获。语言是无法取代对作品的品味的,滴酒不沾却要当品酒师,如何是好?欣赏古人经典,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去做,浸淫其中,坚持经常,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自然眼界不俗。这是艺术最美妙的功用,也是追求艺术的最大功利所在。欣赏的缺席,使艺术教育很多时候很大程度上沦为技术教育,而喜爱艺术的小朋友接受所谓的艺术教育之后反而对艺术产生莫名的反感,这已经是毋庸讳言的问题。杂技跳水、诗词曲赋、芭蕾交响,体育、文艺众多门类中,欣赏者永远大大多于创作者、表演者,这是一条概莫能外的规律。何谓眼高手低?眼者,欣赏水平也、见识也;手者,技术也、功夫也。喊了多年的艺术教育,多重“手”而轻“眼”甚至根本只要“手”而不要“眼”,流弊多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说到“品”,想到这些年名目繁多的各种艺术考级。尽管主办者说得头头是道,说说玩玩自无不可,但不必太当真。对一件作品真伪的鉴定,经验丰富的大家尚各执一词,遑论看起来更玄乎的“品”了。步步高升、越来越好、天天进步的美好愿望因考级而得到认定或者说满足,考与被考,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此而已。当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不必纠缠过度。类似区分,如篆刻的刀法,分作冲刀、切刀两类足矣,至于衍生出舞刀、飞刀等名目多到十几几十种,就很无聊了,虽然确实可以因微小的差别命之以不同的名字,但实在没必要,譬如射击,技术要领是共同遵守的,因为这些要领是行之有效的,多年经验积累总结,为人认可接受,但个人身体构造和习惯有别,在具体表现上必然有这样那样的差异,这是毋庸赘言的,若纠缠于表面现象细枝末节,舍本逐末地把个性化动作搞个名称如某某式,恐怕将多到难以枚举。人物线描有“十八描”的说法,也是这个问题。眼科专家是有的,但要“专”到专治左眼、专治右眼,就有唬人之嫌了。
QQ图片2015060421273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19 17:57 , Processed in 1.805236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