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17|回复: 4

(不卖字画独卖文之3)花钱世界 民俗画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31 17: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花钱是我国历代铸造的各类吉语钱、上梁钱、进宅钱、生肖钱、棋钱、秘戏钱、八卦钱、冥钱、佛道钱、刻花钱等等与民众道德信仰、生活习俗有着密切联系的钱类总称。与历代正用流通钱币相较,花钱面目更为清新活泼,生动可爱,趣味浓郁,不仅视觉美感极强,而且在更广泛的基础上深刻地揭射出了每一时代的社会心理、道德规范和民族时尚。一部中国花钱铸造 史,即是一幅体察入微、笔触精细的民俗画卷,令人目不暇接,不胜依依。
我国花钱的铸造约可追溯到西汉早期,经唐宋各朝,至明清而大盛,直到民国年间民间仍有大量铸造。而今日中国造币总公司所铸发的各类生肖币、纪念币等,仍可归于花钱之列。其历史绵延二千余年,几可与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等观。铸造质料包括金、银、铜、铁、锡、玉、骨、牙等等,币形绝大多数保持着正用钱币的面貌,以方孔圆形为主,亦有部分为圆形圆孔或圆形无孔,此外,尚有少量异形花钱存世,如布币形、刀币形、方形、桃形(1.“长命富贵”挂牌)、连体环形及各种不规则形状的花钱等。在浩如烟海的花钱世界中,从社会民族心理角度考察,可以发现其除小部分为皇室内宫所铸行之赏赐、赏功、洗儿、撒帐钱外,余皆与民众风俗世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中折射透示出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与民族心理的曲折变迁历程。
我国钱币鉴定界泰斗、著名钱币学家马定祥先生极为重视对花钱的学术研究,他认为花钱蕴含的“文物”意义远远要高过其作为“货币”的实用性,此言可谓一语中的。花钱作为中华璀灿文明的生动物证之一,不仅品类丰富,光彩夺目,并且,它和我国饮誉世界的青铜器、瓷器相互辉映,竞相绽开了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之花。中国花钱是世界货币铸造史上的杰作之一,透过那些别致精美的造型图案和内涵深邃的钱文,时至今日,我们仍能清晰地窥视到中国历朝各代的民俗风情,并得以感悟先祖们繁衍生息的行进轨迹。
粗线条归纳一下,花钱约从以下方面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历程:
第一,生存观念。大凡一个民族的生存,总是与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恩格斯将人类生产划分为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口的再生产两个相辅相成的部分,同样,古代中国人深刻地理解了两类生产的关联性,并通过花钱这种独特的载体,生动地昭示出民族的生存观念。
首先,物质资料的生产及其发展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延续的基础,而社会财富的积聚则是物质生产发展成果的集中反映。中国花钱并不直接描绘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但却通过钱文写出了民众对物质财富的偏好与追求,从而曲折地映照出民族的生产发展史。表现此方面内容的有“招财进宝”、“堆金积玉”、“招财利市”(图2.背人物聚宝盆图)、“黄金万两”、“一本万利”等钱币,其形制极为丰富,且存世量庞大,至今于民间仍唾手可得。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国人聚财致富观念之源远流长,深入人心。





与含蓄地表现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景象相异,国人对人口再生产的极端重视和浓厚兴趣,却是坦露、急切且不加掩饰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儒家倡导“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对国人的生育观有着至为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历史上绵延不绝的战争祸乱,也从客观上强化了民众对人口蕃衍的执著追求。钱文中,“五男二女”、“天仙送子”、“喜得儿”、“连生贵子”、“百子千秋”等吉语俯拾皆是,不绝于耳,甚至于皇帝的寿庆大典也铸发了“子孙千亿” (图3.嘉庆帝寿辰纪念花钱)、“五世同堂”等祈祝人丁兴旺的特种纪念币。有意思的是,我国民间还铸有不少男女秘戏交合图案的花钱(图4.)。据专家考证,此类花钱一般用于婚庆大典,洞房花烛之夜,由家中长辈交于新人,用于指导他们的生育活动。秘戏花钱的出现似乎有违中华文明传统和民间文化习俗,但只要联系我国历史上家庭、宗族对繁衍人口的强烈企望,则不难理解其出现的合理性及必然性了。秘戏花钱独树一帜,盖世无双,是世界铸币史上的一大创举。
第二,宗教信仰。宗教是人类的直接衍生物之一,从原始图腾到现代宗教,人类历史的每一进化似乎都与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当人类对外在世界的认知水平和改造能力还较为低下时,当人类不能直达无限、超越生死时,宗教的产生流传就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文化现象。并且,只要人的懦弱地位不曾得到彻底改变、人生的若干深层次矛盾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宗教的消亡似乎就遥遥无期。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多神、多教并立且各不相扰的国家,儒、道、释诸教造像及由民众自造的神祗随处可见,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存世数量颇巨的宗教花钱,更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为我们展示了国人寄托信仰的精神家园。
龙凤作为中华民族古代图腾崇拜的写真和杰出代表,历来深受民众青睐。传世华夏之物都对龙凤形象作了大量的摹写描绘,花钱也不例外。自汉五铢钱背上出现龙纹图案始,各朝花钱都对龙凤图腾情有独钟,尤其是元、明、清三代,龙凤更成了花钱上常见的主题纹饰。虽然龙凤图案植入花钱画面时,它已失去了原始图腾崇拜的本意,但在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长期积淀形成过程中,龙凤却化成了国家民族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表兆。帝为龙,后为凤;男为龙,女为凤。改朝换代之际,皇室铸发龙凤花钱;民间婚娶生育之时,也用龙凤花钱撒帐洗儿。花钱上的龙凤图腾,虽还残留着远古时代的神圣气息,但非常明显的事实是,它已由上古时代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逐步融入世俗并走进了大众的现实生活。
除龙凤图腾外,儒、道、释三教对中国花钱影响极大。此三教中,儒、道是纯粹的国货,而佛教则传之于印度。严格来说,儒教并非一种宗教,儒学旨在摧人入世,要求读书人忧国忧君忧民,志在建功立业,这与宗教的纯净心灵、脱尘出世的要求有着质的差异。因此,花钱上反映儒教教义的内容极为少见,除“孔孟源心”等少数几品带有些许膜拜的性质之外,余则大量表现了儒学积极入世的风范和追求道德完善、社会秩序井然等观念,如“五子登科”、“出将入相”、“状元及第”、“一品当朝”和“夫妇齐眉”、“政善民安”、“仁风载道”、“江山万年”等等,皆为封建士大夫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抱负的生动注释。与此迥异,存世量极大的道教祈禳钱,却清晰显露出宗教的特有色彩,如八仙钱带有显著的神祗崇拜的特征,占卜钱、降魔钱、避毒钱、符咒钱(图5.太上咒钱)则是道观、道士施行宗教仪式、预测人间吉凶乃至于驱魔伏邪的法物道具。佛教类花钱虽不及道教钱那样直露毕现,但各式各样的念佛钱、念法钱、明咒钱、佛号钱,以及供养钱、庙宇钱等等,都表现出浓烈的宗教意趣,并让人们观察到佛旨佛法的方方面面。





佛教传入中国始于晋唐之际,经过本土化改造以后,其便与道教一起,成为中国百姓宗教精神生活的两大支柱,两教互补长短,鼎足而立。但与其他民族不同,声名赫赫的佛教、道教并未取得如印度僧侣或罗马教会那样的独立地位:政治上,它们受封于世俗君王;文化上,它们受制于孔教儒学。事实上,佛道两教一直依存于儒学,因而,即使处于鼎盛时期,佛道两教亦未引导信徒们滑入迷狂境界,也未曾摆脱过现实尘世的绊缚,相反,为了自身的生存拓展,它们反而主动与儒教结合,坠入风尘,干着念经驱魔、默咒捉鬼的勾当,试图“入世”去解脱世俗者的现实苦难,实在构成了世界宗教史上空前绝后的奇观。更有甚者,中国的信奉者们总保持着清醒的实践理性精神,信仰大都附带着十分强烈的功利目的,并不惟一教而矢志不移,而是视自身得益对诸教兼容并蓄,时取时舍。历史上,民众见仙跪仙、见佛拜佛的景观随处可见,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将玉皇大帝、太乙真人、如来佛祖、观音菩萨描述为“同一战壕里的战友”,而民间花钱中亦将“王后娘娘”、“观音菩萨”铸为套钱,佛道不分,令人捧腹。
第三,民俗风情。这是中国花钱的重头戏,在存世花钱总量中占据着绝对优势,甚至前述两种花钱中的绝大多数在相当程度上亦反映着民俗民风。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更广阔的背景和更深刻的意义上,全方位地展示了二千余年来中国社会及民众生活的总体特征和微观细节,绘就了一幅引人入胜的民俗画卷。
花钱对民俗风情的描绘相当精致细微。从生命个体来看,人生如白马过隙,转瞬即逝,但个体生命流程的主要印痕,却在花钱上有着详尽的载录。生命一旦降临人间,即有各式生肖钱、延命钱、洗儿钱相伴左右,祈保平安;弱冠之年,铸有“文星高照”、“状元及第” (图6.)吉语的魁星钱普遍悬挂于学童脖间,预祝子孙饱读诗书,科举有成;婚嫁佳期,“夫妻偕老”、“早生贵子”、“金玉满堂”此类撒帐钱及导引少夫少妻合欢生育的秘戏钱充塞洞房,铺垫庆典;不惑之年后,每逢整数寿诞,亲友晚辈们则要呈上各种祝寿钱,如“龟龄鹤寿”、“福德长存”、“千秋万岁”等等,祝愿老人福如东海,益寿延年。至于当个体结束了生命之旅,殉葬品中更少不了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里花销的冥钱(图7.)。冥钱出土数量颇巨,其质料包括金、银、铜、铁、锡、铅、铝及牙、骨、玉、陶、泥等等,时代自汉一直延续到民国期间,币文丰富,蔚为大观。花钱上铸满了人生的悲喜哀乐,写尽了世间的习俗百态。人生短暂,但中国花钱却能化有限为无限,把短暂的人生旅程载入历史的永恒记忆之中。
对民众日常社会生活描摹写真是花钱的又一大项。此类花钱包括:(1)祈祝平安,避凶去祸钱。历代铸就的佛道钱、镇水钱和避兵钱,皆可归入此列。中国历史上兵乱天灾连年不断,战争、饥荒、瘟疫等灾难时时威胁着百姓的生命安全,此类花钱一方面揭示了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也表达了民众热爱和平、追求幸福的心态和愿望;(2)科举功名钱。自唐代武则天首开科举先河后,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博取功名施展抱负,遂成为大多数知识分子为之穷经皓首的毕生追求,并构成了社会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吴敬梓精心刻划的范进形象,即为被科举制扭曲的典型人物。进入明清社会以后,中国社会对科举制度更是宠爱有加,醉心于此道而无法自拔的读书人可谓不计其数。昨日一介布衣、转眼飞黄腾达的科举示范效应,极大地激发了整个社会的科举热情。因而,这种思潮在花钱上也得到了具体生动的体现:“文星高照”一类魁星钱为学童常佩,“一帆风顺”、“福星高照”、“顺风大吉”等行旅钱是赴考儒生的必备之物,而“封侯拜相” (图8)、“一色香花红十里,状元归来马如飞”则展现了金榜题名后读书人的喜悦心情与坦荡仕途;(3)娱乐钱。游戏、搏彩等娱乐活动是太平年间百姓文化消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花钱对此一领域的涉猎亦相当广泛,且表现得生机盎然。如灯谜钱展示了打灯谜这一民间娱乐方式的悠久历史,传世或新出土的棋钱则可观察到宋代象棋游戏的社会普及性,而剔除占卜钱的迷信成分,我们仍能感受到民众宗教活动中蕴含着的浓厚文化气息。值得一提的是曾于宋代广泛流行、尤其因李清照精于此道而声名远播的打马钱,其面文一般为史籍上的名将良马,如廉颇、李牧、孙武、乐毅(图9.)绿耳、追风、特勒等等,其铸工十分精美,令人爱不惜手。打马格游戏非常复杂,棋盘共有九十一格,参加者在2-5人之间。残留至今的各类宋代打马钱,皆为不可多得的钱中精品,亦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伫立其间,闻民俗而听民声,实在叫人乐不思蜀!





花钱世界犹如一个流光溢彩、繁星璀璨的文物宝库,于其中流溢出来的民俗风情,好似一幅绵延精美的历史画卷,为我们了解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俗民风,提供了一部准确、具体、生动的历史教科书。
发表于 2009-3-22 16: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O(∩_∩)O谢谢~~~学习~~~[tao54] [tao54] [tao54] [tao54]
发表于 2012-12-18 09: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12-22 15: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9 22: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4-20 19:37 , Processed in 0.982950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