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245|回复: 35

寻觅古陕州·召公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8 10: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寻觅古陕州·召公祠

文/飘

  甘棠树,在古诗中经常出现,我以前总把它想象成一种美丽的古树,以为已经渺不可寻。后来一查寻,才发现它是很平常的树种,在我们老家不能说是随处可见,但也是经常可以看到。每到四五月份,一串串白色的小花挂在枝头。花谢后,结出青色的小果子,如黄豆粒大小,硬而涩。深秋季节,果子成熟,软而甜。我们叫它棠梨,根本就没有同甘棠联系起来。

  记得小时候,我们村的小学校园里的二层小楼前就有一棵,树干粗壮,一个成年人才能抱住,从甘棠树生长缓慢的习性判断,可能有上百年的树龄,树身高大,树冠高及二层楼。果子成熟的时候,我们就站在二楼的栏杆边摘果子吃。后来,校园改造时砍掉了,现在想来,很可惜。因为我们的小学是解放初期西半县著名的完小学,建校时间也许更早,这棵树说不定就它最初的见证。

  甘棠树是一种很普通的树,为什么让那么多的诗人咏诵呢?就是因为一名历史人物——召公。

  召公姓姬名奭,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武王去世,年幼的成王即位,由周公、召公辅佐朝政,共同治理天下,史称“周召共治”。他们把周朝直辖的地区一分为二,二公分辖以古陕州为界,“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左传·隐公五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分陕而治”。周公注重礼乐制度的建立,是典型的理论型的领导者,而召公是实践型的领导者。他经常下乡巡视察看,了解百姓的疾苦,在田间地头处理政务。《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召公累了,就在甘棠树下歇息,地方官吏要群众腾出房屋让他休息,他却说:“不劳(我)一身,而劳百姓,就违背了已故的文王的意愿。”召公在春秋农忙的时候,把监狱中的犯人放回去劳作,而犯人也都在农忙过后,自觉回到监狱服完自己应该服完的刑期。更有“画地为牢”者,在地上画个圈,让犯罪的人站在圈内,站不够时间犯人不会自己离开。没有人逃,也没有人跑,统治者信任他们的百姓,百姓也严格遵守统治者的法令。在召公治下,政通人和,《史记》说是“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作为高级领导干部,他能够放下架子,不顾自己辛劳,爱护百姓,解决问题,深受人民的爱戴,是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典范。召公的故事浓缩为一个成语就是“甘棠遗爱”,用来颂扬离去的地方官。 周文王以道德立基,包容纳贤,真情爱民。从武王伐纣到周召共和,完成了周初道德社会的建设,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国家定罪,犯人自归于监”这样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从而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统治年代最长的王朝政权,延续了800多年。

周召分陕石
RIMG030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10: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寻觅古陕州·召公祠

  历史造就名人,名人因历史万古流传。召公死后,人民怀念他,连他曾在下面休息和理政的甘棠树,也舍不得折损一枝一叶,人们把这棵树看成是召伯的象征,看到这棵棠梨树就好像看到召伯,睹物思人,作《甘棠》以寄托对他的怀念。这首诗记录在《诗经·周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意为:“高高盛盛的甘棠树啊,不要去剪它不要去砍它,召伯当年就曾住在那里。高高盛盛的甘棠树啊,不要去剪它不要去折它,召伯当年就在那里歇息。高高盛盛的甘棠树,不要去剪它不要去拔它,召伯当年就在那里休息。”孔子也说:“吾于《甘棠》,宗庙之敬甚矣,思其人必爱其树,尊其人必敬其位,道也。”(《孔子家语·好生》)历代诗人也以此动情赋诗赞颂:“树古棠荫在,耕余让畔空。”(唐·李隆基《途次陕州》);“天寒召伯树,地阔望仙台。”(唐·杜甫);“春桥杨柳应齐叶,古县甘棠也作花。”(唐·韩《送客水路归陕》);“他时万一为交代,留取甘棠三两枝”(唐·白居易《送陕府王大夫》);“古来分陕重,犹有召公棠。此数且能久,后人宜不忘。”(宋·梅尧臣《送祖择之赴陕州》);“数问兰舟吟苦叶,遥瞻银堞想甘棠。百年古老今余几,一树浓荫思未忘”(清·员旭生《渡河游陕州》)群众为了纪念召公,集资修建召公祠。故陕县也称甘棠县旧治。这一切都说明,凡是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人,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

  召公祠位于陕州古城北大街钟楼的后面,建于明弘九年(公元1479年)。召公祠内有正殿、偏殿,院中有一个巨大的莲花池,池中央有一个飞檐斗拱的亭子叫“宣风亭”。院内亭台楼榭,小桥流水,景色秀丽宜人。慈禧太后避难西安返回途中,1901年10月19日路过陕州,就住在召公祠内,并由慈禧题、光绪帝赐“甘棠遗爱”匾额一块。在甘棠树浓荫下,面对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召公,贪图安逸、丧权辱国的慈禧太后难道不觉得羞愧难当吗?祖宗几千年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毁在她手中,她还有何面目住在召公祠里?据说慈禧住宿的当晚发生了一件怪事。慈禧睡到半夜翻身,差一点掉下床,在睡梦中不由得大叫一声,在一旁的侍女不由自主跟着尖叫,士卫不知何事也跟着乱吼,使慈禧更加惊恐。这说明慈禧此时如惊弓之鸟,标弓蛇影,稍有风吹草动,就仓惶不安,如丧家犬一般,这也她是对她住在召公祠里愧对召公的报应。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10: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寻觅古陕州·召公祠

  召公祠里栽种甘棠树,1926年毁于战火,当时树高达成十多米,树围约五十公分。还有碑刻,目前保存完好的有“古甘棠”、“召公遗爱”、召公祠等,现存于虢国车马坑博物馆院内。

  1960年,三门峡大坝拦洪后,由于陕州城地处原高坝深库设计的淹没区,居民全部搬迁,这里曾一度成为一片空地。


《召公祠》石碑(该碑连座高186厘米,宽65 厘米,厚35厘米。碑文内容为:在昔召公去,国人爱棠树,于今 树已空,时复吹清风。 落款为:正德丁丑四月十九日山李元百拜书。知州周冕立。)
RIMG0277.JPG

《古甘棠》石碑
RIMG0276.JPG

《召公遗爱》石碑
RIMG026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10: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寻觅古陕州·召公祠

  如今在召公祠的原址上重建的甘棠苑与钟鼓楼巧妙地连为一体。穿过钟鼓楼便看见仿古大门上有爱新觉罗·溥佐手书的“甘棠苑”三个鎏金大字。
RIMG0028.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10: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寻觅古陕州·召公祠

  门前左侧影壁上是著名画家范曾手书的“甘棠遗爱”,右侧是陕西省书协副主席茹桂手书的的“廉风垂范”,感人肺腑。

[ 本帖最后由 杨之 于 2010-9-4 16:54 编辑 ]
RIMG0154.JPG
RIMG0155.JPG
RIMG0156.JPG
RIMG015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10: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寻觅古陕州·召公祠

  进入甘棠苑的正门,一座玲珑剔透的奇石映入眼帘,背面是三门峡市书协主席张高山题刻的篆字曰:大象无形。

  转过奇石屏风,迎面是三座汉白玉石桥,分别叫作清心、静心、净心,不同心思的人可根据想法选择自己要走的桥。希望人们跨过桥,心灵得到净化,荡涤心中的污垢,干干净净做人。

   桥的左侧是清风亭,亭名源自明代诗人李元伯的《召公祠》诗句:“在昔召公去,国人爱棠树,于今树已空,时复吹清风。”亭内,大大的乌龟碑座上竖着一块高高的石碑,碑上刻着投资人撰写的《甘棠苑记》,告诉每 一个前来的游客,甘棠苑叙说的是千年名圣召公的风范。亭子有副对联是北京九三书画研究会秘书长邵玉铮手书:“清池水浅曾当月,古木枝遒正倚风。”
RIMG0071.JPG
RIMG0072.JPG
RIMG0073.JPG
RIMG007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寻觅古陕州·召公祠

  跨过石桥,汉白玉的召公的塑像迎面而立,召公身着宽大的衣袍,眼睛直视着前方,透着一股深思。召公在想什么呢?他在思天下苍生之艰辛吗?他在思守业之艰难吗?
RIMG015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10: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寻觅古陕州·召公祠

  召公塑像后便是召公殿,匾额和对联由陕西书协主席钟明善手书。对联内容为:“彰古贤以扬正气,遏我欲以复天理。”这正是建设甘棠苑的初衷。
RIMG0042.JPG
RIMG0043.JPG
RIMG004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10: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寻觅古陕州·召公祠

  殿中正中供奉木雕的召公像,雕像面容慈祥,目视前方,展现了千古名圣的风姿。两侧是全国书协主席张海手书的对联:“心存仁意春常在,道合乾坤福自生。”殿内保留有许多后人纪念歌颂召公的诗篇,并请了名家书写。
RIMG0049.JPG
RIMG0050.JPG
RIMG005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11: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寻觅古陕州·召公祠

  苑内亭台楼阁、浮雕名匾枚不胜数。有遗爱阁、廉风洞、洗面池、诗壁、碑廊、画墙、戒石铭石等。当代书画大师启功、范曾、钟明善、爱新觉罗·溥佐、茹桂等名家的丹青墨宝为甘棠苑锦上添花。

  虽有小桥流水、亭台画廊可赏,但没有甘棠树怎能体现召公特色?在苑的西南角,有一棵甘棠树,树虽然只有两把大,树叶也不算太茂盛,但已经结出了一串串青青的棠梨,在阳光下泛清洁的光。树的一侧有一石刻,记录树的来历,是千禧年灵宝的两个农民从灵宝移植过来的。

  千年沧桑,如过眼烟云,大浪淘沙,淘尽多少历史人物,三千年过去了,而召公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没,人们对他的爱戴不因时空的阻隔而淡化,他亦然活在人们的心中,正如臧克家的诗所说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RIMG0088.JPG
RIMG0089.JPG
RIMG0086.JPG
RIMG0087.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25 06:54 , Processed in 0.58069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